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士归隐我感觉是不求上进,不给社会做贡献,为什么传统文化却提倡?

蓝天马大师

开宗明义,正本清源,传统文化并不提倡隐士归隐的“小我”精神,而是“修齐治平”的“大我”追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终达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至高境界,这才是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和价值遵循。

假如有所谓的“隐士文化”,那也只是传统文化太阳下的一抹并不显眼的阴影。这种顾盼自怜的隐士神态只是传统文化角落里的一丝点缀,根本从来一直没有在传统文化的圣殿中登堂入室,充其量顶天也只是充当一个“苔花如米小”的角色。

从所谓“隐士文化”的起源来看。一般认为,隐士这种现象起源于道家的学说,崇尚清静无为与世无争的“无”的追求,这种泛泛而论、语焉不详的只字片语被隐士文化论者拿来奉为圭臬,还美其名曰“源远流长”。其实,这种追本溯源的论调不过是“乱认祖宗”,道家的学说讲究的天人合一追求绝对个体自由,并非就是人云亦云以讹传讹的所谓消极逃避世俗而是主动超越世俗的一种正向行为,与隐士论者的所持的陈词滥调大相径庭。如果真的有隐士文化的话,那么这种文化因其提倡“隐”的核心价值追求而烟消云散,甚至都不会有惊鸿一瞥。那么,“隐士文化”也好,“隐士精神”也好,不过是前宗教时代的一种本末倒置的水中捞月式的自欺欺人之说,在后来的各类宗教和哲学理论的夹击下,其含混不清的理论终溃不成军,只徒留一具孤零零的空壳。

从所谓“隐士文化”的巅峰来看。逻辑难以自洽是“隐士文化”的先天性缺陷,即使持这种论调者说得天花乱坠也无法自圆其说。所谓的“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照此推理那是众生皆“隐”,这种似是而非的“假大空”故作玄奥的“隐”,于是成了堂而皇之的借口并被别有用心的人借以招摇过市。

我们看看被人认为“隐士文化”代表的“魏晋风流”中的竹林七贤、桃源陶令等,不可否认他们在文化上的意义,尤其是陶渊明,他写下的那些闲适的“田园诗歌”确实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更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千古佳话。但深思下去,这种“隐”更多地只是后人强加给他身上的标签而已,他的最终身份落脚于“诗人”而不是“隐士”,这也是隐士论者有意无意故意忽略的地方。传统文化中读书人以仕途为正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之目的还在于“学而优则仕”这条正途,所以对读书人来说“隐士”的身份过于泛化和扩大化,狭义地说除仕之外一切皆“隐”。真“隐”假“隐”的论争在历史上一直不绝于耳,也是传统文化的一个怪相,在我看来“终南捷径”这词才是对这种怪相最生动的概括。

从所谓“隐士文化”的现实来看。在现代社会,行行出状元,传统的“隐士”彻底到了无处可隐的毫无立锥之地的地步,它的逆向追求的“负价值观”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螳螂挡臂的结果不过是成为社会运行“齿轮”中偶尔掉落的一粒“沙子”,粉身碎骨之后化为齑粉。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大多数人在现实紧张生活的疲乏之余,远足散心、乡野寻趣等舒缓身心的行为,短暂的清修禅修等净化心灵的修行行为,与所谓的“隐士文化”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牵强点说也是“出了五服”的关系了,若是笨拙地碰瓷“隐士文化”无异于掩耳盗铃。在现实的语境下强词夺理故作风雅地标榜“隐士精神”,只是一种欺世盗名不成反而叫人贻笑大方的痴人说梦。

归根结底,“隐士精神”一直都不在江湖,但江湖上一直都有这个“奇葩”的传说。霸王硬上弓地强调“隐士文化”是传统文化所提倡的这一说法,应该看看鲁迅的那篇收录在《且介亭杂文二集》中的《隐士》一文,先生说的犀利透彻,持这种论调者也该醒醒了,别整天无事生非拿着鸡毛当令箭而自鸣高人一等,那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罗兴

