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就是價值建構——兼論學生作文的三大核心素養

寫作,就是價值建構——兼論學生作文的三大核心素養

胡立根寫作,就是價值建構——兼論學生作文的三大核心素養

摘要:寫作是作者

向讀者表達自己的“價值發現”的過程,這一過程既包括作者的“價值發現”,也包括作者的“價值整理”,還包括作者向讀者進行的“價值表現”,三者結合就是其價值建構的過程,寫作的本質就是價值系統的建構。價值發現的關鍵是觀察、感悟與研究,聯想是觀察、感悟與研究的虛擬形式;文章有其表層結構和深層結構,深層結構就是作者整理其價值發現並將其系統化的思維過程;價值表現的關鍵是讀者意識,讀者意識是寫作技巧的第一推動力。

關鍵詞:寫作;價值建構;價值發現與整理;讀者意識;觀察研究與聯想

1寫作的過程是價值建構的過程

關於作文,我們有兩個誤解。

一是我們將寫作這一複雜的心理過程與施工員的施工等同起來了:在施工員那裡,由別人提供設計、圖紙、材料等,他僅按圖施工而已;而寫作也是先有了思想,有了觀點,有了感悟,有了情感,作者似乎只是把這些怎麼“擺放、安裝”了。這其實是一種“主題先行”“主題圖解”式的寫作思想。真實的寫作哪是這樣!

真實的寫作無外乎兩種情形,一是任務型寫作,如上級任務,領導要求、各種徵文與評比、考場作文,等等,這是一種被動型寫作。二是主動型寫作,生活中有所感悟,有所發現,研究中有了新成果,便想把它寫出來,實際上是自己先有了一種寫作的衝動。

無論是主動型還是被動型寫作,難點都不在技法,而在無事可敘,無情可抒,無理可說或者事不生動,情不高雅,理不深刻。理不直,則氣不壯;氣不盛,則言不宜。

寫作並非早已備米的“巧婦之炊”。任何作者的“寫作之炊”,都要自己備“米”,甚至不是去“買米”,去“找米”,而要自己“產米”。所以,我們在評價“寫作之炊”時,遠不止評其“烹調技藝”,更要評其“食材”,甚至主要評其“食材”。可見,“寫作之炊”,不僅要有“米”,還要有“好米”,而且必須是“自己的米”。

這也是高考考場作文的評價思路。如2016年高考考綱的作文評價要求:基礎等級包括,符合題意,符合文體要求,感情真摯、思想健康,內容充實、中心明確,語言通順、結構完整,標點正確、不寫錯別字。發展等級包括,深刻,豐富,有文采,有創意。

無論是基礎等級還是發展等級,大部分的評價項目都放在“米”上面。而平時人們閱讀一篇文章,則更是將主要關注點放在作者提供的新信息、新思想、新認識上。古人所謂“學識才氣”,其“學、識、氣”,均非指向技巧。

對於寫作的另一誤解就是將寫真情實感當作寫作的本質。

由於長期以來中學生寫作,文體大多近似散文,中學語文教學界對作文的理解,往往偏重於對散文寫作的理解。上世紀八十年代,林非先生倡導散文的“真情實感論”,自有其針砭“虛情假意”的創作時弊的價值。[i]但是語文教學界卻往往將其“真情實感論”往寫作的本質上靠,似乎只要寫真情實感,就是好文章,甚至認為“真情實感……也是作文成敗得失的關鍵。”[ii]其實,真情實感,只是對寫作的起碼要求,並非寫作的關鍵和本質。就像呼吸、吃喝並非人的本質一樣。

那麼,寫作的本質是什麼?

