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雍正皇帝一生的功与过?

大牛无形


雍正王朝的“摊丁入亩”,免除了天下百姓的“人头税”,从经济上舒缓了民众的负担。以政冶角度来说,免除的,可是2千多年以来,中国农民对土地的依附。此举,仅在“万历中兴”时,张居正搞了一次,就这一次,既成就了张首揆,也让张权相死后,遭受了,被士绅阶级反扑后的掘尸夺谥之痛。

士绅阶级为何这么厉害?中国的封建社会,看着是皇帝当权,实则皇帝不过是士绅阶级的代言人,士绅是出则士,入则绅的群体简称。出士则攫取天下最好的资源,来培养其下一代承继他们的衣钵,继续居于社会生物链上游。即便老了归养桑梓,他们还是当地的名流绅士。


可见雍正爷革弊鼎新的决心。与该法同期铺开的,还有“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用以免除士绅的天赋神权,即令官士则免赋不役,绅士则免差不纳的制度作废;还有改养廉银之“火耗归公”;更有平等民权的“废除贱籍”,让受迫害而堕贱之人,重回正常民户。

够了,雍正皇帝仅以敢向强大的既得利益阶级全面开战的勇气,就足以令他名垂青史,留芳百世。可偏偏青史不青,皆由强者书墨洒素,士绅阶层是把持着社会上大部分资源的强者。所以,四爷除十三爷就没什么盟友;所以,雍正帝一出场就是悲剧性人物。注定了他的史评是被妖魔化的贬书。注定了会以“夺谪”来证伪他继位的合法性,注定了会以“凶残寡恩”来证伪他人格的健全,注定了会以“血滴子”来证实雍正朝的黑暗恐怖。


经过雷霆般改良制度、反腐饬吏、追缴亏空、整顿财政、改土归流,这位四十五岁方登御大宝,因而大器晚成的皇帝,卯足了劲。与士绅阶级对擂、与诸兄弟近战、与权臣年羹尧、隆科多绞杀、与准噶尔游牧帝国耗争;也创设了令官员胆寒的“密折制度”,也划定俄国与大清的疆界,也曾用“文字狱”来弹压言路,也曾置立“军机处”转传皇命诏旨;但终究,是为了证实“为政务实、施政严猛”方针的价值几何?于是,外表波澜不兴、其貌不扬的雍正王朝,却静静地支撑起了乾隆一朝表面的衣冠楚楚和雍容华贵好多年!




因为

“摊丁入亩”——得罪了所有的地主

“改土归流”——得罪所有的西南地方权贵势力

“火耗归公”——得罪了所有的官员

“官坤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得罪了所有的权贵士绅阶级


没有那一个朝代的皇帝会那么愚直,那么有胆有略,那么不在乎青史之评、悠悠众口,那么以勤先天下,你还不是最后的崇祯皇帝,何苦对着煤山发狠!还是用你的墨宝作个慨然天地的结语吧,“褒贬自有春秋,俯仰不愧天地”。做为十七至十八世纪的满族皇帝,不,中国皇帝,雍正还是担得起“中国”二个字的。


剑雄品评文史经济

在“九子夺嫡”的斗争中,雍正笑到了最后,成为清朝的第五位皇帝。雍正在位期间,“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是康乾盛世的关键性人物。做过的有影响力的事情:

第一,巩固帝位,排除异己。上位之除,夺嫡的斗争仍未停止。采取多种政治措施,恩威并施,分化瓦解皇子集团。创立秘密立储制度,避免皇位继承而引起争端。打击年羹尧、隆科多。

第二,成立军机处。由皇帝在内阁中挑选大臣,跪受笔录,辅佐皇帝处理军政大事。军政处使皇帝可以乾纲独断,集天下权力于一身,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第三,整顿吏治。康熙末年,吏治腐败,财政连年亏空。雍正克服各方阻力,大规模清查亏空,设立会考府,实行火耗归公、养廉银制度。官绅一体当差,官僚集团也要纳税。雍正整顿吏治态度坚决,雷厉风行,使腐败问题得到好转,因动作过激,也不可避免地造成冤案。

第四,摊丁入亩。一举取消人头税,按田亩纳税,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是损害了富人的利益。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第五,改土归流。西南少数民族实行的本是土司制度,由少数民族首领治理,其职务可以世袭,仅仅名义上接受清朝册封。通过改土归流,打击和限制了土司的地方割据和特权,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联系,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土司反抗,雍正坚决武力平定,也引起一些民族矛盾。

在经济上,雍正重农轻商,实行铜禁,阻碍了商业的发展。在文化上,实行文化专制,大兴文字狱。设立驻藏大臣,维护了祖国领土完整。废除贱籍,解放贱民,为社会提供了劳动力。

在位十三年,勤政爱民,革除社会弊端,推动生产力发展,为乾隆的继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叶奇鑫

总体来说,雍正一生功大于过,雍正即位后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促进了清朝经济的发展,百姓生活富足,政治清明。雍正时期在整个清朝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康乾盛世实为康雍乾盛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