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脱贫故事丨张凌忠:实实在在干事 让老百姓共享脱贫攻坚成果

4月14日上午,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陕西省决战脱贫攻坚一线工作者系列记者见面会第一场。

西部网讯(记者 李卓然 肖阳熠)“群众在闲谈中说,天下雨也不用穿雨鞋,晚上串门不用打手电。我听了这个话之后心里暖暖的。这就是脱贫攻坚的共享成果,这就是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今天(4月14日)上午,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陕西省决战脱贫攻坚一线工作者系列记者见面会(第一场)上,铜川市宜君县棋盘镇马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019年陕西省脱贫攻坚奖奋进奖获得者张凌忠讲述了他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

张凌忠说,马泉村是宜君县最边缘的贫困区,没有实施移民搬迁项目和脱贫攻坚前,村上都是土坯房,破烂不堪,下雨的时候群众穿的都是高筒雨鞋。“群众作梦也没有想到,能走上水泥路,能安上路灯,能吃上干净的自来水。”

张凌忠讲述他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后,张凌忠组织全村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的政策要求。“当时帮扶我们村的干部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脱贫攻坚的政策,激发我们的内生动力,我们首先想的是把村上通组道路硬化好,改变老百姓出行难的问题。”

张凌忠说,经过多方联系协调,马泉村得到了中国人民银行的对口扶贫项目,有了资金支持,把村里的巷道都硬化了。路硬化之后,村上的整体面貌看起来就好了,卫生条件也得到了根本性改变。“马泉村还结合‘三变’改革,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新品种核桃,发展适宜当地土壤、气侯的中药材。2019年存栏500头猪,实现收入32.6万元,给贫困户和村民都分了红,群众和干部在这个事情上也增强了凝聚力。”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我觉得当好一名村干部就是要守住自己做人的良心、做事的公心、待人的真心,就是保持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的本质本色,公道做事、厚道做人,把事当事干,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干些实事。”张凌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