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欢喜(民间故事)

身为退休教师的王老太,八年前老伴不幸去世,当时三个儿女商议对她的赡养问题,各自都有自己的打算。在企业工作的老大,提出三兄妹轮流赡养,一家管一年。自己开了个小公司的老二,主张由一家赡养,其它两家给经济补尝。在小学教书的女儿老三说,她可以长期赡养妈,也不要两个哥任何经济补尝。

他们各自发表意见后,叫妈表态,王老太想,她自己有退休养老金,有一套三的住房,完全可以单独生活,问题是自己年纪大了,要不同意随儿女生活,遇生疮患病没有人照料,只好同意儿女的意见。但单跟那一家过,其它两家会说长道短,便说同意老大的意见,一家住一年。

从谁家开始,老大说从大到小,小妹说从小到大,老二说,你们两个莫争,干脆从我开始。最后决定抓阉,写好一二三的纸砣,抓了后就按号赡养。

结果老大是一,小妹是二,老二是三。王老太就先到了老大家。开初,老大两口子对老人特别孝敬,茶上手,饭上手,妈前妈后不离口,想吃什么就给买什么。过了半年,老大喊到王老太说:“妈,你那套房空起,太不划算了,我给你租了出去,月租金二千。租房合同写好了。”边说就边把合同拿了出来,他把第一页正文的内容给王老太看了,就拿空白的第二页叫王老太签字,她认为老大这种想法也对,就签了名字。

这以后,王老太不知什么原因,老大两口子对她的照顾,一天不如一天了,大儿媳开始看她不顺眼,有时还指桑骂槐,久而久之还发生争吵,还未到一年时间就想赶老人走。住满一年的前三天,就给老三打了电话,说满期当天,必须来把妈接去。老三问多两三天接行不行?老大说多半天也不行。

老三无法,就在那天上午给学校请了假,去把王老太接到了家。常言,女儿是妈的小棉袄,老三把她照顾得特别好,天天嘘寒问暖,生活无微不至,经常变换着花样做她喜欢吃的饭菜。一切家务也不要她做,还硬要叫她跟小区的大妈们出门去游玩、唱歌跳舞,锻炼身体。她在女儿家过得十分开心快乐,满一年她不想走,女儿也劝她继续住。老二也巴想不得,不接妈去住,乐得轻轻松松过他们自己的日子。

星期天休息,老三喊到妈说,“我发觉大哥二哥都有可能想打你那套房子的主意,我建议你慎健在处理好,免得你百年之后大哥二哥,争夺遗产,闹上法庭,你在九泉下也不会安宁。”

“我是想把那套房给你。”王老太说:你大哥、二哥结婚我都花了钱,还给他们买房付了首付款,你结婚是你们自己花钱买的房子,没有花我的钱,把房子给你,我才算公平。

“妈,你的心意我明白,但我决不会要你的房子,两个哥哥也不会同意。”老三说:我的想法是,您的遗产,我们三姊妹都不给,把你的遗产全部给镇中学,资助困难学生读书好不好?

王老太觉得老三建议可以考虑,她曾想过,把她的房屋赠给学校,让学校卖了资助困难学生。经过再三考虑之后,她叫老三起草了遗嘱,并通知了镇中学刘校长,一同到公证处去进行了公证。

时间过得真快,王老太在老三家不觉满三年了。心眼多的老二,忽然想到,小妹让妈长住她家,是不是别有企图,是不是想得妈的遗产,便同媳妇商量,要把妈接到自己家住了。想到就做到,他立即开车到小妹家,把王老太接到了自己家里。对他妈说,我们公司的事多,没有空陪你,你要多照顾你自己。自然,老二两口子对她没有刻意的孝敬,基本上是平平淡淡。

王老太在老二家住,就感觉很不习惯,便又提出回到老三女儿家住。老二看到他妈的身体不如以前,心中暗喜。说你舍不得你女儿,要到她家去住,我没意见,但你那套房子今后给谁,是不是也要有个意见,打算怎么处理?

王老太心想,两个儿心里都想她的房子,没好气地说,给你嘛!老二心里想,给我我就要。过了几天,他就起草了遗嘱,叫他妈签字。王老太心想,如果不签,老二肯定要吵闹,不得罢休,好在她房屋给镇中学,办了公证遗嘱,现在签了也不起作用,她就签上了名字。老二自然心里感到欢喜,很快就把他妈送到了小妹家去住。

几年以后,王老太因病医治无效,不幸去世,老大老二都心里欢喜,老大拿了妈的遗嘱,(实际上是住在他家时,写那份租房合同,他把第一页的内容换成了遗嘱。)去办理房产过户手续。老二也拿着遗嘱去办过户手续,没有想到镇中学刘校长,也拿出一份遗嘱来办过户手续,三个人不约而同到了房管所。

最后闹上法庭,法官宣判:“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公证遗嘱的效力最高,镇中学持有的公证遗嘱,王老太在去世前并没有到公证处撤销,合法有效。”老大老二持有的遗嘱,都成了废纸一张,气得吹胡子瞪眼,落得一场空欢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