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为什么一定要杀窦婴呢?

诺愚2127

窦婴的被杀是不知变通,不识时务,非要同汉武帝的舅舅过招。同时,交了一个专门“坑友”的好友,把自己牵连进去,最关键的是,直到最后时刻才拿出一个先皇的遗诏出来。想想吧,换作哪个皇帝能承认你这个遗诏是真的?所以,最终被杀身亡。

1、为汉景帝不惜得罪窦太后

汉文帝的皇后姓窦,她堂兄的儿子就是窦婴。汉文帝即位后,窦婴曾任吴国的国相,后困生病免职,随后任詹事。这个职位主要负责皇后、太子的日常生活管理等。

后来汉景帝即位,梁王刘武是汉景帝的弟弟,很得母亲窦太后宠爱。有一年梁王入朝,汉景帝以兄弟之礼和他喝酒吃饭,当时汉景帝没有册立太子。几杯酒下肚汉景帝说起酒话,兄弟,我死了就把帝位传给你。

自古“君王无戏言”,在场的窦太后听了非常高兴。这时,宴席上的窦婴端起一杯酒献给汉景帝说,天下是高祖(指刘邦)打下来的,帝位应当父子相传,怎么能擅自传给梁王?此事让窦太后十分憎恨窦婴,窦婴也嫌官太小,借口生病辞职了。

2、参与平叛七国之乱被封侯

七国之乱时,汉景帝经过考察发现皇族、窦姓皇亲里窦婴声名很好,就召他当官。但窦婴借口有病,不想当官。汉景帝说:“天下正有难事,你怎么能推辞?”就任命窦婴为大将军,赏给他黄金千斤。

当时袁盎、栾布等人都闲居在家,窦婴就推荐起用他们,把赏赐给他的黄金摆列在走廊里,军队的官吏经过时,让他们自己取用,被赏的千金黄金自己一点也没要。

平叛七国之乱中,窦婴驻守荥阳立下战功,平叛后被封为魏其侯,在朝堂上可与周亚夫平起平坐。

3、被汉景帝认为不适合当丞相

窦太后曾多次推荐窦婴当丞相。汉景帝说,难道我是吝啬那个位子,不想让魏其侯当丞相?窦婴有傲气,容易自我欣赏,做事草率,难以胜任丞相重任,任命卫绾当了丞相。

4、再次得罪窦太后被贬

田蚡是汉景帝皇后的弟弟,在窦婴当大将军时只是郎官,常去窦婴家陪酒陪客,跪着侍候窦婴,如同子孙辈那样。汉景帝死后汉武帝即位,他的生母叫王娡,王娡的弟弟就是田蚡。随后,田蚡和弟弟田胜被封为武安侯、周阳侯。

建元元年,卫绾免职,汉武帝分别任命窦婴和田蚡担任了丞相、太尉。窦婴和田蚡都喜好儒学,推荐赵绾当御史大夫,设立明堂,布道儒家学说,命令皇城内的诸侯都回到自己的封地去。而外戚中的列侯多娶公主为妻,都不想回到封地去,就毁谤窦婴等人。

窦太后喜欢黄老学说,因此不喜欢窦婴。建元二年,赵绾请汉武帝不要把政事禀奏给太后。窦太后得知后大怒,罢免驱逐了赵绾等人,解除窦婴和田蚡职务。

5、只有门客灌夫与他交往

窦婴失去权利后门客都离去了,只有将军灌夫一如往常与他来往。灌夫在七国之乱中与父亲一起从军。其父战死,按当时规定,灌夫可护送灵柩回家,离开战场。

但灌夫不肯回家,说:“我要斩敌军的头,替父报仇。”带着十多个骑兵冲入敌阵,一直杀到将旗下,飞马返回营地,跟随去的人全都战死,只他一人回来。灌夫身受重伤十多处,伤稍好转又请求作战……此战后灌夫名闻天下。

6、灌夫竟打了窦太后兄弟

汉武帝时灌夫任淮阳太守,后调为太仆。建元二年,灌夫与卫尉窦甫喝酒,喝醉后打了窦甫,而窦甫是窦太后兄弟。汉武帝担心窦太后会杀灌夫,就派他担任燕国的国相。没几年因犯法丢官,闲居在长安。

