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中追寻生命之美——唯美经典英诗赏析

我国著名古典诗词专家叶嘉莹曾经说过, 诗词是最好的养生。

诗歌最宝贵的价值和意义在于诗歌不断传达的一种生生不已的感发的生命,读诗最大的好处是培养美好而活泼的心灵。对于我们来说,能够在浮华喧嚣中有一份领略诗词美好的心境,也是一种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的处世态度。

自然(Nature)一直是我国古典诗词与英诗歌咏的重要主题。庄子在《庄子·外篇·知北游》中有云: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天地之大美存在于自然之中。我国吟咏自然的古诗词举不胜举,春花秋月,四季轮回,湖光山色,可谓“一枝一叶总关情”。东晋隐居诗人陶渊明与唐代田园诗人王维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吟咏自然的代表诗人。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这些描写大自然景物美好的古诗词也体现了诗人超然的心境。

在英诗中,也有很多以自然为主题的诗歌。最典型是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的浪漫主义诗歌和美国超验主义代表梭罗的《瓦尔登湖》,他们歌颂自然,回归本真,力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意地栖居”。

路未央,花已遍芳。人间草木深,我们心向桃花源。摘选四首英诗中歌咏自然的诗歌——《自然的国度》、《五月的晨歌》、《金色的日落》、《船在海上航行》。一起感受西方诗人笔下的自然之美。

一、亚历山大·蒲柏 《自然的国度》

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 ,1688-1744),英国18世纪新古典主(Neoclassicism)文学家。蒲柏提倡按照古典主义的标准进行写作,他认为古希腊、古罗马的诗歌是最优秀的艺术典范。他曾花费十几年的时间翻译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他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职业作家。

蒲柏的诗歌大多是用英雄双韵体(Heroic Couplet)写成的,韵律工整,结构严谨。蒲柏的诗歌在形式上体现了新古典主义的原则。英雄双韵体是一种英国古典诗体,类似于我国中华对联,结构均衡,韵律整齐。

蒲柏曾为牛顿写下“自然与自然的法则在黑暗中隐藏,上帝说,让牛顿去吧。于是一切都被照亮。”的墓志铭。

蒲柏的诗分为田园诗、哲理诗和讽刺诗等,代表作有《批评论》、《人论》等,蒲柏探讨人在自然与社会中的地位,以及人类与自然和谐幸福的生活。从下面这首《自然的国度》中我们可以看出蒲柏的隐居情趣。

下面这首诗是蒲柏的一首田园诗,《自然的国度》。

The State of Nature

By Alexander Pope

Nor think, in Nature's state they blindly trod;

The state of nature was the reign of God:

Self-love and social at her birth began,

Union the bond of all things, and of man.

Pride then was not; nor arts, that pride to aid;

Man walked with beast, joint tenant of the shade;

The same his table, and the same his bed;

No murder clothed him, and no murder fed.

In the same temple, the resounding wood,

All vocal beings hymned their equal God.

自然的国度

[英] 亚历山大·蒲柏

在自然的国度,他们散漫、踟蹰;

自然的国度属于天主;

自爱与交往同上帝一起诞生,

万物因之相联,众人因之共行。

那时并无傲慢,也无傲慢扶持的艺术;

人兽同行,都是上帝荫庇的住户;

同餐进食,共榻安眠;

不为衣食而谋害其他生灵。

在同一殿堂,回音缭绕的丛林之地,

歌唱者们共同咏颂平等的上帝。

这首诗是蒲柏用英雄双韵体写的一首诗,共有十行。这首诗读来韵律非常工整,蒲柏描述了一幅在人类、动物在自然的国度平等、和谐共处的画面。

蒲柏从小生活在乡村,他从小便热爱自然并欣赏自然。成年后,他在乡间购买了田庄,专职写作,过着隐居的生活。

蒲柏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职业作家。

诗词专家叶嘉莹先生说过,我们对于诗词的赏析,不仅要分析诗歌的形式美、韵律美,更重要的是分析与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内在与本质的东西。也就是要理解海明威冰川理论中潜于水底下八分之七的那部分。

在这首诗中,蒲柏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蒲柏认为“自然是躯体,上帝乃灵魂”(whose body Nature is, and God the soul)。在蒲柏的笔下,世界井然有序,自然界也有完整的序列,人不能打破这种秩序。


