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綠水故園,原是宋代朱勔的花園

圖文/倪熊

蘇州綠水故園,原是宋代朱勔的花園

古人詩云:“桐橋西去絲絲柳”、“撐出桐橋野水寬”,可見當時環境非常幽雅。蘇州著名評彈《玉蜻蜓》有“桐橋得子”精彩片斷,現編入《山塘故事》一書。

蘇州綠水故園,原是宋代朱勔的花園

據明末清初的張明弼《董小宛傳》,才子冒闢疆就是在這裡偶遇名妓董小宛:“偶月夜,盪舟至桐橋內,見小樓如畫,寂閉水涯,詢雲:此秦淮董姬……”

蘇州綠水故園,原是宋代朱勔的花園

這也是桐橋遺址旁邊現在比較引人矚目的一幢古建築,叫“綠水故園”,由東路五進古建築與西花園組成。前半部分“桐橋會閒趣館”是對外開放的各種名貴賞石的展覽陳列,其蘇派賞石、硯式盆景,名人字畫及傳統茶道,成為山塘旅遊的新亮點。後半部分現在是中國南社秘書處的辦公室。

蘇州綠水故園,原是宋代朱勔的花園

在過去的山塘街,其實是沒有這棟建築的。現在的這棟建築說起來也是來頭不小,它是原來朱家園的異地修復。那麼,怎麼又會在此地重新建造的呢?此事也是因緣際會,說來話長。

蘇州綠水故園,原是宋代朱勔的花園

說起朱家園,也是蘇州人耳熟能詳,朱家園是蘇州古城西吉慶街中段東側的一條街巷,北出西善長巷,中部連伍子胥弄,東連石皮弄,南部東連小教場,西連壽寧弄,以宋代朱勔的花園得名。朱勔就是那個為宋徽宗時經辦“花石綱”的戶頭。他爸朱衝,底層勞動人民出身,得遇遊方道人送他的幾個治病的藥方在市集擺攤賣藥,賺了很多錢。兒子朱勔善於堆山造園,號稱“花園子”,靠巴結蔡京童貫,混到徽宗身邊得寵。

蘇州綠水故園,原是宋代朱勔的花園

為了滿足徽宗對於奇花異石的瘋狂愛好,朱勔在蘇州設立了應奉局,搜求花石,用船從淮河、汴河運到京城。他的功成名就,為百姓帶來了沉重負擔。一時間,朱勔氣焰熏天,他還通過各種手段積累鉅額財富,生活奢侈腐化。由於動靜太大,東南民不聊生,最後連大奸臣蔡京也看不過眼,向徽宗皇帝講起“花石綱”擾民太甚,“帝亦病其擾”,於是禁止朱勔佔用官用運糧船,禁止挖墓毀屋。

蘇州綠水故園,原是宋代朱勔的花園

方臘造反的時候打出的旗號就是“誅殺賊臣朱勔”,由於御史彈劾,朱勔及其子侄官職皆被黜落。方臘攻陷杭州,發現州府衙門貴賓招待所有數十人,皆錦衣金帶,於是大刑伺侯,嚴刑拷打之下才知這些人竟然皆是朱勔家奴而已。所以,當時的諺謠稱“金腰帶,銀腰帶,趙家世界朱家壞。”但是,寇平之後,徽宗皇帝好了傷疤忘了痛,寵幸信任朱勔如舊。

蘇州綠水故園,原是宋代朱勔的花園

朱勔在《宋史》列傳中名列佞幸,絕非偶然。當時蘇州百姓家中只要有一木一石稍堪賞玩,朱勔就率領健卒直衝其家,往園囿花石貼上黃封條為標誌,就算是又蒐羅到一件御前貢物。百姓稍有怨言,則必冠之以“大不恭罪”,藉機敲詐勒索,普通人家往往被逼得賣兒鬻女,傾家蕩產,朱勔卻大發橫財。他以採辦花石為名,從庫府支取錢財,“每取以數十百萬計”,但進貢到東京的卻都是“豪奪漁取於民,毫髮不少償”。其他如掘墳毀屋貪贓受賄的事情不可勝數,正是滔滔不絕罄竹難書。

