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开银行“以房买房”,新方法将房抵押给典当行,但利率高达25%

避开银行“以房买房”,新方法将房抵押给典当行,但利率高达25%

去年以来,多个中央和地方监管部门严查资金违规流入楼市、规范购房融资行为。强监管下,银行资金违规入楼市的情况有所遏制。不过,《证券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有部分购房者将目光转向了典当行,并寻求融资。

1典当资金流入楼市 部分来自“银行-信托”结构

其中,典当行自有资金的利息较高,一般为月息2%,不满一个月按照5天一个周期计算。一般抵押期限为2年到5年,还款方式相对灵活,可以随借随还,不借不产生利息,最快可做到当天到账。

上述工作人员还补充道:“可以放款的前提是手续齐全,个人客户需要提供房产证、购房合同(如果有按揭贷款还需提供借款合同以及还房贷的银行卡)、婚姻证明、身份证、户口本、三方协议(房屋现状为出租时需提供)等证明材料。我们按照“受理—家访—公证—抵押—放款”的流程进行,最快8小时放款。最高抵押额度为房屋市值的70%,如果房屋还有抵押贷款没有还清,直接减去剩余还款金额即可。”

避开银行“以房买房”,新方法将房抵押给典当行,但利率高达25%

2多家典当行提供垫资服务 利率突破24%

避开银行“以房买房”,新方法将房抵押给典当行,但利率高达25%

北京地区某规模较大的典当行工作人员介绍道:“由于房屋典当的最长期限一般为2年,很多客户在合同到期时并没有足够的本金赎当;另一种情况是,房屋市价上涨,客户想借出更多的钱。由于公司需要‘走账’必须结清原合同。典当行会提供垫资服务,客户每10天需缴纳合同额的千分之七作为利息,不满10天按照10天计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为民间借贷利率划定了两道界限,设置了三个区间:第一,对于年利率24%及其以下的利息属于“司法保护区”,法院应当予以保护。第二,对于年利率超过36%的利率,其超出部分属于“无效区”,法院将对超出部分的约定认定为无效,即便债务人已经偿还亦可请求债权人予以返还。第三,对于当事人约定的年利率为24%到36%之间的部分属于“自然债务区”,即这部分利息为自然之债,不得经由诉讼程序、国家强制力得以执行。如果债务人已经履行的,亦不得要求返还。

据全国典当行业监管信息系统显示,截至2018年2月底,全国共有典当企业8532家,分支机构950家,注册资本1731.3亿元,从业人员4.5万人。企业资产总额1641.2亿元。

避开银行“以房买房”,新方法将房抵押给典当行,但利率高达25%

强监管下涉房贷款机构众生相:融资担保公司高调提供首付贷

一年多以来,房地产调控不断升级,但仍有购房人试图尝试各种变形版“首付贷”。《证券日报》记者浏览多个房地产论坛发现,“凑首付正确的方法”、“现在能做房屋二次抵押吗”、“求靠谱不上征信贷款渠道”、“杠杆怎样最大化”等问题依然是讨论的热门话题。

1多家银行不接二次抵押

对于多数购房者而言,买房都从凑首付开始。而名下有房的购房者则多了一个途径,即“抵押贷款”。

避开银行“以房买房”,新方法将房抵押给典当行,但利率高达25%

2典当行房产抵押包装路径

由于银行贷款收紧,不少购房者将眼光转向了典当行,将名下房产典当获取二套房的首付款或者全款,快速获取资金。

避开银行“以房买房”,新方法将房抵押给典当行,但利率高达25%

这位工作人员介绍道:“一般大额流水,我们都会建议客户将采购合同描写为购买家具或者装修款(用于公司翻建等)。借款的实际用途没有机构查询。”

3融资担保仍提供“首付贷”

除了个人申请,通过担保公司或其他中介机构向银行申请贷款也是途径之一。

在某担保中介,工作人员的表述和典当行类似,“如果名下没有公司,通过亲戚朋友的公司也可以申请经营贷款。只需要公司法定代表人和借款人签署‘实际控制人’的协议,如果是空壳公司还可以包装公司流水以符合条件。”

据群主介绍,该群的所有用户都是在为买房凑首付甚至是凑全款,他坦言:“现在除了公司经营,突然有几百万元的资金需求,十个中有九个都可能是为了买房。”

由于现行政策下,各家银行的信用贷款产品额度一般为30万元,最多不超过50万元,跟北京地区房价相比差距不少。同时,在一家银行申请信用贷后很难再向另一家银行申请成功。

——证券日报之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