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育儿篇:让孩子做有兴趣并且愿意做的事会成长的更快

现在的市面上有着形形色色的兴趣班,不仅学龄班小朋友,甚至学前班和出生几个月的宝宝都有各种形式的兴趣班。可是,我们稍加观察就可以发现,有的兴趣班并不一定是真的符合孩子的兴趣,而是为了孩子能够在以后的学业上可以占据优势。孩子的兴趣有的并不能帮助孩子考出好成绩,但是,我们家长却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因为让孩子做自己真正愿意做的事情,可以让他们发展成一个更好的个体,而不仅仅是考出一个优异的成绩。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不论是玩耍还是学习,孩子的行为都是有据可循的,这个依据就是动机。动机是我们行动的指挥棒,让我们朝着一个目标去前进。心理学将动机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外部动机来自我们的环境,是一种可以操作的条件,比如奖励或者惩罚;内部动机则源于我们自身,不由他人控制,来源于我们自己的认知、生理、情感和精神。

当孩子由衷地喜欢做某件事情时,这里的由衷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内心深处觉得这是对他们有帮助的事情,也或许因为他们觉得做这件事情时他们能感到真心的欢愉(生理激起),这就是内部动机。这样的内部动机能保持孩子长期、坚持不懈地去完成任务,即使途中遇到了困难,他们也不会轻易放弃。由内部动机驱使的孩子也能更认真、用心地去完成任务,从中学习到更多的东西。外在动机虽然也能驱使孩子去行动,但是出于得到某些奖励或害怕惩罚的动机去行动,孩子更容易在遇到一些小困难时放弃,或者当结果不明朗时无法继续坚特下去。心理学研究也发现,当孩子在完成同样的任务时,出于内在动机的孩子会比外在动机的孩子能够坚持得更长,完成的结果也会更好。因此,让孩子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他们往往能够做得更出色,且容易获得成功。

二、建立自尊心的需求

孩子出于内在动机去做某件事情时,通常都会获得较好的结果。

比如,孩子想要用积木建造一个航空母舰。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但要学习航空母肌的构造,掌握每个部件的大小,颜色,甚至还要有正确的比例,才能用一块块的积木块搭出一艘航空母舰。在积木的过程中,孩子不但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成功,也提升了自尊心。而自尊心是我们看待自己的价值,有高的自尊心意味着我们会更自信,更相信自己的能力,也同时会认为自己是对别人和社会有价值的人。而低自尊心会让我们抑郁、焦虑,认为自己没有存在的价值。因此,孩子需要有健康的高自尊心才能成长为一个有着健全人格的人。

有高自尊心的孩子对自己的能力更有自信,对家人和朋友也更有自信。能成为一个更开心,拥有更多正能量的人。而这些都能让孩子受益终身,这不比仅考出优异的成绩更有意义么?

虽然说,全面的学习能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多才能的人。但是,允许孩子有自己的专长,让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也是孩子能够健康和快速成长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