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COUNTIF 函数

假设要制作活动的参加者名单。参加与否一列中需要输入○、△、×这3种符号。活动出席人员名单

那么,如自动计算出现在的参加者有几人,即标记“○”的人数是多少,以及“缺席人员,标记‘×’的有几个人”,应该怎样处理呢?当然,我们不可能每次都口头计算,再填到 E1~E3的表格里,这样太浪费时间了。

为节省时间,有一种函数可以算出“在 B 列中,标有‘○’的单元格有多少个”,那就是 COUNTIF 函数。

好了,我们来试着在 B 列中分别计算单元格 E1~E3中的○、△、×的数量吧。也就是说,即使这张参加名单表格有任何追加、变更的情况,各个记号的数量也会自动更新。

➊ 在单元格 E1中,输入以下公式,计算 B 列中与 D1有相同内容的单元格的数量。

=COUNTIF(B:B,D1)

➋ 按回车键,在单元格 E1中显示结果。

➌ 将公式拖拽复制至单元格 E3,显示其他记号的数量。

COUNTIF 函数是由下面2种参数构成的。

第一参数:计算其中非空单元格数目的区域

第二参数:在第一参数的指定范围内计算数目的条件

指定范围(第一参数)中,计算出第二参数指定的值或者与指定的条件一致的单元格的数目。

如何计算每名负责人员的销售件数用前面写到的 SUMIF 函数可以算出每一位负责人员达成的销售额,那么这回来算一下每个人的销售件数吧。利用前面介绍过的 SUMIF 函数,在 H 列的“销售额”中输入每一位负责人的销售额。

I 列的“销售件数”,则显示“这些销售额分别来自多少件销售业务”这一数据。在这个表格中,单元格 I2中的数字表示“A 列中含有的单元格 G2数值的数目(即“吉田”)有多少”。

➊ 在单元格 I2中输入以下公式,计算 A 列中有单元格 G2数值的数目(即“吉田”)有多少。

=COUNTIF(A:A,G2)

➋ 按回车键后,单元格 I2中显示的数值表示:A 列中出现的与 G2有相同值的单元格(即“吉田”)的数目。

➌ 将单元格 I2中的公式拖拽复制到 I6,然后选择 I7,按 Alt + Shift + = (AutoSUM 快捷键)获得总和。

完成以上三步,即完成统计。

这里出现的数字,计算的是“A 列中含有各负责人名字的单元格,各有多少个”。把它作为一个商业数据概念来讲的话,表示的是“吉田的销售件数共有5件”。

另外,在这张图中有一列空白的单元格,此列数据是将每一位负责人的销售额除以销售件数,得到的平均销售额的数据。通过计算结果,就能分析出如“虽然以销售件数来说吉田比佐藤多一些,但是佐藤的销售额更高是因为佐藤的平均销售额更高”这样的结果。以此进一步了解到“吉田只要向佐藤看齐,增加每件交易的平均销售额,即可提高总销售额。”

只是像这样简单地分析,也能成为我们探讨一些具体销售战略的契机,比如“为了这一目标,应该具体订立怎样的销售策略?”“我们应该考虑什么样的促销手段?”

通过使用 COUNTIF 函数,我们可以检查数据是否重复、确认指定数据是否存在、单元格中是否包含指定文本,等等。这是一个十分方便的重要函数,请一定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