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如何看待這種觀點?

樂夢影視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學校的老師只是教育導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做人的基本準則,孩子的塑造還是要靠父母去完成,每個人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個體,我們要就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就是這個道理,讓他們自身學會去學習,創造。

因材施教,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大不相同,針對每個人的想法和能力去做不同的教育模式,相同的教育只是把學生往一個目的去完成,在對學生完成基礎教育的同時,也會開展很多學科的教育,從中發現每個學生的興趣和方向。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去塑造,它的環境和資源決定了他的成長,也是為什麼父母什麼樣,他的孩子一般就會是什麼樣,怎麼去教他們,他們就會怎麼去學習,可能有的家長就喜歡讀書,文學,那他的孩子在這種環境的薰陶下,可能就會產生對文學的喜歡。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做一下總結,對於每個人的教育,不僅僅是學生老師的影響,還是整個父母家庭的影響,周圍的環境和可以獲得的社會資源,任何方面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道路和方向。

智聯校園 學生張紹毅回答

智聯校園:求職 | 學習 | 活動 | 吐槽 | 故事 | 專屬大學生的聚集地


智聯校園

這句話如果是從老師的口中說出,那麼可視為自我激勵或教師間互相激勵。
但如果是從外行口中說出,而且振振有詞地說出,那麼可以視為暴露智商。

我們用歸謬法來推導一下。

如果“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成立,那麼教練也是老師的一種,“沒有練不好的運動員,只有不會練的教練員”的說法也應該成立。等哪天我不想教書想打職業籃球了,我請的任何一個教練都應該把我培養成姚明的級別,否則就是教練員不會教,跟我的身高無關。等哪天我不想教書想要當演員了,我請的任何一個老師都應該把我培養成影帝,否則就是老師不會教,跟我的顏值無關。

可見,如果撇開語境單看這句話,那它就是一句政治上無比正確卻枉顧個體差異和教學規律、毫無邏輯的話。

這句話有三處嚴重錯誤:

1、沒有給出“好”的標準。

究竟是把孩子教到北大的水平為好,還是教到及格的水平為好?

究竟是把孩子培養成國家需要的人為好,還是培養成家長需要的人為好,還是培養成孩子自己希望的樣子為好?

究竟是全科優秀的全才為好,還是單科突出的專才為好?

究竟是成績優秀為好,還是品德優秀為好,還是體育優秀為好,還是藝術優秀為好?

國家、家長、老師、孩子自己,心中都會一個“好”的標準,絕大多數情況下,這個標準是模糊的,是不統一的,是會隨著年齡的變化和社會的發展不斷變化的。

如果沒有一個相對統一的討論前提,那麼這個討論就永遠是空中樓閣。

2、枉顧個體差異。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的潛臺詞就是“所有人能學好所有東西”。

我們能接受人的手指天生有長短,能接受人的身高天生有長短,但為何不能接受人的大腦天生有差異呢?


一個人擅長邏輯思維,還是擅長形象思維;擅長分析,還是擅長想象;擅長語言,還是擅長運動,既和後天環境有關,也和先天發育有關。

在大量科學結論面前,我們為何還要強迫一個人在他不擅長的領域也學好呢?

3、誇大教育的作用。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的另一種潛臺詞就是“教育是萬能的”。

我也很希望教育是萬能的,但只要當過老師或者做過父母的人都應該明白,教育不僅不是萬能的, 反而在很多時候是無力的。

人類的教育史和人類存在歷史幾乎一樣長。但到目前為止,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能解決學習障礙、行為偏差、遊戲成癮等等問題。

如果教育是萬能的,那麼何必還要警察和心理醫生。

如果教育是萬能的, 那麼何必要監獄呢?


