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與歐洲十八世紀管理思想的差異,導致了哪些中外社會發展差異?

用戶848837770605


歐洲十八世紀正在進行文藝復興,對當時的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十八世紀初在歐洲各地先後興起的反對宗教矇昧主義,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思潮.啟蒙運動中的思想家認為,社會之所以不進步,人民之所以愚昧,主要是由於宗教勢力對人民精神的統治與束縛,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必須樹立理性和科學的權威.他們認為,人的理性是衡量一切的尺度,不合乎人的理性的東西就沒有存在的權利.他們主張傳播科學知識以啟迪人們的頭腦,破除宗教迷信,從而增強人類的福利.他們反對封建專制制度,宣揚自由、平等和民主.在他們看來,封建專制制度扼殺自由思想,造成社會上的不平等和文化經濟上的落後.因此,他們大力宣揚“天賦人權”,主張人民參與政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啟蒙運動,特別是18世紀啟蒙運動所宣揚的自由、平等和民主思想,對北美的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都產生了直接而深遠的影響.

啟蒙運動在英國發起,在法國盛行.為以後的資本主義政權建立奠定思想基礎。 而在明清時期政治--中國--明朝時,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加強;資本主義萌芽發展非常緩慢,始終在萌芽狀態中徘徊,自然經濟仍佔統治地位。腐朽落後的封建制度,國家政策:重農抑商、閉關鎖國,統治階級還活在天朝上國的世界裡。

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徐柏林888


我們先界定一下歐洲的範圍,畢竟當時的沙俄,奧斯曼帝國的巴爾幹地區、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也是歐洲。但是這部分歐洲顯然不是提問者所理解的歐洲。即我們這裡談到的歐洲是西歐。包括英法、普魯士、奧地利、尼德蘭等。

 

另外提問者所說的管理思想,其範圍太過廣泛了,我們就將其界定為政治管理。

 

18世界的歐洲處於一個什麼樣的時代?法國是波旁王朝,路易們統治者法國直到1789年7月14日,國內存在著三個等級,階級壓迫十分嚴重,重商主義?不存在的,當時的法國存在的是重農主義,法國是國王獨裁。至於奧地利、普魯士這些國家,和法國都差不多。管理就是獨裁,政治上的獨裁管理會延伸到社會經濟和生活的每一個方面。法國的這種管理模式造成了1789年7月14日的法國大革命,法國大革命持續了10年之久,直到拿破崙上臺執政。大革命期間,法國天天打仗,巴黎的斷頭臺就沒有停過。以至於法國人天生愛鬧革命,有事沒事就要上街,我們看最近的新聞也是,去年的黃馬甲運動就是一個縮影。

 

英國呢?君主立憲制慢慢建立著,內閣制確立起來了,來自德意志漢諾威的四個喬治國王們漸漸失去了僅有的一點點權力。當時的英國政治,是一點一點地循序漸進地改革,民主化的進度非常慢,但是民選的議會在實際上已經擁有了最高權力,只是擁有選舉權的人很少。所以英國是世界歷史上最穩定的國家,自1689年以來,英國沒有發生過一次內戰和革命,是不是很神奇?對於英國人而言,一切都好商量,慢慢來,不要學法國人。18世紀的英國政治學家伯克就極度輕視法國人。

 

但是,18世紀的法國,雖然處於路易們的獨裁統治下,普魯士雖然一步步地向著軍國主義前進。但是社會上卻孕育著一種新思想,即啟蒙運動。啟蒙運動提倡的是理性,在政治上的表現為,法國的孟德斯鳩提出了三權分立的說法,盧梭提出了社會契約論和人民主權說。這些學說影響了歐洲很多國家,許多君主們開始表示他們很尊重這些啟蒙運動的思想家,於是開始實行起了“開明專制”,聽這個名字就很奇怪,專制不就是獨裁嗎?獨裁還能開明?那所謂的“開明”表現在哪裡呢?無非就是給貴族一些有限的權利,給老百姓一些更有限的權利。但是這也是好事,畢竟在往前走,只是走得扭扭捏捏的,但總比原地踏步好。

 

這些對歐洲社會造成了什麼影響呢?社會氛圍更寬鬆了,許多以前的限制取消了。於是你看,18世紀的歐洲,出了多少今天我們耳熟能詳的世界名著?出了多少發明創造?德意志出了多少哲學家?就是這些影響,推動著歐洲向前進。

