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最具影響力詩人之一,發表《愛的藝術》,憂鬱而死

資料整理來源於:網絡







奧維德(前43年3月20日~17年),古羅馬詩人。

生於羅馬附近的蘇爾莫,卒於黑海邊的託彌。

年輕時在羅馬學習修辭,對詩歌充滿興趣。

曾三次婚配,第三個妻子出身名門,使他有機會進入上層社會,結交皇家詩人。

公元1年發表《愛的藝術》


與奧古斯都推行的道德改革政策發生衝突


公元8年被流放到託彌


10年後詩人憂鬱而死


古羅馬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



簡介

奧維德


古羅馬詩人,與賀拉斯、卡圖盧斯和維吉爾齊名。


代表作《變形記》,《愛的藝術》和《愛情三論》。


早期詩歌多是反映生活、愛情的哀歌體情詩。


如第一部詩集《戀歌》中有包括21封虛擬情書的《列女志》以及《論容飾》、《愛的藝術》、《愛的醫療》等。


公元7年完成的《變形記》,代表了作者的最高水平。


該書用六音步詩行寫成 ,全詩共15卷 ,包括約250個神話故事。


全書以編年體的形式,從創世寫到凱撒之死,奧古斯都繼位。


故事人物有神話中的神,男女英雄和歷史人物。


第一部分(第一卷)講述宇宙的創立及黃金、白銀、青銅、黑鐵四個時代。


第二部分(第二至十一卷)是神話英雄故事。


第三部分(第十二至十五卷)為歷史故事。


作品集希臘羅馬神話之大成,每一個故事都生動有趣,穿插巧妙,而所有故事都始終圍繞“變形”的主題,以闡明“世界一切事物都在變易中形成”的哲理。


作者把神、人一視同仁,對他們採取了不恭不敬的態度,旨在借神的變形表達事物不斷變化的道理,


表達世界從混亂走向文明、羅馬從建城到帝國強盛、人類在不斷進步的深刻內涵,從而表明凱撒的統治不能永久,奧古斯都的登位才是順應時代的需要。


此後創作的《歲時記》,因流放只完成前6卷 ,內容多反映羅馬宗教節日 、祭祀儀典和民間風情,具有一定史料價值。


公元8年他被流放後 ,心情憂鬱,生活悽苦,寫下《哀怨集》5卷和《黑海書簡》4卷


前者反映流放的生活感受,表達孤寂、怨悔的心情


後者多為懇求皇帝寬恕的信件



生平

公元前四十三年三月二十日出生於離羅馬城北九十英里的蘇爾莫(Sulmo),又稱為蘇爾莫納。


奧維德的父親是一位富裕的山民,論門第也屬於有威望的大家。


在奧維德出生的那一年,羅馬爆發了內戰。


幸福的家庭生活,使奧維德沒有受到政治、社會動亂的影響。


在十二歲的那年,他和他的比他大一歲的哥哥一起到羅馬和雅典去求學。


四五年之後,兄弟二人都通過了文法學的考試。


十七歲,學成了修辭學。


當時最負盛名的兩位學者,亞雷利烏思·傅思古思(Arellius Fuscus)和包爾修·拉脫洛(Porcius Latro),都是奧維德的業師。


按照羅馬制度,一個青年人在完成正規教育以後,必須服兵役一年,然後可以擔任政府公職。


奧維德沒有入伍,而是和另一位青年詩人一起去作了一次“壯遊”。


在希臘、西西里島等處漫遊了三年,得到許多浪漫的遭遇和見聞,後來都成為他的詩料。


回到家裡,哥哥已經病故,這使他不得不找一個正式工作以維護家聲。


當了警官之類的差使,接著去當了一陣子法官,都不滿意。


決定到首都去做作家。使他的父親很不愉快,但還是希望他去成為一個散文家。


來到首都羅馬,運用他的美麗的辭藻和熱烈的情感,寫了許多詩篇,呈獻給各階層的美貌女人


先後寫出了《情詩集》、《神與巨人的戰鬥》、《擬情書》 、《論容飾》和《變形記》等名篇


極為當時羅馬士女士的喜愛


奧維德50歲時,得罪了當時的執政黨


奧維德的作品被禁止,公共圖書館的藏本也一律銷燬。


奧維德被流放到寒冷的地方,多瑙河口的一個小城託彌,公元十八年死在那裡,年壽六十。


在流放期間曾熱切希望得到奧古斯都的寬恕,讓他回到羅馬,寫出《哀愁集》和《黑海書簡》以表懺悔。


始終未能如願,最後病死在異鄉。



創作

