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中的经典名句,一口气读懂心学第一书!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一、心如明镜,物来自照。

时刻保持自己内心的干净,像明亮的镜子一样。物来则照,意思是保持平常心,不刻意追求 后一句物去不留 自己用心体会。

《传习录》中的经典名句,一口气读懂心学第一书!

二、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以知为指导的行才能行之有效,脱离知的行则是盲动。同样,以行验证的知才是真知灼见,脱离行的知则是空知。

三、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没有知道而不去做的人,知道而不去做的人,那是因为不知道。

《传习录》中的经典名句,一口气读懂心学第一书!

四、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心即理”即是指心是“理”的主宰,舍此心外,没有“理”之存在。换言之,无论如何“格物”,其重点都应摆在心上,而不在事事物物上。先生教人处事待物,必先明其理,顺其道,善其德,正其心,心正则事公也。

五、此已被私慾割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真正学问到家的人,知道了一个善的道理,是马上就会身体力行的。一个人如果真的体悟到了什么是好的、善的,那他一定会去做。如果他没有付诸行动,原因只有一个:他并未真正认识到善。

《传习录》中的经典名句,一口气读懂心学第一书!

六、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与朋友论学,须委曲谦下,宽以居之。

与朋友相处,彼此间应当少一点规劝指责,多一点开导鼓励,如此才是正确的。和朋友一起探讨学问,应该委曲谦让,宽厚待人。

七、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外义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

到具体事物中寻求至善,如此就把义看成是外在的了。至善是心的本体,只要‘明明德’,并达到惟精惟一的程度就是至善。当然了,至善并未与具体事物相脱离。《大学章句》中所谓的‘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传习录》中的经典名句,一口气读懂心学第一书!

八、又如知痛,必以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以自寒了。知飢,必已自己飢了,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慾割断的。

再比如知道痛,一定是经历痛了,才知道痛;知寒、知饥,一定是已经经历了寒冷和饥饿。知行如何分得开?这就是知行的原意,不曾被私欲隔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