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復仇者聯盟3》怎麼看?

胡大K

怎麼看?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粉絲。這麼套路化的電影撈這麼多票房,1次2次也就算了,這麼多次下來,我實在是無語......

因為它太套路了。我不是反對電影模式化,實際上成龍電影基本上也是一種模式,但成龍電影也有變化,有不同類型,故事也有不同背景,絕不是像漫威這樣毫無新意,除了換個能力不同的主角,故事發展幾乎沒有什麼不同。

各位看下圖是成龍各種電影,所以雖然他也套路,但是還是有很多變化的嘛

各位漫威粉絲不要懟我,也不是我一個人這樣說漫威。連卡梅隆都這樣說啊。

在前不久4月份卡梅隆出席活動時接受採訪,談及對即將上映的電影《婦聯3》有什麼看法。

卡梅隆說,科幻片不該只有漫威這一種,漫威電影太套路了,總是幾個男人在2個小時毀天滅地拯救世界。科幻片還應該有其它故事可以說。

當然為了避免引發撕逼,卡梅隆在批評漫威之前,客套了一句“我還是喜歡復仇者聯盟”

我也覺得漫威這十年拍的18部電影實在是千篇一律,除了主角不同,實在看不出有多少區別。大家看它們的海報,都基本是一個樣子。

動作電影肯定都有相似之處。

比如成龍電影基本上都是他的個人英雄故事,我們知道所有的成龍電影,最後總是主角成龍解決了大壞蛋,迎來完美結局。

正如童話故事結尾都是:從此他們過上了幸福生活。

我們不會反感童話故事,所以我們也不會反感成龍電影。因為這些故事雖然結局類似,但過程發展還是不一樣,有不同故事。

成龍這30年拍的電影。從時代背景來說,有古裝,有民國,也有現代都市;

從故事主角來看,有將軍,有警察,有俠盜,也有小混混……

故事類型方面,有民國諧趣功夫片,有玩命搏殺警察故事系列,也有亞洲飛鷹這種探險片.......

總之,成龍電影很有新意,他總是給觀眾不同體驗。觀眾會覺得有新鮮感

但是漫威呢?除了超能力有所不同,有多大區別?

我當然不是說漫威電影完全一樣,毫無變化。當然不是如此,漫威各種英雄側重點也不一樣,有玩高科技的鋼鐵俠,有玩魔法的奇異博士,有生化變異的美隊和蜘蛛俠

但也僅限於此了。

喜歡漫威電影的人這麼多,漫威自然會一直拍下去。有錢不賺時傻瓜嘛。我要是漫威高層,我也會一直拍。

但是,咱們能不能想點新鮮的故事呢?哪怕多改變一點點也是好滴呀。

哎.......


梁鵬飛

漫威電影宇宙如今已經10 週年了,這十年大體可分為3個階段。

這3 個階段其實是在鋪陳一個大故事——那就是跟無限寶石有關的史詩。此外,官方也說過第4 階段是一切的新開始,這更代表了目前的漫威電影將會在第3 階段結束的同時做一個短暫的總結,而這總結如今眾說紛紜,像是可能有知名角色的死亡,或者有人會取代既有角色的位置等等。不論怎樣的決定,每一個都足以令民眾驚呼並討論許久,即便其系列作品都有「漫威電影公式化」的疑慮,但能如此引起同行間沒有的廣大熱議,足以代表其商業策略非常成功。

漫威電影宇宙的成功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分析:

試著將紙本的共同宇宙模式搬上大螢幕

做出歷年來超級英雄電影沒做過的新公式

迪士尼的資源補助策略

先從第一點開始看起。

要鋪陳共同宇宙不論在哪個媒體都要詳細規畫的,只是跟電影比起來,漫畫和小說就簡單一些。首先就是演員上的考量,紙本媒體不需要顧慮出場費用和身體狀況,你想要蜘蛛人一口氣客串到復仇者聯盟、美國隊長、X戰警、鋼鐵人…等連載,漫畫只要畫進去而小說只要用文字描寫,光這點就比電影更容易讓角色間互動。



再者,漫畫一個月就能有30 幾個連載在進行世界觀的鋪陳,但是一年不可能一次拍出10 部電影,甚至連5 部都很難做到,而最快也要花一年拍攝。加上電影講故事的時間平均也只有2 小時多,劇情無法太長,因此早期的超級英雄電影都是以一個品牌為主來集中發展,彼此間不會有互動,彷彿整個電影的世界只有這麼一些角色而已。不過這一切,到了2000 年因漫威推出Ultimate 漫畫品牌而開始改變。

關鍵一:Ultimate 漫畫品牌的創生及其目的

Ultimate 品牌是為了讓新讀者加入漫威而推出的,所有角色起源與故事都更現代且寫實化,也跟漫威正統連載各走各的主題並偶爾因大事件串聯不同,Ultimate 品牌各連載以超人類士兵軍備競賽為主題將所有連載串聯。其中更重要的是,他們一個月只發展蜘蛛人、復仇者聯盟、X戰警和驚奇四超人等四個連載,並不像正統漫威品牌會推出30 多個。