在說寫作之前,我們先說“寫”。

“寫”之目的有二:一是記錄、留存、備忘,或為己查,或為人閱。二是傳達、交流,即表達。

但是,無論記錄、表達,都是因為有東西要寫。這“東西”是什麼?就其表現來說,或現象,或體驗,或變化,或理解,或新情感,或新信息,或新思想,或新意味,等等,作為“寫”的你,總是有了一種發現。從研究所得,是發現;從觀察所得,是發現;從經歷所得,是發現;從感悟所得,是發現:或發現自己心靈,或發現外在世界。如非有所發現,實在沒有多少寫的必要。這些發現,或者是長期觀察和研究所得,可以稱之為理性發現;或者是某次的經歷而產生的感悟,或者是形成的某種情感,可以稱之為感性發現。

以上是說“寫”。但並非所有的“寫”都是“寫作”。上述記錄之“寫”,為“己查”的記錄,很難說是一種寫作,只能稱之為“寫”,並非“寫作”,而為人“閱”的記錄,如起居注之類,才進入到寫作層面。至於為“傳達”“交流”的“表達”類的“寫”,則已是完全意義的寫作了。就是說,只有為讓人閱讀的寫,才進入到真正的寫作層面!雖有不少作家宣稱寫作只是為自己,是自我欣賞,但即使是所謂自我欣賞,一旦你自己成為欣賞者,這欣賞者(不妨稱其為“自讀者”)與寫作者,也已在不同立場。文學寫作的“自說自話”,與瘋人自說自話的重要區別之一,就在於作家的自說自話是必須考慮讀者的。真正的狂人日記不是寫作,而果戈裡和魯迅的《狂人日記》卻可以成為名作。

這樣,寫作實際上涉及到作者和對象(讀者),問題的思考也必須從兩者的連接點開始。這兩者的連接點就是,作為作者,你為什麼要向別人表達,你應該向別人表達什麼?該怎樣表達?作為讀者,為什麼要聽作者的表達?怎樣才會願意聽作者的表達,他能不能聽懂作者的表達?

寫作的本質就產生在作者與讀者的連接點上。因而,只有你的發現對於讀者來說是有價值的,才能成為寫作的內容。因而寫作的發現,實際上是一種價值發現,是能滿足閱讀主體需要的發現。或者如王國維所謂“人人心中所有、筆下所無”的感性的、理性的發現。讀者據此或者可以走進你的心靈世界,或者可以獲取相關的知識或思維成果。哪怕是產品說明書,也是將“我”所知道的關於該產品的相關東西向不熟悉而又需要了解該產品的人作說明,所以,所說的內容也仍然是屬於價值發現,其言述,也是一種價值言述。

因此,寫作的發現實際上是一種價值發現。正是這種價值發現,讓你產生了寫作的衝動和言說的自信,也正是這種價值發現,讓你與讀者形成了聯繫。文化學者趙毅衡認為,“認知差,是意義活動的基本動力”,正是寫作主體的價值發現,形成了寫作主體與讀者之間的“認知差”,從而讓表達主體“面對個別的或社群性的他人,確信他人可以分享他的認知,這就是所有意義表達的基本動力”。[iii]

清代廖燕在其《山居雜談》中說:“世人有題目始尋文章,餘則先有文章偶借題目耳。”這先有的“文章”,就是作者的發現。王夫之在其《古詩評選》中說:“人胸中無丘壑,眼底無性情,雖讀盡天下書,不能道一句。”為什麼讀盡天下書,卻不能道一句?是因為沒有發現,尤其是沒有有價值的發現。價值發現,這才是真實寫作的基礎,是寫作的靈魂,舍此,寫作純屬空中樓閣,純屬無米之炊,難免假大空。

發言稿、新聞、報告、論文、散文、詩歌、小說,無不在向讀者展示新思想、新情感、新感受、新信息、新韻味。即使是描寫,其精彩也在於你是否寫出了對象的特點;要寫出對象的特點,首先在於你對特點的“發現”。

可見,寫作就是兩件事,一是作者的“價值發現”,二是作者向讀者進行“價值表現”。兩者的結合,就是一個價值建構的過程。所以,寫作的本質就是“價值建構”,而“價值發現”與“價值表現”,則是“價值建構”的一體兩面。

也許,學生作文,對於成人而言不一定構成價值發現,但是,對於同齡人,至少對於他自己而言,則是一種價值發現,一種相對的價值發現。學生作文,是對真實寫作的模擬,價值發現也應該是學生的作文追求或必須建立的寫作意識。

且看首屆“冰心作文獎”小學組一等獎獲獎作文:

媽媽到杭州出差就要回來了,我非常高興。

媽媽回來了,能給我做很多好吃的飯菜,還輔導我做家庭作業。媽媽的懷抱很溫暖,我還能躺在媽媽懷裡聽她講故事。媽媽回來了,爸爸的生日會更豐富。

媽媽不在家的時候,我非常想念她。想媽媽的感覺就是一種想哭的感覺。[iv]

這篇9歲小孩的作文,從五萬多件中小學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其成功,不在於其寫作技巧,也不在於其一般的所謂真情實感,而在於其真實自然地表達了符合小孩心靈特點的三個發現:“媽媽的懷抱很溫暖”,“媽媽回來了,爸爸的生日會更豐富”,“想媽媽的感覺就是一種想哭的感覺”。

不僅文章的思想、感悟、情感是發現,即使是寫作技巧的使用,也往往源於發現。如《師說》一文的寫作教學指導,不少老師會津津樂道其結構之精巧:首先是理論論證,接下來三組對比,最後是經典例證。其實,本文真正的寫作指導價值並不在文章的結構,而在韓愈的幾大價值發現:理論論證部分,他發現了“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從師之道。對比論證部分,他發現了唐代從師的三大奇怪現象:古聖今眾之巨大反差,於身於子的反差,巫醫與士大夫的反差。經典例證部分他發現了“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的道理。

沒有作者的這幾個方面的發現,哪來這樣精巧的結構呢?尤其是沒有那三個巨大反差的發現,他拿什麼對比?有了那三個巨大反差的發現,他不對比,他能怎麼寫?有時,儘管我們反覆教學生使用對比的手法,可是學生就是不會,是學生笨嗎?其實不是。因為對比的關鍵,不在對比本身,而在作者發現了奇怪的、相反的現象,所以,沒有學過對比手法的文盲,只要發現了奇怪的現象,也會用對比來說理。可見,即使是技巧的使用,也是基於價值發現的。

國外的作文教學經驗足以引起我們的思考。法國作文教學強調培養學生花時間考慮和收集思想內容的能力;而美國作文的文學指導,“不引導學生認識各類範文的文體結構,他們關心的是如何提供、安排學生練習寫作的機會,設法使學生選擇感興趣的寫作內容,以及如何幫助學生髮現寫作內容,把混亂或原始的經驗組成某種形式,而不是傳授寫作的策略。”而日本上個世紀興起的生活作文,目的就在於引導學生關注周圍的生活世界,“瞭解生活,發現題材”。[v]國外先進的作文教學理念實際上已經將“價值建構”作為寫作教學的重中之重了。

2觀察、感悟與研究才是寫作的十月懷胎

因為我們的作文教學是基於學生先有了思想、有了情感的作文教學,所以多津津樂道於小技巧的指導,於是,一般的作文教學多是這樣的流程:教師命題——老師指導——學生課堂寫作——教師批閱——講評或指導修改。這實際上是一種閉門造車式的作文訓練方式。

但是,當我們將寫作的本質定位為一種“價值建構(發現與表現)”時,這會發現,寫作決不是閉門造車,至少,“閉門造車”只是寫作的最後階段,寫作的大部分工作,是在觀察,在經歷,在感悟,在研究。既然要訴說的是價值發現,那麼,價值發現從何而來?既然寫作之米必須是自己的米,那這“米”從何而來?

這“米”必須自己生產。作為價值建構的寫作,包含價值發現與價值表現兩個過程,就像孕婦的懷胎與生產:價值表現,是其“生產”的階段,價值發現才是其十月懷胎。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觀察、感悟與研究的過程,也是最為艱難的過程。

如果是被動型寫作,接到寫作任務後,絕不是閉門造車,而是仔細觀察,深入調研,從觀察、調查和研究中收集材料,發現問題,形成感悟、產生情感,得出結論。如果是主動型寫作,那你一定是經過了長期觀察思考,或廣泛調查,深入研究,產生了某種感悟,發現了某些問題,形成了某種觀點。這兩者的共同點則是從調查、觀察和研究中,發現問題,形成感悟、產生情感,得出結論,即形成價值發現。

各行各業的寫作高手,只是因為寫作的技巧高明嗎?何以學者們都有文章?何以有些語文老師天天在指導學生怎麼作文,卻也會為職稱論文犯愁?因為技巧並不是寫作的關鍵,寫作的關鍵是基於觀察、感悟與研究的“價值發現”。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但是,調查可能還只是瞭解,因為調查了,你有了發言權。但怎樣才能有精彩發言?僅有觀察調查還不夠,還必須深入研究,形成發現。所以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研究,就沒有精彩的發言!