 

18世紀對應的是中國的清朝中期,當時的政治管理模式,和兩千年前的秦朝沒什麼不一樣,甚至還達到了君主集權的登峰造極的程度。那時候的中國,是飢餓的盛世,發明創造都是奇技淫巧。文化界是萬馬齊喑,學者們天天研究什麼呢?研究的是訓詁學,研究的是八股文。唯一的亮點就是一部紅樓夢。至於外部世界是什麼樣,那就不知道了。以至於到鴉片戰爭時,道光皇帝還不知道英吉利在哪裡,還在問英吉利是否與大清接壤。

 





寰宇大觀察


眾所周知,無論學術界還是民間,對於明清印象都有很大的爭議,各執一詞爭論不休。然而讓人奇怪的是,西方學者眼裡的明清(中晚期),卻近乎一面倒的捧明貶清,是因為清朝時中國社會的確退步了,還是存在其他客觀原因?

自16世紀以來,歐洲傳教士開始較大規模的進入中國,在他們的筆下,對明朝幾乎是全面稱讚,在建築、造船、農業、印刷、手工業規模和技術等諸多方面,都讓歐洲人驚歎不已。比如手工業規模上,“僅在常州城及附屬廣大地區,就有20萬臺織布機”,別說是當時歐洲人了,即便後來的康乾盛世,也達不到這一規模。

我想中國是舉世無雙的,這裡簡直就是另一個世界,在柏拉圖的《理想國》中描述的國家我想在明朝就實現了。

1582年,著名傳教士利瑪竇來到中國,後來他在《中國扎記》中描述了明朝物產豐富,百姓衣著華麗,行為舉止彬彬有禮,精神面貌上表現出自信等。更為重要的是,利瑪竇認為明朝就是《理想國》,這是歐洲人對明朝的至高評價。

然而,西方學者對清朝的評價,卻呈現出另一個極端,尤其是英國使者馬嘎爾尼訪華筆記,揭開了大清帝國身上偽裝的華麗外衣。

從北方或滿洲韃靼征服以來,至少在過去150年裡,沒有改善,沒有前進,或者更確切地說反而倒退了;當我們每天都在藝術和科學領域前進時,他們實際上正在變成半野蠻人。

這是西方學者的親身經歷,他們所記載的內容,更具有說服力。18世紀歐洲的“清朝熱”,很多屬於臆想,很難讓人信服。

顯然,西方學者對明清的評價,差距非常的大,可謂是一個極端。為何出現這一現象,是清軍入關之後,中國果真退步了,還是另有原因?其實,從史料上看,兼而有之或許更準確。

第一,17世紀的歐洲,自身問題非常多,更沒有確立主宰世界的自信,能夠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其他文明。1800年左右的歐洲,已經主宰了世界,認為歐洲人才是真正的“天選之子”,其他文明都不足一談。所以,歐洲人褒明貶清,和歐洲人的實力變化有關。

第二,無論是利瑪竇還是馬嘎爾尼,都只能管中窺豹,並不能完全反應明清。比如利瑪竇筆下的明朝,在京師、東部沿海城市,固然繁榮發達,但在中西部地區,卻可能極為貧困。與之相同,馬嘎爾尼看待清朝時,也存在這一問題。

第三,從社會文明和進步角度來看,清朝的確導致了中國的退步。其實,從史料中不難看出,清朝建立之後,科技進步、學術文化、社會等方面陷入了一定程度的“退化”。在世界進步、中國退步的情況下,中國和世界的差距進一步加大。

或許,明朝時的中國,和歐洲幾乎處於差不多的水平,但清朝的中國沒有什麼進步,乃至出現了“退化”,而歐洲卻日新月異,兩相對比之下,所以馬嘎爾尼和此後西方學者的筆下,才出現了另一個極端的中國。

讓人遺憾的是,一直領先了世界2000餘年的中國,卻在最後一個王朝,被曾經茹毛飲血的“蠻夷”給徹底超越了。不僅如此,這一超越還給中國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至今回想起來依然痛徹心扉。

中國落後的罪過,肯定不能完全打在清朝身上,但清朝肯定要負主要責任。然而,如今一波又一波的清宮劇,對清朝皇帝的各種英明演繹,卻又彷彿要證明一件事:中國天生就該落後西方。邏輯很簡單,清朝皇帝如此英明之下,中國還落後西方,就是說明中國落後存在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