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张召忠将军说到日本都做不出像国产C919这样的大飞机的观点?

外星人的思维

首先说,不完全支持张教授的观点。虽然大飞机是战略项目,但是真正决定大飞机发展的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国力、二是技术、三是市场。毫无疑问,日本在国力和工业水平上完全有能力支持大飞机产业的发展。而说到技术,日本目前已经能够自主设计支线客机和中型运输机,那么进一步发展大飞机的基础是绝对现实的。而且采取自主设计全球采购的模式,日本应该比中国更有优势。

日本与美欧两大航空业巨头的合作由来已久,而且地位也举足轻重。三菱重工、石川岛播磨重工等厂商广发参与到了波音和空客一系列先进客机的研发和生产当中。在波音目前最先进的型号波音787客机项目中,日本方面占据了30%的生产份额。波音787上大面积使用的碳纤维材料就是日本方面的产品。在研发MRJ支线客机时,日本也得到了美欧同行的帮助(风洞和试飞)。

实际上真正限制日本发展大飞机项目的瓶颈是市场。首先,日本研发大型客机不能以国内需求为基础,而参与国际竞争的话,将会面临美欧波音和空客两巨头的联手绞杀。美欧航空巨头可以参与日本的大飞机项目,当时会毫不客气地在国际市场和美欧市场的准入环节掐住日本大飞机的脖子。

最现实的例子还是日本当前的MRJ支线客机。据消息,日本的MRJ支线客机项目近期受到重挫,美国东方航空公司宣布取消飞机订单,从而成为第一家取消MRJ客机订单美国航空公司。从市场效应的战略角度说,美国市场对于MRJ客机项目至关重要,那么很显然,美东航的决定对于日本MRJ支线客机项目的打击无疑是当头一棒。

支线客机尚且如此,投资更大的大型客机项目,如果没有市场支撑将注定是赔钱的买卖。因此对于日本来说,如如其费时费力费钱的搞大飞机得罪人,还不如加大力度参与到波音和空客的项目中,借助自身拥有的优势技术分一杯羹。


高峰军事观察

但是对于大飞机的建造,世界上只有美国的波音和欧洲的空客两家公司,其他的公司几乎都是小打小闹,或者是短途支线客机。150座以上的大型客机,需要庞大的科研能力和技术实力作为后盾。


可是很多朋友就要问,中国的C919大型客机不也是很多的子系统都是在国外采购的吗?的确如此,我们的大型客机很多的相关系统也是来自于国外。这与波音和空客几乎采用同样的模式。就包括我们国家也同样为波音和空客生产着各种的大型客机的零部件。全球产业分工布局已经成为民用大型航空工业正常的趋势。


我们中国C919很多子系统依然采购于国外,但是我们自己做的是外形的气动设计,材料应用设计,大型机体结构设计,集成总装,还有一些部分的子系统。看似我们做的工作并不多,但这些工作同样是至关重要的,这决定了一个国家是否有能力设计出大飞机。

张召忠将军为什么说日本不能知道同样级别的大飞机呢?首先就说外形设计日本就不具备研制大型客机的能力。最基本的外形风洞吹风设计,日本就没有这样的大型风洞设施。日本所设计的飞机,基本上都是依靠美国的大型风洞系统对其外形进行设计和改良。所以日本根本不具有独立建造大型客机的风洞设施。



另一方面,大型客机的机体锻造和制造技术,不是说随随便便就能掌握的。那是需要特殊的加工设备才能制造出来的。也就是说世界上大型客机机体结构构件儿都是由大型锻压机碾压而成。而世界上拥有大型锻压机的国家只有美国,俄罗斯,法国和中国拥有!尤其是6万吨到8万吨的大型锻压机。那么这样的大型关键设备,日本根本就不具备怎么才能锻造大型客机的大型锻件呢?


所以张召忠将军说的日本不具备制造像C919大型客机的能力,应该是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至于其他的什么航电系统,发动机系统等等。这些是通过全球采购可以做到的,尤其是针对日本来说更是如此。但是大型锻件和风洞设计,似乎美国也不愿意帮助日本。


淡然longjiangjiaoyou

大飞机是综合国力的体现,日本现在玩不转

中国自行研发的干线客机C919目前已经有两架原型机投入试飞,预计数年内将完成试飞验证工作,投入商业运营。C919是我国又一个标志性的项目,标志着我国已经跻身商用大飞机研制俱乐部,而商用大飞机的研制是目前工业体系最高端的水平。