民国时曾经有人分别请当时著名的画家(像溥儒,吴湖帆等)都画一幅关于归隐田园的画,结果这些艺术家的画,就像一个人画出来的,非常的相像,可见在中国文人士大夫心中,归隐这种情愫是基本一致的。

归隐文化,在我国可谓久矣。最早的有名的隐士就是商周时代的伯夷叔齐,(还有介之推),姜子牙。姜太公他不得志所以又不得已,只好去隐居,同时又观望世事,以图致君尧舜,当然结果我们都知道了,他达到了目的。伯夷叔齐是终于自己的王朝,宁可饿死也不要当官。其他著名的隐士首推汉代隐居隆中的诸葛亮,晋代桃花源中的陶渊明,明代梅妻鹤子的林和靖,子陵滩上的严子陵……等等太多了,至于唐代的卢藏用数都数不上。隐士在传统文化中代表了文人的一种情操的高洁,不同流合污,不谄媚权势,是穷则独善其身,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去达则兼济天下。

伯夷叔齐在首阳山
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震撼了所有当世和后代的所有读书人。让他们情不自禁的要去仿效和心向往之。前贤昭之于前,后人秉随于后,做一个贤人就是隐士的第二个名称。



陶渊明是隐士之大者

从我们文化源头开始,就有这么多的高人逸士不可避免的给后代文人士子以示范和启示——一个人要去用世,要弘毅,但是同时自己也有气节和底线,就是退出游戏,不再合作——老子不干了。

在西方历史上是没有归隐这一途径的,不被采用,就只能潦倒,或者从事文艺,或者去经商。没有其他退路。我们传统上则是:我是有退路的。我有不合作的筹码。一旦我无法干下去了,那么我还能活。既然这样,知识分子就可以保持最基本的人格和尊严。



有明一代大才子唐寅作品,后世仕女画典范

我们看历史上很多文人的自传中,基本都有"余家有田若干亩,以资读书"等等字句。这些就是他们的归隐后盾和物质基础。 隐士隐居在传统中国,它是一种情节,一种志向,一种自我放逐,一种生活理想。一种对抗的资本,一种心灵的升华,一种可以成为一流人物的可能性。所以每个读书人内心都有归隐的种子,就待有没有让它萌芽生长的条件出现。每个士大夫都想在生命的某一阶段有哪怕某种程度的归隐。后世的读书人读的最动感情耳熟能详的诗文不是《论语》《大学》。而是《离骚》和《归去来辞》。

中国传统社会是儒家思想的社会,儒家讲究的首先是用世,是练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本事一定要有用武之地。时代不允许的时候,再退而求其次"不如回家种红薯"。但是即使是君贤得用,功成名就,依然有人辞官回归故里。(比如清代于成龙)故里归隐是永远无法忘怀的。因为归隐理想始终贯穿着文人的品格和情感。所以古代社会我们会看到有两种情况同时上演"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科场",这其实一点都不矛盾。给社会做贡献和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是可以一以贯之的。



郑板桥名气的根本是不畏权贵,其次才是书画

归隐文化,于是深深嵌入我们文化精神的核心,也成为我们文化性格的中坚力量。归隐与用世并行,才是平衡的彬彬文质,是用世的前奏,序曲,直至尾声。追求人格高洁,是普遍心声。 归隐文化同时也是不得志士子的疗伤手段与避风港。典型的就是著名的唐寅。唐伯虎以他不世出的文采与艺术才能,因为在(冤枉的)科考案中,被磨砺,被打击,所以心灰意冷之下,归隐到桃花坞,去做了一个画家。这其中既有不得已,也有归隐这条现成的高级路径给他走。于是世间多了一位天才画家,少了一个官僚。

