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设立空间投资产业基金 用市场化模式修建地铁8号线和14号线

经开区设立空间投资产业基金 用市场化模式修建地铁8号线和14号线

最近,第三届丝博会可谓是大伙讨论的热点焦点了。自本届丝博会开幕之日起,经开区创新发展模式,火力全开,满载而归。5月11日,签约7个项目,金额达616亿元;5月12日,签约29个项目,金额达882.2亿元。

丝博会展会一角▼

经开区设立空间投资产业基金 用市场化模式修建地铁8号线和14号线

作为大西安的工业经济主战场、开放经济试验田以及先进制造业排头兵,经开区先进制造业展区受到了广泛关注。在900平方米的展位面积中,搜集整理了近500件有代表性的展品,展示出“经开智造”的新风貌和新成果。其中,新能源汽车项目、人工智能机器人、新材料及高端装备制造成为经开区先进制造业展区的三大亮点。

开幕式首日迎来开门红

5月11日下午,在西安市投资环境推介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经开区的大西安地下空间投资产业基金项目、FCLCA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及先进生物识别模组产业化及其配套项目、高品质酒店及文化综合体项目、顶新未央郡城市综合体项目、先进技术光伏制造基地项目、郭氏商业综合体及配套项目、西安香港国际城项目共7个项目签约,签约项目金额达到616亿元。

丝博会首日签约现场▼

经开区设立空间投资产业基金 用市场化模式修建地铁8号线和14号线

其中,让小伙伴欣喜的是,作为本次最大的签约项目,大西安空间投资产业基金项目,总金额达160亿元,是由中铁、中建、陕建工、西安投资控股、西安地铁五家公司联合成为普通合伙人,设立基金,用市场化模式修建地铁八号线和十四号线,预计年底就能开工。

在项目的签约中,顺利落地实施才是关键,而这个项目预计年底开工,无疑是给大伙吃了一个定心丸,剩下的和长安君一起期待就好。

29个签约项目总投资882.2亿元

5月12日,第三届丝博会西安经开区投资环境推介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经开区专场签约项目包括通鑫半导体年产5GW单晶光伏材料项目、陕文投丝绸之路经济带示范区项目、景商城市综合体项目、金融创新中心综合体、张立同院士创新工作站等29个,总投资达882.2亿元。

经开区重点项目签约专场▼

经开区设立空间投资产业基金 用市场化模式修建地铁8号线和14号线

在本次签约仪式上,吉利西安项目副总指挥费少忠代表企业家发言,作为2017年丝博会以来经开区招商引资成绩单浓墨重彩的一笔,吉利方面表示:由于经开区优越的投资环境和省市及经开区各级领导“事不过夜马上就办”的五星级服务,吉利新能源整车项目提前两个月开工建设,完美地诠释了“吉利速度”和“西安效率”!

其实不只有“吉利速度”,还有落户经开区的恒通3D打印众创空间。“经开区的效率太高了,我们从洽谈到选址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恒通3D打印众创空间CEO王世明在签约现场赞叹,“目前项目已经进入装修启动阶段。计划未来五年的时间,在经开区孵化创新创业企业产值达到50个亿。”

张立同院士工作站”揭牌成立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届丝博会上,经开区还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立同为“经开区首席经济顾问”,同时首次引进了院士产学研合作项目——“张立同院士新材料创新工作站”并揭牌。

在了解这个工作站之前,先随长安君了解下张立同院士吧。

张立同,1961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1989-1991年在美国NASA空间结构材料商业发展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在高温合金和铝合金无余量熔模铸工艺理论和制造技术、航空航天结构陶瓷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4项。

受聘仪式现场▼

经开区设立空间投资产业基金 用市场化模式修建地铁8号线和14号线

随后,张立同院士也表示:将通过院士工作站与西安澳泰新材料公司及陕西杨世陶瓷材料合作,预计近5年可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氮化硅陶瓷产业链,年产值达6亿元人民币。

此外,鑫垚陶瓷复材公司的民用产品今后也可以落地西安经开区,形成民用陶瓷基复合材料产业。

这些成绩也将意味着经开区在新材料领域的研发实力得到持续强化,进一步凸显了“全球新材料看中国,中国新材料看西安,西安新材料看经开”的行业引领地位和产业竞争力。

这里的新材料产业最中国

如今,在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大环境下,经开区形成了新材料产业以高端装备制造业应用为导向,高端装备制造业以新材料产业为基础的良性互动发展模式。

大美经开▼

经开区设立空间投资产业基金 用市场化模式修建地铁8号线和14号线

经开区依托西北有色集团所属西部超导、西部钛业等28家公司,建成了国际一流的超导材料产业基地,亚洲最大的无缝钛管生产基地,世界第二大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和金属纤维生产基地。区内的新材料研发机构具有雄厚的研发实力,承担了大量国家及各部委的新材料重点项目,推动区内产业形成了基础研究、中试开发和产业化三级发展格局。

经开区新材料▼

经开区设立空间投资产业基金 用市场化模式修建地铁8号线和14号线

同时在航空航天、核电、化工、医疗器械、增材制造、节能环保六大领域已形成了基础研发、生产制造、推广应用等较为完备的产业链,初步形成了“世界材料看西安、西安材料看经开”的发展格局。西部超导公司作为我国唯一的超导材料提供商,代表中国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反应堆计划”(“人造太阳计划”)。

在经开区的支柱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方面,经开区是践行“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云集世界500强重要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聚集地。

融合了传统优势产业和轨道交通、航空转包产业,形成了新能源装备、航空装备、输变电装备、油气装备、矿山冶金装备等产业格局以及轨道交通、航空、新能源、输变电、专用通用设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聚集了西门子、博世、ABB、日立、三菱、阿尔斯通、法国赛峰等1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和中国中铁、中国环保、中国中车、西航集团、中钢西重、西电集团等6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2017年产值达到667亿元。

经开区高端制造产业▼

经开区设立空间投资产业基金 用市场化模式修建地铁8号线和14号线

未来,经开区为进一步加快高端制造产业发展,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经开行动计划”,持续推进“两化融合”,打造制造业发展“升级版”,打造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外向型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开拓海外市场、扩大产业规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