是的,Ultimate 另一個創作目的,就是讓電影有方便改編的參考對象。所以這時對比漫威電影宇宙,會發現他們現在一年平均3 部電影,然後透過鋪陳再藉由「無限寶石」的主題將當下所有作品連結,更參考漫畫發展世界觀會先鋪陳5 到10 年的計畫用在電影的發展流程。這些方式讓以往在紙本比較好發展的共同宇宙,如今也成功發展到電影上,更讓同行有了借鏡,使得現在電影界都開始大量發展屬於自己的共同宇宙。

二、在既有公式與調性上做出串連打擊

接著來看第二點,由於共同宇宙這個新概念出現了,自然就奠定許多新公式,最明顯的就是不同作品間的角色互動。在以往電影沒有共同宇宙的設定時,但又想表達自己旗下不同作品是在同個世界,就是讓A 角色簡單客串到B 角色的電影裡面,或者用彩蛋的方式暗示,但絕對不會跟後續劇情有關。



這些做法在商業上的好處,就是你每部跟漫威有關的電影都會去看,因為錯過一部彷彿就像影集少看一集一樣不完整。而品牌效應既然已經做出來了,使得漫威可以把漫畫中的配角放在一線角色旁邊拉抬人氣,或者讓二線角色出個人電影,畢竟每部電影的串聯程度,會讓你注意片中的小細節,即便是小角色的發展也會關注。所以像以前大家對於漫威只知道蜘蛛人、X 戰警,但在這樣的作法下,現在你還認識了蟻人、星際異攻隊,擴展了整個超級英雄電影的多樣性。

三、漫威宇宙的重要推手:迪士尼





迪士尼買下漫威後第一步就是擴大行銷市場,先推出童書讓民眾從小就知道其品牌,再來就是製作卡通來填補電影之間的空窗期,同時也找尋合作伙伴推出許多手游來配合電影熱潮,給商業盟友孩之寶全權制作相關商品,然後跟許多廠商談贊助藉此推出廣告,最後更在迪士尼樂園發展漫威主題設施,當然還有真人影集補足電影沒提到的議題。所以不論小說、電視、手機、樂園、電影、玩具、漫畫,只要在跟娛樂有關的環境,一定都看得到漫威。

所以漫威現在是最紅的娛樂品牌之一,成了同行參考的指標,在於他們的創新是經過多年的嘗試,多媒體市場的互相配合,尤其現在福斯的X戰警和驚奇四超人也有很大機率迴歸,更讓人期待漫威的電影宇宙其未來走向,所以我想漫威電影在短時間內,是無法被人超越的,而這些都要歸功於其商業策略。


影視劇透社

當紅小生吳磊為了防劇透不再刷動態;

  微博話題閱讀量高達11.8億,討論165.7萬;

  被劇情虐的“披麻戴孝”,仍在電影院遲遲不願離席;

  看完後一臉“我是誰、我在哪”的懵逼,也要毫不猶豫地給了8分以上的好評……

  這就是近期觀影《復仇者聯盟3》的真實寫照。自5月11日,漫威超級英雄系列集群雄之作《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在國內上映以來,就深得人心。院線達到了73.1%的罕見碾壓式排片量。午夜場入賬6000萬創造漫威電影最高記錄後,首日票房超4億,次日票房超10億!

  十年磨一劍,漫威重返江湖。電影裡漫威帶著麾下的超級英雄拯救了世界,現實中這些IP也掃蕩了中國。

  根據以往數據顯示,漫威電影宇宙在全球收穫超多的160億美金的票房,光中國就佔了將近100億人民幣,中國已經成為了漫威電影宇宙票房的主力軍!

  20多位超級英雄空前集結

  從《復仇者聯盟1》中面對地球危機時產生的緊迫感,到《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奧創的人類滅絕計劃。《復仇者聯盟3》前所未有的危機來臨,讓超級英雄的空前集結。英雄們的出現和拯救,都在點燃每個人心中的英雄夢。

  在數據來看,《復仇者聯盟3》整以強勢的姿態打破各項記錄。全球上映12天,便史無前例地吸金11.64億美元,而次週末三天的北美票房也位居影史第二,僅次於《星球大戰:原力覺醒》。

  在很多國家,《復聯3》上映不到2周便已問鼎當地影史冠軍。中國也不例外,三天時間就票房破11億,話題熱度高,口碑與票房齊飛。

  2008年起,漫威電影宇宙在第一階段依次將鋼鐵俠、綠巨人、雷神、美國隊長等超級英雄搬上了銀幕,隨後通過《復仇者聯盟》將他們集結了起來。第二階段,銀河護衛隊和蟻人亮相;第三階段,奇異博士、蜘蛛俠、黑豹接連上場。18部電影埋線,20多位英雄集結復聯3。從彩蛋來看,接下來驚奇隊長要亮相,據說異人族也在來的路上。