网上有一种声音,认为中国的C919国产化率不高,发动机、飞控等核心系统都是采用国际厂商的产品,中国只是造了个壳子而已,没什么技术含量。这种看法相当无知,且不说目前世界商用飞机巨头波音、空壳在研制飞机时也是采用主承包方+系统供应商这样的方式,就单说壳子-----飞机外形的确定也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所谓的“壳子”涵括了飞机的气动外形和机身结构。飞机的尺寸,决定了它能携带多少燃油和乘客、货物。飞机的外形——包括它在各种情况下(载重量、速度、高度)的变形特性和幅度,决定了它要花多大的阻力代价才能获得所需的升力。壳子外形的细微差别,别人飞机相同航程比他省油,比他能运载更多的乘客和货物;而运载相同乘客和货物的时候,别人能跑的航线,他却因为飞机航程不够而跑不了。而正是在这些细节,决定了一款商用飞机的生死。选择一个合适的壳子,没有丰富的航空动力学知识储备、大型风洞以及齐备的实验设施是做不出来的。

商用大飞机的研发难度非常大,就因为它牵涉的方方面面太多。简单的说,商用大飞机是工程性能指标、经济性能指标和安全可靠性指标这三个维度综合决定了一款商用大飞机的成败。所谓的工程性指标就是说的起飞重量、航程、载重量、结构强度、使用寿命这些一款飞机的硬性指标。经济型能指标就是指耗油率、载客量、货物装载量等指标,这个指标决定了飞机的市场需求。安全可靠性指标对于商业运营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飞机的派签率、安全性能等是一款商业飞机的底线指标。另外,商用大飞机的成功还必须要有一个巨大稳定的民航市场。所以,一款商业大飞机的成功远不是造个壳子装上翅膀再按上发动机送到天上去就大功告成。所以这个星球上能造飞机的国家不下20个,但是成功的商用大飞机制造商就是波音和空客两家。俄罗斯也有雄厚的大飞机研发实力,无论是苏联时代还是俄罗斯时代,都制造出了工程性能指标的大飞机,例如伊尔-96.但是就是因为经济性能指标和安全可靠性指标太差,以及民航市场不够大,至今尚没有一款可以成为成功的商用大飞机。

我国的运10。运10这款飞机是我国对商用大飞机的第一次探索,造出一架原型机后黯然下马,让国人唏嘘不已。实际上这款飞机不可能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因为经济性能和安全可靠性能太差。而且那时的中国民航市场空间也支撑不起这个型号。

C919型号目前具备了取得商业成功的一些列条件。一是我国目前的航空工业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已经可以从技术上保证C919取得工程性能上的成功。二是采用国际上通行主承包商+系统供应商的模式保证了经济性能和安全可靠性。三是中国目前规模庞大且仍在告诉发展的民航市场可以保证C919的市场需求。对于一个商用大飞机的成功来说,这三者缺一不可。

现在回过头来说日本。日本作为一个制造业非常发达的工业国家,本身拥有非常不错的航空工业基础。三菱重工、石川岛播磨重工等厂商广发参与到了波音和空客一系列先进客机的研发和生产当中。在波音目前最先进的型号波音787客机项目中,日本方面占据了30%的生产份额。波音787上大面积使用的碳纤维材料就是日本方面的产品。实际上日本动过独立研发商业客机的心思,上个实际60年代,三菱重工牵头研发了一款双发涡桨小飞机YS-11,基本上与新舟60一个级别,但是由于没有足够的航空公司订货,生产了182架后黯然停产(其中还有几十架日本自卫队的订单),坠毁了26架。

YS-11,就是这么个小飞机,日本也没搞利索。

进入新世纪,日本方面重新启动了商业客机的研制。为了避开壁垒较高的干线客机领域,日本方面选择了进入门槛较低、难度较小的支线客机,这次仍有经验最丰富的三菱重工牵头研发,项目名称为MRJ。日本想通过这个项目建立起商用喷气式飞机的研制体系。MRJ与我国的ARJ21是同一个级别的飞机,项目启动的时间也差不多。我国的ARJ21已经进入航空公司服役,而日本的MRJ在项目严重延期的情况下在2015年才进行首飞,并且试飞进展非常不顺利,出现较多问题,例如航空电子系统配置不合理、机翼强度不足等问题,另外日本国内设施也不能很好支持MRJ客机试飞,为此MRJ不得不远渡重洋到美国进行试飞,这样结果就是MRJ交付时间一再推迟,根据相关报道,MRJ客机交付客户时间已经5次推迟,从2015年推后到202O年,研制费用也一再提高,这些都对MRJ客机前景造成不利影响。

