鏢不喊滄州:揭祕中國第一武術之鄉

中華民族,有著上下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及文化遺產,而其中中華武術更是博大精深,它可是由我們中華兒女、炎黃子孫們用智慧和汗水凝聚而成的一座“萬里長城”。

滄州人民,自古以淳樸,剛直,勤勞,勇敢著稱。由於地理、歷史條件關係,強悍之武風,歷久彌新,素有“武建泱泱乎有表海雄風”之說。據史籍記載,滄州民間武術始於漢,興於明,盛於清,至乾隆年間武術之鄉已形成,清末則聲揚海外。

鏢不喊滄州:揭秘中國第一武術之鄉

滄州武術

邊遠苦地,造就尚義任俠之風

滄州地處“九河下梢”,土地瘠薄,沿渤海方圓百餘里,均系蘆蕩荒灘,旱,澇,蟲災時常發生。重災之年,流浪乞討,賣兒鬻(念yù,賣的意思)女者不鮮。許多壯丁,以販賣私鹽為生,而官府緝拿甚嚴。民求生不得,必然反抗,反抗則必習武事。

據乾隆年間《滄州志》記載:“滄邑俗勁武尚氣力,輕生死,自古以氣節著聞。承平之世,家給人足,趾高氣揚,泱泱乎表海之雄風。一旦有事,披肝膽,出死力,以捍衛鄉間,雖捐棄頂踵而不恤。”滄州古有“遠惡郡州”之稱,明時有“小梁山”之號,可見滄州自古就尚義任俠,其武風之盛和武術之發展,與特定地理環境關係甚密。

戰亂頻發,滄州武術生根發芽

自古燕國至明清,多代王朝建都於幽燕,滄州乃畿輔重地,為歷代兵家必爭之處。據史籍載,自桓公二十二年(664)桓公援燕山戎以來,各朝各代均有多次戰爭發生於滄州一帶。頻繁戰事,民遭塗炭,故須掌握攻防格鬥之技方能自救圖存。據《漢書·龔遂傳》記載:漢宣帝時,渤海郡(今滄州市)災荒嚴重,人民飢不得食,於是持刀舉劍起義。朝廷派龔遂到渤海郡去任太守。

龔遂到任以後,鼓勵民眾放下武器從事生產,積極推行“民有持刀劍者,使賣劍買牛,賣刀買犢”的政策。農民在官府的引導下,很多民眾賣掉刀劍,買回耕牛、農具,從事辛勤的農業耕種,生活從此逐漸有所好轉。可見在漢朝時期,滄州武術就已經開始生根發芽。

交通要衝,助推武術走向巔峰

自元朝以來京杭大運河縱穿滄境,京濟、京大要道貫通南北。滄州、泊頭、鄚州(今任丘市)、河間、獻縣均為南北水旱交通要衝,為京、津、冀、魯、豫商品流通必經之地或商品集散中心,也成為官府鉅富走鏢要道,故滄州鏢行、旅店、裝運等行業日漸興盛。這些行業所需的武師、鏢師越來越多,全國各地成名的俠客爭相湧入,極大地推動了滄州武術繁榮發展。

古之滄州既是犯軍發配之地,又是叛將蔽身良所。明清時,一些受朝廷緝拿的叛將,尋滄州民眾強悍喜武之俗以蔽其身,隱姓埋名,化裝僧道遊俠以傳藝維持生計,使滄州武術門派、拳法日漸豐富。到了清末,“鏢不喊滄州”已為南北鏢行同遵之常規。為什麼獨在滄州不可喊鏢呢?

據《武術匯宗》記載:“實則滄州一帶,最出鏢師,高人盡多也”。為表示對滄州武界的尊重,所以一進入滄州地面都不能再喊鏢。若在滄州喊鏢,則有逞強之嫌,會吃不了兜著走。

武建泱泱,武鄉神韻名揚八方

滄州武林門類及拳、械有52種之多。滄州武術不斷改進或創新,故雖一門類,各支系套路及演練速度也不盡相同。但同一門派,其風格特點仍保留不變。

兼收幷蓄,百花齊放

滄州武林人士,一向注重內外交流。來滄授藝者,都熱情款待。不少人周遊祖國南北,或設鏢局,或任鏢師,或於民間教徒,或入軍旅授藝,或尋師訪友學技,或參加擂臺比武。

武術名家馬鳳圖、馬英圖傳藝於西北五省、區;佟存、佟忠義、張佔魁、孫文勃、楊積善、劉振山、張殿奎、吳秀峰、盧振鐸、賈耀亭等授徒不下數萬,遍及十餘省、市。與此同時,他們又吸取各地武技精華,充實滄州武林。因而,滄州武林門類和獨立拳械技藝愈加豐富,許多拳械套路,經過提煉,改進,創新,獨具滄州特色。

隨著改革開放,滄州武術不僅愈來愈受國人喜愛,也受到國際重視,現在已經輻射到歐美、非洲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博大精深,人才輩出

滄州武術獨樹一幟,除燕青、功力、八極、八卦、六合、劈掛、太祖、查滑這有代表性的8大門派以外,瘋魔棍、苗刀、戳腳、陰陽槍等拳械為滄州所獨有。滄州武術剛勁威猛,技擊性強,既有大開大闔的勇猛長勢,又有推撥擒拿的絕技巧招,一招一式中無不體現著中華文化中陰陽、內外、剛柔、方圓、天地、義理等源於儒、釋、道的理念和意蘊。

史料記載,僅明清兩代金榜題名的武科進士、舉人就達1900多人。他們或太極、無極;或臂卦、地趟;或形意、勉張;或青龍劍、陰手槍,十八般武藝各領天下風騷。劉化龍的滑拳“拿,摔”見長;王子平的青龍劍“一劍抵天下”;哈攀龍武藝高強,博得皇封“哈其大族,每出將種”美稱;更有李冠銘“手攀房梁,股夾馬起”絕藝震武林之說。

技藝傳承,精武一家

鏢不喊滄州:揭秘中國第一武術之鄉

滄州拳種

師徒相授是民間武術傳承和傳播的主要形式。由於傳統武術的封閉性和功利性,為確保本門武術的良性發展,收徒則成為師徒相授過程的重要環節。收徒要有收徒標準,只有拜師者契合了師門的收徒標準,才會有其後確認師徒關係的收徒儀式。新中國成立後,滄州武術經歷了建國初期的興盛,“文革時期”的凋零以及改革開放後的振興,收徒不再侷限於門派,更多是以武館、學校、專著等形式傳授。

如今,滄州武俠名士編寫的武術專著相繼問世達三四十種,其中《八極拳》《劈掛拳》被國家體育總局審定為規定競賽套路推向全國,有的專著被譯成外文,在國外出版。滄籍武傑參加拍攝的影視片和各類拳種的紀錄片達七八十部。滄州武術積累了深厚的傳統武術資源,21世紀以來又吸納跆拳道和規範武術套路等積極成分,取得新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