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走读学生比住校生成绩好?

刘中香2

但是,仔细一想这个问题情况相反才对,毕竟住校可以给学生节约下大量的时间,有助于提高成绩。然而,对于一些自制力很差的学生,住校是他全面退步的开始。作为高中班主任,管理压力最大的是高一,这个阶段的学生由于刚从中考的紧张中走出来,心理上非常放松,进而对自我要求不高,容易沾染一些不良习气。



于是,住校就等于远离了父母的监管,可以自由无拘束,最大的问题肯定是手机了。有多少住校生是被手机和游戏彻底的从初中的学霸变成了高中的学渣,特别是在高一的第二学期,学生两极分化明显,原因就是不少学生从高一开始就不够认真,学习不用心。问题越积越多,考试成绩越来越差,直到后来自我感觉已经无法赶上,于是就放弃了。


因此,住校对于自制力强、学习刻苦、不受外界影响的学生来说,是绝对有利的;住校对于那种一直以来都是在父母监督下学习的孩子,是非常不利的。这样的学生就应该走读,将一直以来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的认真态度始终保持下去,对学习必然有好处。

另外,我们也可以认为,走读生的进步是相对住校生的退步而出现的。因为,抛去学生自身的因素,住校对高中生学习的积极作用是明显的。笔者2013届带毕业的学生中,有一个女生宿舍,八个人,高考全考上了重点大学;2014届带的复读班,一个男生宿舍,不仅全上重点,其中有四个考的是985名校,足见住校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优学优考策略

像我以前上高中时候的情况,那些走读学生一般都是家住县城的人,这些学生家长一般都是在县城有工作的,其中有很大一部人的家长是公职人员、教师、事业编人员,其从小接受到的教育环境是相当不错的,一般上小学、初中的时候在学校上课之外,还会参加一些培训班之类的课程,其文化课素质是很不错的;而且这些县城学生从小接受到的家庭教育也比较好,这就使得他们的学习方法方面要比那些从农村出来的学生要好的;这些学生从小就在竞争力比较大的环境中,从小竞争意识也很强,这些方面综合表现就是这些学生的综合素质比较高.



记得当时班上同学,一般那些走读的学生的进班成绩都是比较好的,大部分学习也比较努力,但是还是有部分学生在进入高中以后就开始经常的去网吧上网,就有几个同学有过被家长从网吧撵出去的经历;还有部分走读生在校期间开始谈恋爱的行为,这些都是很影响学习的.


我发现了一个现象是,从农村初中来的学生更是容易受到网吧的影响,毕竟这些来自农村的孩子从小接触电脑的机会不是很大,他们到了高中以后对于这项事物比较好奇,就有部分学生经常去网吧玩网游,并且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成绩下降的特别厉害.

不过很多来自农村的孩子在高中时候还是比较乖、踏实的,基本上都是在学校踏踏实实的学习,最终考上了大学.


1927年的古董先生

以我多年的经验,你说的与实际的结果恰恰相反,你说的那种成绩好的情况是极少数的现象,不要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奥!(本人一线教师据实所写,也是一位家长,希望能帮助到一些孩子和家长。)

一、你说的走读生成绩好要满足以下条件:

1.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强。2.学生的家庭十分重视该学生的学习,愿意为学生放弃家长的很多生活,比如看电视、经常的带朋友回家喝酒聊天打牌、有的夫妻感情不好的放弃离婚、放弃逛街等等吧。3.家长修养比较好,能容忍孩子的小毛病,即使愤怒的即将火山喷发,也能压下来。4.善于和老师交流。5.心要大些,来回路上的担心。6.是沟通的高手,善于和孩子沟通。这些不是太容易满足吧?



二、再说一说,住校生的好处,人是群体动物,年轻的学生在一起 能够随时随地的交流;交流生活的苦与乐;交流学习的得与失;交流哪一道题的解法和想法;交流对学习态度。学生之间甚至可以对那个女孩或者男孩的朦胧的好感。同时出了问题,还有老师解决心理问题、作业不懂的问题、生活问题、同学关系问题。这些家长都帮不上忙的。

最重要的是,学生在一起,年轻人,年轻气盛的和同学在一起比学习,能够大大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



三、以教师的眼光看,走读生,在来来回回的路上,家里容易分散精力,不如住校生活的相对单纯一些,也少操一份心,所以在寄宿制学校一般的班主任不赞成走读生,特别是高三和初三。事事上,现在今天生活的好转,就是在寄宿制学校,家长也越来越多申请租房走读,但是高考成绩出来后,同样的智力水平、同样的基础结果走读生成绩绝大部分不如住校生,当然不可否认有个别现象,但是走读生成绩好的毕竟是少数啊。我每年的高三都与家长交流这一问题,但是相信的毕竟是少数,只有高考成绩出来后,他们才知道婆婆不是娘,篱笆不是墙。做为老师有点恨铁不成钢,现在基本不在阻挡了。时代变了老师也要变的。给大家一份数据:

年份 名次 其他前十学生结果 走读生结果

2015 —前十—8 个985大学 ——2个二本

2016—前十— 5个985.4个211 —1个压一本线


海右亭

这个问题就拿我曾经读过的高中来说吧!学校不是很好,全校唯一一个走读生,也是全校的焦点,学校再走出清华就靠她了!她进出校门就像校长一样!来去自如!

