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量子物理学新解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心经是佛教原始世界观体现


我这里去掉一些对话的解释和吹嘘语言,大致翻一下心经内容,心经正式实际上是指某一位古代修行者对万物宇宙根源的观点,从哲学角度看很契合现代量子物理学的世界观。

译文

当初,有位善于观察自我的修行者,进入深层思考。他发现:万物以自我为立场,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种感知能力,去观测世界,定义世界,并从中产生了情感等更高的意识。

意识死之后,没有五感的观测,那么物质和时空也就无法区别。

时空的变化形成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也是时空的变化,物质就是时空,时空就是物质,只不过人的意识通过观测和感知,区分了不同的变化,最终形成了世界的观感。

如果没有意识观测,宇宙依旧存在,但是万物心中的世界,只不过是以自我为中心,映射在心中的空相。心如同镜子,意识中的宇宙不过是镜子里面的虚像。

我们要观测宇宙世界必定会受到心的影响,为了更好的认识世界,避免被情绪和个体的干扰,我们需要更深层次的挖掘心的安宁,以涅槃一样的心,才能追寻时空的最基础的变化,才可以探知宇宙真理。

我们相信最终的真理一定存在,掌握这种神咒,就能掌握心的变化,最终去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