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徐州下轄的邳州在歷史上有哪幾個著名的,至今還令人垂涎三尺的小吃?

咣噹派

邳州十大名吃

(一)邳州沂河辣椒烤魚

“辣得淌汗,吃著下飯,引來笑聲一片。”

辣椒炒小魚是邳州一地流傳最廣的家常菜之一.常年在外的邳州兒女每每回到家鄉家人定會炒出一盤色香味俱全的辣椒炒小魚讓他們一飽口福。

顧名思義,辣椒炒小魚的主要材料就是辣椒與小魚.辣椒以青尖椒為最佳,有的廚師偶爾還會放上一些乾的紅椒絲,這樣做一來可以加重辣味,二來在視覺上可以克服顏色過於單調的缺點!

小魚是乾魚,邳州人習慣於稱之為幹烤(四聲)魚.這種魚多為野魚,尤以沂河魚最佳,在長不足三四釐米的時候就被捕撈上來.有的是在鍋中或鏊子上烤乾,有的系陽光曬乾,據老年人講,烤乾的小魚在口感上更勝一籌!

辣椒炒小魚和煎餅算的上是一對絕配,用餐時如果只有菜而沒有煎餅,邳州人就會非常悵惘的說一句:要是有煎餅該多好!

辣椒炒小魚這幾年逐漸從家庭走向了賓館酒店.邳州人的習慣是酒足之後再來處理吃飯的事,飯基本上是煎餅,而佐飯的菜很有可能就是辣椒炒小魚,辣椒刺激的食客胃口大開,用當地人的話說是“下飯”。

(二)邳州八義集豆腐乳

“看上去其貌不揚,肉裡卻透出奇香。”

八義集豆腐乳的先師劉祥勝,是睢寧縣古邳人。約在1740年,古邳一帶洪水氾濫,顆粒無收,劉祥勝父子逃荒來到八義集,靠生產祖傳的豆腐乳謀生。劉家生產的豆腐乳的技巧和方法,在八義集地區廣為流傳,迄今為止已有二百四十多年的歷史。八義集豆腐乳以色、香、味俱全的美譽而千里馳名,然而它的製作方法卻簡便易行。大體上先將打好的鮮豆腐乳塊豎放在地下室的木板架子上,保持相宜的溫度,使發酵長出2-3公分長的菌須,然後放進鹽缸裡醃七、八個月,方可啟缸出集。八義集豆腐乳膾炙人口,具有顏色青灰、肉質鬆軟、香味別緻、增進食慾的特點,因而頗受用戶的歡迎。

現在,八義集豆腐乳廠,人員很少,但他們不計報酬,每年能為國家生產七、八萬斤豆腐乳。儘管如此,仍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徐州市六個縣,按計劃分配,所餘,在蘇、魯、豫、皖、浙、冀和京、滬等腰三角形地暢銷,還有福建新疆、內蒙、龍江

等地的遠客經常來函求購,產量雖然年年增加,仍然是供不應求。

(三)邳州菜煎餅

“黃燦燦,脆生生,名吃裡的‘輕騎兵’。”

邳州的特色美食,我們不得不說煎餅。其實菜煎餅並不是出現很早,開始是為居家自己在煎餅裡面放上菜或者雞蛋,在鏊子上塌制而成。現在發展成為一種飲食。

製作材料主要是煎餅,有大煎餅,就是小麥軋糊子烙制的煎餅,小煎餅是直接用麵粉烙制的面煎餅。然後就是菜, 主要是菠菜、白菜、韭菜、薺菜等蔬菜,再加上粉絲、辣椒等。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在煎餅裡放上個雞蛋,不過是先把雞蛋煎好了,然後蓋在煎餅裡面的。

八義集羊肉湯是江蘇徐州邳州市八義集鎮的特色美食。邳州八義集羊肉湯的特點是:色澤乳白、湯質鮮美、營養豐富、不羶不腥、味道醇香異常。

(四)邳州羊肉湯

“難忘那一抹白,香味直衝腦門。”

邳州羊肉湯製作精細,在用肉(均是本地放養的小山羊)、燒煮、配料、加工、器皿等方面均十分講究。原汁原味的羊肉湯是衝出來的:一口大大的鍋,上面圍著半米高的一圈鐵皮,把整副羊架和羊雜放進去,用大