教師行業裡敗類也不少,但出敗類的比例絕對是各行業中最低的之一。我敢說,中國絕大多數老師只要在崗位一天,就會盡全力對國家負責, 對家長負責,對孩子負責,對自己的良心負責。我們已經不指望外行尊敬我們,也不需要所有人理解我們,我們只希望不被汙名化,而已。



非著名語文教師王振寧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最早是老教育家陳鶴琴說的。

後來,被老師們廣泛引用,而且出現了一些與這句話類似的說法:“沒有不合格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稱職的老師”等等諸如此類的話~

通俗一點說就是教師和學生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

當下, 老師對“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深惡痛絕,就是因為大家對這句話做了絕對化的理解。

其實這句話本身沒什麼錯。

但“教好”學生是相對的:

只要孩子比昨天有進步,就是“教好”;

“教好”學生又是一個過程,有時或許會需要幾年的時間。

這裡並不是說哪位“名師”上了一節課、談了一次話,就能把一個很差的學生“教好”。

所以我覺得我們不能說今天沒把某個學生“教好”,老師就成了“不會教的老師”了。

其實, 我更贊成這樣的說法:“沒有教不好的學生,也沒有教不好的老師”。

“教好”的老師也是一個成長的過程。

一位老師如果不斷學習進步,如果今天沒把學生教好,注意總結反思,那麼明天肯定就會有所進步的。

如果老師每天都有所進步,那怎麼能不會成為一位優秀的教師呢?

你們覺得呢?


建築女磚家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這一理念反映的是學生觀——學生都是可以“教好”的。



任何學生作為教育對象,首先要承認他是可以教育的,是可以通過教育使他成長進步的,不是“朽木不可雕”的。這無疑是正確的。

但“教好”又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不同的學生千差萬別,讓他們思想學習各個方面都齊步走,是不可能的。就短期說,只要每個學生都在他們原來基礎上有所進步,就應該被認為是“教好”了。就長期說,教的學生部分成為優秀人才,多數成為合格公民,就應該被認為是“教好”了。有人把“教好”理解為就是讓每個學生都考上大學、甚至都考上重點名牌,是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下形成的片面認識,犯了思想上絕對化的錯誤。




同時,還要認識到,“教好”是一個過程。一方面,昨天沒有“教好”,不等於今天不能“教好”;今天沒能“教好”,不等於明天不能“教好”。另一方面,昨天有進步,還沒達到“好”的標準;今天有進步,還是沒達到“好”的標準;但堅持下去,不斷進步,就能達到“好”的標準。這個過程,是“教學相長”的過程,既是學生不斷進步的過程,也是老師不斷提高的過程。




“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是對教師的激勵——教師要不斷提高教育水平。



不是任何人都適合做教師。但適合做教師的人中,不會教的老師、教不好的老師,肯定也是有的。

話說回來,那些“會教”的、“教好”的老師,也不是一上講臺時就“會教”、就能“教好”的,更不是天生的。他們也是逐步成長起來的。

如果在教育教學中遇到了困難,學生沒有取得自己期望的進步,教師應反思自己還有哪些做得不夠好,及時總結提高,選擇更合適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從而達到了教育目的。那麼,就不僅是學生進步了,教師也進步了。


教無常師學無止境

有這麼一位老師,他叫孫維剛,曾在北京一所中學任教,1980年開始,孫老師做了從初一到高三的三輪六年一循環教育教學改革實驗。

三輪實驗下來,學生高考成績一屆比一屆出色。特別是第三輪實驗班,40人中22人升入清華北大。更重要的是這些學生升入初中時大都考不上重點中學,但是,經過孫維剛老師的六年培養各個成績驕人,出類拔萃。



如果把“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用到孫維剛老師身上,確實是恰如其分。

自然萬物,各具特色,人類繁衍至今,更是千差萬別。成千上萬的教師隊伍中普通的平凡的佔絕大多數,像孫維剛老師這樣的實屬鳳毛麟角。也如學生中很少數的學生智力超常,其餘絕大多數是智力普通的一樣。面對人有幾等人,木有幾等木的自然現狀,再用“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來指責老師有失公允。

雖然這麼說有失公允,雖然人與人之間有差距,有差別,但做為老師我們能甘於平庸麼?不,絕不能。

我們要用“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來鼓勵老師,鞭策老師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深入專研教材,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和經驗,探討高效的教學方法,千方百計使老師成為一個會教書育人的人。

應該指出的是,社會和家長更不能用“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做為指責教師的法寶,來傷老師的心。因為生活中確實有教不會的學生。

我在小學教書的時候碰到過這樣一個學生。這個學生出生的時候,計劃生育是國家的基本國策的時候,他的上面已經有兩個姐姐,父母受重男輕女傳統思想的控制,決心要一個男孩,要第二個女兒的時候,孕婦就東躲西藏,擔驚受怕的過日子。等第三胎懷上,確實是個男孩,為了要這個男孩,傢俱被拉走,房屋被扒塌。一家人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無論付出多少代價,也得要這個男孩。

