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抵制抗日神劇

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開始到1945年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我們打了整整十四年;整整十四個年頭,為了抗戰的勝利,無數仁人志士為抗戰奔走,無數先烈為抗戰捐軀,前輩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抗戰讓我們驚醒,那段歷史值得我們銘記。

為什麼要抵制抗日神劇

對我們來說,抗戰是歷史,那段歷史是國恥,就像生死線中說的那樣“這場戰從一開始就輸了,這場仗是他們的國策,而我們呢,忙於內戰和剷除異己,交通和通訊還都在上個世紀,華北看湖廣就像如同看國外一樣,不知道何為國家,比無力製造飛機大炮更加的可怕;日本人冒充中國人佔領了沽寧,以後還能這麼幹,因為我們是一盤散沙”。

為什麼要抵制抗日神劇

由於當時技術文化的落後,以及中國軍隊缺乏有效地訓練和戰術素養,在軍事上更是遠遠落後於日軍,導致山河破碎黎民塗炭,我們的同胞流離失所,我們的大好河山變成了一片焦土,四萬萬同胞被倭寇侵擾。那場仗以我們的勝利結束,但其實我們輸了,輸在了缺乏知識文化和統一的領導,付出如此慘重代價換來的勝利,還叫什麼勝利。我們正視那段歷史,銘記那段歷史,為的是我們以後不再被別的國家侵略,為了我們的子孫不再被別人奴役;我們努力發展學習研究科技,為的就是讓我們的國家站在在世界頂端,我們的人民能夠安居樂業。直面缺陷從來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丟人的是不敢承認缺陷。

為什麼要抵制抗日神劇

一段時間以來"神奇"的鏡頭接二連三出現在抗日題材電視劇中,已經成為電視熒幕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網友戲稱"手撕鬼子"為"橫店(某影視拍攝基地)名菜",戲稱此類作品為"抗日神劇"。有的還調侃道:"鬼子堅持了八年真不容易!"事實上,雷人橋段層出不窮的現象透露出的是,風靡熒屏的抗日題材電視劇越來越類型化。"抗日"逐漸簡化為一種故事背景,其內核被悄悄替換成武俠劇、愛情劇、偶像劇。即使主線仍是"抗日",武打、槍戰、愛情、時尚、性感等類型元素也統統裹挾進來。

為什麼要抵制抗日神劇

抗日劇屬於主旋律範疇,題材穩妥,而且每年的電視臺需求量很大,有相對穩定的收視率,總之對投資者來說,性價比和安全性都很高。部分抗日劇為何扭曲、異化成雷死人不償命的模樣呢?很簡單,電視劇的題材就那麼多,老百姓愛看的元素也明擺著,但古裝劇、涉案劇被踢出黃金檔,宮鬥、穿越被禁止,家鬥、諜戰數量太多被調控,現實題材更是禁忌多邊界不清難以琢磨,剩下的只有抗日劇這個旱澇保收的避風港可以做文章。可是當所有的創作者都被趕到狹窄侷促的池子裡,一邊不可避免造成創作的同質化,一邊也無可挽回地瘋狂加料博出位。於是偶像化抗日、家鬥式抗日、諜戰加抗日、武俠抗日、愛情抗日……牛鬼蛇神全來了。

為什麼要抵制抗日神劇

抗日神劇是指戰爭遊戲化,我軍偶像化,友軍懦夫化,日偽白痴化的一種電視劇。中國的抗日題材的電視劇非常多,但質量參差不齊,有的甚至出現很多誇張、雷人的虛構場景,因此被網友稱為"抗日神劇"。這些抗日神劇把敵人描繪得過於弱智,這不僅是對歷史的歪曲,更是對浴血捍衛家國的先烈們的不敬;國軍和共軍都是由最平凡的老百姓組成的,很多是被日本鬼子的所作所為逼著上了戰場,他們都為抗戰灑下了自己的熱血。我們需要敬重的不僅僅是某個軍隊 某個黨 某個人,而是那為中國戰鬥的一代人。這代人應該被永遠銘記。

為什麼要抵制抗日神劇

我們拍抗戰劇是為了緬懷先烈,讓人們記住那段歷史,也讓人們知道眼前生活的來之不易;抗戰是悲情的,不是爽劇;坦白說我很討厭那些抗日神劇,劇中高度神話我軍,醜化敵軍這糊弄的是我們自己。試想一下如果不加以限制,我們的後代看到滿世界的抗日神劇,問我們“爺爺,日本鬼子那麼傻怎麼還能侵略我們八年?”我們怎麼回答?醜化的是日軍,可我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在被日軍壓著打;如果日軍像神劇中那樣不堪,那我們被日軍擊殺的前輩呢,他們如何?抗日神劇打的不是日本人的臉,打的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臉。

為什麼要抵制抗日神劇

為什麼要抵制抗日神劇

為什麼要抵制抗日神劇

為什麼要抵制抗日神劇

看看這些抗日神劇,主角帶著加特林騎著摩托車大殺四方,配角八百里擊斃敵方機槍手;抗日奇俠功夫無敵,手撕鬼子;九歲的爺爺被鬼子殺了,包子雷蔬菜雷雷人不淺;捷克式布倫式傻傻分不清,無限子彈手榴彈炸飛機,各種現代武器裝備亂入;抗日劇這麼拍編劇真的不怕先烈們晚上去跟他聊聊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