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一个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他一直都在维护孙刘联盟的大局

鲁肃,字子敬,临淮郡东城县人,东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

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后天下大乱。鲁肃大量施舍钱财卖出土地以救济穷困结交贤者,因而深受乡民的拥戴。

后来周瑜担任居巢长听说鲁肃的名声就前来拜访,顺便请他资助一些粮食。周瑜刚说出借粮之意鲁肃毫不犹豫立即手指其中一个粮仓要赠给周瑜。经此一事周瑜确信鲁肃是与众不同的人物就主动与他相交。两人逐渐建立了如同春秋时公孙侨和季札那样牢不可破的朋友关系。

当群雄相互争夺的混战将要扩展到鲁肃家乡时他为了避害举家迁居东城。当时东城是袁术的辖地,袁术也知道鲁肃的大名就请他出任东城长。但鲁肃发现袁术部下法度废弛不足以成大事后就南迁投奔周瑜。南迁时他让老弱之人在前,他率敏捷强悍的青年在后。袁术得知鲁肃离开后就派人前来阻拦。鲁肃排开精壮人等张弓搭箭对追兵说:诸位男儿应该明白大势。方今天下纷纷离乱,有功得不到赏赐,无功也受不到责罚,为何要逼迫我呢?说完就命人将盾牌立在地上,远远开弓射去,他一箭就把盾牌都射穿了。追兵一方面觉得鲁肃的话有道理,一方面估计凭自己的力量也奈何不得他就只好退回。

鲁肃和周瑜一起去投奔孙策,孙策也很赏识鲁肃。

鲁肃的好友劝鲁肃把家人安顿好后去投靠别人。鲁肃也准备这样做。可是当他安顿好了家人之后周瑜正好把鲁肃的家人接到了吴地,鲁肃去见周瑜把自己的打算对周瑜说了。周瑜劝鲁肃留下来,鲁肃这才留了下来。

后来孙策死了,孙权继承了他的位置。周瑜向孙权推荐鲁肃,说他可为辅佐之臣。孙权见鲁肃与其交谈后感到非常高兴。

张昭认为鲁肃不够谦虚就多次非议诋毁他。但是孙权却对鲁肃非常器重。鲁肃尽力辅佐孙权,每遇大事他都参赞谋划,而且他思深虑远,有过人之明。

208年曹操占领了荆州准备趁势消灭东吴。鲁肃提出愿意代表孙权去荆州与刘备联合对抗曹操。孙权批准了他的请求。

鲁肃刚到夏口就听说曹操已向荆州进兵。鲁肃日夜兼程,等他到了南郡刘表的儿子刘琮已经献出荆州投降曹操。刘备准备南撤渡江,鲁肃就去找刘备。鲁肃在当阳长阪与刘备相遇。鲁肃希望刘备与东吴联合,共抗曹操。刘备听了鲁肃的建议决定合力抗曹。这时诸葛亮正跟随着刘备,鲁肃对诸葛亮说我是你哥哥的朋友,两人当即结下交情。刘备率军进驻夏口,派诸葛亮随鲁肃去见孙权。

孙权得知曹操准备渡江东侵就召集众位大臣商议,大臣们都劝孙权降曹。只有鲁肃不发一言。孙权起身入厕,鲁肃跟到屋檐之下。鲁肃给孙权说了他投降曹操会有什么后果。孙权听后再也没有投降曹操的想法了!

此时周瑜正在外地,鲁肃劝孙权将他召回。周瑜的主张更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孙权让周瑜主持战事,任命鲁肃为赞军校尉帮助周瑜运谋划策。他们最终在赤壁大败曹军。

赤壁之战后孙权更加倚重鲁肃,孙权把鲁肃称作自己的邓禹。后来刘备派人拜见孙权请求借荆州。吕范等将领劝孙权扣留刘备,周瑜在外地也上疏陈说此意。只有鲁肃从全局考虑让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以孙刘联合共同抗曹。孙权同意了鲁肃的主张。曹操听说了孙权借荆州给刘备的消息时他正在写信,震惊之下,落笔于地。

