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是一个被污蔑的朝代吗?

中文系的留级生


秦国经过前期十几个先祖的努力,再加上商鞅的变法,使秦国从弼马温同行的养马团队发展成泱泱大国,直到交到赢政手中时,手中已经是一手漂亮的好牌,幸好秦始皇也不是个坑爹货,一言不合,就把六国给灭了,统一天下,称始皇帝。

如果把秦朝的历史当电视剧划分成两季来看,以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为切割点,分为上下两季,第一季看完,这个激励的鸡汤故事把所有观众和微商团队感动得痛哭流涕,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第二季从赢政登基,到前206年秦朝亡剧终,看完所有人都比出中指:残暴治国,活该秦亡!

无论过程是多么精彩,但从一二季的结局来看,天壤之别,这中间短短的15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使得秦朝在历史舞台上急速谢幕,许多人的标准答案就是秦朝的暴政导致了民不聊生,最终引发陈胜吴广起义,造就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

但是我觉得一个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朝代灭亡的根本原因,全部责任推给“残暴”,未免是围观者跟着瞎起哄的态度。

在我小时候记忆中,蒋介石就是一个卖国贼,反革命,官僚资本,虽然小时候不知道这是啥,反正就是坏人,虽然现在我并不是想给蒋翻案,或者称其是大大的好人,但渐渐还是明白,从古至今,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这也是为什么每个朝代的末期,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但最后灭亡的原因一定有“贪污腐败泛滥”,简直就是朝代灭亡必备套餐。

所以,无论是官方史官,还是民间书籍,写历史就一定要把前朝抹黑,当朝上位才能名正言顺,得民心。反之,就是在抹黑当朝的合法性,那可是诛N族的罪!翻开历史看,贪污,惰政,官欺民,不公平,赋税重等事件,无论在哪个朝代,哪怕是盛世年间,都会存在,所以后朝人写史,习惯性地抓住前朝的尾巴,然后使劲地踹。

扯远了,说了再多,秦朝还是被灭,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之前,先来看看大多数人口中的“暴秦”所背的几个锅。

徭役

很多人看到徭役二字,想到画面的就是一群手无寸铁的赤裸上身的百姓,被几个手持鞭子的军官一边拷打一边搬砖的场景吧。其实秦时的徭役并没有书或者影视中那么严重。

咱凡事都得讲证据,否则就是吹牛皮,根据1975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墓竹简《秦律》记载,平民服徭役是有工资的,还管饭,第一次去一年,往后每年做一个月,男女都要去。所以每个人一生服役的时间加起来也就是三四年左右而己,徭役中也有很多人性化的规定,明确记载,如果你实在不想去,可以花钱找别人代替你去!且规定每一家不能同时征调两个去,毕竟要留一人在家干活。另一种是欠官府钱或者罚款没钱罚的,也是只能去服徭役抵债,还有一种徭役就是犯了罪,去当劳改犯的,比如后来反秦大将英布就是在骊山服役的。无论是哪一种徭役,到了播种和收割时期,都可以放假回家收庄稼!

上面这种是属于力役,比如修长城,阿房宫,修建皇陵等,如果把力役当成搬砖的体力活,还有一种就是靠业绩说话的业务员,也就是当兵。

在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使得秦国从一个青铜变成一个王者,其中一条让秦国的兵成为虎狼之师的就是军功爵位制,以前,贵族永远是贵族,百姓永远是百姓,你能力再强,战争时杀了再多敌人,老板再多就是给你发多点奖金,自从有了军功爵位制后,百姓上升的通道就打开了,只要你当了兵,就有机会杀敌,把人头拿回来爵位就可以升一级,所以在战争时看到敌军的都不是脑袋,而是闪闪发光的业绩,那个悬赏是可以让自己的家族都倍有面子的。所以秦朝服兵役对于某些有志青年来讲,那就是吸引力很大的自由市场。

这些规定,若官员不遵守或者克扣的话,轻则丢官、重则丢命!

税赋

对于秦朝的税赋记载正史让记载非常少,倒是后人的传言非常多,有人说一半于政,有人说三分之二至政,只有《汉书·食货志》董仲舒上书有记载:“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于是干脆很多写者给秦朝送上一口大锅:秦时的税赋是以前的20倍。那既然要和以前比,我们就得找到春秋战国时的税赋是多少?

