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有文化?我抛砖引玉,欢迎大家各抒己见?

一叶扁舟88


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用四句话作了言简意赅的表述: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1 、根植于内心的修养。一个人的教养最重要的体系那就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根植,就是那些修养已经在你的体内生根发芽了,你会时时刻刻感受到它的存在,已经变成了一种自然反应,就像呼吸一样。一个人心平气和,做事妥帖,做人礼貌,这就是修养。在古代,我们常以玉比君子。说君子像玉石一样温润,光华内敛,不刺眼,不炫耀,谦和守下,不咄咄逼人,这就是修养。古人读书最重要的一条是修身,只有修身之后,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现代人读书是学知识,只要分数高,啥都不重要。所以,现在很多人脾气暴躁,话没说两句就要粗言问候,情绪总比逻辑来得快,脾气总比涵养少的多。这样的人读再多书,也不能算有文化。

2 、无需提醒的自觉。无需提醒的自觉,就是在无人关注的时候,没人提醒的情况下,自觉保持自己的教养。在别人都在随地丢垃圾,做没有教养的事情时,你仍旧坚持自己。一个有文化的人,一定是一个自觉的人。上车自觉排队,打饭自觉排队,见到老人自觉让座,别人输密码的时候自觉回避,口香糖吐在纸巾里,上厕所自觉靠近一步。自觉是无需提醒的,一个人只有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才会有自觉的行为。

3 、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英国著名哲学家约翰·穆勒说:“约束是自由之母。个人的自由,须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为自由。”在一个公共区域里,有素质的人说话都是低语交谈,以不影响别人为标准。没素质的人,或高谈阔论,或听歌外放,或吃完零食一地垃圾。说话、听歌、吃东西这是每个人的自由,但是你的自由一旦影响了别人的自由,那你就是越界了。4 、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善良,就是发自内心的为别人好。善良是不让人难堪,善良是惩强扶弱,善良是扶危济困。善良是一种细腻的生活体验,要体会到每一个人的感受,以温和的态度,平静的心情,委婉的话语,关切的目光,任何时候带给别人的,都是一种信任与关怀。公共场合多为他人着想,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是一件非常有修养的做法。上厕所的时候,要想到下一个上厕所的人。扔垃圾的时候,要想到下一个收垃圾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想到下一个人,这就是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料青山多妩媚gaby


文这个字的甲骨文写法是上面人下面乂。两形会意是示爱求交配发出的信息。化这个字是从到人。人是倒着生出来的。化是人生人的一个场景范式。

以此推想文化便是信息导向背后所引起的变化。有文化使是能够解析并把握信息导向的人。文化并不都是善良。巫也是文化。


吴山野士


你好,我谈一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有问题随时交流。

首先从“文化”这两个字的字面看,文指文字,化是转化的意思,所以文化这个词,直观的理解就是把人类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对事物的认识和总结,转化成文字语言或者符号语言等形式,从而使得对事物的认识得以记录、留存和传递。这也许是对“文化”这个词的一种朴素的理解。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历史进程。从古人类到现代人类发展过程中,人类发明了符号和文字,从而使人类发展得以由原始文明向现代文明不断演进。

世界上有很多种语言和文字,都是人类文明发展进化的结晶。中国的文字演化大概从图形文字、结绳符号开始,逐步产生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多种文字形式。大量古代文献留存至今,记录下人类文明发展的辉煌进程。

现代社会,人们从儿童开始一直到成年,甚至到老年始终都在进行学习。人类的智慧、技能都是在学习和实践总结中获得。现代人的文化水平普遍高于古人,这正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基础。

文化是文明的象征,大到认识世界,认识规律,小到日常生活、待人接物,都有人类总结出的文化智慧结晶。

一个社会有一个社会的整体文化特征,一个团体也会有一个团体的独特文化特征,一个人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也会呈现出一个人独特的文化气质和修养。

从文化范畴遵从顺序的特点来看,大的范畴会包含小的范畴,小的范畴在遵循大的范畴的同时,也在不断影响着大的范畴的特性文化。

总之,文化是人类发展中,形成的独特能力,是人类进步的基石。文化的底蕴会决定整个人类、不同国家、不同团体、不同家庭乃至不同个人的发展和进步。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成为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个体,才能够立足社会、贡献社会。最后用《大学》里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