仔細研究新千年以來我國語文課程標準,應該會有新發現。將語文課程標準各學段的作文要求略作壓縮,最終可以形成幾個關鍵詞:1-2年級,言文轉換;3-6年級,觀察感受;初中,感受、體驗、認識;高中,感受、體驗、思考,形象思維、邏輯思維、創造性思維。

由此看來,課標的制定者實際上已經形成了這樣的學段作文教學的認識:小學作文重在觀察,初中寫作重在“感悟”,高中寫作重在“研究”。這應是中小學三個學段作文教學的階段性區別。

贊可夫強調深刻、全面地認識現實生活對於作文的意義,其作文理論視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創造性和想象能力為作文教學的根本內容,尤其將觀察能力視為作文的核心因素。蘇霍姆林斯基發現作文教學的最大弊端就是語言脫離思維,“學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重複著別人的思想,卻沒有表達自己的思想”。他也特別重視作文教學中對觀察能力的培養,認為觀察能使學生產生鮮明的思想、活生生的語言和創造精神。[vi]當然,僅僅觀察,則還只停留在感性的階段,只能產生感性發現和個別理性發現,還只能是小學和中學低年級的寫作要求,進入到中學高年級,則必須有較強的研究意識了。

所以當代美國作文教學,則將研究與觀察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將其作為作文的重要素質。在美國,學生寫作需利用很長的時間去開展一系列的研究活動:收集材料、分析歸納、得出結論、驗證結論等等,最後才能下筆成文。即使寫一個人物,學生也慣於去觀察,得出第一手的材料才去寫作。在歐美一些國家,高中階段寫作教學便有了研究性論文寫作這一項新的要求。日本《初中國語教學大綱》對於寫作的第一條要求就是“從生活及學習中發現課題,收集材料並歸納成自己的見解”。⑥[vii][311]

學生作文,作為一個學習過程,應是一個“舊我”向“新我”不斷提升的過程。這種提升,不僅是寫作技巧的提升,“更應是一個增長知識、擴大視野、發展認知、增進思維、提升境界的過程,是一個認知結構的重組過程。只有認知發展,思想境界提升,認識水平提高,才可能寫出言有力度、思有深度、情有感染度的好文章。”⑧[viii]

所以,形成感悟、形成思想、形成情感的過程,形成價值發現,是作文非常重要的環節,拋開這個環節的寫作,往往只能是無病呻吟。為什麼這麼多年來我們不斷提倡真情實感,而學生作文卻總難免假大空?因為這麼多年來,我們作文教學體系(如果說有體系的話),是立足於學生先有了思想、有了情感的。立足點的虛假,必然導致整個作文教學大廈的轟然坍塌。

3聯想是觀察研究的虛擬形式

歷來的作文教學,應該還算比較重視聯想,但這種重視多是從豐富文章材料或寫作技巧的角度來思考的,很少從寫作本質的角度來充分認識聯想對於學生作文的重大意義。

就寫作而言,聯想是什麼?

在前面我們談到寫作基於發現,寫作基於觀察、感悟和研究的時候,那一定會發現四個問題:一是,就時間和空間而言,人不可能事事都去觀察和調查;就人的智慧而言,也不必事事觀察和調查。二是,在動筆行文的此時此刻,你也難以去觀察與調查,而你胸中的許多積澱大可調用。三是,學生作文,一方面它是一種寫作的練習,並不是真正在做一種研究工作;另一方面,繁重的學習任務也難以讓其有許多時間與精力進行大量觀察與調查研究。四是,當學生身處考場,他怎麼去進行調查研究?既然不能去進行調查研究,於是就讓我們的作文教學產生了一個誤解,似乎作文尤其是考場作文就是一個純技巧的問題了。其實,在寫作過程中,尤其是學生作文過程中,有一個觀察與調查研究的替代者,那就是聯想!聯想是調查研究的虛擬形式,是作者在自己的大腦中就自己的已知進行調查研究。人生的閱歷,是一個自然與社會的大舞臺,人生的閱讀是虛擬的大社會,所以,古人說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從寫作角度說就是在擴展我們聯想的可能空間,是在為我們寫作時虛擬調查研究提供廣闊空間。