在古代,为社会做贡献就是去辅佐君主。用世的观点看是"大隐隐于朝,小隐隐于野"。就是不要太在意自己个人荣辱得失,要为天下和苍生考虑。做出对百姓有益的事业才是真的隐。在藏龙卧虎的朝廷之上才能成就最高的事业。但是如果没有归隐,这块自留地,士是没有底气去做他认为正确的事业的。没有这个气节的支撑点,海瑞是不能抬棺骂嘉靖皇帝的。反过来说,如果用世之尤的于谦,当时能够及时归隐,也许就不会有肝脑涂地的结局了。不做县官的郑板桥,归隐之路就是去做扬州八怪。一个不能让读书人归隐的社会,也不是一个好的社会,一定是乱世。

隐士文化已经同老子老庄,佛教禅宗,儒家思想融为一体,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鲜明人格和身份标签,让他们既用世,又出世。即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所以它只是另外一种入世而已。

当一个现代的中国人,每天忙于工作,承受高压,沉浮在中国的社会环境,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功成归隐的情怀。每个兴旺的休闲农庄,民宿,就是简化版短暂的小小归隐。归隐是文学的,高度文明的,哲学的,是老祖宗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我是《爱瓠说》,书法篆刻,工艺美术,葫芦文化的小筑,请来喝茶。


爱瓠说

富的是物质,贵的是精神。

物质文明谁都可以创造,精神文明只有少数人可以创造,这就是它贵的地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物质都会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而精神会代代相传,永生不灭。你创造的再牛的贡献,随着时光轮转,可能都抵不上思想家的一句话。不是说创造的东西就没有价值,只是在传播上比不了思想家的内容有含金量。

在古代历史上,隐士文化最盛行的是晋代。先有“竹林七贤”风行一时,后有陶渊明把隐士文化推向巅峰。我喜欢陶渊明,你说他有没有贡献,可以说他对后世文化有不可估量的贡献,他就是一座文化丰碑,永远树立在那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这些镀金的文字,影响了多少后世文人。

杜甫的“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白居易“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苏轼“诗酒趁年华”都是和陶渊明学的,我们田园派鼻祖,拯救了多少失意者。

生活不仅要有酒有诗,还要有桃花源。


半亩禾苗

这句话,至少需要澄清三个问题:

什么是传统文化?

什么叫上进?

什么叫为社会做贡献?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难以一言概之,如果以书籍来归纳的话,网上也有多种版本,在此不一一细说,但基本上是囊括儒释道三家的。儒家提倡入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佛家,世人多有误会,以为是逃避红尘,其实佛家讲究发大愿渡人渡己,出家乃大丈夫所为,讲究精进修行,并不提倡逃避现实;道家,中国历史上的打乱到大治,多有道家人物的功劳,如姜子牙、张良、诸葛亮,刘伯温等等,中医也源自道医,也是积极入世。归隐这是少数,绝不是传统文化的主流。

即便归隐,也不能说就是不求上进。一般讲的上进多是俗世的标准,真正的大学问大真理更多需要有能力的人去证悟,这种证悟需要一个环境,这就是很多隐士归隐的初衷。我们不否认有些人是厌倦了红尘而退入山林,但即便是这样,在不损害别人而自己获得身心灵的舒展,又怎么能说不求上进呢?一定要在俗世拼个你死我活才是上进吗?当然,有老人小孩需要照顾,有社会的责任另当别论。实际上,如果没有这个社会责任的羁绊,我相信终南山一定人满为患。

再说贡献。这个社会,一定需要有人种地,有人干工人,但也一定要有人要搞艺术,有人要管人,有人要研究谁也不懂的基础学科,不是说只有搞物质生产的才是做贡献。前面说的道家高人治国平天下,智慧是凭空来的吗?当然不是,也是很多高人隐士的证悟所得。我们所处的世界之上,还存在很多的未知,这些未知未必是目前的科学所能了解和探测的,人的心灵反而有超出我们想象的力量。至少,很多人是相信这个的,他们的退隐,其实是一种积极的探索,也是一种积极的贡献。