史载,灌夫刚强直爽,常发酒疯。对皇亲国戚等人从不表示尊敬,总想凌辱他们;对地位在自己之下的,越是贫困之人越是恭敬。而且爱打抱不平,答应别人的事一定办到。他家中职累的资产有数千万,宗族和宾客很有权势,成为颍川一霸。颍川童谣唱道:“颍水清清,灌氏安宁;颍水浑浊,灌氏灭族。”

7、因不舍得一块田地被田蚡怨恨

灌夫闲居后门客也渐渐离去。由此与窦婴同病相怜,两个人情同父子。田蚡曾派门客籍福索取窦婴在城南的田地。窦婴怨恨:“我虽然被弃用,怎么可仗势硬夺我的田地!”灌夫听后很生气,大骂籍福。

籍福就编造理由给田蚡说:“窦婴年事已高,快死了,再忍耐下,等等吧!”但后来,田蚡听说窦婴和灌夫是因为愤怒而不肯让给他田地,说:“窦婴的儿子曾杀人,我救了他的命。我服事窦婴时都听从他的,现在竟舍不得几顷田地?灌夫又为什么干预呢?”从此怨恨灌夫。

8、因打酒官司灌夫被抓

有一年夏天,田蚡娶燕王的女儿做夫人,太后下诏让列侯和皇族去祝贺。原来不想去的灌夫在窦婴劝说下赴宴。喝到一半时田蚡起身敬酒,宾客都离开席位,表示不敢当。等窦婴敬酒时,多数人照常坐着,视若不见。灌夫不高兴了,也起身敬酒,敬到田蚡时,田蚡稍欠了一下上身说:“不能喝满杯。”灌夫说:“你是贵人,这杯得喝!”田蚡不肯答应。

没有如愿的灌夫敬酒到临汝侯,临汝侯正和程不识附耳说话,没离开席位。灌夫无处发泄怒气,便骂临汝侯,你小子平时诋毁程不识不值钱,今天长辈给你敬酒,你和女孩一样和程不识咬耳根说话。

田蚡对灌夫说:“程将军和李将军都是卫尉,你当众侮辱程将军,难道不给你尊敬的李将军留有余地吗?”灌夫说:“今天杀我的头,穿我的胸,我都不在乎,还顾什么程将军、李将军!”

大家见状纷纷离去,窦婴也离去了,挥手让灌夫出去。籍福起身替灌夫道歉,按着灌夫的脖子让他也道歉。灌夫越发生气,不肯道歉。田蚡指挥骑士捆绑灌夫,叫来长史说:“今天请宗室宾客参加宴会,是有太后诏令的。”弹劾灌夫在宴席上辱骂宾客,侮辱诏令,犯“不敬”罪,把他囚禁监狱里,追查他以前的事,追捕灌氏亲属,都判决为杀头示众。

9、为搭救好友挺身而出

窦婴只好挺身而出搭救灌夫。他夫人劝他:“灌将军得罪丞相,和太后作对,怎么能营救了?”窦婴说:“爵位是我挣来的,现在把它丢掉,没什么遗憾的。我不能让灌将军去死,而我独活。”就瞒着家人上书汉武帝。见到汉武帝,把灌夫喝醉失言的情况说了一遍,认为不足以判死刑。汉武帝认为说得对,和窦婴一同进餐并说:“到东宫去公开说说这件事”。

窦婴到了东宫极力夸赞灌夫,为他解脱罪名,田蚡却竭力诋毁灌夫。本来重点在灌夫身上,但窦婴苦于没有招数对付田蚡,也为了发泄怨气,竟攻击田蚡。史载,能言善辩田蚡说了下面一席话:

如今天下太平无事,我才得以做皇上心腹,我这人是有低级趣味的,爱好音乐、狗马和田宅。但所爱不过是歌伎艺人,不像魏其侯和灌夫,招集天下豪杰,不分白天黑夜商量讨论,诽谤朝廷,不是观天象,就是地上谋划,窥测于东西两宫,希望天下发生变故,好让他们立功成事。我不明白魏其侯他们要干些什么?

