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用的少了,有機肥用的多了,種地人嚐到了甜頭!

化肥用的少了,有機肥用的多了,種地人嚐到了甜頭!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18年農業生產要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農業政策從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農業生產要提高質量,就要從源頭開展綠色生態生產,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不但能夠減少面源汙染物,還能提高糧菜果口感和內在質量,其中,有機肥替代化肥就是一項急需大力推廣的科學生產方式。

天津日報:今年以來,本市土壤肥料管理站等部門聯合涉農區全面加快有機肥替代化肥步伐,僅推廣政府補貼商品有機肥就超過6萬噸,10個涉農區全部開展了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其中,西青區成為全國100個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區。實施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讓津沽田園更加清潔美麗,市民餐桌糧菜果口感更好,內在品質更佳,值得繼續大力推廣。  

“牛逼”一

眼下正值寒冬季節,但是在西青區大寺鎮賽得金角生態園裡,幾十個溫室大棚種植的番茄、黃瓜生長正旺,果實累累,吸引了來自市區及周邊的很多市民前來採摘。市民劉虹帶著8歲的兒子正在這裡採摘番茄,兒子一邊摘,一邊吃,笑言這裡的番茄太好吃了。劉虹望著兒子開心地說,他們去過不少溫室大棚採摘番茄,但數這裡的番茄最好吃,口感酸甜,吃不夠,雖然每斤採摘價格高達8元左右,但依然感到很值。

生態園技術員劉豔榮介紹,這裡的番茄好吃秘訣在於:多施用有機肥,幾乎不用化肥。這樣做的好處是土壤鬆軟,讓番茄根系扎得深。通過施用有機肥,土壤中的有機質增加了,番茄等蔬菜可以吸收更多養分,所以番茄口感好了,內在品質也得到了提升。

原來種菜園,為了提高產量,大量使用尿素、二胺等化肥,蔬菜產量是提高了,但口感不好了,在市場上也不受歡迎。另外,濫用化肥,還造成土壤板結,澆水都滲透不下去,蔬菜生長受到了很大影響。今年以來,在西青區土肥站技術員的指導下,他們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驗,效果非常好。雖然總產量比過去用化肥種植時減少了一些,但是蔬菜口感得到很好的改善。收益不但沒減少,反而還有所增加,有機肥替代化肥這種種植方式非常好,明年還會繼續擴大施肥面積。

化肥用的少了,有機肥用的多了,種地人嚐到了甜頭!

“牛逼”二

西青區土肥站站長徐樹進說,西青區是本市唯一一個全國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區,按照規劃,今年全區有機肥替代化肥總面積達到7250畝,商品有機肥施用量達到兩萬噸左右。通過項目的實施,提高了廣大農戶增施商品有機肥、減少化肥施用的意識,改善了土壤結構,大大減少了面源肥料汙染,使蔬菜口感和內在質量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受到了菜農和市民的歡迎。

化肥用的少了,有機肥用的多了,種地人嚐到了甜頭!

“牛逼”三  

“牛逼”四

施用商品有機肥,蘿蔔脆甜黃瓜清香: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專家陳子學介紹,長期以來,由於過多施用化肥,出現了全國性的農業面源汙染現象,對土壤本身也造成了很嚴重的破壞,土壤中有機質大量減少。為此,今年以來,本市加大了有機肥替代化肥力度,讓市民吃到口感更佳、品質更好的糧菜果。除了西青區外,武清區、薊州區、寶坻區、靜海區、寧河區等農業生產大區有機肥替代化肥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可謂遍地開花。

化肥用的少了,有機肥用的多了,種地人嚐到了甜頭!

“牛逼”五

化肥用的少了,有機肥用的多了,種地人嚐到了甜頭!

“牛逼”六

連日來,薊州區環保局旁菜市場內的西紅柿格外俏銷,雖然售價達到了5元一斤,但依然特受歡迎,原因就是這種西紅柿果形周正,成熟適度,果肉色紅汁多,既能當蔬菜炒菜,也能當水果生吃。這種番茄產自該區東趙各莊鎮張進士莊村溫室大棚,園區負責人介紹,他們在薊州區種植業服務中心的技術人員指導下,先對棚室的土壤進行深挖,不用複合肥,只使用有機肥、礦物肥和生物菌肥,用生物農藥防治蟲害,確保了番茄的高質量。

薊州區土肥站負責人介紹,今年薊州區推廣商品有機肥面積3500畝、施用量達到6570噸。在東施古、邦均、馬伸橋等鎮已經受到了菜農的廣泛歡迎,商品有機肥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不但給當地居民提供了優質農產品,還滿足了到薊州旅遊的市民採摘優質果蔬的需求,效果特別好。

綜上:大家說有機肥牛逼不牛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