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武侠小说风起云涌,孔庆东和韩云波二人,曾这样评价大陆新武侠


新武侠小说风起云涌,孔庆东和韩云波二人,曾这样评价大陆新武侠

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对中华读书报说:“大概从2000年开始,武侠小说创作突然有一个新趋向,涌现了一批20岁上下的年轻人。为避免与港台新武侠重复,它被定名为‘大陆新武侠小说’。”他认为,新武侠小说创作未必要超过前人,而是要另辟蹊径。这些作者多属自发型,且文化素质较高,与港台新武侠的整体创作队伍相比,质量很高。因为他们“站在前人的肩头”,有自己的优长。影响他们的既有金庸,又有西方文学。


新武侠小说风起云涌,孔庆东和韩云波二人,曾这样评价大陆新武侠

在西南师大教授韩云波的印象中,新武侠小说最早出现于期刊和网络。专门刊登武侠的期刊目前发行量达到几百万册,几十种新武侠图书陆续出版。其中有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的“中国新武侠典藏书系”(首批4本:《小椴作品》、《步非烟作品》、《小非作品》和《杨叛作品》),以及北方文艺出版社的一套“武侠新力量排行榜”。

新武侠小说风起云涌,孔庆东和韩云波二人,曾这样评价大陆新武侠

韩云波认为,新武侠主流创作队伍有三大特点:

一,高学历:大学生、硕士生很多,相当多是博士;

二,年轻化:基本上是“70后”,60年代出生的都很少;


新武侠小说风起云涌,孔庆东和韩云波二人,曾这样评价大陆新武侠

新武侠在2005年出现出版热潮,一直持续至今。《今古传奇·武侠版》杂志荣获了全国期刊百强,很多作者备受关注,被称为金古黄梁温下的小椴专门从事武侠小说创作,小非被称为“青春武侠第一人”,沧月则被称为少女武侠宗师,有“大陆新武侠宗师”之称的凤歌去年曾凭借有120万字的《昆仑》领军大陆新武侠阅读潮流,事隔一年后,凤歌又携新作《沧海》(山海经系列第二部)与广大读者见面。与此同时,研究金庸的孔庆东教授开始研究这一群新武侠作者,西南师大的韩云波教授也提出了相关理论。

新武侠小说风起云涌,孔庆东和韩云波二人,曾这样评价大陆新武侠

5年的时间不算短,回首被“热捧”的武侠写作者和代表作品,孔庆东所说“当前的新武侠创作总体上五彩缤纷”确为精当,他认为大陆新武侠小说大致可分两派,一为传统派,模仿金庸、梁羽生,如凤歌,模仿金庸可谓到一流;一为学习西方的,奇幻作品较多,不像港台新武侠那样注重历史,对历史的阐述更有现代性。

新武侠小说风起云涌,孔庆东和韩云波二人,曾这样评价大陆新武侠

各路作品的表现内容也是各有特色的。小椴的《洛阳女儿行》、时未寒的《换日箭》讲述江湖恩怨,沧月的《镜·双城》、优客李玲的《红颜四大名捕》、步非烟的《曼荼罗》、沈璎璎的《逝雪》写江湖女侠,蓝莲花的《千帐灯》和《风烟引》,以及萧如瑟的《如梦令》,写武林中人的儿女情长,小非的《游侠秀秀》、何员外的《何乐不为》、韩寒的《长安乱》则试图重建自己的江湖。韩寒自称,自己的优势在于没看过金庸、古龙的小说。这批人将自己旺盛的创作力投入创作中去,因为心中无所顾忌反而别有滋味。

新武侠小说风起云涌,孔庆东和韩云波二人,曾这样评价大陆新武侠

作品题材也丰富多样。

《昆仑》以宋末元初为历史背景,通过主人公梁萧的传奇经历,给读者展开了一幅气势磅礴的江湖画卷。

萧鼎的《诛仙》之所以大热,其实更多得益于近年来风靡网络的玄幻小说的一波又一波的攻势。它能在众多的奇幻小说中脱颖而出,实在是因为其作为“武侠小说”的坚实质地。

小椴作品很好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武侠小说中的侠义精神,其情节背后潜伏着人性以及社会规范下人的抗争这样的大主题。

步非烟的文化背景取自佛教和印度教,有着典型的泛东方文化色彩,这使看习惯了中国传统武侠中国道统的读者耳目一新。

新武侠小说风起云涌,孔庆东和韩云波二人,曾这样评价大陆新武侠

杨叛由一篇《死香煞》奠定了他新武侠的代表作家地位。这篇带有强烈悬疑色彩的作品让读者再一次领略到古龙当年创下的武侠悬疑的魅力。但他的文风又有更多凌厉之处,在力量上比古龙作品要突出。

小非的《游侠秀秀》在某种意义上说颠覆了中国传统武侠概念,滑稽搞笑,幽默风趣,在小非笔下,江湖不再是充满血腥充满杀戮的,取而代之的江湖是一个充满谐趣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