  豆瓣上有網友評論:“漫威從電影第一刻就開始用心打破觀眾預設的期待,滅霸是目前漫威寫的最好的反派,電影飽含深情,在婦聯(復聯)4上映前漫威粉要集體焦慮了。”

  英雄們如期赴約,一次次點燃漫迷內心的激情。從學生到職場,從青年到父母,這些英雄早已不是一個個IP那麼簡單。

  《復聯3》的導演羅素兄弟之一喬•羅素曾表示:“如果你把過去十年看作一本書的話,《復仇者聯盟》第三部和第四部就是最終章,故事告一段落,新的篇章也將開啟。”

  滅霸響指一打,消滅了半個宇宙。不知暫時離我們而去的超級英雄們將以何種方式歸來。

  打造超級英雄IP,漫威的從0到1

  講真,令人豔羨的漫威英雄IP的打造並不是一開始就是成功的。它在中國也走了一段從0到1的過程。

  最開始,由於受眾基礎薄弱,英雄IP的受眾並不廣泛,連續數部電影票房、口碑表現都不理想。比如最開始推出的《無敵浩克》、《鋼鐵俠2》、《美國隊長》、《雷神》中,除已經有一定知名度的《鋼鐵俠2》取得了1.75億票房外,其餘幾部電影票房均未過億,按照匯率來看甚至不到北美票房的十分之一。整體的市場表現全看檔期選擇和運氣。

  但漫威很聰明,它知道一根火柴的力量渺小,但一盒火柴的力量將能點燃各個受眾的心。所以經過了整整十年的佈局,以三部《復仇者聯盟》為節點,漫威正式走上了“佔領心智、發家致富”的道路。

  通過前期的鋪路,加深觀眾對英雄的瞭解,漫威於是2012年打響了團戰的第一炮《復聯》。它將英雄基於一戰,一起點燃各個英雄粉絲的熱情。而《復聯1》也在中國實現了爆發式表現,首日6600萬的成績單,兩天狂收1.14億人民幣,輕鬆創下超級英雄電影在華的首映新紀錄。而影片在三四線城市的活躍度提升到了40%左右。

  也就是從這一次抱團出戰開始,漫威電影的票房權重一路上揚,平均達到15%以上。而單個作品的票房也都保持在了5億以上。

  當然,這只是漫威的第一步,之後《復仇者聯盟2》成功斬獲14.22億元,成為內地史上首部在收穫10億+的漫威電影。

  中國市場的良好表現,讓漫威受寵若驚。

  其實,從2008年到2018年,經歷了90後從學生時代步入到社會工作的過程,而漫威的英雄更加具有陪伴意義。更重要的是,在漫威發展的過程中,中國內地電影市場也在不斷向前。2012年—2015年,內地票房的年增速都在30%左右,2015年更是達到了誇張的49%,大量觀眾開始走進影院,許多進口片都因此而收穫了不錯的成績。

  90多歲的“漫威之父”斯坦.李就表示:中國將成為世界的影視中心,這個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需要有自己的超級英雄。就在2017年,漫威就宣佈將和網易合作,首創中國的超級英雄:氣旋和林烈。在將來這些“中國化”的本土英雄很可能與鋼鐵俠等初代超級英雄並肩作戰。

  據官方宣佈,2020年正式推出全沉浸式超級英雄主題公園,新增的三個漫威主題園區分別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法國巴黎以及中國香港。

  那個時候,漫威更會在中國狂賺一筆。

  10年超160億美元票房的漫威宇宙

  漫威漫畫公司創建於1939年,當年10月,第一本漫畫推向市場,同時創造了它第一個超級英雄海王納摩。1941年3月推出的美國隊長再次引起轟動,第一次出場,就賣出了100萬冊的漫畫。此後,漫威又陸續推出了綠巨人、蜘蛛俠、雷神、鋼鐵俠等超級英雄。

  漫威的命運也像它的英雄們一樣跌宕起伏,經歷了二戰等一系列事故,漫威被多次轉手:1986 年,漫威被母公司Cadence Industries賣給了New World Pictures;3年後,又被賣給了MacAndrews & Forbes Holdings1994年,Andrews Grou和ME又將漫威改組成為漫威控股公司;1996 年,漫威被捲入Carl Icahn和Perelman間的權力鬥爭。當年12月27 日,漫威正式宣佈破產,之後又在多方幫助下,脫離了破產的窘境。

  2005年,對分成不滿的漫威成立了影業公司。隨後從美林銀行貸款2.25億美元投資了《鋼鐵俠》,背水一戰。豪賭成功了,《鋼鐵俠》全球取得5.85億美元票房,幫助漫威擺脫窘境。3部《鋼鐵俠》電影下來全球總票房高達23.8億美元,3部電影的DVD總共賣出了1700多萬份,賺了3億美元,成為全球最賺錢的系列電影之一。