淄博探花

隐士文化的正路,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也就是说:如果是治世,就应该出来当官;如果是乱世,就应该归隐。如果国家走在正道上,贫穷低贱是种耻辱;如果国家不在正道上,富有高贵反而是耻辱——因为说明你一定和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了。

所以传统文化提倡隐士,不是提倡不求上进,而是提倡不与腐朽黑暗势力合作的精神。

当然,后人也有把隐士这一行玩跑偏的,比方说唐朝人就流行做隐士求官。那是另一问题了……


北门猿

隐士归隐也不能笼统得说是不求上进,而所谓的求上进以那个时代的标准来说无非就是当官,名利二字而已。

很多隐士也曾积极入世,也曾为皇帝打工,以图一展抱负,光宗耀祖。但不能否认,他们真的不适合官场,所谓的为官之道让他们要么一身疲惫,心灰意冷,要么愤世嫉俗,相比之下,清风明月更适合他们,林下泉鸣更适合他们,归隐山林对于他们也是一种解脱,而让一群高贵的艺术家汲汲于官场以求所谓的上进,更是一个民族莫大的不幸。


而且隐士中也有“求上进”而不得的,如孟浩然,也有做做样子沽名钓誉的,如谢安,不能一概而论。更何况做隐士大多都是很清苦的,看一看陶渊明的诗就知道了,如果不是真有灵魂上的追求,是很难坚持的。当然,再怎么提倡也不可能成为主流。

纵观中国文化史,以屈原为代表的贬官文化和以陶渊明为代表的隐士文化堪称两大主流,一儒一道,一阴一阳,一日一月,辉映中华。正因为陶渊明们的“不求上进”,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才有了一座斑斓夺目的后花园。


蚂蚁之瞳

像我们西安南郊30公里的终南山上,从古到今,尤其在近10多年来,有许多隐士在山上修行,把这里搞得相当热闹,不再拥有往日清静。

如果你去追问他们到底修到了什么?或许,他们自己也难以说明白。终南山修行事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之一,我曾经也采访过许多隐士。他们的所作所为引发了许多讨论,以至于人们怀疑起他们修行的动机。

每个人来到世上,要肩负很多责任,尤其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而隐士可以抛开责任,去终南山上享受隐逸、悠闲的生活,似乎跟现在社会的要求有些格格不入,让旁人无法理解他们的行为。

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历来是以儒家和道家为主,当佛教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后,佛教也开始成为影响中国人价值观念的重要思想。

需要说明的是,儒家思想倡导入世,要求人们要有崇高志向和远大抱负,从而追求到人生的高境界。可以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句话来概括,意思是说,人首先要学到知识,让自己拥有足够才华和本领,然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园,进而有能力参与到国家大事的建设中,到最后,才能在天下成就事业,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所有这些,都是一环套一环,需要人们不断努力,与时俱进才能实现,而隐士什么也不干,藏进山里吃斋念佛,得过且过,完全跟社会脱节,怎么能积累到奉献社会,治理家国的能力呢?

隐士的所作所为完全跟儒家思想产生了矛盾,从这个层面来说,儒家思想是不提倡,甚至反对人们做隐士的。如果人人都去做隐士,社会怎么向前发展?

然而,道家精神却倡导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然而为,顺其自然等思想,在精神层面上,给予了隐士强大的借口和动力。但是,现代许多人把道家思想误解了,变成了不问世事的自私行为。

道家思想历来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历史上那些有名的道家隐士,也不是完全脱离社会,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在乱世中,经常下山行侠仗义,给人们传播治理家国的理念。

现实世界已经肮脏不堪,尔诈我虞,在现实世界中活得不够快乐和轻松,为什么不去找一个清净之所避开俗世的纷扰,来安心修身养性呢?