當然,就真實寫作來說,不同文體的寫作,真實調研觀察與模擬調研觀察的比重是不同的,實用類的寫作、論文類的寫作,雖然也有聯想的參與(尤其是文科類論文的寫作),但主要應是真實的調研;而文學類寫作,如詩歌、散文、小說,雖然有也真實調研的參與,但也許更多是聯想這種虛擬的調研。

學生作文是寫作的學習,作文的過程是對真實寫作過程的模擬,從這個角度說,學生作文的聯想還可以看作是對真實寫作的現實調查研究的模擬。所以,從模擬的角度說,真實寫作基於調查、觀察、感悟與研究,學生作文作為一種真實寫作的模擬也可以是基於聯想的。即使是考場作文,其構思,也主要不是技巧的選擇,而是一個基於聯想的虛擬調研,正是這個虛擬調研,讓考生在大量聯想到的材料中有所發現,形成思考,提煉觀點,形成價值發現,構築文章構架,最終形成價值建構。這也許才是考場作文的真實情況。

4結構的過程是價值發現體系化的過程

文章的結構問題,不是簡單的空間、時間、邏輯“三序”或橫式、縱式、層進式“三式”所能概括的。文章,就其表層呈現來看,就是所謂的“三序”“三式”,但如果真正僅僅這幾點,幾乎不用多教,幾句話就能說清,小學的寫話階段就能解決問題。其實文章結構更有其深層邏輯在,這個邏輯,就是作者的思維過程,而深層的思維過程,正是作者將其價值發現進行整理、建構,最終形成其或微或巨的價值系統的過程。在其簡單的表層結構裡潛藏著作者複雜的深層的思維結構,潛藏著作者或微或巨的價值系統的框架。

無論是什麼體裁的文章,作者都有其思維結構在。不用說議論文,如詩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推己及人;《夢遊天姥吟留別》,既然現實虛幻,何不遍訪名山,怎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如辛棄疾《破陣子》,前九句高高抬起,最後一句摔落深淵,以凸顯其深深的苦悶與悲涼。散文,如《荷塘月色》,眼前寧靜的荷塘也只能使自己暫獲片刻寧靜,並最終按捺不住而去想著江南,可見其內心多麼不寧靜。小說如《祝福》,祥林嫂之死,誰都不是直接兇手,甚至如柳媽之類好心人也間接將其推入火坑,讀者不得不追問,到底誰是兇手,最終自然會追到封建思想,封建意識,封建文化。

因此,無論什麼樣的寫作,都是基於作者的深層邏輯推理的。換言之,寫作就結構而言,有其表層結構和深層結構,表層結構,是簡單的“三序”“三式”,這是寫作的“價值表現”的外在結構。深層結構就是作者的思維結構,是作者隱含在作品底下的推理過程。深層的思維結構基於作者的價值發現,是作者的價值發現與價值表現的連接點。有的作品,表層與深層同構,但更多的作品,尤其是文學名作,表層和深層表現出很強的非同構性,也許,正是這種非同構性,形成了作品的思維張力,從而形成作品的多層解讀的可能性。所以,作文教學乃至閱讀教學,進行結構教學,核心就在對作品深層結構的把握和理解,把握其深層結構,才能把握作者所要建構的價值系統。所以,深層的思維結構和價值系統,才是作品結構的本質所在。

5讀者意識是價值表現技巧的第一推動力

寫作的起點在發現(作者——價值發現),寫作的終點在閱讀(價值表現——讀者)。寫作的研究就應該在發現與閱讀之間尋找著力點。

前文所述的“價值發現”,是基於讀者意識的,沒有讀者意識支撐的言說,只能是自言自語,或者“瘋言瘋語”,如前所述,“只有為讓人閱讀的寫,才進入到真正的寫作層面”;從寫作技巧角度說,尤其如此。