  憑藉《X戰警》、《蜘蛛俠》橫掃美國票房後,漫威開始了自制超級英雄大片的道路,推出了漫威電影宇宙(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計劃。自2008年起,一整套清晰完整的電影計劃浮出水面,鋼鐵俠、雷神、美國隊長,金剛狼……一個又一個的超級英雄陸續走上銀幕,既能孤膽英雄拯救世界,又能合體打怪獸,隨後通過《復仇者聯盟》將他們集結起來。第一階段,漫威憑藉6部影片,以總計10億美元的成本取得了37.4億美元的全球票房。第二階段僅《X戰警》就帶來了近40億美元的回報,第三階段也已進入了籌備拍攝階段。

  78年來,漫威不斷推出、販賣虛擬世界裡的英雄。隊伍人員日漸壯大,超級英雄的生意也越做越大。大熒幕上超級英雄層出不窮,漫威也沒有放過小屏幕。先後推出《神盾局特工》和《卡特特工》兩部美劇,劇情緊扣大電影,神盾局為大電影穿針引線,電影、電視劇環環相扣,共同打造出氣勢恢宏、場面磅礴的漫威帝國。從漫畫到電影、電視劇,從遊戲到衍生品。

  據報道稱,漫威的衍生品年收入達10億美元,遠遠超過單部電影帶來的票房收益。可以說,熒幕內外兩個世界都已經被它們主宰了。

  結語

  作為打造超級IP的帝國,漫威做了非常好的榜樣。自大的託尼、正義的美隊、嘴炮蜘蛛俠、聰明的班納、邪魅的洛基、豪爽的雷神、感性的星爵、緋紅女巫、無敵的浩克、理性的奇異博士、天真的格魯特、帥氣酷炫的黑豹、戰爭機器、獵鷹、性感的黑寡婦……“我們愛每一個超級英雄。”

  如果這一次《復聯3》的票房突破30億,那麼漫威未來對中國市場的投入將更加難以想象,未來的幾十年裡,每一箇中國人心中都會有一個漫威戰士吧。


投資界

備受觀眾期待的漫威電影《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終於在國內上映了。

和以往的漫威電影有些不一樣的是,《復聯3》不僅能讓人覺得精彩、熱鬧,還多了不少熱血的燃情。

片中至少有8個很燃的地方:

1、美隊攜黑寡婦、獵鷹出場的那部分,一輛地鐵開過,黑暗中現出一個身影,非常堅定地站在那裡。然後慢慢走進燈光下,一張蓄滿鬍鬚的臉,便是美隊。

這部分沒有太轟轟烈烈的音樂加以襯托,但卻讓人覺得很燃——因為那是久違的美隊,是歷經滄桑的美隊,他依然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

2、銀護小分隊出現的時候,也能激起觀眾某股燃情。當畫面切到銀護小分隊駕駛的飛船,整個氛圍就響起了《銀河護衛隊》專屬風格的音樂,然後星爵、卡魔拉、火箭浣熊、德拉庫斯以及樹人格魯特集體亮相,互相打趣間,那種關於《銀護1、2》的觀影記憶,便被勾起,頓時覺得很燃。

3、蜘蛛俠在鋼鐵俠調來一件新的戰衣,然後不顧安危地毅然回到飛向外太空的飛船時,也有一種“小戰士”不畏艱險的勇敢帶來的燃情。可能沒那麼足,但卻對於喜愛“蜘蛛俠”這個角色的觀眾而言,很給力。

4、鋼鐵俠和蜘蛛俠營救奇異博士那一段,雖然相對沒什麼太大的戲劇衝突,卻仍然能讓人感受到某種燃情。

原本互相不對付的兩個人(鋼鐵俠懟奇異博士,奇異博士也吐槽鋼鐵俠,別有一番趣味),關鍵時刻還是能拼了命地相助,令人覺得感動。而在後面的劇情裡,奇異博士也為鋼鐵俠做了很重要的選擇,算是一種對應。

5、當畫面切到瓦坎達王國的時候,可能是因為前段時間才看完《黑豹》,一下子也覺得很燃。

但這種燃情,我覺得更多是因為它讓我們看到了“漫威宇宙”的奇妙之處——就是各個漫威電影都打通了,就像《銀河小分隊》的出現一樣,瓦坎達王國出現那一刻,讓我不得不佩服漫威宇宙的強大。

6、索爾不顧生命危險衝向熔爐能量閥,利用自身力量讓熔爐重新啟動那一段,電光火石之間,也很有燃情。就是那種純粹的英雄的奉獻精神,索爾那股“我不入地獄 誰入地獄”的氣概,以及最終重啟了熔爐的成就感,都能令觀眾感到很燃。

7、瓦坎達王國將士們在黑豹國王的指揮下,聯合美隊、黑寡婦、浩克、獵鷹、戰爭機器等人對抗入侵的滅霸軍團那一段,有一個大沖鋒的畫面,也頗具燃點。為了保護家園,保護全人類,每個人都視死如歸,非常堅毅地參與到對抗裡,一起衝鋒那一刻,很燃。

8、最最燃情的時刻,當然還是雷神索爾降臨到瓦坎達戰場那一刻。配合當時緊急的劇情、喧囂的場面,加上極具燃點的音樂,融合索爾之前所經歷的種種坎坷,他拿著戰斧,領著火箭浣熊、樹人格魯特“從天而降”的那一刻,真是燃到爆。

