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地亚红豆杉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曼地亚红豆杉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

曼地亚红豆杉可用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但在实际中以扦插繁殖作为红豆杉最主要的繁殖方式。

种子繁殖 种子9 ~ 10 月成熟,需及时采收,用水洗法搓去红色假种皮,洗净,浸泡后用湿沙贮藏。种子后熟期较长,具有双休眠特性,需经两冬一夏方可发芽。最好秋采秋播,春播于4 月中下旬进行,在苗床上播种育苗,横畦按行距20cm×5cm 浅沟,均匀播种,覆土2 ~ 3cm,播种量每平方米5 ~ 10g。播种后稍镇压。播后20 天即可出苗。苗期用遮阳网遮阴,透光率20% ~ 30%,干旱应及时浇透水,并适时除草松土间苗。

扦插繁殖

①母树选择。一般情况下,幼树枝条比老龄树枝条生根快,成活率高。

②扦插方法。在采穗前1 年秋冬季施1 次以磷肥为主的基肥,并在当年春芽萌发前施1 次以氮肥为主的追肥。在剪取穗条前15 天左右,全面喷施1次70% 甲基托布津800 倍液防病和促进芽叶健壮。用铁线或竹筷在已消过毒的插床上以3cm×3cm 株行距按深约3 ~ 5cm 扎小孔,并将插条放入孔内,用手压实,使插条与基质紧密结合,然后浇透定根水。

③扦插时间。前一年的秋梢以春插为佳,当年枝梢以秋插为好。春插在3 月进行,秋插在9 月下旬至10 月上旬进行。为促使根系发达,将插穗下部1/3 浸泡在黄泥与生根药水混合液中2 ~ 10 小时,然后再扦插。扦插密度以叶片相互不重叠为原则。扦插完毕后浇1 次透水,用多菌灵800 倍液喷洒1 遍。

曼地亚红豆杉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④插穗选用。选择健壮、无病虫害、枝叶茂盛的母树,剪取秋梢或当年生半木质化的嫩枝作插穗,穗条以用手折有弹性而不易折断为宜,选择发育健壮、无病虫害的插条扦插材料以当年生枝和2 年生枝较好,每段长6 ~ 10cm,保留1 ~ 2 个芽,下端剪成平滑的马耳形切口,插条下端对齐,每30 ~ 50 根插条捆成1 捆,放置在无风、背阴处,并经常喷水,以保持湿润。剪枝要在阴天,避免高温强光照的天气下进行,剪下的枝条要放在阴凉处。插穗直径0.2cm 以上、穗长7 ~ 10cm,插穗切口下部要平。插穗剪好后去除下部叶片,保留上部40% 叶片,要随剪随插。

⑤ 扦插深度。扦插深度为插条1/2 ~ 2/3 左右,即10cm 插条插入基质中部分为5 ~ 7cm。实际操作每平方米扦插650 ~ 1300 株。

曼地亚红豆杉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⑥ 扦插后的温、湿度及水分管理。扦插后床面深5 ~ 10cm 处地温应保持在22 ℃ ~ 28 ℃, 土壤持水量为60% ~ 70%, 棚内以温度18℃~ 28℃、湿度85% 为宜。适时、适量浇水,保持扦插基质湿润。浇水时水流不能过急,防止将插条冲出,水分过多易引起插条腐烂。当中午气温持续过高时,可揭开薄膜喷水或薄膜外喷施水的方法降温。

⑦枝条部位。靠近树干基部或树冠中下部的外围2 ~ 3 年生枝条扦插生根率最高。

⑧采条季节。扦插最佳时间一般以3 月中旬为宜。在插床各种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一年四季均可扦插生根,可做到随采随插。

⑨光照强度。扦插时必须遮阳,避免直射光照射,减少蒸腾。扦插后遮光度60% ~ 70% 的生根率最高。成活后逐步撤掉遮阳物。

苗期管理

圃地选择 应选交通方便、易于排灌、土壤质地疏松、pH 值5.5 ~ 6.5的微酸性沙质壤土。圃地选好后,施足基肥,全面翻耕、碎土,并清除石块和草根,然后耙平。苗圃四周开好深排水沟。

苗床准备 做畦时要掺入珍珠岩50%、细沙20%,经拌匀后再做畦。苗床宽1m、长12 ~ 16m,畦高15cm,畦边用板挡住,板长2m、宽15cm,以便于操作。畦与畦之间开好排水沟,宽30cm、深15 ~ 17cm。苗床用平板抄平后,用甲基托布津800 倍液喷洒苗床,喷洒速度要慢,使药液渗透到5cm左右为止,两天后可插苗。

水分管理 采用塑料全封闭育苗,苗床扦插后用长1.9m、宽3 ~ 4cm的毛竹片, 两头削尖插入畦边土中8 ~ 10cm,形成拱形。小拱棚中间高度离畦面30 ~ 35cm、两边离土20cm 左右,然后覆盖薄膜。苗床四周都要密封好、不漏气,以保持苗床的温度和湿度。苗床温度一般为20℃~ 30℃,相对湿度75% ~ 90%。每天喷水次数视天气而定,一般2 ~ 4 次,水分不宜过多,少浇勤浇原则,以插条叶面有雾珠或基质表面不干燥为宜。

