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人要取名、字、號,分別怎樣使用?

文化書蟲

這個與“禮”有關。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禮在日常生活和基本的行為習慣中都有體現。

先來聊聊名、字的概念,在古代名和字是兩個概念,『禮記·檀弓上』中有提到幼名、冠字,就是說人在出生後長輩給起的名字,便是“幼名”。

長到十幾歲左右,行冠禮,標誌著由家庭中毫無關係的“孺子”變成了正式跨入社會的成年人,『禮記·士冠禮』中有言:

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稱名,他人則稱字也。

就是說,成年跨入社會以後,長輩們起的“幼名”就再不適宜社交場合的稱呼了,得取一個供平輩、晚輩人稱呼的新叫法,於是”便出現了,即冠字

起字的方法有很多,但一般要與名有所關聯,正如『顏氏家訓』說的

名以正體,字以表德,可以起意義相近的,也可以進行比喻和延伸,甚至相悖反義詞都行。國民黨軍統首腦戴笠,字雨農,雨農需戴笠,非常貼切。

再來說說號,號就比較隨意了,數量也極多,只要自己樂意,弄多少個都可以,它的來源也很多,有以出生地籍貫,有以居住地,有以官職…很多很多五花八門。帝王將相的諡號、廟號也統統歸如此類。

煮個栗子,像經常說的蘇東坡,東坡就是號,上學經常背:蘇軾,字子瞻,號東坡,都還記得吧。


名、字、號說了一丟丟,怎麼使用呢,接著看。

你的名是長輩才能叫的,平輩之間,如果關係比較密切,私下也可以直接稱名。但在尊長之前,所有的自稱只能用名,絕對不可用字或號,用即失禮。

在與平常的同輩、晚輩的交往,對方必須稱呼你的字,如果直接叫名,就是冒犯。直呼其名、指名道姓,就是這個意思,極為的不尊重。

號,基本就是同一圈子中相互稱呼,本人自稱也可以用,顯得比較輕鬆隨意。有自嘲、有詼諧、有志趣、有調侃很多很多,隨便你玩了。


名、字、號是中國浩瀚文化中極其微小微小的一個點,裡面可以整理的東西還有太多太多,歡迎大家斧正,補充。閩道行在此謝謝大家!


閩路行

獨昏悶:溫馨提醒,此文字字珠璣,建議收藏再贊,以防丟失!


這個問題我們要明白姓氏是什麼?

每個人都有一個姓,姓在人的名字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的情況下,一個人可以隨意改名,甚至可以有好幾個名字,但是姓卻不能任意更改,而且每個人只有一個姓。姓是家族系統的標誌,不同的家族系統使用不同的姓。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國就已經形成姓氏,並逐漸發展擴大,世世代代延續。漢族是中華民族中人數較多的民族。它是由夏、商、週三族演變而成的華夏族吸收了其他民族,經歷了漫長的融合之後在秦漢時形成的。

我們都知道,進入文明社會後,一切制度都是以男性為中心的,男性的社會地位較女性優越。但是在這之前,我們曾經經歷過母系氏族社會,那個時期,女性的地位非常崇高,男性則處於相對次要的地位。這是由當時的生產力水平決定的,因為生產力相當低下,婦女在生產活動中處於主導地位,從而在經濟生活和政治生活中也取得了支配權。


母系氏族社會在婚姻關係上實行的是外族通婚,婚姻只能在不同的母系氏族之間進行,成年之後,女性留在本族內,與其他氏族同輩男子結成婚姻關係,這也就是說,成年男子必須離開本氏族,到其他氏族與該氏族的婦女共同生活。當時的人們都知道自己的母親是誰,卻不知道誰是自己的父親,“世系就只能從母親方面來確定。因此,也只承認女系”,所以在“生”字旁加上“女”字,母系氏族社會的子女都歸母親,繼承母親的姓,根據文獻記載,我們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為了“別婚姻”、“明世系”、“別種族”。

因為女性具有崇高的社會地位,所以很多遠古的姓都帶有“女”旁,例如炎帝的姓是“姜”,黃帝姓“姬”,虞舜姓“姚”,伯益的後代都姓“嬴”,契的後代姓“好”,都說明了姓和氏族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我們常說“姓氏”,那麼“姓”就是“氏”,“氏”就是“姓”嗎?秦朝以前,姓和氏是含意不同、各有所指的兩個單音詞。