汉武帝就问大臣他俩谁的话对?御史大夫韩安国为窦婴和灌夫作辩解,同时又说田蚡的话也有道理。都尉汲黯等人也认为认为窦婴是对的,又不敢坚持意见。汉武帝怒斥内史:“你平日多次说窦婴、田蚡坏话,今天当廷辩论,畏首畏尾,我一并杀掉你们。”就起身罢朝。此时,太后派人在朝廷上探听到消息,发火不吃饭:“我还活着,别人竟敢作践我弟弟,我要死了,大家要像宰割鱼肉那样对待他了。幸亏皇帝还在,这班人随声附合,如果皇帝死了,这些人还能信任吗?”

10、免死遗诏被判定伪造而被杀

汉武帝随后派御史对灌夫进行追查,发现确实窦婴在袒护灌夫,犯了欺君之罪,弹劾后拘禁在监狱里。但是,汉景帝临死前曾赐给窦婴一封诏书,可用诏书免除死罪。此时,窦婴看情况紧急,就让侄子上书汉武帝报告自己有免死遗诏。但奏书呈送上去后,查阅尚书保管的档案,没有汉景帝这份遗诏。而且,诏书只封藏在窦婴家,由窦婴家臣盖印加封。于是有人弹劾他伪造先帝诏书,应斩首示众。

随后,灌夫和族人被处决。窦婴听到消息后患中风病,准备绝食而死。后来有人听说汉武帝没有杀他意思,他又开始吃饭,医治疾病。但是最终有许多流言蜚语和诽谤他的话让汉武帝听到,最终在当年12月最后一天把他斩首示众。


指动济南

汉武帝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有着很多的名臣良相,都是大汉走向巅峰的功臣,然而武帝一朝的功臣没有几个是有好下场的,窦婴就是其中的一个悲剧角色。窦婴是武帝初年的丞相,他是窦太后的亲戚,但是却是武帝的忠臣,推崇儒家学说,非常支持武帝的改革,但是这个权倾一时的当朝丞相却落得了一个夷灭三族的悲惨下场。



这个故事其实只是开始于一场酒后闹事,窦婴的好友灌夫因为在田蚡的宴会上喝酒闹事被田蚡找到机会告罪,要追究他大不敬之罪,要杀了灌夫,窦婴很重感情,于是死活要保灌夫,就和田蚡等人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双方一次当庭争辩相持不下,之后窦婴想要见皇上当面求情,但是受到了宫中人的阻碍,之后窦婴想起来以前景帝临死之前曾经给了自己一道:“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的遗诏,就想方设法通过陈皇后上书给皇帝,得到了皇帝的召见。但是之后武帝查看尚书中的记载,发现并没有景帝留下这份遗诏的记载,所以大怒,直接杀了窦婴和他的家人。可以说起因就是因为灌夫喝多了忍不住脾气,结果让自己的好友一起挂了,真是猪一样的队友。



窦婴一直以来都支持汉武帝的政策,对汉武帝也算是忠心耿耿,那么汉武帝为什么执意要杀窦婴呢?第一点窦婴是窦氏外戚的一员,铲除了他对于窦氏的势力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再来汉武帝知道窦婴是被冤枉的,而冤枉他的就是另一个外戚王氏,所以可以通过窦婴的死来找到借口攻击王氏,削弱王氏的实力,让汉武帝真正的摆脱外戚的干扰。

李少君借一位老翁成了“活神仙”,汉武帝立马将他请进宫中,并让李少君炼仙丹,还去了李少君说的东海找根本不存在的安期生,李少君病死汉武帝却说他是成仙了,对他非常的羡慕。后来又来了一位齐少翁,当时汉武帝宠爱的李夫人刚死,汉武帝非常的想念李夫人,所以李夫人死后,让齐少翁为李夫人“招魂”,汉武帝在帷帐中似真似幻的看到了李夫人,其实知道的人都知道是假扮的,但汉武帝信以为真,并封齐少翁为“文成将军”。但是后来齐少翁多年求不得神仙,又在牛肚子里的布帛假传天书,被汉武帝识破后处死。



后来汉武帝长了心眼,但是依然相信可以长生不老,因此这个栗大的方士不仅娶了汉武帝的爱女,而且加封栗大为“天道将军”,仅仅几个月的时间,栗大平日不敢想的东西全部得到了,但是汉武帝派他去东海找神仙的时候,派了心腹跟着他,最后识破了栗大的谎言,恼怒的汉武帝再次杀了栗大。汉武帝一心求仙,但是最后还是病死五柞宫,年70岁。