這個出場的方式也表現得很酷,鏡頭的調動,音樂的使用,特效的配合,都讓索爾的出現充滿了燃情。但這種燃情更多還是建立在他之前吃過的苦頭之上,有種“我又回來了!”的感覺。當然了,浩克那一句“你們這下可真玩完了”,以及索爾手執戰斧所向披靡的畫面,都增加了這種燃情。

和預想中一樣,《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保持了前作那種高水準的特效、精彩的動作場面、氛圍濃厚的配樂以及幽默風趣的臺詞,讓整部電影有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儘管一再提醒不要劇透,但其實,這種電影即使被劇透了,也不會太削弱觀感體驗。因為它就是好看,精彩,熱鬧且不失趣味,然後還能帶來如上所述的種種燃點,令整個觀影體驗充滿了激動與熱血沸騰的感覺。

它當然不像那些文藝電影那麼深刻,卻也並非完全的無營養。實際上,影片還有若干令人感動的地方,值得到時候再細說一下。

在我看來,《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之所以能讓觀眾覺得燃,多半還是漫威英雄們的集結吧。當你看著銀幕上一個個熟悉的漫威英雄依次出現,並聯合起來對付滅霸,那種團隊的感覺,那種漫威電影的記憶,都會浮現,進而引出一股別樣的燃情。


木易電影

《復聯 3》火了,電影院的日子卻不好過了

《復聯 3》今天終於在國內上映了,然而此前即使是在沒有登陸中國內地的情況下,這部漫威超級英雄大集結的「巔峰一役」還是僅用 11 天就橫掃了全球 10 億美元票房,加上中國內地 3 億元人民幣的預售票房,《復聯 3》看來是又成了。

▲《復聯 3》海報
不過電影市場雖然看似繁榮,在電影工業的代表——好萊塢的「老巢」美國卻已經暗藏隱憂。
去年在國外有著極大群眾基礎的《星戰 8》上映,其票房擠進了影史前十,但即使是這樣的成績也沒能挽救美國影院不斷下滑的人氣。
據《洛杉磯時報》於去年年底的報道,2017 年北美售出的電影票數量已經創下了繼 1995 年來 22 年的新低,總數為 12.6 億張,跌幅為 4%。當然這一切還是建立在 2017 年美國 3.257 億人口比 1995 年 2.663 億人口多出 22% 的基礎上。

現在的人們已經不再想去電影院看電影了嗎?


Geek君有話說

2015 年,當時的樂視也曾推出過「超前點映」(早於影院看電影),並在其超級電視上提供 3D、4K、杜比聲等影院標準的配置,試圖顛覆影院。雖然結果並未掀起大風大浪。
而如今愛奇藝等視頻流媒體平臺在以獨播和自制的形式推出了像《偶像練習生》等爆款綜藝的同時,也收穫了巨量的付費用戶。雖然它們暫未選擇挑戰影院,但誰能保證下一個想要幹掉電影院的 Netflix 不會在中國出現呢?
再看中國的電競,如今越開越多的電競館以及越來越正規的電競文化也早已不像彼時黑網吧遍地的「蠻荒時代」了,就連贊助電競比賽的廠商也已經從外設跨越到了奔馳、Jeep 等車企......
由此看,電影院面臨的問題恐怕是全球性的也是不可避免的。而至於中國,或許電影院的增長尚有人口紅利未吃完,但在流媒體內憂和電競等外患雙重夾擊的情況下,電影院或許總有一天也面臨著改變。


流媒體的衝擊

對「幹掉電影院」這事最熱衷的恐怕就是 Netflix 這類的流媒體公司了。
繼 2013 年爆火的美劇《紙牌屋》推出以來,Netflix 已經在全球收穫了大量訂閱用戶。不過,如今 Netflix 的野心似乎已經不滿足於這些顛覆傳統劇集製作流程的自制電視劇,它還想將觸手伸向電影。
關於電影,Netflix 首先就將矛頭對準了電影的發行模式。去年 Netflix CEO 裡德 · 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在電影行業的創新的問題上曾打趣道:
在過去 30 年裡除了爆米花好吃了點,就沒別的了。
對此,哈斯廷斯想出的創新是讓電影誕生起就能直接從電影製片廠下放到消費者手中,不讓影院作為中間商賺差價,「打破寡頭壟斷」。要知道按照業界的慣例,一部電影從電影院下放到光碟再到網絡往往得數月的時間。
▲Reed Hastings
而近年來 Netflix 也已經開始了它的行動。比如在 2016 年,Netflix 便和美國院線公司 iPic 合作,將 Netflix 未來製作的 10 部電影都同時在影院和網絡上上映。
當然,這種擋別人財路的做法自然招致了院線們的反對聲。
去年 5 月,Netflix 出品的兩部電影《玉子》(Okja)和《邁耶羅維茨的故事》(The Meyerowitz Stories)紛紛入圍了戛納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中。但就在入圍次日,法國院線聯盟便向組委會施壓,質疑稱這兩部僅在流媒體平臺播放的電影並未滿足在法國公映的要求。戛納官方也隨後宣佈之後要入圍競賽單元,電影必須在法國影院上映。
但這兩部片若想滿足要求,則必須在法國影院上映 4 個月後才能出售,10 個月後才能在付費電視臺上播出,22 個月後才能在免費電視臺上播出,至於在像 Netflix 這樣的流媒體平臺上播出,則更是要等上 36 個月,也就是 3 年時間。而這也自然是 Netflix 所不能接受的。
▲《玉子》海報
今年,Netflix 便宣佈不再讓旗下電影去戛納展映。而在 Netflix 2017 年總收入已達 110 億美元,和美國電影總票房相當,增幅還高達 36% 的情況下,流媒體對傳統電影行業話語權的爭奪或許只會愈加激烈。