她是一个女生,在我们那个年代已经开始实行封闭式教学,而全校的人都知道她是唯一的一个走读生,但是没有同学抱怨、没有老师的阻拦,因为她就是个神话,每一次月考,大考小考全年级必须第一,只要是考试拿奖拿到手软,算第二名至少是50分!

短发、棉衣随时穿着,似乎在她眼里没有热天,头总是偏朝左边,一辆自行车、一个背包、自行车上还有两个装报纸用的布袋,她用来装书,每一次上下学,沉重量不低于25公斤!家和学校隔不远,爸爸妈妈管的严!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一直以的身份学霸读着上来!

班级活动、学校活动从来不参加,想和她搭话,不要怪她高冷,她们班的人都习惯了!她偶尔听听老师讲课,更多的是自己学习,一看就是自律性很高的人,她不问老师问题则罢,一问老师都是带懵的神态!

是不是觉得这些都是废话,那你就错了!把上述材料总结一下就是问题答案!


分享分听

我是高二走读的,现在也是高二!根据我上一年高一住校的经历来说,我觉得走读和住校相比,开始觉得走读轻松很多(我们学校为了安全起见,走读生不让上晚自习,高三除外)这时候必须要有很强的自制力来抵抗手机!我们学校住校生明令禁止带手机,而且玩儿手机真的会上瘾!相比起来住校生,我觉得走读生的优点还有可以自己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查缺补漏,像是住校生,上那个晚自习要写那科作业,自己学习计划往往会被打乱,我们这些不上晚自习的走读生,可以在晚上先把作业写完以后自己制定计划开始复习!还有高一住校的时候,我们寝室的楼长(学生管学生的那种)特别爱咋呼,加上我们学校不知道为啥的把内务看的比学习还重要,经常是内务做不好中午午休时间出来罚站!影响心情,有时候一下午都不在状态!还有是和家人的沟通,住校的时候是一个月回一次家,没到最后一星期就会特别特别想家,然后有些躁动,导致最后一个星期总有几天不在状态!想家!走读生可以及时接触的新闻,我们学校只有重点班有电脑(上了高中我才知道,原来还有这种不配一体机的学校,,,)新闻都是一些偷偷带手机的同学或者是老师讲给我们的,对于文科来说,时政非常重要

总之我认为走读生成绩更好首先是有良好的休息,其次学习可以自助掌握,像预习,复习,可以自己制定计划,新闻能及时了解,最后是高中青春期的心态很重要!

不好意思,有点儿乱……


小花芸凡

1.寄宿制高中不存在走读还是住读的问题,全部住校,有老师盯着,生活规律,同学间关系较紧密,当然也有矛盾很深的

2.非寄宿高中,住宿生基本没人管,全靠学生自觉自律,学校饮食睡觉条件都差

3.上海非寄宿制高中,所有班主任都强烈建议不要住宿,住宿生整体成绩来看没法跟走读生比,甚至有学校强令高三学生不许住宿

4.很多家长宁可咬牙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也不让孩子住宿,应该很说明问题了吧(我也一样。。。)


龘鱻王

网友一:

住校生有充分的时间休息学习,但总感觉24小时面对同样的面孔同样的环境,大脑永远处于紧绷的状态,感觉自己很认真就是转身就忘了;而走读生时间很紧促对于我来说也许回到家里了不知是高兴还是怎么的就算大夏天中午不睡午觉也不感到累,充分发挥了我过目不忘的本领,可让我几天不回家就感到干什么不精神,不想看书,不想吃饭也不知道自己想吃什么,不想睡觉,用感到似累非累,再别提看书了,成绩更别提了。

网友二:

其实。走读生家教严。每天有大人去接。回家休息也好些。住校生没有家长的约束。在学校下自习以后。上网吧。打游戏。还在外谈恋爱,这都影响学习。走读生知道辛苦,每天学习完了,还要骑车回家。读书不易。也并不是住读生学习都不好。不好的也就少数。几个而已,走读生也有学习不好的,这都看个人的发挥能为。所以。不管走读住读。只要学习端正态度,能理解今后的人生。一定都会好的。

网友三:

从我高中住校的经验开来讲,住校生的成绩确实没有走读生的成绩好。在高中我们班是整个年级重点班中的重点班,成绩好的,能考上班上前几名的大多数都是走读生,住校生只有一个能考上前几名。另外很多的住校生的成绩在后期都会下降,而走读生的成绩都会上升。我们学校在6:20的时候会打起床铃做早操,想多睡儿是不可能的,而走读生可以多睡一会儿,这样的心情也很不错,学习成绩自然也好啊,走读生完全可以在7:10进教室,而住校生必须在6:20起床,所以这就是差距。还有一点是住校生深夜翻院墙出去上网的问题,走读生完全不用担心,因为有家长管着。所以从这几方面讲,住校生的成绩是没有走读生的好的。

