《人类命运·变迁与规则》社会动物之七:语言各表其表,表表与共

人类语言起源的问题,本来是18与19世纪初期哲学家的主要研究课题,不过后来语言学演变成一项实证的科学,比较语言学家认为这是一个无从解答的问题,,也就先暂时搁置了。之后,人类对大脑发育的过程有了更多了解,语言学研究领域发展到心智现象,语言起源的问题又再度热起。

其实每种社会动物都会有自己的交流方式,相当多的动物有自己的语言,它们为了更好地协同生活,必然要互相交流,比如蚂蚁通过触角对话,靠腹部留下的蚁酸来留下信息,所以蚂蚁之间别看那么多那么乱,但是非常遵守规矩。蜜蜂则会根据翅膀煽动的频率和飞行的方向来告诉伙伴哪里有花粉可以采。

可以想象,原始人类的交流应该和其他接近的动物差不多,各种不同含义的叫喊声,眼神,手势,表演等等,当然还可能也会留下一些体味印记的交流物之类。最初对语言起源的推论是根据人们的想象,想象当初语音是如何与事物、思维发生有意义的连接。所有的理论都自圆其说,因为他们与想象中的或实际上的语言或非语言行为相吻合,而且智慧较高的原古人就可能籍这些方法学习语言。



20世纪以来,艾弗拉姆·诺姆·乔姆斯基博士自然是属于人类语言生成研究的权威人物,他提出的转换生成说理论背后有三个隐含的假定:( 1) 人脑有天生的语言机制;( 2) 人类语言遵从普遍法则;( 3) 普遍法则是最简单的。 转换生成学说为语言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对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学说所研究的不是语言现象,也不是人们的语言运用,而是人们的语言能力,这种做法是对当时美国语言学术界占统治地位的布龙菲尔德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否定。因此转换生成学说的创立,是语言学中的一场革命,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很快成为现代语言学最有影响、最有活力的理论。

该理论假设某些语言特征具有普遍性,这些特征由一组语言表现规则加以表达。而一些语言特征是随各种不同语言的词法和句法而变化,这种差异就是参数变化。儿童被假定为能将他们听到的语言与他们已经拥有的语法结构相匹配;一旦发现某种匹配,儿童将开始使用这种习惯性的语法规则,长期生成,这一过程可以说就是参数设置的过程。 这种先天语言能力说可以解释儿童在认知能力较低的情况下,他们只要有潜移默化的环境,也总能轻而易举地掌握语言规则系统。可见受基因遗传的影响,大脑神经系统和发音器官使得儿童早就拥有了天生的语言能力。只是这种能力孩子刚出生之时,是不具有足够丰富内容的,所以这种能力还不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基因遗传只是给予孩子们先天的生理基础,这不代表儿童直接通过这些生理机能便可以自动产生“普遍语法”这样的认知性内容。在语言中我们所表达的都是我们所感知的。所以儿童必须在对外界的感知与接触中触发先天能力,发展语言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进行语义理解,归纳总结各种语法规则,吸收各种语言材料。这样看来,学习语言的能力是我们在与后天环境的交往中发展起来并发挥作用的。并且当儿童进入社会后,他掌握的语法往往是学习成长环境中的语法,即使是有多种语言的环境,孩子们也能够有比较好的掌握,却并不一定是我们平时语言课本里讲授的"普遍语法”。


从参考乔姆斯基的研究发现,我们可以更进一步推断到,语言形成于原始人类互相交流发出的特定含义的声音。原始人在表达自己的快乐、愤怒、焦急、爱抚等情绪同时,需要与同类伙伴交流,而发出声音、手势、表情这些个体间的表达,首先是通过群内原始人的理解会意认同,再得到同类沟通的反复积累和相互修补的交流认同,长期以往,约定俗成了语言、手语和共同的表情系列。人类语言经历了一个各表其表,表表与共的漫长生成过程,因此说语言应该是与生俱来的长期交流的结果,当然也是不断进化演变的。

而每一次重要的环境变化和人类自身的认知变革,又都会对语言系统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可能还不仅仅是交流认知层面的,对于人类的大脑和神经系统也应该是同时产生着生物性的影响。

语言交流的递进升级对于人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使得其他交流有了更丰富的内容和更广泛的媒介。特别是源于性快乐本能的许多交流,通过语言衍生开来,从原始派对扩展为原始娱乐,原始仪式等等。

如果说性和劳动这两大本能是开启了人类生存和繁衍两类生产的大门,那么完全可以说语言的本能生成及进化,是开启了人类大脑神经智慧化大门的金钥匙。与劳动创造人类的观点比较,我个人认为语言起智人类的假定更加有积极地意义。

<code>随着人类脱离自然动物世界越走越远,人与大自然的内在沟通其实是在不断退化的。原始人类与动物之间的感应交流也远比现在人类要通灵许多,更能够掌握动物的各种习性,并且进行改造性的训练。长期驯养的马和狗能够成为人类的帮手,猪和羊除 了提供肉食外,还可以用于积肥。因为农耕社会需要“日出而作,日没而息”,就把鸡驯化成为能够司晨的帮手,狗也从最初只是帮助狩猎, 后来驯养成能够看家护院。有时候,我在想是不是过多的工具隔离了我们与自然的交流呢?/<code>


1 韩东屏. 《江汉学刊》2019-10-23《习惯、规则与强制:人类社会是如何形成制度的》

2.艾弗拉姆·诺姆·乔姆斯基.《变换律语法理论》。

3. 摩尔根. 《进化与适应》《遗传与 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