式微的電影與崛起的電競

近年來這樣一種聲音頻頻出現:
看電影的成本越來越高了。來回電影院要付出堵車一兩小時的時間成本,更有可能要擔負電影並不好看,再浪費一兩個小時的代價。
此外,無論是《星戰》還是《復聯》,這一類的爆米花大片在劇情上也已經越來越容易被觀眾所預測,不太可能再讓觀眾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了,能挑起觀眾刺激體驗的大概只剩下了還在進步的特效水平了。
▲人們為《阿凡達》買單何嘗不是看中它的特效?
越來越可預測的大片加上碰到爛片的可能性,給了作為永遠能賦予玩家感官刺激的遊戲得以出頭的機會。
近日據《紐約時報》的報道,在美國有越來越多的商場、電影院都被改造成了電競館(Esports Arena),併成功逆轉了這些地方逐漸下滑的人氣。
▲拉斯維加斯的一處電競館,圖自:Esports Arena
臺上若干臺設備、若干名選手、幾名解說加上臺下沸騰的觀眾以及不斷變換的燈光,這些就足以讓喜歡玩遊戲的人和喜歡看人玩遊戲的人都沉浸其中了。
另一方面,熱愛遊戲的玩家在電競館聚集不僅讓這裡變成了娛樂場所,更成為了玩家相互交流的社交場所,給一向聞聲不見人的玩家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地方。
電影可能會讓人失望,但電競不會。
在電競場館逐漸走向正規的背後,其實更是整個電競行業的崛起。
5 月 9 日,《英雄聯盟》拿下了美國電視界的最高獎項艾美獎(Emmy Awards)的傑出直播藝術設計獎項,頒獎時還特別讚揚了去年在鳥巢舉行的 S7 總決賽。
而在此之前,NBA 的火箭、騎士以及歐洲的一些足球俱樂部都已經宣佈進軍電競聯賽;在 2024 年的巴黎奧運會上,電競或許也將得以作為展示項目出現......
▲《英雄聯盟》S7 總決賽
可以說,在選擇越來越豐富的今天,電競正逐漸成為電影的一種替代品。

極客視界

今天下午看了《復仇者聯盟3》之後,我覺得滅霸是個梟雄。


滅霸不同其他反派,像行星吞噬者是為了吞噬有生命的星球,將整個星球毀滅。

滅霸的母星泰坦星因為人口問題,泰坦星變得越來越讓人恐懼,越來越多人失去家園,甚至失去一切,更多人在外面乞討求生,泰坦星步向滅亡。

滅霸屠殺生靈是為了資源平衡,像他女兒卡魔拉的星球,沒屠殺之前星球資源不足,和泰坦星一樣人口爆炸岌岌可危,卡魔拉族人過的很不好,但是殺了一半之後,卡魔拉星球恢復過來後比之前要更加繁榮發達。

滅霸所做的一切都是由於他的理念,為了節約資源和平衡,即使死掉一半生物也無所謂,這一點和《超人:鋼鐵之軀》裡反派boss佐德將軍極為相似。

保護氪星是佐德將軍的宿命,他做的所有事情,無論有多暴力,多殘忍,都是為了將來更好的生活帶給他族人。

滅霸無論多殘忍也是為了每個星球的居民後來發展,甚至他女兒卡魔拉也曾認同過這種理念。

滅霸儘管是反派大boss,做法非常兇殘,所去的星球至少屠殺一半的生命。存活下來的生靈,無論唾罵滅霸殘暴,如何邪惡,但最終還是享受到資源豐富的好處。

滅霸是孤獨的,因為這種近乎瘋狂的做法是道德的不恥,關乎生命。

滅霸不是惡魔,他有愛,電影裡面他會流淚,會傷心,他有值得同情的一面。

最後,我覺得電影中滅霸還是挺帥的。

(本內容是個人觀點,如有雷同,拿刀砍我)


懶洋洋曬太陽了


經過了漫長的等待之後,《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今天終於在內地正式上映了!光零點場票房就達到了驚人的6000多萬,一度打破了《速度與激情8》保持的6270萬曆史紀錄,而截至目前,票房更是達到3.27億人民幣,榮登當日票房冠軍已無懸念!



