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相亲鄙视链和哪条经济学原理相关?

中国式相亲鄙视链和哪条经济学原理相关?

指鹿为马运用了哪条经济学原理?

秦朝宦官指鹿为马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说过。具体故事是这样的,秦二世胡亥当政时期,宦官赵高掌权,密谋造反。但他不清楚哪些同僚会与其并肩作战,于是就想了一个法子。他献给胡亥一只鹿,但却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这是一匹马。

胡亥当场就指出赵高弄错了,这明明是一只鹿啊。同时还问了各位大臣的意见。大臣们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赵高,说是马,另一些则站在皇帝一遍,说是鹿。赵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陷害那些说是鹿的人。



以后,大臣们都畏惧赵高。后来,指鹿为马常被用来指混淆是非,黑白不分。我们学的是经济学,不是历史,那么,如何用经济学原理来解释赵高的所作所为呢?

赵高的做法,在经济学中被叫做信息甄别,那些说马的官员是在给赵高发送信号,我们是统一战线的,而赵高通过接收信号,筛选出了想要的和不想要合作的伙伴。这就是经济学视角下“指鹿为马”的故事。

中国式相亲鄙视链和哪条经济学原理相关?

现实世界中,我们虽然没有再听到有人通过指鹿为马的方法去找合作伙伴,但如果大家弄明白了这背后的经济学逻辑,就会发现,各种变通的玩法随处可见。

比如在劳动力市场,很多企业设置985或211高校毕业生的门槛,就是在筛选;女孩子找男朋友的各种标准,像身高、体重、学历等,也是在筛选;丈母娘替女儿找老公,替自己找女婿的标准,同样是在筛选。筛选就是选择,而选择,需要一定的标准,因为标准就是一种信号。

中国大妈选择女婿的标准是什么?

记得去年有段时间,中国式相亲鄙视链在坊间广为流传。就以北京为例,户口、房产和学历等都是明码标价,这些我们都习以为常了,都说中国房价都是丈母娘给炒起来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大家更要关注的是,那些没有列在这张定价清单上的东西。



如果不讨论女婿这事儿,中国大妈们对优秀男士的标准是什么?或者说,如果给女儿选男朋友,中国大妈的标准是什么?

这其中,户籍可能落榜,房产也可能落榜,学历可能保留,再加上那些品行端正、为人正直之类的优良品质。为啥好朋友就不能变成好的男朋友,从而变成乘龙快婿呢?

中国式相亲鄙视链和哪条经济学原理相关?

这背后的道理,经济学可以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那就是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户籍、房子和学历这些“硬资产”传递的信号是确定无疑的,而人品这些“软资产”是不可信的,将来很可能会变质,因为人是善变的。

在上海人民公园的相亲市场,各位叔叔阿姨在介绍自己儿子和女儿的时候,在小黑板和纸板上写的信息基本都是那些可以拿出凭证的“硬资产”,基本就是按照相亲鄙视链来列举的,房产、车子、学历、工资待遇等等这些都是加分项,其次才是性格特征的描述。

这证明,虽然她们没学过经济学,但这个道理他们是明白的。



信息经济学领域当中的信号发送,解释了隐藏在日常生活案例中的经济学原理。大家可以用这个原理解释很多有意思的现象。



同时,大家也可以思考下,为什么说,在相亲市场上,含蓄是一个优秀的品质?大家可以用今天学习的经济学原理来解释这个问题,当然,你也可以提出其他的解释。

中国式相亲鄙视链和哪条经济学原理相关?



关于主播:

本课程以美国经济学家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为底本。作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他创作的这本经济学著作已经成为享誉全球的经济学经典教材,被哈佛、耶鲁、斯坦福等美国600余所大学用作教材。中译本自1999年出版以来也一直是国内大学选用最多、最受欢迎的经济学教材之一。

关于喜马拉雅:

随时随地,听我想听!4.7亿用户的共同选择,听段子听小说听新闻听音乐,就用喜马拉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