汉武帝和秦始皇是历史上经常被人一起提及的两位帝王,人有秦皇汉武之说。在《影响世界的100帝王》里面,秦始皇和汉武帝也是中国排名最高的两位皇帝。秦始皇是秦国君主秦庄襄王的儿子,即位的时候才13岁,所以实际权力在吕不韦和嫪毐手里,直到公元前238年,秦始皇开始亲政,当年就镇压了嫪毐,第二年就免了吕不韦的丞相之位。



秦始皇从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十年时间灭掉了六国,实现了秦朝的统一,并采用了皇帝这个尊号,自称始皇帝,秦始皇在位期间也是实行中央集权制的,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单位等。但是秦始皇暴政,兴建阿房宫最后使农民起义,秦始皇病逝后,秦二世被赵高所误,秦朝仅维持了15年就被推翻了。而汉武帝是刘邦的曾孙,刘邦打败项羽建立西汉,西汉在汉武帝刘彻手里达到了顶峰。汉武帝在位54年,占了西汉历史的四分之一,他和秦始皇一样强调皇权,汉武帝上位后对匈奴的威胁和前面几位皇帝态度都一样,他是直面出击的,因此一雪前耻。



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血性汉子,对征讨二字从不迟疑。秦始皇在位时出巡四次,并在最后一次出巡路上病死,而汉武帝在位54年,出巡多达16次,威名远扬。但是他们也有相同的弊端,比如爱美色、寻求长生不死之术,年轻时经常使用武力解决问题。正是因为有如此多的相像,所以后人经常将二人相提并论。


小郭谈史

话说汉武帝继位,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重用外戚势力,曾经打造了窦婴和田蚡这对“双子星座”,并任命窦婴为丞相。但是,好景不长,建元二年(公元139年),窦婴和田蚡被太皇太后同时革职查办了。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五月,窦太后逝世后,汉武帝再也没有羁绊了,重新任命田蚡被为丞相,韩安国为御史大夫,却雪藏了窦婴。

汉武帝上任之初,窦婴之所以能当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是因为他有能力,有后台,有窦太后支持,但窦婴在“立太子”一事和窦太后闹翻,结果被弃用。而且,虽然窦婴在政治生涯中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大师气质,但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是他和窦氏一族血脉相连的关系。因此,尽管汉武帝很欣赏窦婴的人品,认可他的才华,但被自己皇祖母“咬”过,让他对窦氏成员依然心有余悸。

汉武帝重用田蚡,弃用窦婴,按理说两人从此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已是井水不犯河水了,然而,一个人的出现,却让田蚡和窦婴进行了一次生死对战。

这个人就是灌夫。

灌夫是汉朝的开国名将灌婴之子,在七国叛乱中立下战功而名声大震,但又因为“嗜酒”而丢了官。最后沦为一介布衣。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窦婴和灌夫是同一类型的人,于是结成了好朋友。灌夫想做和事佬,主动邦窦婴和田蚡拉上关系。结果田蚡根本看不起日暮西山的窦婴。

后来田蚡相中了窦婴家的一块地,窦婴却不肯“割让”给他,于是两人矛盾更深一步。田蚡是个睚眦必报的人,他很快制定了战术,决定分而击之,各个击破。具体来说就是先拿灌夫开涮,再对窦婴动刀。

结果一次田蚡家里有喜事,灌夫硬是拉着窦婴去了。酒过三巡,灌夫很快成了当仁不让的男主角。灌夫敬田蚡的酒,田蚡只是泯了一口,灌夫于是把肚子怒火发泄到了一家族成员成上,上演了“骂座”一幕。

窦婴眼看要闹出大事来了,赶紧拽着灌夫就要走。结果,田蚡一声令下,就把灌夫拦下来了,便打入了监狱。

灌夫入狱了,窦婴肠子都悔青了。他低下高贵的头向汉武帝去求情,尽管汉武帝召开了朝中大会“商议”此事,但结果众说纷纭,却没有一个结果。结果关键时刻汉武帝的母后王夫人对汉武帝进行了“警告”。田蚡是王家的人,王太后自然要帮自己家人了。

