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中后期有个兼职,很多大官挤破头想进去,里面的人却没官位

清朝中后期有个兼职,很多大官挤破头想进去,里面的人却没官位

军机处

兼职,在如今的今天是一个很常见、很平淡的词汇,在古代也是如此,但在清朝的中后期有一个兼职却是全国人民疯抢的饭碗,可气的是,能最终进去的没几个人,很多大官挤破头都想进去,而里面的人的的确确没有任何官位、官衔,但从里面出来的人个个受人尊敬,这个兼职史书上浓墨重笔的记了下来就是——军机处。

军机处是清朝官署名,也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于雍正七年因用兵西北而设立。雍正帝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泄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雍正十年,改称"办理军机处"。设军机大臣、军机章京等,均为兼职。乾隆帝时期复设军机处,从此成为清朝的中枢权力机关,一直到清末。

清朝中后期有个兼职,很多大官挤破头想进去,里面的人却没官位

军机处

乾隆帝扩大了军机大臣人数,任命鄂尔泰、张廷玉、讷亲、海望、纳延泰、班第等六人为军机大臣,军机章京也由原来的十人扩充至十六人,满汉各半。此后,随着其权力的加大和处理事务的增多,人数相应又有所增加。在对人员编制不断充实的同时,军机处处理事务也日益增多,权力愈加扩大,各项制度也不断趋于健全。

清朝中后期有个兼职,很多大官挤破头想进去,里面的人却没官位

乾隆

乾隆时期,军机处扩大到"内而六部卿寺,暨九门提督,内务府太监之敬事房,外而十五省、东北奉天、吉林、黑龙江将军所属,西南至伊犁、叶尔羌将军、办事大臣所属,迄至四裔诸属国,有事无不综汇"。 其职责几乎无所不包。军机处所承担的职权,已使它超出内阁之上而成为全国政事的中枢。为保证其所负担的各项职责能顺利得到贯彻,乾隆帝还为它制定了各种具体的规章制度。

清朝中后期有个兼职,很多大官挤破头想进去,里面的人却没官位

军机处

尽管军机处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如此重要的作用,但乾隆帝却始终未设专官,未立衙署。其职权范围虽广,但不过是仅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的一个皇帝私人的秘书班子而已。

清朝中后期有个兼职,很多大官挤破头想进去,里面的人却没官位

军机处

军机大臣既无品级,也无俸禄。军机大臣之任命,并无制度上的规定可供遵循,完全出于皇帝的自由意志。军机大臣的职务也没有制度上的规定,一切都是皇帝临时交办的,所以军机大臣只是承旨办事而已。"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这些都说明军机处是皇帝中央集权的最好的工具。

在当时,凡是在官场上想有一番作为的,无不渴望得到皇帝的信任,能跻身军机处。而能成为文官最高品的大学士,又能成为权力最重的军机大臣,是高层文官们毕生追求的人生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