可想而知,家人對這個孩子給予多麼厚重的希望。然而造化弄人,小學一年級的時候,識字這一關這個孩子就生生硬硬過不去。


我依稀記得,在教學“竹”字的時候,那一課共有10幾個字,“竹”字是重點字,必需要學會的。在師生領讀後,進行小組讀,進行男女跳讀,進行比賽讀,齊讀,真是書聲琅琅,此起彼伏,大家學的極其投入。

到了驗收的時候,我挑他上講臺黑板前認讀,點著“竹 ”字,讀成“竹竿”。全體學生鬨堂大笑。

我教了他小學三年,只要我能想到的,見到的教學方法,會用的都用在他的身上,收效甚微。

家長看到這種情況也束手無策。我怕家長太失望,建議給孩子轉學,另請高明,我找到家長說“非常抱歉,我的本事用盡了,你們是否轉到縣城學校去試試,如果孩子成績提高了,咱就在縣城學校上,如果,效果不好,咱再回來,如不嫌棄,還是我的學生。”後來真的轉了學,再後來,又真的轉了回來。

關於這類學生,無論權威如何大的教育磚家再說“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樣的話,我都不認同。


小桔燈

要辯證的看待專家的名言

——也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據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是著名教育家陳鶴琴老先生所說。這應該是他的重要教育理念之一。為什麼說是據說呢?因為我翻閱過陳老先生的著作,並沒有找到。

而現在,這句話被教師詬病,為什麼呢?

一、教師的教育不是教育的全部

學生所受的教育,是來自於多個方面的,首先是家庭教育——這是對孩子性格、習慣具有舉定性意義的教育。其次是社會(社區)教育,“孟母三遷”說的其實就是社會或者社區教育的重要性。隨著資訊的發達,學生受社會的影響更其明顯,特別是現代社會,作為信息時代,學生得到資訊的手段更多、獲取資訊的速度更快,一些不良的風氣,影響會更直接更持久。第三才是學校教育。

從這個層面來看,“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是將教育人為的狹義化,背離教育的本質。

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被忽視

從變化的角度來看,變好的主體是學生,那麼,老師的教育就是外因,學生主管主觀上變好的動力才是內因,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內因起決定作用,外因只能起輔助作用,而“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將內外因所起的作用顛倒,自然是不科學的。

三、教好的標準被唯一化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什麼叫做教好呢?按照本意,應該是隻要學生有一定的向著好的變化,都可以視為“教好”:昨天打了架,教育了之後,今天沒打架,是不是教好了?昨天不交作業,今天交了作業,是不是教好了?昨天上課睡覺,今天不睡覺了,是不是教好了?上學期期末考了20分,這學期考了25分,這是不是教好了呢?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但現實世界中,我們幾乎是用一個比較唯一的評價方式,那就是學業成績的提升,也就是分數是否讓人(家長、社會、學生自己等等)滿意,而這個滿意是來的呢?是比較,也就是說,是和班上同學的比較得出來的。

這樣看來,“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就是一句荒謬透頂的話了?

彆著急,這句話,其實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的。

首先,“沒有教不好的學生”,是要提醒老師,學生都有向“好”的方面發展的願望的。事實是否如此呢?除非罪大惡極的人,其實,人人都有一顆向善的心,只是,沒有遇到合適的激發條件而已。那麼,有沒有

“孔夫子都教不好的學生呢?”我想,這並不排除,可作為老師,我們要思考的問題卻不能超像那個極端——你認為你的學生想學好的願望都沒有,那你會想法設法把他們教好嗎?

“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是從教育教學的方法和技巧上來說的,是要說明教育教學方法的重要性。只有你相信你的學生都想學好,你才會千方百計,激趣也好,活動也罷,訓練也可,要不然,我們就不用來學習什麼教育心理學啦、教材教法啦,等到學生優秀到了老師說一說就懂的地步的時候,教師這個職業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難道你的知識水平比計算機厲害??