蘇州綠水故園,原是宋代朱勔的花園

徽宗建中靖國年間,為修建景靈宮,下令到吳郡徵集太湖石 4600 塊。朱勔役使成千上萬的山民石匠和船戶水手,不論是危壁削崖,還是百丈深淵,都強令採取。太湖石經過長期的水蝕,佳品形成了瘦、漏、透、皺的特點,一些太湖石體量很大,這就給搬運帶來了難題。後來有人想了個辦法,用膠泥把石頭封住,再裹以巾麻載運,解決了這個問題。當時為運載花石,朱勔可任意抽調官、商用船,一度曾影響漕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取得一巨型太湖石,高達四丈,載以鉅艦,以數千名縴夫,歷經數月,運到汴京,徽宗賜名曰“神運昭功石”,封“磐固侯”,朱勔也因此被擢升為威遠節度使。因採辦花石綱有功,加之利用特權公開掠奪,朱勔成為擁有私人武裝的大官僚、大地主。最後抄家時,計有田莊 10 所,良田 30 萬畝,歲收租課 10 萬多石。

蘇州綠水故園,原是宋代朱勔的花園

“甲地名園,幾半吳郡”,家中“服膳器用逼王食,而華致過之”。朱勔搜刮民脂民膏在蘇營造的同樂園,據稱園林之大,湖石之奇,堪稱江南第一。宣和七年(1125 年)10 月,金兵包抄開封,宋徽宗趙佶匆忙讓位於宋欽宗趙桓,帶著蔡京、朱勔父子逃到鎮江,看來當時是想到蘇州朱勔老巢避難。後因金兵未克開封退兵,蔡京等還朝,當時,朝野同聲要求誅殺“六賊”。宋欽宗只得削去朱勔父子官位,並將其流放,後又下詔中途處死,籍沒其家。消息傳到蘇州後,積怨已久的人們衝進朱家,他的園子叫“同樂園”,被搶砸一空。

蘇州綠水故園,原是宋代朱勔的花園

“同樂園”在元為“綠水園”,在明為“泌園”,世稱朱家園。民國《吳縣誌》作朱家園,並注“(在)石皮弄北”。《蘇州城廂圖》等標作朱家園,原南部方形空地稱朱家園。東側小巷並折北段稱殺豬弄,西北口舊名觀音閣(朱家庵觀音閣所在處,今43號),1966年兩處合併稱立新裡。1980年併入朱家園。清末民初,此處頗為荒涼,多桑園,民國9年的1920年,律師劉祖望在此33號建西式宅院“適廬”,前後在此建宅的還有律師朱承鉞、劉重蔭(47號)、畫家顧麟士、顧公碩(30號)等。50號有井圈,以8塊石料並嵌成“八角井”,傳為朱勔家遺物。近代詩人陳去病也曾住本巷。

蘇州綠水故園,原是宋代朱勔的花園

陳去病是中國近代詩人,南社創始人之一,江蘇吳江同里人。因讀“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毅然易名“去病”。早年參加同盟會,追隨孫中山先生,宣傳革命不遺餘力。在推翻滿清帝制的辛亥革命和討伐袁世凱的護法運動中,都作出了重要貢獻。孫中山先生逝世後,陳去病與許多老友政見不一,思想漸漸趨於消極,處於矛盾和痛苦彷徨中。晚年,他對蔣介石的獨裁統治表示不滿,拒絕出任江蘇省政府主席,也陸續辭去了其他黨政職務。1930年,他擔任南京博物館館長,專門從事文史研究,同時他往返於寧、滬、杭等地,在東南大學、持志大學等校講授辭賦學。當時陳去病兼任蘇州古物保管委員會主任,辦公室地點在報恩寺,而古物保管則在朱家園。

蘇州綠水故園,原是宋代朱勔的花園

百年之後,陳去病的外孫張夷致力於南社歷史研究,挖掘南社文化,將中華南社論壇秘書處和蘇州南社研究會辦公地址設立於此,也是歷史的一個遙遙呼應。幾個意思,一是此處距離南社成立的張公祠不遠,二來南社創始人之一的陳去病曾經於此工作過,題寫了“綠水故園”宅名,也與山塘街上青山綠水兩橋遙遙相望,再者也是南社後裔繼承先輩傳統,弘揚為國為民服務之本,在山塘街在社區的文化建設中力所能及的做點自己的貢獻。

蘇州綠水故園,原是宋代朱勔的花園

僅2017年,他們就組織和舉辦了《天下南社》採編座談會暨中國南社研究會與北影常熟研究院戰略合作簽約儀式、紀念柳亞子先生誕辰130週年《柳亞子與中國共產黨人的友誼》展覽和全國書畫巡展 、“古老山塘•新小蘇州”的教育活動、江蘇省南社研究會第五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蘇州市南社研究會第三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江蘇省南社研究會第五屆常務理事會•第一次會長會議、蘇州市南社研究會第三屆常務理事會•第一次會長會議、“中國南社文史館”開館、孫中山洪門文化與南社陳列館正式開館等一系列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影響也很大。

蘇州綠水故園,原是宋代朱勔的花園


顧問:朱鷹、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