处于战国时间的孟子说“什一而税,王者之政。”

也就是说,收十分之一的税收,才是最理想的!可见当时的税收并不只十分之一,特别是秦昭襄王在位时期,天下发生一百多次战争,每一次战争背后的成本消耗都是百姓在支撑,国家维稳的成本绝对大大高于秦朝时期。

假设战国时期就是百分之十的税收,那秦朝时20倍于古,就是收入100元,要交200元税赋?就算没这么夸张,交80%的税好了,那仅剩的那一点够养活一家人么?但是从各史书中并没有看到秦朝时间有闹过饥荒和饿死人的情况出现,而宣扬仁政爱民的其他历代王朝,干旱,饥荒动是萦绕始终,挥之不去。

秦始皇的残暴

这是赢政戴得最冤的一顶帽子,“暴君”的形象是几千年来已经深深的铭刻在人们的心中,几乎没有任何人对史书产生过怀疑,即便是喜欢秦始皇的,也不怎么怀疑这个观点,我实在不想改变大家的想法,我想通过一些历史上事件来分析,尽可能把事件分析得客观一些。

从古代的战争中,对于胜利者来讲,进城后,杀王族,屠百姓,这是司空见惯的事,但是秦始皇在灭了六国之后,表现得非常风度,六国的国君有的被俘,有的被贬为庶民,而各国的贵族更是基本上被赦免了,比如杀了秦军20万的项燕的后代就很安逸地生活。更多的有迁徙安置政策,有些被迁到咸阳附近居住。

统一天下后,秦始皇如何对自己的功臣的?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先来看看别人的皇帝是怎么做的

勾践成功后杀了文种

刘邦成功后杀了韩信等几乎所有功臣

朱元璋成功后杀刘伯温等几乎所有功臣

李世民杀了好多自己的亲兄弟

同样被杀的功臣还有伍子胥、白起,岳飞。。。

正所谓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看一下秦始皇是怎么做的?

秦始皇爱惜自己的手下

灭国大战的事几乎交给王翦父子包办,攻打楚国,王翦说要60万,赢政听了,觉得王翦老了,不中用了,派了李信带了20万兵去,结果李信大败而归,20万兵马也基本所剩无几。在这种年代,打了败战,让老子损了兵,还没了面子,一般回来肯定是死罪的,但是赢政不当没有处罚,还继续重用李信。转而毕恭毕敬地向王翦道歉,让他带60万兵马去攻楚。

统一六国之后,赢政也没有杀自己任何功臣,王翦、王贲、蒙武、蒙恬、李信、李斯等等这些开朝元老都是得到重用。只有逼死了跟自己有点私人恩怨的吕不韦。

在这里特别提一个人:嫪毐,一个作死被灭族的鸭子,每次看到这个人的名字,我深为秦始皇的忍耐度深感佩服,自从赢政成年开始,就已经发觉这个假扮太监,还把自己老娘给搞上的男人,此时的赢政已经忍了,为了母亲的性福着想,后来嫪毐居然还通过母亲的关系被封上候,此时的赢政也忍了,后来后管自己是赢政的“假父”(干爹),无缘无故多了一个爹,赢政还是忍了,最后还和自己老娘生下两儿子,无缘无故多了两个弟弟,且对自己皇位有威胁的,赢政还是忍下了,最后,嫪毐还发动了叛变,这种事,叔忍嫂不能忍吧?对,赢政也不能忍,最后对把嫪毐车裂了!

杀害功臣的事,历朝历代的有为君主都是如此在做,其原因就是害怕功高震主。对比秦始皇的作为,秦始皇是暴君吗?做出的事情比他们更仁慈,更英明!

农民起义

对于秦亡,大部份人的就都有一个“秦末农民起义”的说法,无非就是说秦太残暴,农民受不了,就揭杆而起了,实际上农民起义这个说法根本不成立。

我们看一下秦末起义的名单:陈胜,吴广,刘邦,张良,项羽,陈余,张耳,魏豹、臧荼,田荣三兄弟等等,在这份名单中,项羽是楚国大将项燕的孙子,张良是韩国贵族,陈余张耳魏豹是魏国的贵族,臧荼是燕国的大将,田荣三兄弟是齐国的贵族,而大流氓刘邦大家印象中应该是楚国某村的亭长。实际上刘邦的曾祖父也是魏国大夫,为了避免秦朝的迫害才改姓为金,后来时间长了,才改回来刘姓。大家别忘了,而当时的刘邦是把秦始皇当偶像的,当时秦始皇出巡时,刘邦看到秦始皇的第一眼就大呼:大丈夫当如此也!

从这些起义军中都看得出,带头的都是贵族后裔或者官后裔,并没有所谓的农民!

