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時光|喝過很多巖茶 卻依然泡不好?

品茶時光|喝過很多巖茶 卻依然泡不好?

茶葉的口感,離不開正確的沖泡方法,誰都會泡,但要把一泡茶的湯色、香氣、滋味、韻味發揮得淋漓盡致,絕非易事。茶、器、水、人,缺一不可,尤其要懂得根據每種茶的自身特性沖泡。

一、巖茶沖泡

泡巖茶的茶器,以紫砂壺和白瓷蓋碗為佳。而白瓷蓋碗由於傳熱快,發茶性佳,現今已成為很多人泡飲巖茶的首選茶器。其他色澤、不同材質的蓋碗只要順手、不吸味都好使用。

品茶時光|喝過很多巖茶 卻依然泡不好?

蓋碗泡茶最大的好處是茶味真實,茶好,茶湯和香氣就自然流露出來了。反之,茶質差,蓋碗不會過多掩飾缺點。而且買蓋碗比較容易,價廉物美,泡茶時容易靈活掌握分寸。

陸羽的《茶經》中說,“水為茶之母,名茶還需好水泡”。可見好水對茶的重要性。沒有好水,就泡不出好茶。選用不同的水,會使巖茶的香氣和味道出現很大的差異,品質差異明顯。

品茶時光|喝過很多巖茶 卻依然泡不好?

在眾多泡茶用水中,以當地山泉水為上,蒸餾水最為適中,硬度大或氯氣明顯的自來水不可用;水溫需現開現泡為宜;水溫低於95℃或長時間連續燒開的水都略遜。

沖泡

巖茶的沖泡好壞與否,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人。泡茶的人是否足夠了解一泡茶的特性,並選取適合的沖泡方法,至關重要。

首先了解巖茶投茶量。投茶量與個人的口感有關,或濃或淡,並無硬性規定。沖泡巖茶的時候,可根據個人飲茶習慣決定投茶量的多少,由於巖茶條索較為粗壯,因此投茶量一般不少於蓋碗容量的五分之三。

品茶時光|喝過很多巖茶 卻依然泡不好?

茶葉的浸泡時間也有講究,巖茶頭前二道的沖泡時間不要超過20秒,控制在10秒內為宜。之後每加衝一泡,坐杯時間相應增加10~30秒。而火功重的傳統巖茶相對於輕火功的巖茶,沖泡時間還可適量縮短;存放好的老茶和一般的老茶泡法更有講究,一切以自身口感為準。

二、巖茶品鑑 —— 每泡都有講究

巖茶滋味醇厚,內涵豐富,有特殊的“巖韻”。茶樹品種特徵能從滋味中體現;香氣或高或長,高則濃郁,長則幽遠,香型多樣,如花香、果香或帶乳香、蜜香等等;品茶時先嗅其香,再試其味,每泡層層依次細品。

聞香有聞幹茶香、蓋香、水香、杯底香、葉底香等等;嘗味時須將茶湯與口腔和舌頭的各部位充分接觸,並重復幾次,細細感覺茶湯的醇厚度及各種特徵,綜合判斷茶葉的特徵和等級,其中山場氣息更為高深。

巖茶的每一泡均有變化,前三~四道最要緊。

品茶時光|喝過很多巖茶 卻依然泡不好?

一泡

品茶應先看水色是否清澈豔麗,是否橙黃色,是否三層分明。以表面有“金圈”者為優;

再聞其香,香要清純無雜而幽香清透為佳,三品其味,徐徐入口,領略水香與飄香是否合味。

二泡

應重點放在茶味上。茶味是否醇厚,有否較明顯的苦澀味或雜味。茶湯吞下喉後,口腔似有物留下,較原來有沉的感覺。許多茶客就是要那一股"骨氣"頂在嘴底喉間。

品茶時光|喝過很多巖茶 卻依然泡不好?

三泡

重點在“韻”字上下工夫。茶湯在口腔中是否有鮮爽感,是否有一種天然況味,是否在喉頭有潤滑辛爽之快感,將茶湯吞下時滑順兼有氣感直下,直指脾肺。武夷巖茶十分講究“巖骨”,喉韻到巖韻互為促動,杯底熱香、冷香變化非常豐富。

品茶時光|喝過很多巖茶 卻依然泡不好?

三、好茶分享

飲用好茶分三種境況。

第一是閉目,閉目可以產生幻想,蘇東坡說從來佳茗似佳人,我的理解好巖茶很雄壯,讓人想到大丈夫,沙場老將,似乎可以指揮千軍萬馬的軍師。

第二是眼神內收,垂簾微閉,精力集中在茶味上。

第三種方式是將眼神投向無限遠的地方,這時候也許一泡好茶所帶來雲霧山川的茶鄉風光就會展現在眼前。

道家的"先天而天弗遠",就是要找到和自然尊重相處、互動的法則。實際上人在大自然面前很弱小,茶太奧妙了,在茶味中能充分體會人與自然的關係。就如《易經》裡說的"與天地合其德"。


喝茶不是一種盲目的喜好,你懂茶,茶也會自然的懂你。知茶,懂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