閱讀與寫作,就是“對話”,這種對話與現實對話的區別是都有一方主體虛缺,筆者稱之為“單相虛位對話”。從閱讀角度說,作者不在現場,作者“愛而不見”,讀者只能憑藉文本與其對話。從寫的角度說,讀者同樣不在現場!我寫,面對的可能是明確的你,更有可能是不確定的你,我以文本於茫茫人海中尋找知音。讀者可能在遠方,在未來。或是單一讀者,如書信、如請示;或是確定的讀者群,如演講稿、如教材;或是泛讀者,如大多數文學作品。讀者還可以是作者自己,筆者稱之為“自讀者”。但不管是什麼讀者,寫作的此時此刻,他們不在現場,卻應該在作者腦海,在作者心中。

正因為讀者不在現場,寫作只是“虛位對話”,作為作者,就必須思考一連串的問題:寫給誰?他會有怎樣的表現?他需要什麼?他喜歡什麼?你更要考慮,他此前在想什麼?此時在想什麼?讀後會思考什麼?他有怎樣的閱讀狀態和閱讀習慣?你和他是怎樣的關係?你希望他怎樣思考?於是你要想方設法,吸引他,抓住他,誘導他,引領他,感染他,說服他;你要讓他讀懂你的心,你要讓他明白你的理。

你是在向讀者言說,可是他卻不在現場!於是,技巧產生了。比如修辭,你比喻,或為讓讀者更清楚明白,或為吸引讀者;你設問,為引起讀者思考;你反問,無非向讀者強調;你舉例,無非是讓讀者明白或者相信;你引經據典,無非向讀者證明你的說法有根有據。一切結構,也是為讀者而生。你用中心句,無非便於讀者清楚、快速把握內容。為什麼“開門見山”?為什麼“文似看山不喜平”? 為什麼章回小說的結尾總要另起高潮並來一句“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為什麼新聞消息要用倒金字塔?一切新的文體也是為讀者而創。詩的格律單調似乎難以滿足讀者的興趣了,於是詞曲產生了;為了滿足新興市民階層的文化需要,宋元話本產生了。像戲曲、像雜文,像今天的文化散文,像非虛構小說、新聞小說,乃至今天的短信、段子,等等,每一種文體都是為讀者而生。

這時你會發現,其實一切技巧都是為讀者而生!所以,我們說,只有具有了讀者意識的寫,才真正進入到寫作的層面。所以,伊瑟爾說:“在文學作品的寫作過程中,作者頭腦裡始終有一個‘隱在的讀者’,寫作過程便是向這個隱在的讀者敘述故事並與其對話的過程。因此,讀者的作用已經蘊含在文本的結構之中。”⑦[ix]

心中真有讀者,沒有藝術也會產生藝術;心中無讀者,有藝術有技巧也是死的,或者是為藝術而藝術,為技巧而技巧。材料的選擇,主題的選擇,技巧的運用,都是為讀者。寫作技巧的本質就是一切為了讀者,讀者意識是寫作藝術的根本動力。

同樣,為了讀者,學生才有提升寫作藝術的動力,學生才有寫作藝術的創造力。因此,讀者意識,無疑也應該是學生作文的核心素養。

上述五點可以歸結為三,即寫作的三大最具核心價值的素養,一是價值發現能力(包括觀察、感悟、研究與聯想),二是價值整理能力(即價值思維能力),三是讀者意識。如果將作文比作“巧婦之炊”,那麼價值發現,讓你有“米”;價值整理,讓你“米”好;讀者意識,幫你巧“炊”。

其餘的素養,都是由這三者派生出來的。


[i]林非先生的“真情實感論”,可參見其代表性論文:《散文研究的特點》,和《散文創作的昨日和明日》.

[ii]盛海耕.“真情實感論”豈宜貶低?[J].語文學習,2007(11).

[iii]趙毅衡.認知差:意義活動的基本動力[J].文學評論,2017(1)

[iv][N].浙江日報,2012-11-24,著重號為引者所加.

[v]倪文錦、歐陽汝穎.語文教育展望[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325-328

[vi]倪文錦、歐陽汝穎.語文教育展望[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318-320

[vii]倪文錦、歐陽汝穎.語文教育展望[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311

[viii]胡立根.“基於研究”的寫作教學模式[J].高中語文教與學,2013(6).

[ix]轉引自童慶炳.新編文學理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28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