日本的MRJ支线客机,与我国的ARJ21相当。据消息,MRJ客机项目近期受到重挫,美国东方航空公司宣布取消飞机订单,从而成为第1家取消MRJ客机订单美国航空公司,美国市场对于MRJ客机项目至关重要,此次美东航决定对于MRJ项目可谓打击甚大。

从中国、日本研发大飞机正方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可以看出,商用大飞机的研制是非常复杂的大工程,需要举全国之力、调动全世界的力量才能成功。日本有着不错的工业基础,但是离成为一个真正的商用大飞机玩家还远着呢,这需要上万亿资金的投入和数十年如一日的积累,以及一个足够大的稳定民航市场才可以支撑。

网上说日本现在也能造出C919基本大飞机的人和那些声称日本在3个月就可以造出氢弹的人一样,要么是没接受完义务教育就上网的蠢货,要么就是恨自己没有生在东瀛的坏逼。


从此萧郎是路人甲

我试着从另一个角度回答。本人曾经在日企工作5年,去过几次日本,认知中日本人确实大部分都工作认真,待人有礼貌,懂得谦让,这是他们的优点,这些优点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但是最近被国内无限放大,什么日本人的工匠精神之类的,个人觉得实在有吹嘘之嫌!日本人工作认真也是在我们可以理解的范畴内,日本工厂的普通工人在全部工作时间内一声不响,像机器一样工作,可能确实会提高质量,但我觉得这不是人类的工作方式,抹杀人性!至于日本人的礼貌问题,更多的是套路,真的缺乏真情,而且他们在公司内部勾心斗角真是没有最狠只有更狠。

另一方面,我们中国人有时会被冠以不认真的名号,甚至上升到民族劣根性,简直让人啼笑皆非。其实,大部分还是教育问题,现在我觉得我们中国人认真程度不输别人,起码是第一梯队,至于民族劣根性,再过几年不要太骄傲就好!还有,我们中国人的工作氛围要好太多,我们可以骂老板,大不了换工作,但是日韩真的是不敢,阶级感觉太强烈!

以上,我觉得我们在软件方面不比日本差,但是今天的我们,硬件比日本更有优势,市场更广大,企业动力也大,所以,我们强于他们正常,他们强于我们的方面让我们感到羞耻。至于大飞机制造,日本确实有技术实力,但不是哈日族说得那么神秘,真的不比我们强。说到哈日,我接触的台湾人是真哈日,哈的意思是没有独立思考一味崇拜的意思。

虽然在日企的工作很开心,去过日本也觉得日本很干净,但是为什么我没有觉得日本比中国好?


漫道越

张召忠话虽说的比较直白,让日本人觉得难听,但是确实是没说错的,日本的确没有能力生产出C919这样的大飞机。
其实很多人认为,日本在精密电子,汽车,以及机器人等领域十分先进,并且在二战时期就能建造航母,制造出零式战斗机这样的先进装备,怎么可能连大飞机都造不出?
然而,实际上,日本的重工业发展是 非常“偏科”的,尤其是在飞机领域甚至可以用落后来形容,这主要是因为二战后,美国不允许日本在一些重要领域有发展,其中就包括航空工业,例如火箭,航空发动机以及核能领域。
因为这些领域涉及到战略层面,甚至安全,而日本如今想要重新走完别的国家几十年的路恐怕也是不可能办到的。

龙起

张召忠将军说日本做不出象国产C919这样的大飞机,我以为是正确的。这要从二方面讲。

一方面从张将军个人地位讲。张将军不是一个普通的军事家,他正是一位科学技术,武器装备,军事科研等方面的专家,他有七,八项获得国家部委和军队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的成果。1993年起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被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聘为特邀军事评论员。曾任国防大学教授,科技教研室主任。可想在藏龙卧虎,人才汇萃的国防大学任科技教研室主任,对科技方面的发言,应该是不容置疑的。

张教授常在电视台做节目,风格是比较随意,好象打太极,但常常是不经意中透露出许多真知灼见。比如:激光怕雾霾,潜艇怕海带。这也使的有些嘴快而大脑慢的人喷他,但你仔细考虑,确实如此。这也是深思熟虑的学者用最浅显的语言在进行科普教育,也只有炉火纯青的人,才会这样讲话。所以说,张教授这么说肯定有他的道理。

第二方面,日本确实不具备做C919的实力。日本的工业是发达的,但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汽车,家用电器,某些材料科学,环保技朮……大的方面几乎没什么可以称道的。日本在二战时的军机零式战机是比较先进的,但也只是发动机好,航速快而己,美国撑握了这一密诀后,很快改进了自己的战斗机,也很快的掌握了制空权。整个二战到现在,没见到日本有什么大飞机出现。这就说明日本在这方面是有欠缺的。

