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研究年轻人事业发展的袁岳博士名言录,干事创业有思路

1、趁着年轻,去折腾吧。

2、一个人的人生效率怎么样才能是最高的,同时对人生的满意度也是最高的呢?那就是你今天喜欢的东西正好就是你的职业,而这个职业就是你学的那个专业;你爱的人正好就是你嫁的人,你嫁了很多年之后发现你嫁得还真的很对——这就是理想的人生。

专门研究年轻人事业发展的袁岳博士名言录,干事创业有思路

3、有人做错了事,不要用情绪性的方式加以批评,尤其要注意就事论事,避免评价了别人的人格、个性与家庭教养。批评时能提出解决方案就更有建设性。批评时应不忘肯定别人的长处。如批评时能较幽默,往往负面效果就更少。被批评或者遇到尴尬的时候能幽默自嘲,也能提高交流的建设性。

4、不适合向别人索要礼物,收到别人的礼品不管是不是喜欢要表示感谢,因为送礼者会很在乎你的反应,不适合把一处的礼物转送给另一处,尤其还保留原来送礼者的符号与痕迹就显得很没有礼貌了。

5、留学的优先。国内的有数的名校生是国外著名高校留学的主力,他们更容易被接收,更容易得到奖学金,也更容易有选择不同的留学学校的机会。

6、质疑别人应多有依据,不信口开河;虽有理,但措词应注意和缓,态度要诚恳,有求教之语;评论别人前应反思自己能否做到;

专门研究年轻人事业发展的袁岳博士名言录,干事创业有思路

7、“气”是什么?“气”就是理直气壮,想要什么就去追。比如一个人喜欢武侠,那么就理直气壮地说出来:“我就是喜欢武侠!”虽然现在这个人不知道喜欢武侠在将来有什么用,但是至少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将来你工作的时候就会知道,喜欢与不喜欢决定了你拥有的特长水平的高和低。

8、管理是一门操练的功课,在率先垂范之外,有三件事情很重要:通过沟通赋予我们要管理的任务以意义,通过训练赋予管理对象以能力,通过选择赋予管理对象以适当的权力。我们在赋予中锻炼我们的眼力和能力。

9、在受到别人对自己的相貌、事情、人品赞扬时,不要表现出理所当然的样子,也不要假意否认,合适的方式是表示感谢,尤其感谢朋友的肯定与支持。

专门研究年轻人事业发展的袁岳博士名言录,干事创业有思路

10、年轻意味着很多事情你都没怎么经历过,对于很多挑战如果我们勇于面对,积极尝试,勤于反思,我们就能较快地培养出超越消极等待的同辈人的能力和气质。我们最终是自己造就了自己。

11、经常找到朋友、伙伴与同事(甚至小孩子)值得肯定的方面,注意哦,即使老板也需要被你肯定,但是对上者的赞扬应尽量在私下场合,而对于一般朋友与同事则应公开赞扬。

12、创业最重要的资本:心理资本。敢于冒险,不安分。有坚持性,沉得住。

13、一个人如果总是呆在自己所处的小地盘里,就会慢慢自我腐化。而获得良师益友的途径跟我们的活动半径有关。你的活动半径越大,获得社会关系的类型就越多。

14、柔软管理的关键:基于职业爱好的感召力,鼓励与发掘职业爱好,让有职业爱好者成为管理者,这样他更容易在聚焦、投入、激情中产生感召更多追随者的人格魅力,从而辅助支持减少管理摩擦与降低相关成本。

专门研究年轻人事业发展的袁岳博士名言录,干事创业有思路

15、当一个年轻人能说清楚自己要什么,能回答自己的爱好是什么,能弄明白自己的追求是什么,以及准备用怎样的奋斗来把目标分清楚时,这样的人必定会从万千个迷茫、搞不清楚方向、盲目的人里脱颖而出,也会得到更多、更好的机会。

16、80后如何闯荡江湖的成功要素:别把自己当80后。在见识广,有想象力之外,多一点点勤劳、多一点点胆识、多一点点耐心、多一点点人情世故,都能让你在80后中脱颖而出。

17、即使不是对大人物,我们也要用请教的态度口吻而不是傲慢的姿态与他们说话,因为人不可貌相,很多实用的良师益友往往来自不起眼的生活与工作中。

18、不要把你学的那一点点专业东西真的当回事情,未来没有一种生意简单对应于一个专业的,最好的专业与某个生意的对应度也就是10-15%。所以要留心人、留心社会、留心多样的知识,生意人的本质是无所不用其极地发现市场需求,并用各种知识与能力抓住它。

19、年轻人最大的迷失是什么?是没有意识到你可以为梦想去折腾。不为梦想行动的人,空有一个年轻人的身体,却没有年轻人的灵魂。人的一生自由选择的时间只有10年,自由的时光要用来寻找生命中真正的自我认同。人生是不断累积确定性的过程,再不尝试就老了。

20、说话需自律,对失意的人不说自己得意的话,不张狂高举自己的地位、子女、家里的财产,见老年人不说丧气话,多说鼓励人的话。


袁岳,男,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人,先后毕业于南京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北京大学、哈佛大学等,现任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博士,还是 创业管理服务机构飞马旅创始人、CEO; 零点青年公益创业发展中心理事长; 独立媒体人; 天使会理事; 新沪商大商学院院长; 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MPA;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硕士;2007年耶鲁世界学者;2013-2015年美国Aspen学者;中国市场研究协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南交大、中国传媒大学、西安欧亚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等高校的客座教授,EMBA/MBA/MPA兼职导师;出版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方面论著40多部,逾一千两百万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