汉武帝本身是同情灌夫和窦婴的,但迫于太后的淫威,他不得不做出了有违意愿的举措来,把窦婴也打入了死牢。汉武帝虽然不想让窦婴死,但因为王皇后的进一步,他无能为力了,最后只能无奈地判处窦婴死刑。

元光四年(公元前131年)灌夫和窦婴被斩首于长安闹市,诚为悲也。


飘雪楼主的历史课

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解答,一为权术层面,一为政治格局层面。

权术层面上,窦婴和灌夫的CP组合确实犯了不知变通的错误,在窦太后去世之后,王太后权力上升是不可避免的,其在外朝的代理人就是家人田蚡,与田蚡对抗,其实就是与王太后的权威对抗,这是非常不理智的。

而更加不理智的是,窦婴在灌夫于婚宴上严重顶撞了田蚡之后,千方百计为灌夫脱罪,其理由也并不是灌夫没有罪,而是灌夫喝多了胡说八道,就是求“情”。

这个过程非常有意思,首先是窦婴在灌夫入狱的情况下,偷偷入宫向汉武帝求情,汉武帝赐食并承诺开东朝廷辩。

东朝是太后的朝廷,就是在王太后眼皮子底下,重臣合议这个问题。

应该说,这是汉武帝对于窦婴的一大退让,给了这个老臣极大的面子,否则就按照他对王太后说的,一狱吏足矣。

毕竟灌夫家族的横行不法本身是证据确凿的。

然而, 在廷辩中,窦婴的炮火转向了:

魏其之东朝,盛推灌夫之善,言其醉饱得过,乃丞相以他事诬罪之。武安又盛毁灌夫所为横恣,罪逆不道。魏其度不可奈何,因言丞相短。

这个时候,等于是完全不给田蚡面子,也不给王太后面子,更开始发挥了。

田蚡的反击则干脆是政治构陷,但是接下来,汉武帝问谁对谁错,朝廷上却普遍认为窦婴对,就问题很大了。

如果窦婴对,田蚡不但要罢相,命可能都要没了,这怎么可能?

所以,汉武帝盛怒,因为他被不识抬举的窦婴逼到墙角了。

接下来,汉武帝自己主导的惩处,其实是一步步升级的,最开始是反坐窦婴:

於是上使御史簿责魏其所言灌夫,颇不雠,欺谩。劾系都司空。

就是你说的很多事儿不靠谱,先抓起来,办你个造谣欺骗。

被捕之后,窦婴仍不气馁,拿出了景帝遗诏“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用这九个字换取了再次被武帝召见的机会,但是查阅档案,发现这封诏书并没有记录,只是在魏其侯家里被家臣封印收藏,终于有一条大罪了:

乃劾魏其矫先帝诏,罪当弃市。

矫诏肯定是死罪,而这个死罪,实际上是窦婴一步步自己“要”来的,并不是说汉武帝从一开始就想杀他。

这是权术的方面,皇帝的权威不可能被触犯,再来说政治格局的考虑。

《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所记录的:

灌夫家居虽富,然失势,卿相侍中宾客益衰。及魏其侯失势,亦欲倚灌夫引绳批根生平慕之后弃之者。灌夫亦倚魏其而通列侯宗室为名高。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驩甚,无厌,恨相知晚也。

窦、灌二人互相引重,一个借名进入上层社会,一个借财、借力以为爪牙,形成一个抱团取暖的CP组合,以至于对于朝堂上的三公九卿产生影响,所谓百官“皆是之”,

这种财富、势力对政治权力的渗透,岂能容忍?

而且灌夫本人家族是非常不干净:

夫不喜文学,好任侠,已然诺。诸所与交通,无非豪桀大猾。家累数千万,食客日数十百人。陂池田园,宗族宾客为权利,横於颍川。颍川兒乃歌之曰:“颍水清,灌氏宁;颍水浊,灌氏族。

民间的名声何其差?灌氏族,就是族灭,恨他们恨不得全家死光光。

这样的豪猾之辈,窦婴拼死保护,本身就与汉室镇压豪强的国策违背,更何况两个人还互相勾连,寻求政治存在感,岂能不死?