日本人做事严谨,把一个小的东西做到精致,是他们的特点。但日本人没长远眼光,没大战略也是他们的特点,反映在经济上,二战后没做过大飞机,也说明了这一点。当然,作为战败国,美国人揑着他的要害,也不会让他轻举妄动,特别是涉及到战略方面的东西,如航天,航空,核武……是不会让他们搞的。你想一个从未搞过的东西要搞,也是万事开头难。中国必竞过去搞过运一10,这就很不一样。尤其这些年,国力增长,建立了风洞,有了各种飞机建造的经验,C919的出现就应该不难理解了。

目前世界上能造大飞机的就美,欧,俄,中四家,中国有后来,但势头很猛,居上也是时间问题,日本己失去了造大飞机的战略机遇期,等着买中国的大飞机吧,毕竞,家家都去造大飞机,那成本是很高的。


天太2

二战结束后,美国禁止作为战败国的日本制造飞机。不过,日本航空工业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逐渐恢复,起初是修理美军战机,继而按照许可证制造美国设计的战机以装备日本自卫队。1962年,日本自行研制了YS—11型螺旋桨式客机,大约10年后停产。三菱重工在二战期间生产了著名的“零”式战机,战后继续成为日本军工巨头,为自卫队制造F—15和F—2型战机以及其他武器装备。MRJ的研发获得美国波音公司协助以及日本政府和企业界支持。安倍晋三再次就任日本首相后,日本抛弃了数十年来奉行的武器出口政策,提振和强化日本军工产业。虽然日本企业推出YS-11之后没有继续研制大中型客机,但是三菱重工和其他制造商与美国航空巨头波音公司保持合作关系,成为后者主要零部件供应商。波音新款787客机的35%由日方企业制造,包括机翼。

现在不单单是日本即便是加拿大和巴西,乃至于现在的俄罗斯都不能克服的一个问题是:它们的经济体量和本国市场,都完全不足以支撑起新一代干线客机的大量生产采购(特别是前期的巨额补贴)。因此至今为止,日本加拿大和巴西的产品,都只能停留在轻小型飞机和支线客机的层面上。

而这类能诞生国际航空市场主流整机产品提供商的国家,长期只有美国一个。而空客的诞生和壮大,是在欧洲多国联合起来的前提下,才有基础和机会成长至今——光是早期空客飞机的订单数额和采购补贴,就不是任何一个欧洲国家能单独提供的。

换句话说,现在除了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技术和经济两方面的能力,打破波音/空客两家垄断的能力。因此在中国研发客机的过程中,西方主流的设备和分系统厂商愿意合作、并且真心希望国内飞机能搞出样子并不奇怪——那才真正符合他们的利益。


志搏云天

想要发展民用大客机有很多方面的要求,现在有能力提供大客机的主要是美国和欧洲,俄罗斯已经落后了。中国算是新进入者,加拿大庞巴迪已经卖给空客了。

发展大客机主要有技术和市场和经济等几方面的条件要求。技术问题主要是系统整合能力,这个要求非常高,不是电脑零件买来组装这么简单,要求纯国产货都是外行话,大客机都是全球资源整合的结果。这么大的系统工程,全球这么多企业的产品的生产标准和质量控制本身就是个很大的难题。

技术角度看日本,加拿大都可以通过多企业联合来解决技术问题,俄罗斯就更没有问题了,以前就生产过多型大客机运输机。经济角度看日本有这个资金能力,加拿大庞巴迪已经研发出737级别的客机了。市场其实是最大的问题,你要卖给谁。卖个汽车看看美国怎么对付丰田的就知道了,市场经济也是国家企业间的较量博弈。现在大客机市场基本被波音空客垄断了,后来者很难进入。新进入者只能先靠本国市场来发展,这么大的产业都是必须有国家的意志来发展不然是不行的。欧洲美国都是有政府的强力支持才发现起来的。本国市场能支撑大客机发展的国家除了欧美就只有中国了。这就是中国发展大客机产业欧美像反对也没办法,考虑到现实和长远利益只能合作的原因。日本看看地图就知道能买几架客机了。还是汽车和坐船吧!


