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為散文閱讀犯愁嗎?請看詳細解讀技巧

窗是故鄉明 姚琬昱

①窗大概是人類文明的獨特創造。古時大戶人家的窗與庭院相和諧、與綠水竹樹相掩映。詩人的窗則與山、與雪、與花相對。不過對於尋常人家,窗可能只是一件日常生活裡稀鬆平常的物件。但是,當夜晚來到,窗的那頭點起一盞盞燈時,這或明或暗的四方物,總能悄悄染上屋內的溫馨或憂愁,落在熟悉它的人們的心尖上。

  ②小時候房間的窗臨著城鎮最普通的街道。狹窄的街道上會有叫賣米酒的人,喊聲落進每家每戶的窗子裡。這時我就會踩上板凳,假裝回應他的叫賣,在叫賣人聞聲回頭卻不見人時,躲在窗後偷笑。等到春節前,街頭的牆壁上會掛滿一幅幅海報、一副副對聯,迎著冬風招搖著發酵中的年味。

  ③大多數時候,窗像一道屏障,窗外無論電閃雷鳴抑或明媚晴朗,窗內都是溫暖的家。每日傍晚拐進小巷,第一件事便是抬頭看看家裡的窗,若是亮燈,再多的心事也會先放下,覺得安穩起來。

  ④在還不能獨自出遠門的年紀,忙碌之餘對著西邊的窗戶發呆,成為我日常的消遣。夕照時,太陽如一個橘紅色的火球,給矮小的山鍍上一層金。直至黑暗降臨,太陽也漸漸粉白,落進山與樓房的背後去。而此時堆積在天際處的雲線,對我是最有魔力的存在,它們彎彎曲曲讓人不知是雲還是遠山。若是越過雲、越過山,那邊的人們正在做些什麼呢?

  ⑤在電影《天堂電影院》中,艾弗多對多多說:"直待在這裡,你會覺得這裡就是世界,會相信世界一成不變。"最後多多離開了西西里島。那時候家鄉的小鎮不乏遠行的人,或求職或求學,和全國各地的年輕人一樣,踏上開往天南海北的火車,家鄉的那一扇扇窗也漸漸消失在暗夜的車燈後。

  ⑥新舊世界的轉變,對年輕人的衝擊無疑最大。當我第一次面對不再有連綿雨水的乾燥天氣,行走在看不到河流的廣闊大地時,我和身邊的年輕人一樣,感受到自我認知的渺小,便更不放棄任何一個向外探索的機會。透過車窗、旅館的窗、宿舍的窗,我見到荒漠與大海、霓虹閃爍的街景、南腔北調帶著異域故事的人群……每扇窗後的風景都各不相同,而我也看到自身世界的改變:飲食、口音、思維方式在"融"與"不融"間交叉磨合,在不同的窗邊入鄉隨俗。在生命最富激情的這些年裡,我每年往返故鄉兩次,時間短促,習慣在異鄉的居住,故鄉的窗也慢慢從生活中淡去。

  ⑦然而,有一日,我與朋友走過一片小區,在大風呼嘯的季節裡,萬物被吹得渾身顫動、七零八落,唯有那些窗裡亮起的燈光顯得安寧。暖黃色的廚房、明晃晃的客廳、透露出書架與窗簾的房間,帶著窗邊的閒聊、做飯的油煙、房間裡的吵鬧……或明或暗、或冷或暖,彷彿重現了好久未見的最熟悉的風景。剎那間,家與故鄉,突然從我塵封已久的記憶裡迸發出來,常年堅毅的心境隨之既熱又暖,軟化成記憶中的一汪湖水、一抹流雲。

  ⑧大概與所經歷的五光十色、天南地北的各式窗戶相比,最能叩動心底的,還是那扇樸素平凡、帶著家的溫度的窗吧。

⑨在遷徙日益頻繁的當下,往返於異鄉與故鄉之間似乎已成為現代人生命的常態。但無數奔波行旅的生命,終將抵達最熟悉的那片土地,望見那扇溫暖明亮的窗。

(選自2018年2月3日《人民日報》)

4.下列對文章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題目化用杜甫的詩句"月是故鄉明",具有豐富的內涵,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深厚感情,總攝全篇。