所以,各位,專家的話,也需要辯證的看待,我們既要看到其侷限性,但不能僅僅扣住侷限性來大肆批評,我們更應該看到它的現實意義,只有這樣,才有利於我們教育的進步,才有利於我們職業的發展,也才有利於我們教師社會地位的提高,一味的批評,只能讓社會更加反感,就如同“扒車門”的女老師一樣,讓所有的老師跟著受辱,何苦來著?


三水三心

這句話要分場景的,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特長,因材施教才有可能,我們現在不是專才教育,是通才教育,怎麼可能做到這一點,有些孩子跳舞很好,但是考試不考啊,牛不喝水硬按頭,教不好的!

教育不僅僅是老師和學校的事情,更多是家長的事,這個責任推不得,如何發揮孩子的特長,讓他成為有用的人,這個是要靠家長來發現和培養的,學校只管教學大綱規定的公共課程,這一點不要苛責太多!

五個手指伸出來都不一樣長,何況人,一個矮個子硬要培養成籃球天才,就是緣木求魚,方向都不對,怎麼可能成功?凡事都要講方法,但方法也不是萬能的,火車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很多問題不是靠喊口號能解決的!

我們做企業的,有時候也要扮演老師的角色,要教會員工怎麼去做事,這一點我們可能比老師教學生更有動力吧,有些時候我們會花很多錢,但有的人教不會就真的教不會,別人看上去很簡單的事情,到了他那裡怎麼都過不去,他自己也著急,這畢竟關係收入。

經過長時間的摸索,我們總結出了自己的培訓方法,就是讓有天賦的人去學,絕對不要搞大鍋飯,這樣做是徒勞的!


和易觀天下V凡鐵鑄劍

很現實的一個事情,很多教師已經不再是把教師當做職業!而是一份工作!



我說兩個事,都是我經歷的事情,一個是初中的時候!剛上初中,英語差的不行,第一次考試40多分,我們英語老師是個特別嚴裡的老太太,她說她教過的學生沒有一個像我這樣的!

每天英語課,回答問題肯定有我,聽寫單詞肯定有我!別人只要熟讀的課文就行,而我就有必須背誦!每天晚自習只要是她值班,肯定拉過來默寫單詞,錯一個打5下,用尺子打手,真打!!!然後學校定的英語報紙,只要有翻譯類的比賽就會讓我參加!同時新概念英語每天朗讀,最快的速度速讀! 說實話那時候不懂,天天挨訓!但是,高考、四級、六級以及現在工作上和外國人交流的時候,不管是誰都說你的口語很純正!我很感謝她,雖然我只記得叫她冀老師!



然後是高中,這個老師我至今還記得名字,他教的是數學,高三的時候我是慢班上來的!一年的時間裡,他連理都沒理過我,雖然他還是我們班主任,雖然我還是班長還是宿舍長,只因為我的成績不是很好!高考也算是發揮的不錯,過了二本線,他第一次找我,告訴復讀一年有希望上一本!我去,後來才知道,每個班主任是有名額要求的,而理我是為了工作而已!記得考完最後一科,我們在宿舍收拾東西,他也來了,很搞笑,沒有一個學生理他!沒有一個家長認識他!我們有重點,有本科也有專科!後來也有出國留學的!

只是你的教育方式,也許我們就是一群無可救藥的差生,不應該浪費您的時間去教育好學生!孟老師,真“謝謝”您,雖然現在我的工作用不上那麼深奧的數學知識!



可以說上學的時候,教師教會了我們很多知識,但是這些知識恰恰只是為了考試!考試!考試!為什麼不多教一些社會經驗,多交一些為人處世,多交一些我們未來用的上的,需要我們自己走上社會去到處碰壁?是不是因為你們也不知道,你們也不會,或者是說,你們關心的只是成績,好成績就是好學生,成績不好就是差生???

有一次出去學習管理,那個講師講到,中國的很多企業不用管,重要的是“理”,你去理你的員工,讓他感覺到受到重視,他會給你反饋的!

教師們呢?是不是學習好的願意理!學習不好的看都不想看???

對不起,回答這個問題有點衝動了!

更多的也是悲哀!!!

想掙錢別做教師,想當官別做教師,想工作清閒也別做教師!



教師不是一份工作!是一份職業!至高無上的職業!!!歸根溯源你們把握著國家的未來


戀花的季節

謝謝!不邀自來,我也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請多指教!