姓起源較早,形成後也較為穩定;氏起源較晚並不斷髮生變化。姓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姓字的古形字是“人”和“生”組成的,意為人所生,因生而為姓。秦國刻石《詛楚文》中,始見姓字為“女”字和“生”字的組合字,這一字形最終被漢代人許慎定形,成為會意字。氏字的出現,早在甲骨文中就有。


夏商周三代,姓的社會職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緣關係的種族的稱號,而氏則是從姓中派生出來的分支。

氏,古讀音同“支”,是由姓衍生出來的分支。由於子孫的繁衍,一個氏族分成了若干支,每支都有自己的特殊稱號,這就是氏。與姓不同的是,它是源於同一男性始祖的族屬共同所有的符號標誌,並且源於父系氏族社會和以後的奴隸社會。和階級社會、國家制度的形成,出現了賞賜封贈土地以命氏的習慣。繼而,氏之源起,形成濫觴,出現以各種形式的氏的現象。商周以前,姓用以區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說。


氏用以區別貴賤,貴者有氏,而貧賤者有名無氏。

氏有的來自於祖先的號,如軒轅、高陽;有的來自於祖先的諡號,如文、武;

有的來自於國號,如齊、魯等;

有的得於爵位,如王、侯等;有的來自於官職,如司馬、司徒;

有的來自於職業,如巫、陶;有的得名於居住的地方,如西門、東郭等。氏同而姓不同,婚姻可通;同姓不可通婚。

姓的範圍大,氏的範圍小。氏族貴族男子可以稱氏,女子和地位低下的人沒有氏,那些操卑賤職業和居住在鄉村的人則沒有姓氏。一個人只能有一個姓(漢以後除外),但可以同時擁有好幾個氏。春秋戰國時期,部分貴族下降為庶民,有的甚至淪為奴隸;而原來的庶民中,有許多人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地位得到提高,大部分奴隸也都得到了解放,這些人也開始有了氏,用來區分貴賤的姓氏制度開始變得混亂起來。西漢時期,劉邦從平民一躍而成為主宰天下的皇帝,他手下的重臣也有相當一部分出身於下層社會。過去很少出過名人的劉氏家族一下變得風光起來,劉姓成了全國地位最尊貴的姓氏,許多人都以姓劉為榮,而先秦時代代表貴族階層門第、身份的姓氏完全喪失掉了原來奪目的光彩,人人都以氏為姓,姓和氏的區別已經微乎其微,從那時候起,無論地位高貴還是卑賤,無論從事什麼職業,人人都有了姓,姓的數量一下子變得多起來。司馬遷作《史記》時,乾脆把姓氏混為一體,成為不可分割的同一整體了。嚴格地說,現在很多我們認為的姓,在先秦時代實質上是氏。另外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的情況同中國戰國前的狀況是完全一致的,大多數的日本人都有名無姓。明治五年(1872年),日本政府規定每個國民都必須有姓,有姓是國民的義務,在這項規定的重壓下,許多原本沒有姓的人就匆忙給自己取了姓,貧民一般是沒有什麼文化的,根本找不到起好姓氏的靈感,再加上時間緊迫,所以全國上下出現了很多“渡邊”、“松下”、“櫻井”之類依地而取的姓。


知道了什麼是“姓”我們再來講講什麼是名?


名是人在社會生活中為了相互區別和聯繫而制定的稱呼符號。


《說文解字》:“名,自命也。從口從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意思就是說,在早期的社會交往中,人們白天相見,可能通過形體、面貌、聲音相互識別。一旦到了晚上,相互看不清楚,就只能通過自報名字來區分你我了。


可見,人名的產生是社會交際的需要,它最本質的作用,就是在社會交往的所有場合都可以區別人的個體。要交際,就必須有個交際的稱呼語,絕不至於無禮到只喊一聲“喂”字。於是,問者與被問者需要有個稱謂,被問者回答,要需要有個自己的稱謂。這個稱謂符號就是“名”。

在中國古代,名、字分開使用。今合稱“名字”,則指姓名或名。名字是人的一種稱呼,一種代表。不過,人類最早的名字還不如後來那樣固定。如人們在“以口自名”時,可以用自己身上某些特徵作為自己的名字,讓別人容易識別;在一些人識別某一個人時,也可以把這個人的某些特徵作為他的名字或代號。這種做法,與我們後來習慣把某位身材特別高的人稱為“大高個”,把某位走路時腰肢左右搖擺的小姐稱為“風擺柳”是一樣的道理,可以說形容得相當準確。