路在峰

所谓大飞机是以飞行重量为标准对一些特定的固定翼飞机的统称,属于一种通俗叫法,而不是一个学术名词。一般认为,大型军用运输机、大型旅客机属于大飞机中的典型。大型军用运输机被赋予战略使命,而大型客机一般指150座以上的干线客机,它是目前世界民航业使用最广泛的主力机型。两者技术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但无法相互取代。

一辆“宝马”汽车的零部件只有区区1万多件,一架运-7的零部件是55万件,一架波音747的零部件是600万件,大飞机的技术复杂性不言而喻。一架大飞机的设计、制造涉及到上百个专业学科,牵扯到上百家供应厂商,只有工业种类齐全的大国或者国家间协作才有能力发展大飞机。而目前日本工业“跛足”现象严重。此其一不能也!这从日本任何一种武器装备价格都超贵可以看出,一,它要花大价钱买,二,它如果要自研,凭着日本的工业底子,有些确实能造出来,但订货就那么多,所以价格昂贵。

研制及生产大飞机需要巨额费用,绝大多数无官方背景的企业是迈不过这道费用门槛的。以波音707为例,该型飞机的设计及研制费用由美国政府出资,军方监管,军方代号KC-135。当波音707成熟之后,政府及军方就退出了监管,改由效率更高的成熟商业公司来承担批量建造。显然军方拥有相关专家、经验和规章,更适合监管。而另一个反面例子便是美国久负盛名的洛克希德公司就在其“三星”宽体客机上栽了大跟头,因资金问题最后不得不退出客机行业。因此,没有国家牵头,日本的企业不会愿意冒如此大的资金技术风险。此其二不能也!

大中型客机研制生产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市场及销售。同样以波音的707为例,考虑到民航可能存在的拒绝订购问题,由军方自己先订购波音707/KC-135近千架。这样,即使民航公司拒绝购买这种客机,军方也得到了想要的装备,研制方波音公司也至少可以收回成本。显然目前日本国内的民用航空市场及自卫队都没有那么大的和订购空间,此其三不能也!

由此三者,日本几无可能生产出中国C919这样的大飞机!

当然,有人说了,日本不是正在造MRJ客机吗?和咱们的ARJ,巴西的ERJ,俄罗斯SSJ还有加拿大庞巴迪系列一个等级,这算大飞机吗?都不算,只能算支线客机,而且日本的MRJ还没生产就遭遇美国东方航空公司退货,本来日本是想靠美国市场带动的,但美国人不买账,中短途航空美国市场基本上都被波音737这棵常青树占着呢。

至于日本造了军用运输机C-2,P-1反潜机,想用军用促成民机行业兴起,这更是做梦,日本航空自卫队能有多少架订单?再说这些技术和民用飞机技术相差遥远,没有大量的需求,波音707的路还真是没法复制的。


联合防务

首先,我没有去考证去这个观点是不是张召忠说的,在什么场合哪种情况下讲的。

但单就这个观点来说,无疑是片面的。

日本没做出C919这样的“大飞机”,并不能代表日本做不出。用现状说话,中国“大飞机”计划中的三驾马车,其他两样(运20大型运输机、AG600水陆两栖飞机)在日本都有对应的型号。

中国“运20”运输机

日本“C2”运输机

中国AG600水陆两栖飞机

日本US-2水上飞机

当然,这四种机型在吨位和性能上可能有差距,但是就同类型来说,完全可以放在一起来参考。

另外,日本自己研制的四发喷气式反潜机P1完全超过中国同类型的飞机,可以说是世界上性能仅次于美国P8反潜机的机型。

要注意的是,美国P8反潜机就是在波音737客机的基础上改造的,而反过来,日本在P1反潜机的基础上研制喷气式客机肯定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何况P1已经用上了四发发动机。

而且大型客机的制造基本上已经变成一个全球化的产业链,“空客”和“波音”的很多组件都是中国制造的,而中国的C919也有很多部件(包括发动机等)是进口的。所以大型客机是一项系统的整合过程,虽然也很不容易,但并不存在什么核心技术秘密。

那么,既然不存在技术原因,日本为什么不做呢?

就是因为没有市场,现代大型客机市场已经完全被欧美的“空客”和“波音”所垄断,就算日本大力发展这个产业,除了国内有限的市场之外,可以想见在国外必定遭到“空客”和“波音”的围剿,基本上得不偿失。而中国凭借国内的庞大市场就完全可以支撑起这个千亿级别的产业。

但是在空客和波音看不上的支线客机市场,日本也看到了希望,所以他们立刻抓紧时间发展了他们的支线客机三菱MRJ。

所以总的来讲,日本在技术上制造出C919这样级别的客机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从全世界的航空工业和市场来看,日本做不出的说法也有一定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