至于陈胜嘛,作为一个起义先锋,当然得好好聊聊他。

陈胜者,字涉,好基友吴广,字叔

在战国时期,普通的百姓是没有字的,甚至名字都没有,都是伯仲叔季这种排行方式命名,例如刘邦排名老四,所以叫就叫刘季。

所以陈胜吴广有字,这是贵族的象征。只是秦灭六国后,他已经成为落魄贵族。

即便已经落魄,但是贵族的身份每天都在暗示他不能屈服,他也希望有一天能重塑祖上光辉,这并不是我意淫出来的,从陈胜起义前的名言就可以看出来陈胜不是没知识没文化的农民。

苟富贵,无相忘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从这三句话可以看出,陈胜在工地搬砖的时候,已经不甘现状,向往着自己有富贵的那么一天。相比之下,自己比别人有更高的理想,更大的野心,对于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并不是天生就有富贵命的,我有一天也可以拥有!无论陈胜出生如何,可以明确一点,他一直在寻找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所以在陈胜心中种下种子的,并不是被压迫,也不是为了推翻秦朝,而是想“富贵”。

改变人生的机会终于来了,陈胜吴广一伙人在去往守备渔阳的路上,因为连夜大雨所以误了时间不能按时到达,这时陈胜拿起扩音喇叭告诉大伙:法律规定,失期当斩,反正去也是死,不如我们就反了吧!于是大伙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纷纷加入造反团队!

实际上陈胜在这里撒了个谎,根据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中记载,“御中发征,乏弗行,赀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六日到旬,赀一盾。水雨,除兴”,所以失期只是检讨批评,严重的罚款,若是遇到天气不好,可以免罚,完全没有要斩头的惩罚,人一定要多读书,否则容易被忽悠!

但毕竟只喝鸡汤是不能定住人心的,虽然造反掌声大,但是绝大部分人都是起哄,也不知道这陈胜靠不靠谱,人家做微商的也会偶尔晒点法拉利的方向盘,下面的代理商才能相信自己跟对了团队,好在陈胜也是策划宣传一流的,在那个年代,只有“天”说了算,为了让团队相信自己是上天派下来的,所以陈胜在写了些纸条塞到鱼肚子里,然后把鱼送给大伙吃,大伙吃了鱼,发现里面写着“陈胜王”,接着晚上又装鬼火,扮狐狸叫:“大楚兴,陈胜王”,之后,陈胜在大伙心中的威望更高!

虽然陈胜的起步很快,短短几个月就建立了张楚政权,但接下来的事就看出陈胜的私心,他的起义也并不是为了拯救黎民百姓,自立为王,觉得自己有点成就了,就膨胀了,就看不起自己以前的朋友和亲戚了。诛杀故人,不得人心,最后团队内部也起了内讧,连自己的司机也看不下去,最后被自己的车夫给杀死了。

所以总结一下,陈胜就是一个野心大,执行力大,有号召力,影响力,且有策划能力的贵族后裔,跟传言中的“受压迫,生不如死,被逼造反”的说法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如果秦始皇是一个暴君,那统一六国之后,那就可以整天鱼肉百姓,天天在后宫玩弄女人啦,天下百姓只管交赋税就可以了,但秦始皇并没有,他接下来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事,比如修驰道,就是现在的高速公路,方便天下百姓之间来往,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方便百姓之间的贸易,修长城,实际上长城早在各国就有了,只是秦始皇把长城连起来,抵抗北方匈奴下侵。修灵渠,是古代很重要的水运交通枢纽,除了运输之外,也起到灌溉农田的作用。至今灵渠还在使用中(就是现在的广西兴安运河)!

另外,秦朝时期还有很多人性化的法律。

如果街上见到有人被杀或者被伤而袖手旁观的话,是要被罚重款的,也就是现在的见义勇为!

如果有人家里进贼了,大声呼喊后,邻居没有上前帮忙,在场的邻居和街道管理员都必须受罚。

乱扔垃圾,造成环境污染的,罚脸上刺字。当官的不作为,作奸犯科,要发配流放。你说,如此一个大胸怀和有长眼光之人,何以是一个暴君?

虽然把秦朝吹得上天了,但是秦朝还是二世而亡,如果要不是因为残暴而亡,那究竟是什么原因?