隨著環境和時間的變化,人們的特徵也許會發生變化,原來在一些人中是“大個子”的人也許在另一群人中只是中等身材甚至“小矮個”;原來走路如“風擺柳”的人也許會讓另一群人覺得身板太硬,根本就不夠柔美。對新的環境中新的一群人來說,“大個子”、“風擺柳”就不能成為代表兩個人的特徵,而原來那些不曾引起注意的特徵或許會被重新發現,如“大個子”可能是個說話時唾沫四濺的人,因此他的名字或代號可能被這些人稱為“噴壺”、“口水星子”;“風擺柳”也可能因為眼睛大且有神而被稱為“大眼”或“電光”。這樣,他們便會在新的環境中有新的名字。在這樣的情況下,擁有一個固定的名字便成為當時人所必須的東西。人們常說,“聞其名而別其人。”

可見,名的使用不僅僅是在姓氏後面加一個符號,以區別彼此的問題,其中也蘊涵了男與女、長與幼以及階級社會中人和人之間的各種差別,是人類社會生活在個人命名上的一種反映。


名在我國作為一個人的代號,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逐漸產生和流行開來的。最初,一般的人是沒有名的,只有那些地位高的領袖和英雄人物才有取名的資格。但是這裡所說的名,並不是現代意義上的名,而僅僅是一種稱號。在文字出現以後,原來由口頭表達的人名也進化到文字階段。在目前已經發現的一些原始社會的陶器中,上面都刻畫有一兩個符號,據專家考證,這些符號都與早期的人名有關。如果這種解釋可信的話,那麼,不同的人名就是我國最早的文字。到了商周時期,我國的文字大量出現並趨向於定型,其中的很大一部分也是人名。如在商代的甲骨卜辭中,不僅有“名”這個漢字,而且還有示壬、中丁、外丙、小乙等人名。這些,都是我國最早見諸於文字記載的名字。


總之,人名是在人類社會處於原始時期而出現的一種文化現象,它的起源和發展經歷了一個由不完善到完善的過程。最早它是人們隨意用來區分彼此的稱號,以後演變成為固定身份的標誌,在文字出現以後又以文字形式記載下來。


據說上古時期,嬰兒在出生三個月的時候由父親給命名,這就是古人“名”的由來。其實在我國民間,部分地區至今仍保留著嬰兒滿月時才命名的習俗,不過是命名的權利不再由父親一人擔當,而是由嬰兒的親人共同擔當。


在古代,男孩子長到20歲的時候要舉行“結髮加三個字組成的字,其前後兩個字都是附加的詞,前一個說明排行,後一個說明性別和已經成年,中間的那個字才是“字”的實體。東漢後期起,兩個實體詞的字逐漸增多,如劉備字玄德,關羽字雲長等,南北朝後期以後,用兩個實體詞做字已經成為了命“字”的主流。

至於春秋時代楚國的“耿之不比”、齊國的“石之紛如”等是否是四字的“字”,至今仍無定論。那麼,古人的名和字之間有什麼聯繫嗎?


一般認為,古人的名和字之間有意義上的聯繫,名為主,用字輔助。第一種情況是名和字意義相同、相近或相通。例如:屈原,名平,字原,《爾雅釋地》:“廣平曰原。”又如岳飛,字鵬舉。而“鵬舉”即是大鵬展翅高飛的意思。


第二種情況是名和字的意義相互補充、相互說明,使所要表達的意義更加明白和透徹。例如:孔子生下來時頭頂中間高而四面低,形狀像尼丘山,所以名“丘”,字“仲尼”;關羽字“雲長”,取張開翅膀高飛入雲的意思;樂天知命才能居之甚易,所以白居易字“樂天”等等。


第三種情況是名和字的意義相反。這種取名字的方法可能和儒家的“中庸之道”有關。韓愈字退之,“愈”有超過的意思,按照儒家的中庸的處事原則和人生哲學,過猶不及,超過了,就必須退回來。再如曾點,字皙,《說文》:“點,小黑也。”而“皙,人色白也。”