不僅在票房表現上令人刮目相看,內地觀眾打出的電影評分更是高達8.6分,評價人數現在共計40335人。從觀眾們對電影的評價來說,《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的票房估計將會隨著口碑的升溫而一路高走。




就劇情而言,《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迎來了漫威電影宇宙中最強的大反派滅霸,跟在身後的還有他的幾位實力干將。可以毫不客氣地說,150分鐘看點十足,不僅特效亮眼讓你捨不得眨眼睛,而且聚集的超級英雄基本上全程都在敘事線,讓觀眾時刻跟著劇情看著特效度過150分鐘。



不過,看過電影的觀眾也多多少少感到有些遺憾,因為這次的《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不按套路出牌,比如自從無敵浩克開場就被滅霸吊打之後,剩下的劇情就再也見不到那個天不怕地不怕的浩克了,有觀眾調侃說是被打怕了!


不論超級英雄們多麼拼命,最後也沒能阻止滅霸,一個響指毀掉了半個宇宙的生命,其中就包括蜘蛛俠、冬兵、黑豹、格魯特、紅女巫、獵鷹、螳螂女、德克斯特、星爵、奇異博士、幻視……


不得不提的是,電影中的扎心場景也確實不少,其中就有觀眾反映,格魯特用自己的手舉起雷神的戰斧以及蜘蛛俠與鋼鐵俠生死離別的場景都讓人淚目,看完此片之後,你被感動了嗎?按照這種趨勢發展下去,不知《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是否會超越吳京《戰狼2》的票房呢?


Trying恆

開屏君答曰:《復仇者聯盟3》必然會是一個被影視牢記的電影,而在開屏君的預想中,這部電影也將會是一部帶著濃郁悲情色彩的鉅製,為什麼這麼說呢?且聽我一一道來。

首先,在漫威的計劃當中,《復仇者聯盟3》的上映將宣誓著漫威電影宇宙第三階段的終結,而且許多觀眾們熟悉的復仇者也將伴隨著《復聯3、4》一道華麗謝幕,比如合約到期的鋼鐵俠和美隊,再考慮到網上關於復聯3、4劇情的種種猜測,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場無限戰爭的慘烈程度,狼叔已經用一種悲壯的方式告別了這個舞臺,而這次復仇者的大清洗,又有幾個老將能活著贏來勝利的曙光呢?

其二,除了憑空推測外,根據漫威目前放出來的物料和新聞也能嗅到慘烈的味道。《復仇者聯盟3》和《復仇者聯盟4》的劇情上下承接,講的是同一個故事,而滅霸這個漫威宇宙目前最大的boss毫無疑問將統治兩部電影。

預告片結尾滅霸這邪魅一笑,嚇的多少超英粉心肝直顫啊

那麼依照漫威的老套路,作為鋪墊的上部,《復聯3》中復仇者們必然會遭受無情的碾壓,而預告片中唐尼悲涼的眼神和幻視被按在地上摳寶石的畫面也是重要佐證,儘管幻視的扮演者試圖用“防劇透”、“假劇情”等藉口來瘋狂暗示觀眾自己還能再續五百年,但他就算躲得過這一次,《復聯4》這個真正的終盤又會迎來怎樣的命運呢?悲劇暫定。

第三,《復仇者聯盟3》將於5月4日在北美上映,而從目前的消息來看,國內上映時間並不會像之前那樣同步上映,而是放到了6月,這份來自檔期的制裁所,有可能比影片內容更讓人悲傷。

《復仇者聯盟3》在上映前神神秘秘的姿態和超級英雄隕落的懸念無疑吊足了觀眾的胃口,以致於劇透雙星“小蜘蛛”和“綠巨人”隨便一個舉動都能引來一波熱點,而這樣一部電影居然要北美先上,那麼劇情的相關新聞恐怕當天就能刷屏,這麼不友好的舉動引進方應該不會想不到吧?希望國內檔期能儘早同步,否則中國市場的票房也有可能會是一場悲劇。

不論怎樣,漫威宇宙這十年確實走上了IP的巔峰,無論《復仇者聯盟3、4》會如何悲壯,mcu都會贏來新的開始,所以,讓我們共同期待漫威能積點陰德,讓鋼鐵俠和美隊安度晚年吧!

版權所有 開屏映畫(微信ID:ikaiping)電影照亮生活

開屏映畫

寫在上映前,沒什麼怎麼看,會一看再看,按照漫威宇宙一貫的尿性,一定會在片中買下很多很多很多的彩蛋,還會再片尾放置2個以上的重要彩蛋,哦對了,還有斯坦李到底這次會演什麼角色。


好說正經的,漫威走過十年,對於這部《復仇者聯盟3》,等於漫威送給自己的禮物,也是送給漫威迷十年陪伴的厚禮,所以漫威對這部《復仇者聯盟3》給予了很高的期望,粉絲也如此。