我曾经在网上看过一个蟒蛇吞河马的视频,蟒蛇的体型再大,虽然有能力把河马吞下,但是也毕竟消化系统很难消化一只河马,最后把自己撑得奄奄一息,只能把河马吐出来。

用蟒蛇吞河马的过程,来比喻秦朝的命运再合适不过了,既然秦朝是一条野心再大的蟒蛇,有能力把六国吞下,但自己并没有那么大的消化能力,或者没办法快速消化,才导致自己被撑死。

导致秦朝灭亡的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

1、郡县制

郡县制的优点确实很多,秦始皇本意也是为了中央集权,但是36郡,对于一个刚刚成立而且是史无前例的帝国来说,使得地方过度分散。所谓“天高皇帝远”,而且皇帝集兵权、财权于一手,各地难以组织大范围有组织的力量解决国家危机。

并不是说郡县制不好,对中国的影响特别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直到现在我们还使用着这种制度,最初的郡县制并不是秦国,早在春秋时期的楚国就已经出现了郡县,正确的说,郡县制是一把双刃剑,把握不好就会伤其自身,秦朝的错误就是太过早使用郡县制。

郡县制就是把地方权力交给当地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当地官员只能拿着俸禄,对于所管辖地区的土地只有管理权,没有所有权。当地的经济收益好坏,对他来说没有太大的关系,那么他就不会花很多的精力在地方治理上,做着本份工作,反正下一届领导不一定是自己,但一旦出现动乱等问题,地区辖区没有军队,靠几个治安员根本无法拼命抵抗,当时的通讯并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一个地方出现叛乱,消息要上报到中央政府,上面再派兵下来,是一个非常长的时间过程,这时间对起义军在招兵买马方面就造就很大的优势!当中央军队到达时,基本上局势可能已经扭转得不可收拾,所以陈胜吴广,项羽,刘邦等人起义时,当地政府基本上一击即垮,

立国之初,国家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皇帝的精力有限,根本无法快速,高效处理这些问题,而问题的堆积必然导致邦国的管理漏洞百出。

2、内部奔溃

秦始皇在位时,突然暴病死去,是整个秦朝的转折点,就像金融风暴来临一样,所有指数直线下降,导致皇室内部架构不堪一击。对于起义军来说,完全就是天赐良机,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第一,秦始皇突然死亡,死前临时立太子,给了有私心的赵高篡改诏书的机会,接着又陷害原配太子扶苏自杀,杀害大将蒙恬,丞相相斯,而成了傀儡皇帝的胡亥也开始迫害自己的兄弟姐妹。赵高指鹿为马,帝国的心脏一片混乱,整个皇室一时之间成了赵高的舞台。

第二,秦军一共有两大主力军,赵陀带50万大军平定岭南,或者赵陀有私心,或是看到秦王室的崩溃,在平定岭南之后并没有回来支援。另一支军队是蒙恬带的30万军队北上驱逐匈奴及修长城,尽管秦军还有强健的四肢,但蒙恬被害后,军心大乱,群龙无首,军中已经无大将能带兵,后来大将王翦的孙子王离接管了20万,也属于官三代吧,加上没啥名气的少将章邯带的刑徒20万,一共40万兵已经是秦朝的全部底牌,最后都是败于项羽。

在这种皇室内部混乱,国家安防出现严重漏洞时,对陈胜吴广等人来说简直是天赐良机,此时趁虚而入,简直是吹弹可破!

3、六国贵族

秦灭六国之后,如果谁是最大的受害集体,答案肯定不是平民百姓,作为战火连天的战国时期百姓也好不到哪去,记得电影《墨攻》里面有个农民说了:赋税交给谁都是一样交。所以最大的受害者肯定是六国王族和贵族,秦灭亡六国后,把六国贵族的很多特权给剥夺了,国家不再以贵族作为国家政权的基础,而是要作为编户齐民来支配,原来的贵族地位一落千丈,位置损失,经济上遭到冲击。

秦始皇对于善对六国的贵族就是给自己留下了很大的隐患,虽然有贵族迁徙安置政策(虽然也是为了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监管),但此政策在短期内并不足以消除他们对秦王朝的仇恨。而且很多通过逃亡、贿赂等手段逃避了迁徙,潜伏下来。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是地位,封地没有了,但这些贵族的旧势力太大了,祖上留下的钱财,人脉都有的,到秦末。时机一到,陈胜的导火索一起,六国贵族随即蜂 拥而起、正是以上的这些力量,加上六国贵族的后代对秦灭亡六国的恨,他直接杀了子婴,一把火烧了 阿房宫。在六国贵族的眼中,看到的不是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奇迹,也不在乎车同轨书同文的大趋势,他 们心中想的是秦始皇破坏他们贵族特权,灭亡他们国家的恨。他们最想得到的是失去的特权。

总结一下秦亡的原因,就是过于膨胀的郡县制导致了天下管理不到位,皇室内部的体系奔溃给了六国贵 族的可趁之机,可怜秦始皇的大理想,想以己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没想到竟传至二世而亡!


