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救灾捐款1亿的凉茶大王,却因一件事被通缉10年!

长达五年的红罐凉茶包装之争终于尘埃落定。今年8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宣判:广药集团与加多宝公司对涉案“红罐王老吉凉茶”包装装潢权益的形成均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和尊重消费者认知并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共同享有“红罐王老吉凉茶”包装装潢的权益。

地震救灾捐款1亿的凉茶大王,却因一件事被通缉10年!

加多宝的反应是“衷心感谢、热烈欢迎”最高法的终审裁决。王老吉表示“尊重”判决结果。那么谁赢了?对于他们来说谁输谁赢真的已经不再重要,因为两家这场旷日持久的诉讼,光时间和精力的成本,就足以钳制了他们向前发展的脚步。甚至导致了鸿道集团老板陈鸿道外逃10多年,至今杳无音信。

批发生意起家,嗅到凉茶商机

陈鸿道出生在东莞市长安镇,年轻时在家乡做批发生意。据说生意做得还不错,也是赚了不少钱。但这种批发生意,局限性太强了,他认为自己应该有更长远的发展。于是,他来到香港,成立了香港鸿道(集团)有限公司。这时,王老吉引起了他的注意。

王老吉凉茶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间。当时,广州疫症蔓延,王泽邦以身试药,终于研制成功了一种凉茶配方,可以缓解乡民的病痛,并帮助大家预防了多种疫症。一下子,王泽邦名声大振,被道光皇帝多加封赏,后来他在广州开设凉茶店,并称其为“王老吉”。

地震救灾捐款1亿的凉茶大王,却因一件事被通缉10年!

陈鸿道取得了王老吉创始人王泽邦后人的认可,1992年,泽邦后人王健仪将祖传配方传授加多宝使用。但因为历史原因,王老吉后人的销售市场,只能在内地之外的市场销售,虽然王老吉的销售有着稳定的市场,但是销售业绩却一直提不上去。 内地市场如此庞大,陈鸿道要谋求在内地销售王老吉凉茶。

于是在1995年,他以加多宝公司的名义与广药集团签订商标许可使用合同,取得王老吉凉茶在内地的独家经营权,产品形式为红色易拉罐装,而广药集团仍生产绿色包装的王老吉凉茶,协议约定租金为300万元/年,合同有效期至2011年12月31日止,有效期为15年。后双方又于2001年续签合同,有效期共计20年。从此,鸿道集团生产的凉茶成为名正言顺的“正规军”。

从1亿暴涨到200亿,超越红牛,可口可乐

不能不说,陈鸿道是一个营销奇才。2002年陈鸿道终于按捺不住,找到广告公司进行“包装”。与其说是包装,倒不如说是重新找定位。这种“既不凉又不是茶”的凉茶实际上是一种“药”,那么就需要有功效啊,最终就有了那句朗朗上口的广告语:“怕上火,喝王老吉”。

“怕上火”一出,红罐王老吉一下子成为流行语,夸张点,那时候大街上几乎人手一罐王老吉。到2007年,王老吉凉茶的总销量已突破90亿元人民币。王老吉已超越可口可乐、红牛等罐装饮料,成为2007年度全国罐装饮料的销售第一

地震救灾捐款1亿的凉茶大王,却因一件事被通缉10年!

2008年,汶川地震,笃信佛教的陈鸿道以加多宝集团的名义,向灾区捐款1亿人民币。当时众多富豪与大企业虽然都捐了款,但是无一的数额能比得上王老吉,消息一出,举国震动,有感于此的网友发起了“封杀”王老吉的活动,超市上架就买空它,“加多宝捐了一个亿,我们让他赚10个亿”。“

2010青海玉树地震,加多宝集团再捐款1.1亿元人民币。王老吉的销售,从2000年大概1个多亿,暴涨到2008年的突破100亿,不到10年,100倍的增长!成为超越可口可乐的中国罐装饮料市场第一品牌。到2011年,王老吉销售更是突破200亿元。

广药收回商标权,陈鸿道外逃至今未归

陈鸿道奋战了15年之久,终于实现了中国凉茶饮料的伟大“崛起”。但就王老吉如日中天的时候,一个危机逼近了陈鸿道,那就是他在内地的王老吉商标,是租借来的。王老吉的火爆,陈鸿道的名利双收和商标出让费用的低廉,让广药集团开始重新审视他们商标出让这件事。

广药为了拿回商标,开始了内部审查。随后2004年,时任广药集团总经理的李益民受贿案东窗事发。2002年至2003年,陈鸿道先后用300万港元向原广药集团总经理李益民行贿,用较低的商标使用费再次签订了两份补充协议,将王老吉商标许可期限延长至2020年。

地震救灾捐款1亿的凉茶大王,却因一件事被通缉10年!

2005年10月,广东公安边防部门将陈鸿道抓捕归案。受贿的李益民早就坐牢了。2005年,他被判处无期徒刑。但行贿的陈鸿道,在2005年10月19日取保候审后,转身就去了香港,仍然在香港做鸿道集团的董事长,遥控着在内地的加多宝公司。这一去就是10多年,至今未归。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2012年,广药集团与加多宝曾经进行过多次关于王老吉商标的仲裁,后来广药集团收回了王老吉商标的使用权。这时候加多宝也将自己的品牌正式更名为加多宝。陈鸿道的一生可以说是成也王老吉,败也王老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