二、约翰·弥尔顿《五月晨歌》

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 1608-1674),英国17世纪伟大的革命诗人。弥尔顿毕业于剑桥大学,之后在霍尔顿乡村庄园生活了五年,专心读书写诗。在五年的田园生活中,弥尔顿写了一系列短诗抒发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之后,弥尔顿积极投身到英国革命中,为人权和自由而战。但由于工作过于劳累,导致双目失明。随着英国王政的复辟,弥尔顿受到政治迫害,且双目失明。

弥尔顿借诗歌表达了内心的悲愤,写出了史诗《失乐园》和《复乐园》,以及希腊式悲剧《力士参孙》。

由于弥尔顿的革命经历,可以说,弥尔顿的诗风也由早期的田园诗转向了雄壮奔放的豪放派,

《失乐园》是英国文学史上重要的史诗著作,诗风雄壮豪迈,刻画了世界文学史上最经典形象之一撒旦,表达了弥尔顿投身革命的英雄气概。

《失乐园》是弥尔顿在双目彻底失明的情况下写成的,弥尔顿犹如盲诗人荷马,虽失明,却写出了史诗巨著。也犹如贝多芬,用内心对自由的捍卫奏出革命的交响曲。

下面这首诗是弥尔顿早期的一首田园诗,诗风和《失乐园》大相径庭,充满了自由和清新。

Song : On May Morning

By John Milton

Now the bright morning star, Day's harbinger,

Comes dancing from the east, and leads with her

The flowery May, who from her green lap throws

The yellow cowslip and the pale primrose.

Hail, bounteous May, that dost inspire

Mirth, and youth, and warm desire!

Woods and groves are of thy dressing;

Hill and dale doth boast thy blessing.

Thus we salute thee with our early song

And welcome thee, and wish thee long.

五月晨歌

(英国) 约翰·弥尔顿

晶莹的晨星,白日的先驱,

她舞蹈着从东方带来娇侣,

百花的五月,从绿色的怀中撒下

金黄色的九轮花和淡红的樱草花。

欢迎,富丽的五月啊,你激扬

欢乐、青春和热情的希望(渴望);

林木、树丛是你的束,

山陵、溪谷夸说你的幸福(祝福)。

我们也用清晨的歌曲向你礼赞,

欢迎你,并且祝福你永恒无边!

《五月晨歌》是弥尔顿在大学期间写的一首诗,这首诗也是用英雄双韵体写成的,共10行。节奏清新明快。

五月的清晨,晨星闪烁,百花盛开,姹紫嫣红,争鲜斗艳。五月,充满了欢乐与激情,洋溢着青春和希望。树林葱郁,山谷与小溪也吟唱着幸福的歌声。多么美好的一幅晨间图,抒发了弥尔顿早期对自由、闲适、安逸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单纯从这首诗的风格,我们可能不能轻易判断出这首诗出自以雄壮、悲愤史诗为代表作的弥尔顿之手,但如果你了解弥尔顿的人生经历,他早期专注写诗与求学,后期奋然投身革命而致双目失明。弥尔顿这位革命诗人对于自由和革命的忠诚令人肃然起敬。

对于弥尔顿来说,生活,不只有田园牧歌,还有为之奋不顾身的革命事业。


三、亨利·沃兹沃斯·朗费罗 《金色的日落》

亨利·沃兹沃斯·朗费罗(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1807-1882),美国19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朗费罗出生于美国缅因州的波特兰,后在波德因学院读书,与霍桑是同学。后来在欧洲留学,他掌握西班牙语、法语、意大利语等七种语言,他是第一个将但丁神曲(the Divine Comedy) 翻译成英语的美国人,他的诗歌传递了美国的文化及道德观念。

朗费罗曾在哈佛大学任教,后辞职专心创作。他创作了美国历史上第一首描述印第安人的史诗《海华沙之歌》(The Song of Hiawatha,1855)。除此之外,朗费罗的代表作还有叙事诗《伊凡吉林》(Evangeline,1847), 著名的抒情诗《人生颂》等。

朗费罗作为美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充满了意象和智慧。朗费罗曾经说:“不要老叹息过去,它是不再回来的;要明智地改善现在。要以不忧不惧的”坚决意志投入扑朔迷离的未来。“

下面这首诗是朗费罗非常唯美的一首诗,《金色的日落》。

The Golden Sunset

By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The golden sea its mirror spreads

Beneath the golden skies,

And but a narrow strip between

Of land and shadow lies.

The cloud-like rocks, the rock-like clouds

Dissolved in glory float,

And midway of the radiant flood,

Hangs silently the boat,

The sea is but another sky,

The sky a sea as well,

And which is earth and which is heaven,

The eye can scarcely tell.