刘三解

汉武帝刘彻,自小聪明过人,也深得其父亲汉景帝的喜爱。


窦婴,一代名臣,其是由汉文帝托付给景帝。汉文帝驾崩之时曾对汉景帝说“窦婴,忠心耿耿,且智谋过人,若国内有事,可封其为大将军”。后景帝听从父亲文帝遗嘱,七国之乱时,窦婴官拜大将军,平定各诸侯国,立下奇功。

窦太后出于其家族考虑,令景帝封窦婴为丞相,执掌朝中大小事宜,但窦太后年龄渐老,不时思念起小儿子刘武,即景帝刘启,责令景帝封其弟刘武为接班人。景帝无奈,但此时,窦婴出来以景帝酒醉为名为景帝解了围,但同时,窦太后心中已生对窦婴之恨。


到了汉武帝时代,由于年少,军政大权都由武帝奶奶窦太后执掌,而窦婴就是窦太后的亲侄子,这也是窦婴出身不凡,自小便不同于常人的一点。

汉武帝刘彻之母王美人,面善心狠,为了其子刘彻能继承大统,忍辱负重,深埋野心,先是于长公主结亲,在通过长公主又讨好窦太后,最终深得窦太后喜爱,也为刘彻日后顺利登基打下基础。


但景帝早已看出王美人之雄心,其意不但是要令其子刘彻登基继位,这本没什么,但景帝已看透其真实目的是为了自己能成为下一个独掌大权的吕太后。

于是暗中给窦婴下了一道密旨,意思是如果有人想成为吕后,就处置。但武帝时代,窦太后去世后,王美人露出了真实面目,窦婴也因此被王美人之弟田鼢陷害入监。

终因密诏之事泄露,而被田鼢先动手从档案密存处将留底偷出,窦婴苦于没有案底,尽管武帝相信,但也无用,最终被以假诏而遭灭门之灾。

窦婴的悲剧其实就是那个朝代斗争的牺牲品。


冰雹蓝天

直接原因:为好基友两肋插刀。

窦婴的死,和两个人直接相关:田蚡和灌夫。先说说灌夫,这哥们是个武夫,司马迁说他不学无术,到处翘尾巴,好酒使性。窦婴失势后,俩人好的不得了,情同父子。灌夫倒是很讲义气,看到以前捧窦婴臭脚的人不再尿这一壶,非常不忿。特别是,对于蒸蒸日上的另一个外戚田蚡,灌夫满肚子气。于是,在人家田宰相的婚宴上,灌夫耍酒疯,被田蚡抓了起来,并要

以“大不敬”治罪

此时,已经日落西山的窦婴跳了出来,他要救灌夫,甚至对家人说,就算家破人亡,也在所不惜。最后,他也确实因此惹祸上身,落了个横死街头的下场。

深层原因:狗咬狗、一堆毛

灌夫是一根导火索,他引燃了两大外戚之间的纷争

。窦婴是窦太后(汉文帝皇后)的侄子,田蚡是王太后(汉景帝皇后)的弟弟,是汉武帝的舅舅,和皇上更亲、更近。这俩宝贝都不是省油的灯。最初,田蚡地位低,在窦婴面前就是个小跟班。但是,窦太后死后,窦婴的地位一落千丈,田蚡却炙手可热起来。窦婴不识时务,非要和田蚡争个高低,属于“不蒸馒头争口气”的那种心态。

于是,因为灌夫的事情,俩人撕了起来,闹到了朝堂之上,互相攻击、相互揭短,弄的不可开交。当时,就有人说他们不自重。两个老臣在朝廷上和泼妇一样对骂,不识大体,狗咬狗,一堆毛。

最后,一方面是窦婴、灌夫多有不法之举,另一方面汉武帝还是偏向了舅舅,窦婴被下了大狱。

根本原因:伴君如伴虎

窦婴已经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但此时仍不醒悟。当听说灌夫要被灭族的时候,他搬出了先皇遗诏,说“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意思是遇到紧急情况,你可以直接给皇上报告。汉武帝说,那好,先查查国家档案馆,有没有这么个东西。一查,没有!结果严重了,这是伪造先皇诏书啊,斩首示众。据说,后来汉武帝曾经心软了一下,不准备杀他,但是田蚡那边不停的造谣中伤,最后在12月的最后一天,窦婴在渭南被斩首示众。要说一下的是,田蚡不久之后,得了神经病死了,大家传说是中了邪!