B.作者引述《天堂電影院》中艾弗多對多多所說的話,委婉地闡明家是永恆的港灣,為後文抒發遊子的思鄉之情做了鋪墊。

C.第⑦段畫線句情感陡轉,生動表現了作者目睹異鄉的生活窗景而觸發的熾熱、溫暖的內心情感變化,表達了對家與故鄉的無限深情。

D.文中描繪了多幅與"窗"有關的、溫馨而充滿生活氣息的畫面,使讀者能夠身臨其境,真切地感受到作者蘊含其中的深沉情感。

4.(3分)B(《天堂電影院》中艾弗多所說的話意在鼓勵多多外出闖蕩,作者引述的目

的是引出自己和其他年輕人離家遠行的情形,為後文抒發在異鄉的情感做了鋪墊。)

5."窗"對於作者來說,有哪些意義?請結合全文,分條概括說明。(5分)

第5題閱卷情況:

評分細則:每點1分,答對5點給滿分。

①關鍵詞"童年"和"樂趣",缺一即不得分。"童年"可答成"幼年、小時候"等,"樂趣"可答成"快樂、回憶"等。

②關鍵詞"溫暖、慰藉、安穩",答出一點即可。

③關鍵詞"遐想、期待、嚮往、憧憬、好奇",答出一點即可。

④關鍵詞"認識世界"或"提升自我",答出一點即可,答"感受自我渺小""向外探索"的也可以。

⑤關鍵詞"家、故鄉"和"深情、思念、感情",缺一即不得分。

注意,關鍵詞出現錯別字的不給分,如"暇想"、把"憧憬"偏旁寫錯的。

存在問題:

1、不審題,答非所問

還在為散文閱讀犯愁嗎?請看詳細解讀技巧

2、要點不清,互相混淆

還在為散文閱讀犯愁嗎?請看詳細解讀技巧

3、不理解文章,胡亂作答

還在為散文閱讀犯愁嗎?請看詳細解讀技巧

4、答題不分要點,卷面混亂

還在為散文閱讀犯愁嗎?請看詳細解讀技巧

5、卷面上做標記的

還在為散文閱讀犯愁嗎?請看詳細解讀技巧

優秀答案:

還在為散文閱讀犯愁嗎?請看詳細解讀技巧

6.本文在行文結構、材料選擇方面有著怎樣的特點?(6分)

【基本數據】

該題分數:6分 平均分:理科2.8,文科2.6

【試題分析】

命題立意:

文學類文本閱讀對散文知識的考查,檢驗學生的知識儲備是否有遺漏點,指導學生更為全面地備戰高考。

考查目標:

考查學生對散文知識的"行文結構"和"選材"的掌握情況。注重對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思維能力的考查。

評分細則:

根據題幹要求,圍繞"行文結構"和"材料選擇"兩個點來組織答案。行文結構上,可以考慮的點有"線索""寫作順序""總分""詳略"等。結合文本,首先應該從線索和寫作順序上考慮,然後考慮結構上的總分關係,以及有無倒敘或插敘等特別的敘述方式。

答案要點

①以"窗"為線索,使文章脈絡清晰;

②以時間為序行文,展示作者的成長曆程和情感發展歷程,真實自然,令人信服。

③採用總分總的結構(要有合理解釋)。

三個要點任選其二,每要點2分。散文在材料選擇上應該是體現"形散神聚"的特點,結合文本就是答案要點③與"窗"有關,普通常見、有生活氣息,小中見大,平中見奇。(2分)

注意:根據題幹要求,是從"行文結構"和"材料選擇"兩個角度答題,如果學生只是從"行文結構"角度答出三個要點,也只給4分。

考生作答情況:

1. 弄不清"行文結構""材料選擇"的概念,答非所問。問"行文結構",則答採用第一人稱敘事、託物言志 對比 總領全篇 承上啟下 卒章顯志等等;問"材料選擇",則答語言風格、寫作對象"窗"。這是最大的問題。

2. 答案組織沒有條理。不分要點、不分段落,兩個方面混答在一起,甚至間隔交錯(一會兒行文結構,一會兒材料選擇)。

3. 學生分值劃分不合理,6分的題,答2個要點,行文結構1個,材料選擇1個。

4.術語的錯別字嚴重。很多學生將"順敘"寫成"順序"。

5. 對於術語的理解有偏差。有些同學分不清"順敘"和"倒敘"。

教學建議:

1.散文這一文學類文體要多做多練。練得少,對一些考題類型就生疏,答題摸不著頭腦。學生出現答非所問的情況,主要是這個原因。

2. 平時閱讀教學要關注新題型,不能總是練習常規題型。

3.講清一些知識概念,不斷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讓學生針對不同的問題,都有明確的答題思路和方向。

4. 強化答案組織的步驟性、條理性,增強序號意識。

5. 根據分值合理分配要點,6分一般要分3點,寧多勿少。

6. 抓好基礎,嚴懲術語出現錯別字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