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滷菜珍藏版二」續上篇,僅供參考!

因滷湯在滷製過程中會發生一定變化,所以下次補料的數據就會有些不同。如果想準確的做到缺什麼補什麼,最好還是多積累些各種香料的知識。


「滷菜珍藏版二」續上篇,僅供參考!

據上篇朋友們的留言很多都希望給一個固定值。我在這裡重點說下:本人所知有限,只能給大家一個基礎劑量的數據供大家參考。

具體做法: 先確定好需要滷製的食材,將下列需要用到的香料選出來按劑量包1-2個料包。滷製的時候先投入其中一個料包,過程中如果感覺味道淡可以投入第二個。但是一定要注意控制第二個包的使用時間長度,避免藥味過重!

每1千克肉類所用的香料比例:

丁香0.3克,八角2克,小茴3克,草果1克,砂仁1克,山奈0.7克,靈草1克,香排草1克,白寇1克,肉蔻0.6 克,桂皮1.7克,蓽拔0.3克,甘草1.5克,白芷1克,香茅草0.3克,草寇0.3克,木香0.3克,陳皮0.3克,良姜2克,香菜籽1克,川芎1克,香葉0.3克,百里香0.3克,花椒1克(看當地習慣可適量多加點),辣椒根據習慣添加。

備註:

1、上面的香料不是一鍋滷湯全加的,要根據上一篇文章,針對食材選其中的幾種即可!

2、因為現在時期的特殊性,除了真正的陳年老滷之外,時間不長甚至剛起的新滷如果沒有那些小料添加,很難達到那種奇香透骨的效果!至於那些什麼A,什麼G,什麼酚等等就不多說了,你懂的!

以上只是本人的一點心得,大家可以根據當地的習慣自行調整。當然如果感覺本方實在不值一提的朋友可以選擇無視。滷海浩瀚!不喜勿噴!謝謝大家!

本文還有上一篇文章視情況會不定時撤回。再次感謝大家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