火燒(以木柴火為好),頂出血沫,爾後將佐料(白芷、肉桂、草果、陳皮、杏仁等)下鍋,同時外加大蔥、生薑適量,以小火慢慢地燉,讓骨頭的味道完全融到湯裡。

湯煮好了,用一個很大的海碗,放上辣羊油,切幾片薄薄的羊肉,把滾燙的湯往碗裡一衝,加上一點鹽菜(

香菜)和佐料,一碗香噴噴、辣乎乎的羊肉湯就成了。絕不可以加青菜、粉絲之類的配料,那會傷了湯的味道,邳州羊肉湯的特別之處就在於它的湯。老人都知道這麼一句話,“邳州羊(肉)湯不斷火”,正宗的邳州羊肉湯一個爐子每天只能出不到一鍋的湯。那湯白白的像麥片,稠得很,用筷子沾著湯可以把湯拉成一條線,長到半尺也不會斷,味道也真絕了,喝上一口全身舒暢。

(五)邳州撒湯

“連乾隆都讚不絕口,何況是我們?”

撒為肉湯、肉雜之意。湯是用老母雞等為原料,燉好後,打雞蛋在碗裡,攪拌勻後,用沸騰的肉湯澆沏,製成黃澄澄的肉湯蛋花茶。再浸泡麻花、油條,味道十分鮮美。據傳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偶嘗此湯,大加讚賞,從此撒湯聲名遠播。

(六)邳州山芋糖

“小的時候,能吃上一塊山芋糖,心裡足矣。”

山芋糖是以地瓜與麥芽糖為主要食材製成的一道美食,口感甜而不膩。經常食用地瓜糖能有效保護腸道,使皮膚光澤,是居家旅行的健康食品。具體做法是:將地瓜去皮切條,當然如果刀工一般的話,完全可再大條一點;油炸一遍,色至金黃即可,將炸好的地瓜條加入白糖,讓地條瓜甜美起來,隨後在香香甜甜的地瓜條上撒上黑白芝麻粒或麵粉。

(七)邳州貢菜

“昔日西楚霸王的最愛,如今家庭餐桌上的必備。”

邳州苔幹蜚聲遐邇,為邳州遠銷全國及香港等地的大宗商品之一。

主要產於占城、土山等鎮。據《隋書》記載,萵苣自古渦國傳入邳州。苔幹因歷史上作為貢品進貢朝廷,又稱為"貢菜"。貢菜又名苔幹、響菜、山蜇、苔菜。色澤鮮綠、質地爽口、味若海蜇,食用價值極高。屬綠葉類蔬菜,秋季取其梗剝皮劈條曬制而成。

(八)邳州劉井粉絲

“赤條條地來到人間,帶來的是大自然的精華。”

劉井粉絲是江蘇徐州邳州市土山鎮劉井村的特產。邳州劉井粉絲在製作過程中,沒有化學添加劑,是純山芋粉製作,再加上特殊的製作工藝,做出來的粉絲口感勁道,入口爽滑,不易煮糊,在市場上非常熱銷。

劉井的粉絲加工,已有幾百年的歷史,每年的十月份開始,各地的客商就把山芋運送到這裡,劉井人就開始加工山芋粉。等到冬天上凍的時候,便開始製作粉絲,前後加起來,一共大約兩個月的時間。製作好的粉絲經過自然低溫冷凍後,還要進行井水解凍,然後再進行晾曬,自然風乾後,就可以出售了。

(九)邳州臭鹽豆

“聞著臭,吃著香,一把鹽豆走四方。”

鹽豆,俗稱"老鹽豆"又叫"臭鹽豆""臭豆子""鹹豆"等。每家每戶,在冬閒時,用自家地裡收穫的黃豆,經過捂製成納豆,再與辣椒醬攪拌,有時也加上蘿蔔乾醃製出辣嫩可口的小菜。"看著紅,吃著香,一頓不吃饞的慌。"這是當地人們對鹽豆的讚譽。最為著名的莫過於徐州邳州的老宋鹽豆,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CCTV-9)《行走的餐桌》第一季第五集裡詳細的介紹了老宋鹽豆。

