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能顶半边天?即便是日本也不例外!瞅一瞅日本历史上的女天皇

日本历史上曾出现过八位女天皇

在中国持续2000余年的封建时代中,一共仅出现过一位女皇,那就是武曌武则天。尽管在这位山西妹子当政期间,中华大地也确实在她的治理下迎来了一个盛世,但由于我国传统的父系印记太过沉重,直到今天对于武则天称帝这件事依然在市里坊间存在着大量的争议。

即便以武则天的功绩,在历史上这个皇位也坐得算不上稳当,那么父系印记更加沉重,对女性精神禁锢更加森严的日本为什么反而频频出现女天皇,数量上甚至达到了八位之多呢?

在聊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必须要多一句嘴的是,这八位女天皇可并不包括大家最为熟悉的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本文中所将要提到的八位女天皇,都是日本历史上有真实可靠史料记载,并且有真实可靠的历史证物证明其存在的女天皇。

这八位女天皇分别是推古、皇极、持统、元明、元正、孝谦、明正和后樱町。其中皇极天皇在退位后不久重新继位,改称齐明天皇,孝谦天皇在退位后不久同样重新继位,改称称德天皇。因此,在天皇世系表中,共可以查到十位女天皇的名号,但实际上只有八人。

第一个女天皇推古天皇

推古天皇的老爹是钦明天皇,老公是敏达天皇。要说推古天皇,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命硬。在她老公病死之后,后续即位的是用明天皇和崇峻天皇,而这两位天皇,前者短命,后者被把持朝政的苏我家要员苏我马子派人暗杀身亡。

一时间整个皇室居然找不出合适的人来继任天皇。大臣们琢磨了一下,推古天皇的老爹是天皇,老公是天皇,哥哥是天皇,让推古天皇做天皇也没什么问题啊!于是推古天皇就这样上位了。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老公和哥哥是同一个人哟。


另外更值得一提的是,推古天皇有个侄子,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了日本的风貌,让日本与中原隋唐文化相通,积极引入隋唐文化,强行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他就是著名的圣德太子。

女天皇的特殊历史作用

日本的女天皇集中出现在7世纪到8世纪之间,之所以在这期间能够出现多位女天皇,这和日本皇室特殊的传统分不开。

在当时,日本皇室往往习惯于将老天皇的女儿嫁给新天皇作为妻子,所以实际上天皇夫妇之间多为兄妹或姐弟关系。这种特殊的家庭构成,使得当新天皇出现意外而皇子又太过年幼无法执政的时候,作为天皇的妻子便可以作为新任天皇站出来稳定朝政。

由于身份上本身便是老一任天皇的女儿,女天皇们天生自带正统性,再加上她们的孩子又是新一任天皇的后代,所以她们自身便具备了双重正统性,这样的关系能够被日本上流贵族们所普遍接受。

不过不同于我国满清宫斗剧中表现的“垂帘听政”那般充斥着尔虞我诈,日本女天皇们往往并不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这与日本社会特殊的观念分不开关系。

在我国的天命思想中有一种观念非常有趣。士大夫们普遍相信天子受命于天,但当社会下行的时候,老百姓却会更加相信“皇帝轮流坐,今年到我家”。也就是说,中国老百姓实际上还是存在一定的自主意识的。但这种意识日本人没有。

从神武天皇时代开始,日本社会就开始酝酿万世一系的观念,到了7,8世纪,这种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当社会混乱,政府崩溃的时候,老百姓们始终相信是政治家们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从而蛊惑了天皇,却从未产生过推翻天皇的想法。

而贵族阶层也同样赞同这种观念,所以尽管日本社会经历了源平之争,经历了战国时代,但即便是天皇最势微的时候,日本人也从未想过自己去坐上天皇的宝座。

因此,7,8世纪的女天皇不但皇位很稳当,不用“与后宫佳丽三千勾心斗角”,也不用担心权臣随时弄死自己,她们甚至可以一登基就掌握相当分量的政治权力。

但后来随着幕府势力的强化,日本进入了稳定地由幕府将军把持国家权力的时代,天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扮演起来权力符号而非权力本身的角色,贵族们对于天皇稳定朝政的作用就显得不是那么迫切了。因此,从公元770年称德天皇卸任后的1000多年里,仅仅出现了明正和后樱町两位女天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