日常管理 在扦插前或扦插后,要在苗床上方搭建遮阳网棚,棚高2m,遮光率以85% 为好。扦插后每天要检查苗床,观察温度和湿度。苗床不干不喷水,在薄膜内壁上没有露滴时,要在畦沟里灌水,待苗床湿润后即排除畦沟中的水。棚内温度保持在22℃~ 32℃,空气湿度以70% ~ 85% 为宜。如棚内气温高于37℃,要及时通风。插条生根成活后,先揭开部分薄膜,使苗木经受5~10 天炼苗后再全部撤除薄膜小棚。随即施1 次追肥,用0.2%(15 ∶ 15 ∶ 15)复合肥水溶液或0.1% 尿素和0.2% 磷肥混合水溶液进行洒施。拆除大棚遮阳网的时间视棚内温度而定,春插在立秋后进行,秋插在插后30 天左右进行。当小苗地上部分生长至10cm 以上时,可移栽出苗。插条生长15 ~ 18 天,插头变粗,开始出现根瘤。有的插头腐烂,在烂掉部分上边仍能长出根瘤。28 天左右普遍形成根瘤。30 ~ 45 天大量生根。刚生根时只有1 ~ 2 条,以后逐渐增多。根生在根瘤上,有的插条2 处生根,另一处生在贴地面处。70 ~ 80 天,有的根长达50mm,有的刚生根,个别的100 天左右才生根。如果管理得好,生根率可达90% 以上。

施肥 插后4 周开始,每周喷洒1次0.2 ~ 0.4% 磷酸二氢钾溶液补充养分,促其根系生长。5 月上旬,喷施叶面肥,选择磷酸二氢钾500 倍液水稀释,对叶面进行均匀喷洒即可。

病虫害防治 曼地亚红豆杉在生长过程中一般不发生病虫害,以预防为主,扦插初期采用1500 倍液的纯白甲基硫菌灵对幼苗均喷洒,预防一次即可。

高温季节管理 苗床温度应在18℃~ 35℃之间,炎热天气要通风炼苗。首先揭开薄膜一头通风炼苗,每天2 ~ 3小时左右,3 ~ 4 天后两头通风炼苗,并逐日延长炼苗时间。8 月下旬,可以撤去塑料薄膜。生根后不能忽视浇水,如果扦插基质干燥,小苗根系易枯干死亡。

曼地亚红豆杉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起苗定植

根系长到10 ~ 12cm 时,可以起苗定植,起苗前先将苗床淋湿,用铁铲子将苗木从根部轻轻铲出,并轻轻抖落粘在根须上的珍珠岩,拔苗时带些泥土,保持根系的完整性,以确保成活率。将植株50 株为1 捆,将底部处理整齐,用吸水保水的卫生纸完全将根须抱住,放入准备好的水中浸湿卫生纸所包的部分,用塑料包住浸湿部位,最后扎紧袋口。经包装的植株湿度和鲜度在长途运输过程中不受影响。

大田移栽 株行距40cm×40cm,每亩栽植2000 ~ 2500 株。栽种时,种植穴深20 ~ 30cm,穴底施有机肥1kg或过磷酸钙100 ~ 300g 作底肥。上覆细土1 ~ 2cm,再定植苗木,并浇透水1 次。

扦插小苗移栽 栽植时要采用地膜覆盖、定点挖穴栽种的方法,或采用移栽后覆盖厚3 ~ 5cm 的稻草,地块四周打木桩,用草绳横压拉固定,以防风吹。移栽后1 ~ 2 年后地膜破裂,要及时松土除草,每年施复合肥3 ~ 4 次。

修 枝

曼地亚红豆杉一般种植3 年后即可适当采收枝叶,6 ~ 7 年后进入盛产期。采剪时间为每年10 ~ 11 月,此时树体尚未停止生长,树液尚未回到根部,枝干中紫杉醇含量较高。剪枝以轻剪为主,剪取多年生的枝梢,并留一小截枝干,以便翌年萌发枝叶。

病虫害防治

曼地亚红豆杉在生长过程中一般不发生病虫害,苗期以预防为主,可用50% 多菌灵300 倍液可湿性粉剂结合喷雾器喷洒叶面,以预防蚜虫等常见病虫害,整个苗期通常预防1 次。高温和干旱季节,个别红豆杉幼苗会发生叶枯病和赤枯病,可喷施1% 的波尔多液防治。

越冬管理

11 月初,要采取保温防寒措施。首先浇1 遍水,然后搭低架(略高于苗高),上铺草帘。如果直接将帘盖在苗床上,小苗会因冻僵而易被折断。第2 年不用覆盖塑料薄膜,只用遮光率为50% 的塑料遮阳网遮阴和进行日常管理,冬季不用采取防寒措施。第3 年起不用遮阴,在全光下正常管理。经过3 ~ 4 年的管理,可培育出高40 ~ 70cm 的树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