龍哥侃历史


毛主席曾写过一首诗评价秦始皇和秦朝: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

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毛主席对秦始皇的评价,我深以为然,今天,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秦始皇和秦朝是否是被污蔑的问题。

最早的秦法与秦始皇批判者:贾谊《过秦论》

如果要问对秦始皇的看法和印象,大部分人第一反应应该都是“统一中国”,那之后呢?应该就是“焚书坑儒”“残暴不仁”“不死药”这些了。其实这也怪不得我们,毕竟从秦始皇刚死到现在,两千多年的时间,在历代文人儒生的笔下,秦始皇都自始至终都扮演的是一个暴君的角色。

西汉初年,贾谊曾写过几篇《过秦论》,贾谊分析了秦王朝和始皇帝的过失: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秦始皇不施仁义。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这段话的意思秦法残酷暴虐。

贾谊分别从秦始皇和秦朝法律两个方面进行了批判,由贾谊发其端,后世的儒生学者、文人墨客发扬光大,批判秦始皇残暴不仁、秦法律严苛残酷的文章和观点枚不胜数,甚至诞生了孟姜女哭长城这等完全虚构的故事。

云梦秦简:为秦法沉冤昭雪

然而,秦朝的法律真的那么严苛无情吗?这一问题,终于在前些年有了确切的答案。

1975年12月,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有一个秦代墓葬群重见天日,其中有一个墓的主人是一个名字叫“喜”的秦朝基层官吏。喜的身份并不高贵,但是他墓中出土的东西,却刷新了两千年来人们对秦朝的认知。

喜的墓葬中,包含了1155枚竹简,这批竹简是秦朝时期传下来的第一手资料,其史学价值难以估量,研究这些逐渐,我们可以对秦朝的政治、法律、文化、生活等各方面都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出土后,这批竹简被命名为云梦秦简,云梦秦简的出土,彻底纠正了一个流传了两千多年的错误观点:它颠覆了史书上对秦始皇和秦朝的评价,为我们还原了历史上真正的秦朝法律面目。首先是关于陈胜吴广起义,《史记·陈涉世家》中的说法是这样的: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按照这里的记载,凡是服役者,不管什么原因,只要没有按时到达,就会被斩首。但真的是这样吗?经过整理,在云梦秦简中发现了秦朝法律的本来面目:

御中发征,乏弗行,赀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水雨,除兴。

按照云梦秦简的说法,像陈胜吴广这种徭役,如果因为有特殊情况去不了,给官方上缴两副盔甲就可以了;没有特殊情况但迟到3到5天,仅仅受责骂就行了;如果迟到了6到10天那就需要上缴一面盾牌才能免罪了;而如果恰好遇到了大雨,那本次徭役是可以不用去的。

通过云梦秦简的记载,我们不难发现,秦朝的法律根本算不上残暴苛刻,甚至还有些人性化,考虑到了各种意外情况。事实上,秦法中还有许多类似的条例,比如就算是犯人,只要服工役都能拿到薪酬,再比如一家人有两个成年男子,只用出一个人服兵役就行了。

焚书坑儒,有待商榷

秦始皇在历史上最被人诟病的一点就是“焚书坑儒”,焚书坑儒被看做是秦始皇残暴、专横、独裁等多种性格的综合展示,然而历史上真正的焚书坑儒事件其实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第一,焚书与坑儒其实是两次独立事件

先说焚书,《史记·秦始皇本纪》提到: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这是李斯向秦始皇进言,提议所有史书,除了秦国所记录的,其他的都烧掉,另外就是除了秦朝官方博士,发现有人敢私自藏匿《诗经》《尚书》以及诸子百家著作,也要通知官府统一烧掉。

在这里,我们应当认识到,焚书确实是秦始皇政治生涯中的一大错误,这一道政令烧掉了许多我国先秦时的珍贵古籍,对整个中华文化来说,都是无法挽回的损失。

但焚书也是事出有因,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了落后的封建制,推行郡县制,这一措施对中华民族的大统一思想起到了奠基作用,可以说我们中国人今天能有这么强烈的领土主权与反分裂意识,秦始皇功不可没。但当时有许多人议论纷纷,说古时候的分封制才是最好的,郡县制违背了先王之法,这才激怒了秦始皇,于是下令烧书。

第二,秦始皇没有坑儒,坑的只是方士

秦始皇一直在追求长生不老,因此有许多方士趁机骗取秦始皇的信任,说是能为他联系仙人、求取长生不死的方法。其中以卢生、侯生为首的一群方士,在骗取了秦始皇的信任后,在私下非议秦始皇的求仙行为和政策,然后带着秦始皇给他们的钱逃之夭夭了,秦始皇知道后顿时大怒,于是下令坑杀京城内所有的方士。