第四種情況是名和字互為因果。辛棄疾字幼安,棄疾,就是根除疾病的意思,沒有疾病,自然一生安康。


第五種情況是用典。曹操字孟德,就是出自於《荀子·勸學》:“夫是之謂德操。”高明字則誠,是借鑑《禮記》中的“誠則明矣”。


第六種情況是拆名做字。吳敬梓字文木,文、木分別是敬、梓的偏旁。我們今天所說的名字並不是古時候名和字的合稱,現在的人一般都是沒有字的,只是將古人認為的“名”稱為名字。古人對於名和字的使用是十分講究的,名、字分別在不同的場合使用。通常來說,稱呼自己時用的是名,表示謙虛,而對於比自己位高、年長或是平輩之間,都應該稱呼對方的字,用以表示對對方的尊重,長輩對晚輩、師長對弟子、位高者對位低者都可以直呼其名。如果位高者、年長者對位低的人、年少的人稱呼字的話,就是一種殊遇了。


由於名是比較卑賤的稱呼,所以古時候人們對於尊長要“避諱”,所謂的“避諱”,就是對於他們的名中所使用的字都不能在當時使用,凡是遇到相同的字,都要用其他的字替換掉,或者是將避諱的字省去一筆不寫,因此,便出現了許多奇怪的字。


由此可以看出,名是為了區分彼此,而字則是為了明尊卑。字獨立於名之外,但是兩者又不是完全分離。從意思上看,字往往補充和解釋了名,是名意思的彰顯,所以,字又稱為表字。


號:有取號、贈號


號起源很早,但到六朝時期還不流行。到唐、宋年間,由於倫理道德的加強和文學的發達,文人講究文雅,“號”才特別盛行起來。至明清,由於文人範圍的擴大,加上帝王的提倡,“號”更加盛行。號,亦稱別號,這是古人除名與字以外的一種特殊稱謂。古人的名與字一般都有意義上的聯繫,而取號卻要自由得多,不受名、字的約束。


古人取號古人取號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以居住地環境自號。李白自幼生活在四川青蓮鄉,故自號青蓮居士。蘇軾,自號東坡居士。陸游,號龜堂。辛棄疾號稱稼軒居士。明武宗朱厚照自號錦堂老人,明神宗朱翊自號禹齋。乾隆晚年自號十全老人、古稀天子。


二是以室名、齋名為號。辛棄疾自號六十一上人。明代祝允明自號祝枝指生,後在民間演變成祝支山。唐寅自號江南第一風流才子,普救寺婚姻案主者。徐樹丕,自號活埋庵道人。


三是用號來表白志趣,抒發靈性。如歐陽修晚年曾自號六一居士,指的是六個一:一萬卷書、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張琴、一局棋、一壺酒,再加上他本人一個老翁。


四是暗寓深意,示人不測。如南宋畫家鄭思肖在南宋亡後自號木穴國人,表示自己不忘故國。也有的號來自詩書,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據說鄭燮的“板橋”系出自劉禹錫的詩:

《楊柳枝》
“春江一曲柳千條,二十年前舊板橋,曾與美人橋上別,恨無消息到今朝。”

鄭燮幼貧,習畫屢被親鄰嗤笑。至成名,眾人則一反常態,紛紛乞求書畫,以至將鄭早年棄之的畫稿奉為至寶。鄭燮有感於此,刻了一方“二十年前舊板橋”的印章,以刺世風。後來他就乾脆自號鄭板橋了。

別人贈號


別人贈號主要有三種情況:1.以其軼事特徵為號。如宋代賀鑄因寫了“一川煙柳、梅子黃時雨”的好詞句,人稱賀梅子。張先因寫了“雲破月來花弄影”、“浮萍斷處見山影”、“隔牆送過鞦韆影”三句帶“影”字的好詩,人稱“張三影”。


2.以官職、任所或出生地為號。王安石稱王臨川;康有為,廣東南海人,稱康南海;孔融,曾任北海太守,人稱孔北海;顧炎武,江蘇崑山亭林鎮人,人稱顧亭林。清代民謠“宰相合肥天下瘦”說的是李鴻章(合肥人)。“司農常熟世間蕪”說的是翁同和為常熟人,時任戶部尚書。


3.以封爵、諡號為號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人稱武侯;司馬光,被封為溫國公;岳飛,諡號武穆。宋代以後,文人之間大多以號相稱,以至造成眾號行世、字名反被冷疏的情況。蘇軾一生有14類38個名號。號的字數多少不一。有二字的,有二字以上的。字數多的號也可用二字相稱,如蘇軾號東坡居士,大家都叫他蘇東坡。古人的號多少不一,一般只有一個,也有的有好幾個。