1、這句話拿來作為自我激勵是可以的,但是就這句話本身來說是有問題的,不成立,老師真的有那麼大的本領,不管什麼樣的孩子可以教好嗎?我看未必。我就說說孔子。

2、孔子作為萬世師表的聖人,應該沒有人懷疑吧,難道還有比孔子厲害的老師嗎?也許未來有,至少目前是沒有的。孔子曾經說過,他也有兩類學生教不了:一類是言行不一的人,二類是不能舉一反三的人。

3、對於言行不一的人,大家可以讀讀《論語·公冶長》,其中是這樣說的: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大概意思是他的一個學生叫宰予,能說會道,說話也動聽,孔子剛開始也非常賞識他,但後來卻漸漸露出懶惰的毛病。一天孔子講課,發現宰予沒有來聽課,派學生尋找後才得知宰予在睡覺。孔子便說了“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這句話。宰予雖然口才好,但只是會講大話,無所作為的人是沒有用的。

4、對於不能舉一反三的人。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孔子說:一個人不能達到傾全力去嘗試瞭解事理,但卻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我是不會去啟示他的。不到他傾盡全力想要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卻想不到合適言詞的程度,我是不會去開導他的。如果告訴他一個角落是這樣的,他還不能推悟出其它三個角落也是一樣的,那我就不會再多說什麼了。

5、當然作為一個老師,要有這樣的一個目標,不管什麼樣的學生都能夠教好。這既是對自己能力的一種提升,也可以檢驗自己的水平到了哪裡。

6、作為一個教育者,最終的價值在於培養受教育者圓融的智慧,使其知道如何判斷和取捨來自方方面面的人生資訊,知道做一個什麼樣的人,知道如何做成一番事業。

7、作為一個教育者,教育的目的絕不單單是灌輸一些謀生的技能和現成的答案,而是要培養出一個真正有理想,有智慧,會思考,有健全人格,有正確的價值立場,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人。只有這樣,一個受教育者也才真正成為一個自主的人,一個知道自己使命和責任的人,一個能夠圓融處理各種關係的人,一個自強自立的人,一個能夠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的人,一個堂堂正正的大寫的人!

以上只是自己一些不成熟的淺見,歡迎大家留言,交流!謝謝!


自由小小影

教學生打王者榮耀、拍抖音、講段子、吃辣條、解決心理問題,我這樣的老師不多吧?

那些噴這句話的老師都是自己水平不行,就去怪學生底子不行,怪家庭教育不給力;既然作為老師,就要承擔起孩子教育的責任,把學生變得更好。也許進不了清華北大,但是讓學生變成更好的人,這是可以做到的。

現在的孩子很難教,我說說我是怎麼教孩子的吧,也許可以給你們一些啟發。

1、我有一個小班,是4個初二的學生。孩子們每天的作業非常多,學習壓力也很大,週末來我這裡補課,他們心裡是一萬個不情願。那麼我需要了解每個學生,才能更好的打開他們的心扉,讓他們更加願意來上我的課,基本上,學生喜歡老師,就好辦多了,所以。

我在第一節課,都會讓學生填一份同學錄,長這樣的。

你看,學生基本都喜歡老師風趣幽默,所以,我的課,段子不要太多。

2.從調查來看,我們班的四個孩子都喜歡玩王者榮耀,而且大多數是黃金段位,於是,課間,我們就開一把五黑,帶他們飛,所以學生們特別喜歡我。

要知道,我以前從來不打遊戲的,我是專門為了陪學生打才練的王者榮耀,老師們,你們能做到嗎?

3.初二的孩子已經有心事了,我除了教授知識,還會抽時間給他們講情緒管理、情商、時間管理、演講表達等方面的技能,要知道,我們上的是數學課。

4.我有個一個六年級的孩子,特別容易分身,不專心。我係統地學習了時間管理,然後慢慢教給他。

除此之外,如果他課堂專注力有進步,我就和他拍抖音小視頻作為獎勵,孩子開心得不得了。

5.我經常自己掏錢給學生買水果、巧克力吃,還有,衛龍辣條。

教學生打王者榮耀、拍抖音、講段子、吃辣條、解決心理問題,我這樣的老師不多吧?

我是傅老師,歡迎大家和我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