因此,所谓的“坑儒”,坑杀的其实并不是儒生,而是一群坑蒙拐骗、不务正业的方士。

结论

总的来说,秦朝二世而亡,这是铁一般的历史事实,但秦朝绝非一个只知道施行苛政的朝代,秦法也绝非严酷之法。秦始皇焚烧诗书、盲目求仙这些都是应该否定的,但秦始皇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乱世,历史上第一次统一了中国,然后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为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的反分裂、促统一意识打下了基础,称得上是千古一帝,功在千秋。


卧闻海棠


一、秦朝及秦始皇历史评价问题

对于秦始皇以及他所代表的秦朝的评价,历来多有争议。有人说他是天下第一暴君,有人说他是开创了中国政治史的新纪元的伟大的帝王。

有意思的是,对于秦始皇给予肯定的评价的人,往往在历史上也是多有争议的人。



比如明代的李贽在他的名著《藏书》中,就有“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的说法。李贽的言论,曾经震动了当时的思想界。

可是世人和后人对他的评价,却褒贬不一,有完全对立的意见。秦始皇的功劳最主要的,就是实现了统一。

1.大一统与天下一家理念的实现

回顾春秋战国时期列强竞胜的历史,对于历史影响比较大的国家,多位于文明程度处于后起地位的中原外围地区。这些国家的迅速崛起对于具有悠久的文明传统的“中原”即黄河中游地区,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对于这一历史文化现象,《荀子•王霸》中已经有所评论荀子说:“五霸虽然地处僻瓯之国,却能够武威震撼天下。”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阔、越王勾践,都是僻陋之国的领袖,但是“威动天下,强殆中国”。就是说,“五霸”虽然都崛起在文明进程原本相对落后的僻陋地方,却能够以新兴的文化强势影响天下,震动中原。



在战国晚期,七雄之中,以齐、楚赵、秦最强,到了公元前3世纪的后期,则秦国的军威,已经势不可挡。在这一时期,强国的军事政治实践,已经和“大一统”的理论联系了起来。

“大一统”理想的提出,是以华夏文明的突出进步和我们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初步形成作为历史基础的。”以“天下”作为管理的对象,表明事实上“大一统”的意识已经深入到法家理论的核心之中。

“天下”的说法,最早见于《尚书•大禹谟》,这就是所谓“奄有四海,为天下君”。可见“天下”的观念,开始就是和“大一统”的观念相联系的。应当看到,这一观念,显然不是单纯的地理观念,也不是单纯的文化观念,而是一种政治观念。

秦国就是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基础,通过严酷的战争形式,靠着打了无数胜仗,才一一击灭六国建立了第一个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帝国,实现了“大一统”的政治局面的。



按照《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李斯等人赞美秦始皇的说法即:“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所谓“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的大一统”的局面,是通过“兴义兵”的战争过程实现的。儒学虽然早就提出了“大统”的理想,但是却好像并没有能够真正找到实践“大一统”的正确道路。战国时期以法家为主的诸家学派的共同努力,使“大一统”终于成为一种政治现实。

“大一统”的理想,当时为社会大多数人所共同向往。秦国实现“大一统”的战争过程,与历史进步的方向是一致的。

秦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专制主义政权。秦王朝的建立,是以当时社会普遍要求统一的文化倾向作为重要背景的。秦的统一,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李贽在《史纲评要》卷四曾经有这样的评论:“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秦王朝的建立,使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实现了统一。对于赢政、李斯们的政治表演,有“是圣是魔”的不同的历史认识,但是秦的统一推进中国历史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的事实,是大家都公认的。

天下既已一统如何对政治渊源有别、经济水准悬殊、文化传统各异、民俗风格不一的各地区实现有效的管理秦王朝上层集团经过多次郑重的讨论,作出了正确的决策。

2.秦始皇治理天下的能力

秦始皇管理天下,表现出非同寻常的勤政的风格。他在统一战争进行期间,就曾经有三次远程出巡。翦灭六国、平定天下后,又曾经五次巡行各地。在灭齐之后的第二年,秦始皇就驱车出巡,帝车隆隆,在千里长途扬起了滚滚烟尘《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鸡头出在今六盘山一带。回中,在今陕西陇县西北。帝车的轨迹,可能已经西至于今甘肃临洮。同年,秦始皇开始“治驰道”。驰道工程虽然主要服务于帝王出行,但是对于秦汉好好说说怕是具体网的构成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秦始皇又派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北击匈奴,夺取了今河套地区的所谓“河南地”。次年,也就是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又在西北地区对匈奴用兵,成功地将匈奴势力逐出即今陕西、内蒙古交界地区直至阴山一带,在当地置四十四县,沿河修筑城塞。又派蒙恬北渡河夺取了高阙(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东北)等军事要地,修筑亭障以防御草原游牧民族的侵扰。并且从内地移民以充实边县。