汉武帝为什么一定要杀亲戚窦婴呢?站在他的立场上你想一想,你要惩罚你的属下,结果他拿出一张老领导的条子来说,您看看这个,你能不生气吗?更何况是九五之尊的皇帝。此外,窦婴、田蚡死后,谁做了宰相呢?薛泽。没听说过吧,因为这个人过于平庸,没啥可以说的。汉武帝雄才大略,他需要的是听话的奴才。

窦婴呢?一是立过大功,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二是养士,家里养了一堆人,这在战国时期是风尚,可是在大一统的时期,特别是对于汉武帝这样的雄主看来,这绝不是什么好事。

功高震主,又不知轻重,被杀,只是迟早的事情。


饮水君

汉景帝很喜欢聪明讨人喜欢的刘彻,汉武帝很小时候就说出了金屋藏娇。汉景帝知道自己身体不行的时候,给窦婴送去可一份诏书,大概意思是怕死后王美人干预朝政,如果汉武帝母亲有什么不轨动作,让窦婴拿诏书替天行诏,这个诏书可以合法发生政变。可想汉景帝是多么相信窦婴!

汉景帝和窦老太太死后,汉武帝年少。朝廷有两大派系,一是窦婴为首的窦氏宗亲,一派是王美人就是汉武帝母亲和田汾。两派安排自己的人把持朝廷重要岗位,把汉武帝架空了。汉武帝是一位聪明有雄心大志的皇帝,他知道这样下去不行,没人会理会他的意思。后来有个地方发大水,汉武帝向窦婴了解后,让窦婴把田汾很多地给淹没了,田汾很是气愤,找他姐姐王太后商量对付窦婴。

田汾喜宴鳏夫酒后大闹婚宴,把鳏夫拿下之罪,窦婴深知鳏夫是为自己打抱不平,后来朝政议论鳏夫之罪,双方拿出很多不利对方证据,变成了不是你死 就是我活我局面,后来在王太后的干预下,把窦婴捉拿关进了死牢,窦婴不甘心说自己有先帝诏书可免一死,汉武帝后来发现诏书被人动过,其实他知道是谁拿的。没有摊派和他母亲,选择了说窦婴说瞎话把窦婴灭了族。为什么要杀呢,汉武帝知道诏书可能是真的,如果追查诏书被谁拿了,肯定查到他母亲舅舅身上,他不想这么快和舅舅摊牌,毕竟血缘关系很重要,国家重要孝道也很重要。皇帝也不可能让窦婴活的,他如果认可诏书的话,窦婴就能取而代之,哪个皇帝傻会这样做,所以必须杀了窦婴


冰点阳光灿烂

汉武帝不想杀窦婴,这是史书明确记载的。汉武帝从一开始就不觉得杀窦婴是正确的。

导致窦婴之死的罪魁祸首是田蚡和王太后。

窦婴与田蚡的矛盾始于田蚡的一个玩笑。窦婴有个好朋友叫灌夫。灌夫有次去拜访田蚡,田蚡开玩笑说要和他一起去窦婴家做客。灌夫告诉窦婴后,窦婴连夜准备,结果等到次日晌午田蚡也没来。原来田蚡只是开了一个玩笑。

他们的矛盾加深源于争地。田蚡看上了窦婴在城南的一块地,派人去要地。窦婴一听气得不得了,觉得田蚡欺人太甚,严词拒绝。灌夫更是破口大骂。田蚡从此就记下了窦婴和灌夫。


元光四年,田蚡借口灌夫家是地方豪强,向汉武帝请求查办。可是田蚡没想到灌夫手里有他的把柄,被迫和解。

但是田蚡没有放弃,之后的一件事彻底把窦婴和灌夫都搭进去了。田蚡娶亲,窦婴想着缓和一下与田蚡的关系,就叫着灌夫一起去。结果在宴席上,二人受尽冷落,灌夫借酒发疯,指桑骂槐。田蚡趁机弹劾灌夫,因为这是太后下诏办的,田蚡宣称灌夫对太后不敬。