可以说,是道家的无为思想助长了隐士的消极态度,让他们可以了无牵挂地离开红尘,追寻所谓的没有烦恼、没有纷争的生活。

这种行为对社会来说,没什么益处,只能助长人们不求上进,自私自利的思想和行为。作为普通人,不应该提倡这种思想蔓延。要明白人生在世,在追求和奋斗的过程中,也是一种充实的快乐。


鸿鹄迎罡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大多数的武侠小说,结果都是男主角带着女主角归隐山林,从此不问江湖事!

这都是为什么呢?

首先这些作者都是文人,也是不入朝政的文人。他们的生活现实,会导致他们认为归隐山林,才是大侠们的最好归宿。而入朝为官,往往则被他们视为朝廷鹰犬。

再说说现实中,有能力者开始都会有报国为民的心思。但是进入社会后,发现报国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虽然你有才能也有报国之热心,但你没有后台很难进入体系之中。就算你勉强进入其中,也只是低位闲职,施展不了心中抱负,不愿与他们一起同流合污,就会受到多方排挤,最后还是自行退出。

而武侠小说中的大侠们,初入江湖也是为民为国,行侠仗义想在江湖里闯出一番声名。但是经历过江湖中的尔虞我诈,恩怨情仇后。他们争霸江湖的心思慢慢也就淡化了,为民为国却是他们始终坚持的信仰。但朝堂之水深似海,他们也不会进入朝廷。就在这莽莽江湖,做些力所能及的侠义之事。

等到有了心爱的女人,就带着她隐退江湖,或在那草原漠北放羊,或者深山老林打猎,又或者去那东海之畔捕鱼。生他几个大胖小子,教他们一身本领,让他们再去闯荡江湖!

是江湖教会了我们如何做大侠,也是大侠们教会我们如何闯荡江湖!


赤诚子

当我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内心是矛盾的,像是两个自己,好比问自己——现代人去哪儿?接下来简单和大家分享我的看法。

一、每次回老家的时候,在路上我都是有这样的声音——寻求内心的平静,逃离城市的喧嚣,说这话时,我正坐在大巴上绕着那山路十八弯,玩弄着智能手机,沿着泥泞不堪的道路奔向山下的芸芸众生。每当出门工作的时候,告诫自己今年好好努力好好奋斗,只有奋斗努力才是出路,不断的自己给自己勾画蓝图。

二、现代人去哪儿,我觉得(城市)生活就像永无止境的圆圈,追寻更好的工作、更好的车子……但最终不知要去哪儿。现代人去哪儿这句话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多少人为了更好的房子?更好的车子?更多的票子,逐渐迷失了自己?到头来甚至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适当的追求,懂得知足,摆正心态,才不会迷失自我。

三、在当前,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的丰裕,炫耀物质生活成许多人的追求。但一些人感到物质的生活挤占了人的情感与灵魂空间,物质正在物化人的灵魂世界,于是一些渴望灵魂生活的人,逃避物质对人精神的奴役,走向终南山清修,女性也占着不小的比例。她们寻找的是心的宁静,生命的平衡。

四、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的国家,重视身心修行,偶尔去清修短短几天,会收获心灵的通明。重视身心修行的女人重视人的精神平衡,重视身心修善。善于平衡身心,懂得安静,热爱家庭的女人,生活更重视品质。

陶渊明的《饮酒》的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是富有智慧的诗句,现代人需要修炼的是“心性超然”,人有了心性超然,就不会被尘世所累,就不会执迷于无知的迷障。


小学奥数叶老师

首先得对隐士界定范围,(现代汉语词典)上这样说,隐士指隐居的人,隐居,是指由于对统治者不满或有厌世思想而住在偏僻地方,不出来做官的人。故,隐士的首要条件是士即知识分子。(二十四史)固然是充斥帝王将相大小官僚的传记,但也有(隐逸传),这可能是中国史书的创举?也形成一笔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老子五千言出关,范蠡携西施成陶朱公,张良功成身退,韩康"不二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