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又调发工役人员修筑长城。可以推知,秦始皇经营北边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他出巡亲历北边了之后形成的。很显然重要的区域政策的制定,是以他亲自对当地的实地考察为基础的。

对于秦始皇的巡游,我们也可以从巡视天下,以便于治理天下的角度来说。《史记秦始皇本纪》有“东抚东土,以省卒士”词语,但是,秦始皇不避霜露,辛苦出行的目的,并不仅仅是祷祠各地名山诸神以求长生,也不仅仅是亲自慰抚镇守东方的秦军卒土。琅邪刻石文字中可以看到的所谓“皇帝之明,临察四方”,“皇帝之德,存定四极”,其实也透露出秦始皇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风尘仆仆,往来于东海北边的动机,有通过这种交通实践了解天下四方的文化风貌,从而巩固和完善秦王朝政治统治的因素。

秦始皇每天“以衡石量书”,确定阅览一百二十斤文书的日夜定额,不完成定额,不能休息。秦始皇通过琅邪刻石自称“皇帝之功勤劳本事”,“忧恤黔首,朝夕不懈”这样的言辞可能是大体符合事实的。



在这种勤政作风的另一面,是绝对的独裁专断,“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当时人对于他于是有“贪于权势"的批评。皇帝专权,使得丞相等诸大臣都只能看皇帝的脸色行事。大臣只是执行皇帝个人的意志,甚至丞相也没有独自处理重要政务的权力。臣下不敢发表不同的政见,不敢直接批评皇帝的过失,各自“畏忌讳谀”,于是形成了皇帝无视自己的失误而日益骄横臣下畏于帝王的威权而谄媚取容的政治空气。

二、影响后世的政治制度

1.形成中华核心文化圈

秦王朝的政治制度,在许多方面表现出新鲜的气息。秦统一后,国土空前广大,据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其地东至海滨暨朝鲜,西至临洮(今甘肃岷县)及羌人居地,南至“北向户”,到了北回归线以南的地方,北则据河为界,与阴山并行东至江东。于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诸官职,分别负责行政、军事、监察。

秦王朝最初设置的三十六郡,包括陇西(郡治在今甘肃临洮)、北地(郡治在今甘肃庆阳西南)、上郡(郡治在今陕西榆林南)、汉中(郡治在今陕西汉中)、蜀郡(郡治在今四川成都)、巴郡(郡治在今重庆)、邯郸(郡治在今河北邯郸)、钜鹿(郡治在今河北平乡西南)、太原(郡洽在今山西太原南)、上党(郡治在今山西长子)、雁门(郡治在今山西大同西)、代郡(郡治在今河北蔚县东北)、云中(郡治在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河东(郡治在今山西夏县)、东郡(郡治在今河南濮阳南)、砀郡(郡治在今河南商丘)、河内(郡治在今河南武陟南)、三川(郡治在今河南洛阳东),颖川(郡治在今河南禹县)、南郡(郡治在今湖北江陵)、黔中(郡治在今湖南沅陵)、南阳(郡治在今河南南阳)、长沙(郡治在今湖南长沙)、九江(郡治在今安徽寿县)、泗水(郡治在今安徽淮北西)、薛郡(郡治在今山东曲阜)、东海(郡治在今山东郯城)、会稽(郡治在今浙江绍兴)、齐郡(郡治在今山东淄博)、琅邪(郡治在今山东胶南南)、广阳(郡治在今北京)、渔阳(郡治在今北京密云)、上谷(郡治在今河北怀来东南)、右北平(郡治在今河北蓟县)、辽西(郡治在今辽宁义县西)、辽东(郡治在今辽宁辽阳)。



管辖京畿诸县的“内史”,是和郡平级的行政单位,然而不在“三十六郡”之内。后来,随着疆域的扩展,又设九原(郡治在今内蒙古包头西)、南海(郡治在今广东广州)、桂林(郡治在今广西柳州西)、象郡(郡治在今广西崇左、闽中(郡治在今福建福州)五郡。于是,除了内史管理的京畿地区外,秦有四十一郡。

秦的政区范围的确定,标志着中华帝国最基本的文化圈的初步形成。后来中土文化向四方传播,都是以此作为主要基地的。

2.初创郡县制

在秦的地方行政体系中,郡的下级单位是县。少数民族地区的县级行政单位则称“道”,这是因为当时中央政府对于这些地区一般只能控制主要的交通线,并由此推行政令、集散物资的缘故。秦县的数量大约有一千左右。