金色的日落

(美国)亨利·沃兹沃斯·朗费罗

金色的海面,在金色的天空下宛若明镜,

横亘其间的

只有一条狭长的地带和阴影。

云雾般的岩石,岩石般的云雾

在壮丽中溶解漂浮,

而静悬于灿烂的洪流之中的

是一条航船。

大海是另一片天空。

而天空也是另一片大海,

何为陆地,何为天空

视线迷离,肉眼难辨。

朗费罗的这首《金色的日落》写的很美,翻译也有不同的版本,题目有的译为《夕晖》或《金色夕阳》等。

朗费罗这首诗写的非常唯美,写出了海边夕阳西下,海天一色的壮观景象。朗费罗使用了极其美妙的语言,描绘了大海、夕阳、天空的具体意象。在夕阳的照耀下,金光灿烂,天之高、海之阔。

读完这首诗,我们仿佛沉浸在海边的金色日落中,面朝大海,绚丽多姿。虽然会感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但更多的是刘禹锡笔下”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的壮观。

这首诗除了语言美,也富含哲思。夕阳代表着人到暮年,可以想象一位年迈的老人伫立海边,在欣赏壮丽的日落。朗费罗的这首诗没有反应人到暮年的伤感,反而是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这首诗的意境与曹操《观沧海》中”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所要表达的人生境界如出一辙。

生命是美丽的,一如日落,绚烂多姿,散发着金色的光辉。

四、克思斯蒂娜·乔金娜·罗塞蒂《船在海上航行》

克思斯蒂娜·乔金娜·罗塞蒂(1830-1894),英国19世纪维多利亚时期伟大的女诗人。她出生在意大利裔的罗塞蒂家族,家庭文学气氛浓厚,父亲与哥哥都是当时有名的诗人。他的哥哥但丁·罗塞蒂是英国19世纪少有的画家兼诗人。

克思斯蒂娜·罗塞蒂是前拉斐尔学派的一员,她的作品体现了唯美主义的原则。克思斯蒂娜·罗塞蒂写了很多抒情短诗,她的作品体现了宗教、爱情与死亡的主题。

克思斯蒂娜·罗塞蒂的代表诗作有:Remember, After Death, A Birthday等。

下面这首诗是克思斯蒂娜·罗塞蒂非常唯美的一首诗,《船在海上航行》。

Boats Sail on the Rivers

By Christina Georgina Rossetti

Boats sail on the rivers,

And ships sail on the seas;

But clouds that sail across the sky,

Are prettier far than these.

There are bridges on the rivers,

As pretty as you please;

But the bow that bridges heaven,

And overtops the trees,

And builds a road from earth to sky,

Is prettier far than these.


船在海上航行

(英国)克思斯蒂娜·乔金娜·罗塞蒂

小舟在河上航行,

大船在海中操轮,

然而白云飘过天空时,

比这些更为悦人。

河上有桥,

如你所愿的那么悦目;

然而横跨在穹苍的长虹,

却比树梢更高,

而能建造一条通行天际的道路,

比这些更为美好。

《船在海上航行》是克思斯蒂娜·罗塞蒂的一首短诗,全诗共10行。诗人在诗中描绘了大自然中的一些意象,如河中的小舟,海上的轮船,天空的白云,河上的桥以及彩虹

诗人做了两组对比,作者认为天空飘过的浮云比航行的的小舟和轮船更加赏心悦目。第二个对比是,河上的桥与横跨苍穹的彩虹相比,虽然二者都成拱形,但后者更加美好。

这首诗简单易懂,韵律工整,克思斯蒂娜·罗塞蒂表达了自然之美,相比于小舟、轮船等,大自然的原生态更美。

舟船也是我国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意象。如韦应物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李白的“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苏轼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舟船或代表着乘风破浪的豪迈,或代表着载不动的忧愁,诗人的心境不同,舟船代表的含义也不同。

生命犹如一叶扁舟,我们在人生的旅程中不断航行。在前行的道路上,不要忘记欣赏路上的风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不妨停下来,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以一份返璞归真、闲适恬淡的心境,享受自然,发现生活的美好。

自然是万物之灵。英语中以自然为主题的诗歌还有很多,愿在品读英文诗歌的同时可以领略到诗歌艺术的美好。当在浮华喧嚣中感到内心疲惫时,可以去大自然的一花一草,一沙一砾中探寻生命的真谛。

去森林看晨曦微露,倦鸟归林,去海边看日出日落,潮涨潮汐。在大自然中,追求内心的宁静,回归本真,回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