(十)邳州蘿蔔乾

“吃人參難,蘿蔔乾一樣解饞。”

蘿蔔乾是邳州家庭餐桌的必備,深受大眾喜愛。製作一般是在冬至前後進行,要經過“曬、醃、藏”三道工序。將蘿蔔拔出洗淨,切成條狀,放入容器,一層蘿蔔一層鹽,裝滿後上蓋。一週後取出晾曬,搓去水分,曝曬,再搓,再暴曬,直至擠不出水為止。


咣噹派

垂涎三尺倒不至於!邳州當地的這些特產和經典小吃,都是歷史沉澱多過味覺體驗的👌

歷史上的邳州,經歷了楚漢相爭、三國角逐、宋金交兵,以及近代著名的徐州會戰和淮海戰役,因此其當地飲食習慣受到了魯菜、淮揚菜、徽菜和河南菜的多重影響,變得重辣重鹹,口感豐富。

比如壹周君吃過的邳州標誌性的家常菜——辣椒炒小魚。最突出的味道就是“辣”,這其實與我們主觀認為的江蘇人口味偏淡是有差別的。

先來一個大家都愛吃的——八義集臭豆腐。這個是邳州八義集鎮的特色小吃,它同當地的羊肉湯,一起被稱作“八義集街頭傳奇”。據說是明朝一個名叫劉祥勝的人發明的。

這種臭豆腐其實同長沙火宮殿的臭豆腐用料大同小異,都是那種色澤青灰、氣味臭臭的滷水豆腐。差別是配料,八義集鎮的臭豆腐是蘸著調好的辣椒水來吃的。

然後是鹽豆,當地人也叫它“臭豆子”,傳說是楚漢相爭時在項羽的軍隊中流行開來的。

鹽豆必須用傳統手工製作:將新鮮黃豆用大鍋煮,草蒲包捂著來發酵。幾天之後,取出來倒進大瓷缸裡,放鹽和碾碎了的紅辣椒粉,一起攪拌均勻,吃的時候開水泡一下,加點油配著小菜來炒,味道非常鮮美。

剛捂出來的臭鹽豆,也可以直接曬乾,吃的時候加開水,辣椒麵和蔥薑蒜等佐料拌著,味道也一樣好。

還有邳州苔幹,其實就是萵苣啦,這個壹周君倒是覺得很不錯。

邳州人的做法是將苔幹風乾,然後用水來泡發,涼拌或是熱炒都可以,最好吃的是糖醋苔幹,挺適合夏季作為下酒菜。

邳州苔幹還因為在歷史上作為過貢品進貢朝廷,所以也被稱為"貢菜"。

最後就是邳州煎餅啦,邳州和魯南地區的臨和棗莊等地是近鄰,所以也沿襲了北方地區這一習慣。什麼雞蛋煎餅、鹽豆煎餅、芝麻煎餅等等,加上不同的輔料,成了歷史悠久的傳統小吃。

邳州吃煎餅最豪爽的法子還是煎餅卷大蔥,但捲上辣椒炒小魚,那就是絕配,如果你去到當地,只吃其中一樣,邳州人就會非常不屑的說上一句:這不正宗啊!

壹周君以上都是拋磚引玉,還是等邳州當地資深吃貨來掰一掰吧!


武漢壹周

小魚炒辣椒,開口味,讓人垂涎三尺!它是流傳在蘇魯交界處的一道小菜。山東郯城,江蘇新沂,東海,宿遷,睢寧,邳州一帶流傳甚廣。香,辣,脆,卷在煎餅裡吃,辣得你直淌汗,嘴裡辣得出火,吹口氣,喝口水,再吃!做法是,選料:駱馬湖小乾魚,一定選那發黃的,小,不苦的,辣椒,最好青紅相配,佐料:蔥,姜,蒜,花椒。先將鍋燒熱,放上油,油開後放佐料,姜,蒜後放。然後將小魚放進,發黃為止,然後放辣椒及姜,蒜及鹽,醋,味精,半熟馬上盛出。這道開口味的小菜就成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