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画,不能多看,因为看一次都要瞎了!抠细节绝没人能抠过他们






她的作品基本都是

壮观的幻想建筑图景

灵感来自她在挪威

意大利和苏格兰的旅行

她会通过自己的记忆和幻想进行创作

密林中神秘的房屋

废弃的栏杆 野蛮生长

枝杈横生的植物

荒凉破败 充满了倒错感




画家耗时最长的作品

她耗时最长的作品

花了整整九个月的时间

在这幅画中

云杉 塔楼相互掩映

火车轨道蛇盘蜿蜒

传统巴伐利亚风格的城堡遍布期间

而拱门 桥梁和隧道

将这一切连接起来

形成了一座只存在幻想中

让人熟悉又陌生的城市图景

在她同期间创作的

另外一幅画

则是着重描绘了

马耳他的地中海风情

斑驳的古老堡垒

地中海特有的奇异植物

焕发着蓬勃的生命力

这些图景共同

组成了神秘的植物花园

而谁又能想到这么繁复的画面

竟然没有草稿 一气呵成

对于我们的主人公来说

这正是她最擅长的事

Olivia Kemp

(奥利维亚·肯普)

英国艺术家

奥利维亚擅长创作笔法细致

规模庞大的钢笔风景素描

画风写实 细节丰富

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她的画作

不难发现无处不在的倒错感

她的每一件作品都不是

画中地点的精确描述

换以言之你无法

找出现实中相对应的景色

但是画面中的每个事物都似曾相识

奥利维亚创作时

上方的小稿来自于写生

“我画画是为了弄清风景是怎么回事,但同时也要构建和重新塑造它。我创建的世界和想象的地方是出于对已知景点进行解释、扩展和开发的需要。这包括了一切:从壮观的景色到土地的细节,还有那些可能栖息在其中的植物和生物。”

她曾在挪威 英国 意大利

等地进行过大量的写生

伦敦的海边小屋

海岸线上潮涨潮落

你眼中的德国新天鹅堡是这样的


她的笔下却是这样


你眼中的马耳他教堂是这样的


她的笔下却是这样


你眼中的巴伐利亚风景是这样的


她却画出了自己的思考



奥利维亚每次出去

写生都会积累大量素材

这些素材都成了她创作的养分

变成古堡 变成密林

变成奥利维亚想象中的图景

奥利维亚的一幅作品

与她的身材相比十分巨大

这注定了她的每次创作

都是一次持久战

从写生到构思

是个很长的准备工作

而当奥利维亚真正开始创作

她却完全不需要打底稿

随机从任何一点开始

或许草稿早就在她脑海中

只等着落到纸上了

直到完成这一桩浩大的工程

消耗掉几百根针管笔

整个过程

往往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而在这大部分时间里

她都将在工作室里度过

幸好她还有狗狗梅宝

一直陪伴她的左右

不论寒暑只要

奥利维亚工作的时候

梅宝一直陪伴在奥利维亚的身边

回头看见梅宝的笑容

创作的时候也不会那么无聊

但是遗憾的是近日不久

梅宝永远的离开了她

奥利维亚为纪念梅宝

给它画了像

除却痛失爱犬的伤心事

奥利维亚的事业说的上是蒸蒸日上

《The Where That Was》(局部)参加了

庆祝英国威尔士亲王查尔斯的70岁生日

而举办的“查尔斯王子与赞助人”专题展

作品《The Where That Was》(局部)

创作之余还会教年轻人画画




新作品也提上了日程

奥利维亚的作品

在社交媒体上受到了很多关注

ins粉丝数早就突破十二万

画画本身就是一件开心的事

它的满足感从来就

不来于其他人的看法

不在于是否有粉丝关注

是否得过什么奖项 卖了多少钱

而是海面上吹来咸咸的海风

城堡冬天飘落的雪

山林间巍巍的云杉

这个世界有很多烦恼

这个世界也有很多美好

而就在那笔尖和纸接触的一瞬间

世界已经消失了 你就是世界

以热爱之事

过理想生活

这才是人生赢家


画画从来都是与寂寞相伴的事

每一笔都是修行 只有拒绝了诱惑

耐得住寂寞 才能换来真正的繁华

同样令人惊讶的

还有另外一位艺术家

Benjamin Sack

他被无穷无尽的建筑所吸引

不断分裂和不断发展的建筑

摩天大楼 桥梁 穹顶和拱门

密集地聚集在一起 形成一种混乱美

这些都是由0.05mm粗细的笔完成的

他的灵感大多来自于

艺术史和古典音乐

除了艺术史和古典音乐之外

Sack从科学历史文学的思考中

获得了大量的灵感

作品表达了一种

现实与抽象之间的独特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 封装了无限大和无穷小

他的作品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来探索“大图景”的图画

将目光投向历史的万花筒

并进一步深入到线条

和点的元素世界里

Sack曾在阿姆斯特丹进行了3次航行

找到了无尽的灵感

并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