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重楼林下栽培技术:01生长习性

第一节生长发育习性

滇重楼林下栽培技术:01生长习性

滇重楼生长周期较长,长达9一10年,从种子萌发起。营养生长发育就需5一6年,之后进入生殖生长期,开始开花结果。此时的滇重楼地上茎增高、加粗,叶片数增多,花、果出现,根茎段也显著增粗。这个时期是滇重楼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其植株一般4--5月出苗,茎杜状,通常单一,但也有2株或3株的。花期为4一6月,地上茎抽出后,花芽已在茎顶端长成,包藏于未展开的叶丛内,2一3天后花部露出,花梗伸长,叶、花展开。9--11月种子陆续成熟,蒴果开裂,种子外种皮由淡红色转为深红色,成熟后自然脱落。

滇重楼的叶片数日通常随根茎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到开花年龄叶片数趋于稳定。一般第一年和第二年有1片心形叶,第三年有3-4片,第四年有4-5片,第五年有4-6片,到了第六年后植株达到开花年龄,叶片数目开始固定下来。在叶数增加的同时,叶片形态也会随之变化,最早为单一的心形叶,之后是数目不一的轮生叶,叶片卵状长圆形,基部钝圆。

滇重楼林下栽培技术:01生长习性

第二节对土壤及养分的要求

种植滇重楼对土壤的要求较严格,要求上层深厚、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的中性砂质壤土,且地势要平坦,有自然灌溉条件,排水方便,避免雨季积水,减少病害发生。在经常翻挖、有机质含量或速效肥力较高的壤土中,土壤透气和保肥性好,滇重楼生长良好,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土壤板结、贫疮的黏性土及排水不良的低洼地.都不利于滇重楼的生长,不宜用来种植滇重楼。另外,镁、锌、钼、钙等微量元素对滇重楼生长很重要,土壤中如果缺少这些元素,可进行人工叶面喷施。滇重楼对养分的要求较高,既不能干早,又不能受涝,要求种植区降雨量集中在6-9月,空气湿度75%以七。在种植滇重楼时,建造的阴棚遮阴度应在60%一70%,散射光能有效促进滇重楼的生长。

滇重楼林下栽培技术:01生长习性

第三节对气候的要求

滇重楼喜温、湿,耐阴,惧霸冻和阳光直射。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和隐蔽度。在降雨量集中的地区生长良好,尤喜河边、沟边和背阴山坡地。气候指标:海拔1600米一3100米,年平均气温10一15℃.无霜期240天以上,年降雨量850一1200毫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