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命懸一線的特斯拉,看中美世紀貿易大戰

從命懸一線的特斯拉,看中美世紀貿易大戰

這個世界上如果有一個公司處於破產邊緣的話,我們總是可以總結以下幾個原因:技術跟上時代了,產品質量不行,管理不善,沒有客戶,競爭對手太強等幾個原因。

如果我們把這幾個因素想套在特斯拉身上套的時候,發現這個規律失效了,首先是特斯拉技術還是比較NB的,單從技術來看,我們還找不到特斯拉競爭對手,無論是德國BBA, 美國GFC, 日本THN,他們在電動車領域好象均沒辦法和Tesla進行競爭,無論怎麼說這9大車廠還沒有從技術領域可以威脅Tesla,所以說Tesla是因為技術原因導致困境應該不成立。

從命懸一線的特斯拉,看中美世紀貿易大戰

是產品不行嗎?雖然最近出了一次Tesla車禍而導致車毀人亡的事故,造成這個事故的原因好象auto pilot,但是因為人操控車而導致車禍,好象很少有報道,更加是因為車的製造質量而導致的車禍好象就沒有,Tesla每年在中國大陸大約有2萬輛銷售,幾乎沒有這方面的報道,所以我們可也認為tesla車的質量是過關的。

如果有機會把Tesla的整車打開來看(其實比較簡章, 每個Tesla的4S店都有解破的Tesla車),其實Tesla車並不複雜,甚至Tesla車的結構和零部件要遠遠少於燃油車,如果從製造的角度來看,Tesla車供應鏈要遠比普通的燃油車要短,管理的複雜度也要小很多才對。

從命懸一線的特斯拉,看中美世紀貿易大戰

難道是Tesla車是沒有客戶?這個就更不是了,遠的不說,單就Model 3而言訂單已經高達50萬輛,如果你在中國訂一輛Model S或是Model X,提車的時間要等6個月!

那為什麼是Tesla會出現這樣的財務危機呢,原因只有一個是:生產出不來!!!!

據網上的報道,因為Tesla Model 3積壓了太多的訂單,馬斯克已經把生產Model S和Model X的人調往生產Model 3去了,就是這樣你能猜出來和Tesla一天可以生產多輛model 3嗎?

只有200輛!!!區區的200輛!

每天200輛,一個月滿打滿算才6000輛,一年才7萬輛, 50萬的訂單意味著7年才能交付完成!!!

Tesla之所以產量這麼低,我想不外乎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個:配套工廠太少了,大部分的低附加值的配套的產品估計都是Tesla自己生產的,但是很明顯,在美國招聘做生產人員並不是太多,也不太好招, 所以Tesla只能自己生產,

第二: 熟練的工人不太好招,特別是在東海岸和西海岸,因為年輕人不太願意在工作做工,收入太少或是自律性要求高,招熟練的工人並不容易;

第三:美國每年培養的學機械的大學生太少,加上這幾個MBA的教育大規模的生產管理的人員也供應不上,所以在美國目前組織大規模的生產其實並不容易。

我想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吧,Tesla一直想到中國來建廠原因之一吧,當然Tesla想到中國來建廠還有一個原因是看中中國的市場了,因為高昂的關稅,阻止了Tesla在中國放大的銷售。

如果在中國建一個電動車生產廠來看,如果產量不達到每年20萬輛都不好意思和別人說,無論是比亞迪還是生產大客車的宇通,在電動車的領域,還從沒有聽說過是因為產能的原因而導致的財務危機,在中國只有賣不出去的電動車,而沒有生產不出來的電動車,產能幾乎無限。但是Tesla因為要不要合資的原因,在中國的建廠生產處於舉步不前的地步。

從命懸一線的特斯拉,看中美世紀貿易大戰

假如Tesla能和中國達成一致,在中國建廠生產, 生產瓶勁就全部消失,很快中國上游工廠就可以為Tesla建立配套的生產廠房,招聘學機械大學生或是生產管理人員更是大把,可以隨便挑,而Tesla美國可以專注的設計軟件和銷售,並可大大降低成本,當然中國也有很多好處!

如果能解決生產危機,特斯拉的財條危機也會自動消失!

從命懸一線的特斯拉,看中美世紀貿易大戰

這個事情也側面反應了中國和美國的貿易大戰不可解之處,美國想讓生產製造迴流到美國,這個困難重重,不僅是工廠不願意把生產廠設在美國,而是因為過去50年當中,美國去工業化不僅工業化未端搬走了,而是整個鏈條都搬出了美國:從教育開始,從美國的小學、中學、職業教育以及大學,學機械和工程學生已經很少了, 特別大學教育一年不過4萬人畢業於工程和機械,而且年輕人稍有一點想法的人,肯定去學法律、軟件、醫生和金融了,而不是機械製造,人才供應不足所以生產以及生產相關的管理會逐漸成為大問題,其實Tesla現在的面臨的問題就是美國的去工業化的集中表現。

美國的風險投資以及華爾街也不讓美國的從業者從事機械製造業了,因為製造業的總體利潤一般不會超過8%,而且也沒有什麼可以想像的空間,華爾街的投資人的資本不會投到機械製造行業,沒有資本的加持,製造業想回流到美國只能是一廂情願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中美貿易逆差還會擴大, 不管美國總統想什麼辦法,這個勢關沒有辦法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