网友四:

这个问题本身很武断。呵呵!学生成绩的好坏与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有重要关系,与家长和孩子间的沟通和交流程度有间接关系,与走读否没有多大关系。

但可以确定的是,走读生的身心状态都比较放松些,对于身心健康都有好处。因为走读生每天都能和家长有亲子交流,可以及时疏导孩子的心理压力,清理孩子的情绪垃圾,帮孩子调整出一个更好的学习状态。(但这也仅局限于家庭教育成功的家庭,如果父母属对孩子“束手无策”型,那么走读还不如住校理想。)

所以,条件允许,选择走读,给孩子一个稳定良好的青春陪伴期;如条件不允许,选择住校也可。但不必杞人忧天,过于敏感。等孩子定期回家后,利用机会和孩子沟通,多陪伴疏导孩子,也能弥补下孩子心理上的亲子缺失感。

但想成绩好,平时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必须跟上,这个才是最为重要的。

网友五:

有些片面。并不是走读生成绩比住校生好,起码我上高中时就不是这样(我是走读生)。我们高中算是省里重点中学,我在实验班(淘汰制选拔优生),班里很多都是住校生。而且成绩与走读生大面儿上也不相上下。

走读生固然方便,但生活里各种诱惑多,在家自习的效率也并不高。在此不赘述,都是泪(´△`)

虽然住校生受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但他们受到的诱惑比较少,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电视、还有各种小玩意,他们在校基本接触不到的,这使他们能沉下心来钻研问题。而且有些宿舍舍友之间有共同的理想大学,平日能互相共勉督促,一起商讨问题,互通有无,这种学习氛围对个人弱科的弥补和高三长期高效续航贡献甚巨。我们上一级就有个传奇宿舍,女二公寓308号,一宿舍八个人六个去了上交,剩下两个一个北大一个人大。

其实无论住校或走读,最关键的还是自己良好的自制力和学习习惯。

网友六:

这是个错觉。我身边的朋友陪读,走读生里有年级第一的有年级倒数第一的,他两家关系很好,我感觉住校生大多是中等或者中偏上,很好和很差的是走读的。原因可能是,走读生条件好,如果没有自我约束力,老师又管不到,那玩的条件更多一些,成绩就会更差。相反,约束力好的孩子,因为走读,得到了更好的营养和安静的睡眠,成绩会更好。


英语老司机

看过《夏至未至》的人都知道,傅小司和陆之昂这两位走读生,那可是迟到翘课毫不含胡,闻人老师说的:"你有本事次次考第一,我也允许你迟到。"

当然,那只是电视里演的,现实中的走读生,可也没那么高的恣态,他们也必需跟在校生一样,不可随意迟到缺课。因为走读生一般都具备有一定的家庭条件,他们在特定的环境中,自然各方面会更胜一筹。

在我认为,走读生与在校生并不存在太多的区别(当然总有个别是特殊的),走读生也好,在校生也罢,他们都是靠自身的天赋和后天的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

现在的初中,高中,多以全封闭教学为主,走读生就相对少了,也许,你所羡慕的走读生后面也并非你想象的风光。住校生也有他们的忧势,可以不用来来回回的奔波,把那些时间用在学习上,还愁考不出好成绩?

同学们,别再纠结了,把心放下,努力学习,时间会给你们一个完美的答案!


人生如此痛并快乐着

什么情况,走读生比住校生成绩好?怎么我们这里情况恰恰相反呢?我们这的家长很多都喜欢让孩子住校学习,一个是作习时间较有规律,早晚自习相对比走读还安全些.二是让孩子得到锻炼,能更好的熔入到大集体中.三是校外网吧等较多,鱼龙混杂,结容易染上不良习惯,我们县较好的初中与高中都在较偏僻安静的地方,大多数家长也习惯孩子住校,不光如此,我们这有的小学四年级就开始住校,也很少有走读学生比住校生成绩好的说法。可能与生活习惯有关吧!


搬起石头砸


关于说走读生就比住校生成绩好这一点不是绝对的哦!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走读生的成绩应该是很平稳的,如果在家把时间利用得好,那后期的成绩也是可以预见的!

首先,走读生放学回到家足足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可以利用。这一个小时啊,就是两个半小时啦,差不多有两节课的时间呢。

这时间怎么用?复习当天的上课内容、预习第二的新课内容或是课外阅读都可以。


时间的日积月累,知识的日积月累,这就像N的n次方一样不可估量的。

从这一点来说走读生成绩都比住校生好还是可以支撑的哈。

当然前提是有为学习提供条件的家庭环境哈。


那么,为什么不是绝对的呢?这个问题更简单啊!因为一个班上一年级一个学校比走读生成绩好的住校生也很多啊!

各人有差异,做任何事更是如此,所以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住校生与走读生的成更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