製作成本達到10美金,這已經算是很巨大很巨大的投入了,不過據說鋼鐵俠的片酬佔了很大一部分呀哈哈。


但不管如何,按照一部電影的盈利模式,10億美金的製作成本,還不包括上映到世界各國的宣發,還有和院線的分賬等等都加進來的話,一部電影的票房一般要達到製作成本的2.5倍-3倍才算是盈利的。


所以《復仇者聯盟3》要達到25億美元全球票房才能稱得上是贏家,要達到30億美元才算得上是大大的贏家。


大家可能不知道30億美元,也就是差不多180億人民幣的概念是什麼吧,影史票房第一的《阿凡達》,目前全球票房是27億美元,也就是說《復仇者聯盟3》要比《阿凡達》的票房還要高,才算是大贏家,而且目的也很明顯了,《復仇者聯盟3》要爭做影史票房第一,這個可就玩大了。


我們的《戰狼2》票房是60多億人民幣,也就是說《復聯3》想要拿到3部現象級的《戰狼2》票房,才達到漫威的目的。


不過這也不是不可能,自從《復仇者聯盟3》發佈第一支預告以後,就打破了影史預告片播放記錄,而且大家恨不得一幀幀回訪《復仇者聯盟3》的預告內容,巴不得從《復仇者聯盟3》的預告片,就能看穿《復仇者聯盟4》的正片內容。


此外,官方揭露,《復仇者聯盟3》會有多達67位角色,其中超級英雄和反派,總之就是有超能力的,就佔到了一半。


用我們的話來說,《復仇者聯盟3》像是《水滸傳》一樣,集結了各路英雄,就為了給大家獻上最精彩的廝殺。


不用說,今年最期待的商業大片就是《復仇者聯盟3》,現在想想前一個星期和後一個星期上映的電影,真是可憐,因為《復聯3》一上映,一定會影響到那些新上映電影的票房。而和《復聯3》同期上映的電影,更是可憐呀。


大聰看電影

上映的第二天票房強勢突破10億人民幣的《復仇者聯盟3》,首周內地票房超越2億美金(12.7億人民幣)已成定局,這也是全球首部在兩個不同的市場票房突破2億美金的電影。

《復聯3》上映之前,觀眾們聽聞自己喜愛的英雄可能會犧牲的消息,紛紛要實名制罵爆滅霸,然而當電影上映之後,你在社交網絡上甚至很難找到討厭滅霸的人。

很讓人驚訝的是,這位超級英雄電影歷代最強反派既不殘忍,也不暴戾。奪取寶石之前他用武力殺死所到星球的一半生靈,而有了六顆寶石後,他的一個響指也無差別地讓全宇宙的一半在沒有痛苦的過程中灰飛煙滅。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這是我覺得形容滅霸最貼切的一句,這句話出自道德經,意思是天地生了萬物便一視同仁,看待任何存在都像那個丟掉的草狗一樣。

而在滅霸眼裡,他本人便是實體化的天地。為了達到萬物平衡,甚至可以犧牲自己(也許是)唯一的所愛之人,養女卡魔拉。

1973年的《鋼鐵俠》第55期中,薩羅斯(Thanos)首次登場,創造它的漫威員工吉姆·斯大林用希臘死神塔納託斯(Thanatos)的變體來給這位強大的反派命名,而中方的很多民間漢化組稱之為“滅世霸王”,“滅霸”這個簡稱隨之產生,也很快被漫威官方所認可。

超級英雄電影中的反派實力再強大,往往也都有一個脆弱的性格。不管是科技狂人還是十惡不赦的壞蛋,都有一個心理陰影,在被打敗、甚至還沒被打敗時在主角的一番嘴炮面前徹底崩潰。而滅霸不同,如果說他在漫畫中還會因為殺戮而感到快樂的話,在漫威電影宇宙之中的他,純粹是以強大的意志力實踐自己的目標。

你也能看出來,他尊重鋼鐵俠,疼愛卡魔拉,也為自己的下屬的離世感到傷感,然而他的一切行為並非基於國仇家恨,而只是一個樸素的目的:為了宇宙平衡,讓一半生靈消失。

毫無疑問,這是漫威塑造反派最成功的一次,並且這次漫威的野心似乎比想象中的更大——因為這個人物明顯脫離了人性的範疇,可以說被神格化了。如果長得好看些,人氣甚至不會低於《黑暗騎士》中的小丑。

電影的結局是我們熟悉的英雄們慘敗,但基於想要為英雄們報仇的情感想要血刃滅霸的觀眾們,卻都沒有充足的理由反駁他的目的。

這種情感與價值觀的背道而馳,也讓《復仇者聯盟3》這部英雄史詩顯得更加獨特,在悲壯的氣氛之下你竟然暗暗覺得反派的訴求真的有合理的部分——《黑豹》中的反派特查拉其實本也可以做到這種效果,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最終電影從兩種價值觀的衝突,回到了熱血主角與殺人狂魔反派鬥爭的俗套劇情之中。

《復聯3》無疑是成功的,和特效與出場英雄的數目相比,我覺得他真正厲害的地方在於,這個讓你恨之入骨的同時又暗暗為他鼓掌的反派滅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