郡县制度,是春秋战国时期以来逐步形成的地方行政制度。关于“县”的设置的最早的资料,见于《史记·秦本纪》的记载。这就是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伐邦冀戎后,在所占领地区设立了最初的“县”以及秦武公十一年(公元前687年)在杜地和郑地设置了“县”,“县”起初是列国兼并时代管理新占领区的行政区设置。顾炎武又指出,“当七国之世,而固已有郡矣。”通过战国时期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郡制,也是中原周边地区后起的强国赵、燕、楚秦初创的新的地方行政制度。



郡县制度为秦王朝继承发展,成为后来历代王朝中央政权控制地方行政的基本形式。秦王朝对于是否实行郡县制度,曾经进行过御前大辩论!

秦刚刚实现统一之初,丞相王绾曾经主张实行分封制以维护帝国的安定。王绾认为,诸侯初破,燕国、齐国、楚国旧地距关中遥远,如果不分置诸侯王的话就没有办法镇抚管理。他建议秦始皇分立诸子。

秦始皇吩咐朝廷对这一意见开展讨论,群臣大都表示赞同王绾此议。只有廷尉李斯提出了不同的政治见解。李斯说,周文王、周武王分封了许多子弟同姓为诸侯,但是后来这些诸侯国与周王朝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又彼此如同仇敌般互相攻击,连周天子也没法子禁止。现在,赖有陛下之神灵,海内实现了一统,都成为直属朝廷的郡县,诸子和功臣可以用国家的赋税收入给予丰厚的赏赐,这样便子控制天下,这是实现海内承平的“安宁之术“,而分置诸侯,是不宜施行的建议。

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他说天下苦于战争长久不息,就是因为侯王割据相互争夺的缘故。现在幸有祖先神灵护佑,使天下终于安定,如果重新分立诸侯国,就会再次埋下战争的隐患要想谋求海内安定,岂不难哉!廷尉的主张是正确的。

明代思想家李贽在《史纲评要》卷四《后秦纪》中曾经称李斯倡行郡县之议是“千古创论”,又就“置郡县”之举赞誉道,李斯等人,都是应运豪杰、因时大臣。假使圣人重新复生,所推行的政策也不会有所改变的。

秦王朝的统治者确定了“置郡县”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确实是英明的政治决策。

3.皇帝称谓的创造

秦灭六国之后,秦王政以“天下大定”,而名号如果不变更,则无法标志成功,使事业传之后世,于是承袭“三皇”“五帝”传说,自称“皇帝”。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赢政宣布:“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秦的统治终于未能长久,但是,秦王朝的若干重要制度特别是皇帝独尊的制度,却对此后两千多年的历史演进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4.中央官制影响后世

秦王朝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中央执政集团中权位仅次于皇帝的最重要的官职是所谓“三公”,就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秦国制度原本有相、相国之职,秦实现统一之后,见于记载的相应官员有丞相隗林、丞相王绾、左丞相李斯、右丞相冯去疾等。丞相是朝廷首席文官,总理全国政务。太尉原称尉、团尉是朝廷首席武官,是负责全国军事事务的最高长官。御史大夫地位略次于丞相,是负责监察的大臣,位列上卿。

“三公”之下又有“九卿”,分工管理不同的政务部门。实际上所谓“九卿”官职并不限于九。这一官僚制度体系大体为西汉王朝所继承。按照《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的说法,这一级别的官职有:奉常,秦官,掌宗庙礼仪。郎中令,秦官,掌宫殿门户。卫尉,秦官掌宫门卫屯兵。太仆,秦官,掌舆马。廷尉,秦官,掌刑辟。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宗正,秦官,掌亲戚。治粟内史,秦官,掌谷货。少府,秦官,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供养。中尉,秦官,掌循徼京师。

略次一级的官职,又有:将作少府,秦官,掌治官室。詹事,秦官,掌皇后、太子家。将行,秦官。典属国,秦官,掌蛮夷降者。内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师。主爵都尉,秦官,掌列侯。我们看到,秦王朝的政治制度已经相当严整完备。后来有“汉承秦制”的说法,就是说秦代的这一制度为汉代统治集团大体继承沿袭。

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中,秦代的官制确实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说,周政衰败,官制混乱,战国并争,各有变异,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

秦以前的官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然而一般都公认,秦立百官之职,汉代基本因循又经进一步健全之后,确实确立了中国历代王朝官制的基本格局。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基本构架,就这样初步建立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