東晉詩人陶淵明的號:
由於號可自取和贈送,因此具有自由性和可變性,以至許多文人,有很多別號。東晉詩人陶淵明,字元亮,因為宅邊有五柳樹,因此自號五柳先生。卒後親友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陶淵明安貧樂道,因時局動盪,對現實不滿,辭官歸隱。自號五柳先生,表現了詩人獨立清高的個性。諡號靖節先生,有保守節操、顯身之志的意思。陶淵明的作品樸素自然,時而流露出逃避現實、樂天知命的思想,有“田園詩人”之稱。



獨昏悶 || 專注於周易取名、改名。


易經取名獨昏悶

在中國古代,姓、氏、名、字是四種截然不同的東西,直到近代,才歸類為「姓氏」和「名字」兩個單元。

用現代速度列舉姓氏名字號的來歷:

1.姓:部落出現,為了區分彼此的部落,就有了 姓。

2.氏:部落規模擴大出現分支家族,為了區分不同的家族,開始出現 氏。

3.名:長輩給起的,有個性,為了區分彼此,有了名。

4.姓氏一體:部落變成國家,國家下各自以家族為單位,慢慢的姓氏合為一體。

5.字:名因為是父母取的,為了彰顯我特立獨行的氣質。就取 字。

6.名字:字開始變得正式,師長等人攫取了取字的權利。從此名來自父母,字來自於師長成為習俗。

7.號: 為了言志、抒情、紀念就起號,說白了就是筆名,一輩子可以隨便取。


8.字消失: 逐漸西化以後,字漸漸消亡,但是號一直存在。

9.學書法字畫的都會給自己起號,文學家也會。文藝青年有筆名。演員有藝名。普通青年有網名。

永規範文字說規範用法:例子:李白 李太白 號青蓮居士;

1.名。是長輩來叫可以的,一切血緣長輩,都可以之呼「白」。

2.在尊長之前,一切的自稱都要用「名」,而不能用「字」或「號」。

3.同輩交往稱呼「字」:在與一般的同輩、晚輩的交往之中,稱呼「字」,如果直接叫「名」,就是冒犯。「直呼其名」、「指名道姓」一直都不是什麼褒義詞,就是從這裡來的。

4.「號」的使用範圍都比較狹窄、自說自話的吧。

- 參考文獻: 袁庭棟.古人稱謂.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聞而思之

古人由於中華民族傳統的風俗習慣,對名字有很多的講究,在一般情況下,男性都有三個名字:既派名(取名)、取字、大號。派名是指在同姓家族輩分中的名字。取字是指寫入文檔書面上的名字,也可以和大號通用。大號是社交或官場上的公開證名。

派名是家族中表示輩分高低中的名字

派名(取名〉是指同一個家族中的人名字中擁有同一個字的名字,既按輩分編造的名字。是為了便於辨別族人中的輩分高低,不至於年代久遠難分尊老長幼。可能也是為了對死後的族人樹碑立傳便於查詢,每一個同姓氏的家族都編有族譜,既把同一姓氏的祖宗十八代都登記造冊、編入由同一姓人自己編造的家族族譜中。比如,周氏族譜的派名就有:詩書登上國,禮義甲中邦,作善餘庥祉,修和兆吉祥。這裡的每一句話中的每一個字都表示一個輩分,家族中同一輩分的每一個男人都要擁有同一個字,比如你是禮字輩,你的派名和同一輩分的人就都要有周禮什麼的名字,以便族譜的編寫及輩分高低的辨別。

取字是文檔書面上簽名用的名字

取字是文檔書面上用的簽名或成人後的冠名。比如,曾仼民國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蔣介石,字正中,每次的重要公文簽名都是蔣正中。同時,取字也是為了避忌直呼其大號,也是表示對人尊重的一種稱呼,比如國民黨高級將領中的陳誠、字辭修,白崇禧、字健生等,在召開高級軍事會議時,他們中的相互尊稱都以辭修兄、健生兄等稱呼。

還有另一種說法取字是為了平衡生肖八字中的陰陽五行缺失,為確保長命富貴,用取字來填補生肖八字中五'行的不足。比如國民黨特務頭子戴笠,因生肖八字中的五行金木水火土中命恪缺水,取字為雨農。

大號是社交或官場上的大名

大號在名字中的地位是第一位的,我們從歷史和書本上看到的名人、名家都是他的大號,同時,大號也是每個人社交和官場的證名,比如:將介石、白崇禧、陳城等,在歷史書本上看到的經常是他們的大號。因此,大號也相當於我們現在身份證上的名字。