奧維德從18歲左右起開始寫詩,他的詩在題材和技巧方面受到亞歷山大里亞風格的影響。


創作可分為三個時期


早期作品主要是用埃勒格體(一稱哀歌體)格律寫成的各種愛情詩,包括《戀歌》、《列女志》、《愛的藝術》、《論容飾》、《愛的醫療》等。


《戀歌》是他最早的作品,發表於公元18年左右,共49首,詩中主要抒發對一個名叫科林娜的女子的愛情。


科林娜可能並無其人,而只是當時愛情詩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法。


《列女志》共21篇,後6篇可能不是出自奧維德的手筆,而是別人的仿作。


詩人用書信形式描寫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女子如珀涅洛珀、美狄亞、狄多等的離恨悲怨之情。


《愛的藝術》(3卷)傳授愛的技巧。


《論容飾》專談脂粉等化妝用品,現僅存開頭的約100行詩。


奧古斯都為了整頓社會風尚,鞏固新政權,採取了不少恢復古老道德的措施。


奧維德這一時期的愛情詩內容輕佻,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生活面貌。

長詩《變形記》和《歲時記》是奧維德創作成熟時期的作品。


《變形記》是他的代表作,全詩15卷,取材於古希臘羅馬神話,根據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的“靈魂輪迴”理論,用變形,即人由於某種原因被變成動物、植物、星星、石頭等這一線索貫穿全書,共包括大小故事250多個,是古希臘羅馬神話的大彙集。


故事按照時間順序敘述,由宇宙的創立,大地的形成,人類的出現開始,直至羅馬的建立,凱撒遇刺變為星辰和奧古斯都順應天意建立統治為止。


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力,根據神話傳說的某些外表聯繫,把它們串連起來。


《變形記》和《歲時記》共同的思想傾向是宣揚羅馬的偉大及其光榮的歷史,讚揚奧古斯都的統治。


奧維德流放期間的作品主要是《哀怨集》和《黑海書簡》。


《哀歌》共5卷,收詩50首。


《黑海零簡》共4卷,收詩46首,為詩人流放期間致妻子、友人或羅馬的一些達官貴人的信件。


奧維德的詩在當時非常流行,中世紀時仍然受到歡迎。


從文藝復興開始,他的《變形記》向歐洲人展示了豐富多彩的古代神話世界,受到特別推崇許多作家、藝術家從中吸取創作材料。


他的詩對但丁、莎士比亞、歌德的創作有一定的影響。



影響

中世紀時代,名望僅次於維吉爾的是奧維德。


實際上,在更為世俗化的人看來,奧維德時常是名列第一。


在12世紀已經是第一,因為緊隨加洛林 “維吉爾時代”的12世紀是“奧維德時代” 。


任何人,只關心來世而對現實世界的歡樂和文學藝術之美毫無欣賞,就會因深思奧維德的知名度而增長智慧。


奧維德的著作在12世紀的廣為流傳是古典著作復興最確切的跡象之一。


奧維德的作品還對方言詩人產生了影響,對法國南部、意大利北部遊吟詩人和德國遊吟詩人的影響尤其明顯,這位愛情寫手被他們尊為有關愛的題材的最高權威。


模仿奧維德風格的詩篇風行整個普羅旺斯詩歌界,人們至今仍可以在巴塞爾大教堂當年的一個柱頭上飽經風霜的石頭上見到這些詩篇。




主要作品

Metamorphoses,《變形記》


Amores,《愛情三論》五卷


Heroides 或 Epistulae Heroidum,


南星譯為《女傑書簡》(茅盾所採用的譯名為《擬情書》),二十一封書信


Ars armatoria,《愛的藝術》三卷 (戴望舒所用的譯名為《愛經》)


Remedium Amoris,《愛的醫療》一卷


Medicamina Faciei Feminae,《論容飾》現存一百行


Fasti,《歲時記》


Tristia,《哀怨集》五卷


Epistulae ex Ponto,《黑海書簡》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