周瑜病危,写信给孙权推荐鲁肃代替自己。孙权任命鲁肃接替周瑜统领军队。周瑜私属部队四千多人以及原来的奉邑四县全都转归鲁肃所有。

益州牧刘璋法度纲纪颓败废弛,周瑜甘宁等人曾劝孙权借机攻取蜀地。孙权就此事征询刘备的意见。刘备也想夺取益州,他希望孙权能不去攻打益州。孙权答应了刘备的请求。但是后来刘备却向西进军,图谋吞并刘璋,留关羽镇守荆州。孙权明白刘备的意图后勃然大怒骂道:狡猾的东西竟敢耍弄诈术!孙权对刘备深为不满。

这时鲁肃与关羽邻界统兵,彼此疆土犬牙交错,双方多次发生摩擦。鲁肃为了顾全大局总是以友好的姿态安抚双方。刘备平定益州后孙权请刘备归还荆州中的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不肯。孙权派吕蒙率军进取,长沙桂阳二郡望风归附,唯有零陵太守郝普坚守不降。刘备得知亲自引兵五万从成都赶回公安坐镇,同时派关羽率军三万争夺三郡。孙权也从秣陵进驻陆口,派鲁肃率领一万人屯守益阳和关羽对抗。

鲁肃为了大局邀请关羽相见,提出各自将兵马布置在百步以外,只有将军们各带单刀赴会。鲁肃做出决定后他的部下怕出变故都劝鲁肃不要轻蹈险地。鲁肃毫无畏惧,毅然赴会。

双方理论了半天也没有结果,双方僵持不下,战争一触即发。这时曹操进攻汉中,刘备害怕失去益州就跟孙权讲和。双方决定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孙刘暂时休兵罢战。史称湘水划界。

鲁肃等人认为曹操雄踞北方,战乱刚刚开始孙刘两家应该互相帮助不可因双方利益争夺影响大局。但吕蒙却秘密地劝孙权要尽快消灭关羽占领全部长江流域。孙权虽然认为吕蒙的建议很合理但依然采纳鲁肃等人的主张维持孙刘联盟,转而北上进攻合肥。

217年鲁肃病逝,享年四十六岁。孙权亲为举办丧事并参加了他的葬礼。诸葛亮也为他举哀。

鲁肃遗腹子鲁淑长大后历任昭武将军、都亭侯。他治军严整有才干,在274年病逝。病逝后由其子鲁睦承袭爵位并统领兵马。

孙权始终不忘鲁肃在东吴政权创立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229年在他称帝登坛祭天时对公卿们说:过去鲁子敬曾经说道此处,可谓明于事势矣。

当孙权迁都建业时与将相文武大会,他跟严畯说:我过去把鲁子敬比作邓禹,当时你们争论没有停止过,现在又觉得如何呢?严畯退席说:我不明白这个意思,觉得夸赞鲁肃太过了吧。孙权说:过去邓仲华见到光武帝,当时光武帝在更始帝手下抚河北,行大司马事,光武帝最初并没有帝王的志向,是邓禹劝说他光复汉业,追索源头,开端是邓禹之议啊。子敬为人豪爽有奇略,与我最初相谈便涉及帝王基业。这点与邓禹相似我才这么比较。这是有原因的,不是我偏爱他。

赤壁战后曹操的实力仍然比刘备孙权强大。作为一个高瞻远瞩的政治家鲁肃对此非常清楚。他认为无论是东吴孙权还是占据荆州的刘备都不足以与曹操抗衡。摆在两家面前的只有联合抗曹一条生路。所以他终生不渝地坚持这一战略方针,并为之竭尽全力。

和鲁肃相比,孙权刘备就差远了!在鲁肃死后他们两个就干了起来。在鲁肃死后孙刘的联盟也就算是结束了!鲁肃虽然致力于维护孙刘联盟,但是这并不是个长久之计。在他们这一代人死后他们的后辈不会像他们这样做。而且孙权刘备他们两个人也是两条心,他们经常想着算计对方。所以他们很容易就被分化。鲁肃这只是个暂时的计策,不是一个长久的计策。当三方力量失衡以后局势又会有新的变化。不知道如果那时鲁肃还在的话他会用什么样的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