大號也是父輩們寄予子女殷切希望、望子成龍、給自己的子女取的名字。比如:張龍、趙虎、劉龍、李彪。都是希望子女長大後能勇冠三軍,出將入相。


誰傻了

此問雅趣,福垊好古雅趣。簡言之古人講究尊卑雅趣情調,所以才有名字號。姓名的全稱是姓、氏、名、字、號,福垊以己之況以答之。



福垊嬴姓。當代人所說的姓大多是氏,在母系社會普遍都是世上只有媽媽好,姓者,女生也。上古九大姓:姬、姜、姒、姚、嬴、妘、媯、妊、

姞。其實是八大姓,福垊擱置爭議妊、姞兩姓將其並列。女旁多為姓,餘者皆是氏。



福垊馬氏。人口眾多,分佈各地,形成貴賤,貴者以祖先名、字、封號、官位、封地等字為氏。馬氏出自趙氏,趙氏出自嬴姓。嬴造父(伯益得嬴姓)有功周天子封地於趙,趙武靈王庶子趙奢抗秦有功而封馬服君,馬服子趙括有長平之戰慘敗。後其侄以為恥,改趙為馬服(複姓)氏,後簡為馬(單姓)氏。

《通志·氏族略序》:氏,貴人專屬;賤人有名無氏。



福垊名愛勇。名為父母所取,有乳名、學名,君官師長等方能稱名。取名是大學問,講究者以《易經》《詩經》雜以五行、八字,取出好聽如意的名。隋唐前名多單字,後則雙字。氏有單復,名亦如此。屈原的姓名是羋平。福垊乳名愛喜、譜名建勇,學名愛勇。人間所貴唯愛,成事需勇,就需要敢作敢當,知恥近乎勇,為愛必須勇!愛要越挫越勇,而馬,武獸也,名中勇字與馬字密切聯繫,名字更是這樣。《顏氏家訓·風操》有言「名以正體,字以表德」。



福垊表字仁贇( yun)。因為表德,故也叫表字。《禮記·檀弓上》:幼名,冠字。上文說名是父母取,父母君官師長稱,我們只能叫屈原,其父母等叫他屈平,更親暱點叫小平,姓氏名字都有單字。表字大多是成年男女父母所取,男二十弱冠女十五及笄(髮髻)。待字閨中就是說十五了及

笄取字該出嫁了,這字這裡除了表字外還有出嫁之意。名、字關係密切或解釋或相反等,如韓愈,字退之,福垊是前一種。愛對仁,勇對贇,仁愛贇勇,沒有文武貝怎麼勇?那麼表字與號是不是也是密切相關呢?



福垊號康喜合士。表字是父母所取,而雅號是自己所取。表字是平輩晚輩對人尊稱,那麼雅號則使尊稱提高N個等級。雅號以前類似於現在的筆名,為文人雅士專屬,唐宋雅號大多後綴居士,什麼青蓮居士、易安居士、東坡居士等。福垊以為人生所求當屬康樂。然而樂是外在影響的,那麼內心則是喜,而這個喜字與我乳名相連,內心的喜正是勇於面對生活後所養成的樂觀、堅強、向上的心態。合,則是俺曾自立的閤家;士,則是傳統的風骨和雅趣。



至於福垊也是雅號,也可以加個道士、逸士的後綴,夢想著超脫逍遙以及閒雲野鶴。中華傳統最美好的字是福,國中最重要的是土和民。


福垊

人是統稱。那麼人何以分?姓名。



我們知道,人有乳名,大名,小名,外號,雅號,尊號等等,這些都可以起到認識和區分的作用。


那麼古人怎麼取名字的呢?


姓氏:

一個人的姓氏是未生下來就已經確定了。在古代,子隨父姓。根據傳統,你的姓是無法改變的。


名:

名加在姓氏後邊,就是你的姓名。名是父母或其它長輩給起的。長大後,有的古人也會擅自改名。


字:

字是多數是對名的延伸,有反向取字也有正向取字。比如諸葛亮字孔明,是正向取字,名和字意義一樣;韓愈字退之,是反向取字,名和字意義相反。


其實,好多優雅的古人,會有字號。號由自己或是後人給起。


比如李白號“青蓮居士”,陶淵明號“五柳先生”等等。


還有尊號,這是很高的待遇了。都是由後人給的尊稱。比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聖人”孔子等等


古人起名字就像一門藝術,許多名字有文化有意義。仔細研究甚有意思。


以上個人見解,歡迎評論指正補充。記得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