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绞胎瓷器的4点鉴定依据!瓷器背后的故事!

瓷器发展到唐代品种突然增多,唐以前以青瓷为主,尤其是两晋南北朝时期,更是青瓷的大发展时期,品种比较单一,到了唐代瓷器品种迅速多了起来。如红釉瓷器、蓝釉瓷器、长沙窑瓷器、越窑瓷器、邢窑瓷器等等。另外还有一个品种比较特殊,这个品种就是绞胎瓷器,那么什么是绞胎瓷器呢?


唐代绞胎瓷器的4点鉴定依据!瓷器背后的故事!

第一绞胎瓷器的创烧年代。绞胎瓷器是唐代创烧的,是一种新的工艺,就是将褐色的瓷土和白色的瓷土绞织在一起,然后拉坯成型,做成各式各样的瓷器,如盘、碗、炉、瓷枕等。由于是两种瓷土绞织在一起,所以形成了像木纹一样的胎质,这种纹理变化多端,施釉烧成,即成了绞胎瓷器。

唐代绞胎瓷器的4点鉴定依据!瓷器背后的故事!

第二唐绞胎小花枕。在绞胎瓷器中,有多绞胎小瓷枕,人们常常称之为“花枕”。绞胎小瓷枕为唐代比较流行的造型,其做法是将绞胎坯泥切成薄片,而后粘和制成枕型,底部不用绞胎,但一般留有气孔。待坯子阴干后再将四角修平滑,然后再施釉烧成绞胎瓷器。

唐代绞胎瓷器的4点鉴定依据!瓷器背后的故事!

第三绞胎瓷器的款识。绞胎瓷枕下面多刻有字体,上海博物馆收藏的花枕底部刻有“杜家花枕”,还有一件刻有“裴家花枕”。可见在唐代有专门做花枕瓷器的作坊,并且有自己的品牌。

唐代绞胎瓷器的4点鉴定依据!瓷器背后的故事!

第四唐以后的绞胎瓷器。绞胎瓷器到宋代就已经衰退,由唐代的自由奔放变的有规律的刻意。宋代出现了羽毛状绞胎瓷器,有规律的几何纹饰绞胎瓷器。谢谢阅读!请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