窦婴挺身而出营救灌夫,向汉武帝求情。汉武帝支持窦婴,但汉武帝不想直接驳太后的面子,就提出进行一次公开辩论。


辩论过程中,朝臣畏惧田蚡的权势都不敢帮窦婴说话。汉武帝无可奈何去找太后,太后以绝食要挟,汉武帝只好将窦婴下狱。

窦婴为了自保,拿出了景帝遗诏。但这份遗诏却没有副本。窦婴一下被指为伪造遗诏,终于成了死罪。

遗诏案是一件千古疑案,此案有几种可能性:

第一种可能性是窦婴伪造遗诏。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窦婴是被关进监狱后才说自己有遗诏的,他在监狱里很难伪造遗诏。这么说的依据在于,窦婴在监狱里很难有所作为,否则同在狱中的灌夫何不把田蚡的把柄说出去呢?。

第二种可能性是田蚡和王太后毁诏。这种猜测的技术难度很大。因为查看遗诏副本是有严格程序的,想要销毁遗诏而不被人发现更不容易。但这种说法有一个间接证据。那就是因为田蚡在窦婴死后不久就整日感觉被窦婴和灌夫的鬼魂纠缠,精神恍惚,同年去世。如果没做亏心事,如果遗诏和他没关系,他怎么会这样呢?

第三种可能性,汉景帝故意没留副本。很多人支持这种说法,但是我个人不赞同。因为汉景帝之前已经杀了逼死了周亚夫,他不是个心慈手软的人,如果想杀窦婴说杀就杀了不会这么麻烦。

第四种可能性,副本丢了。这个就不好说了,历史有着各种可能性嘛。

总而言之,窦婴死于遗诏案。根据史书记载,汉武帝从一开始就是站在窦婴这边的。史书多次提到汉武帝的心理活动,如群臣在辩论时不支持窦婴汉武帝气得想杀他们。还有在窦婴死后特意提到汉武帝从一开始就觉得杀窦婴是错的。

这些都证明,汉武帝是被迫杀了窦婴。


攸扬拾羽

其实窦婴可以不死,只是他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时机拿出来了不该拿出来的承诺。妄想用死人管住活人。在那种身陷大狱特别劣势的情况下,给自己下了一道死刑判决书。

就是汉景帝曾经给过窦婴一份昭书,说是可以免死也有权出兵勤王。窦婴犯了一个所有人都会犯的错,轻信别人的承诺,而且还是死人的承诺。免死金牌是皇帝给的,那是因为皇帝不想要你死,发证的是皇帝,皇帝想要你死,发证机关完全可以取消你的资格。所以世上的承诺都不靠谱。刘邦曾经允诺韩信,三齐王,五不死。说要让韩信与天王齐,与地王齐,与君王齐,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君不死,没有绑他的绳,没有杀他的铁器。所以吕后杀韩信用的是竹矛,因为刘邦说过世上没有杀韩信的刀,好吧我们用竹矛。韩信要谢谢吕后没有选择用石头砸死他。人就是这样需要你的时候,许天,许地,许祖宗,但是一旦用不到你的时候,环境处境发生巨大的变化的时候,你真把许诺拿出来说事,除了增加更多的反感,加速你的灭亡再无好处。所以呀,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当时武帝初立景帝就死了,实际掌权监国的是窦婴的姑姑窦太皇太后。景帝为了保护武帝给窦太皇太后做个姿态,说给窦婴发兵清除武帝的母亲王太后的权力。实际上只要窦太皇太后在,窦婴有没有遗诏都可以轻易的灭掉王太后。

但是窦太皇太后已死,武帝掌权王太后成为实际的权威。窦婴已经没有了可以保命的实际权力。

这个时候窦婴处于绝对的下风,居然想到用死人的遗诏保护自己。而且其中内容有可以极大的激怒王太后的内容。

成了武帝时期的遗诏案,成为了窦婴死罪的莫须有。

人总是很傻,没有激流勇退的智慧和气魄。世人都知陶朱公,却没有几人可以成为陶朱公。枣、梨,当枣、梨,晚了成为了符号想走都走不了。


净化a木子

我们来看看窦婴是怎么样的人吧,就能明白为什么汉武帝不放过窦婴了。

窦婴是外戚,是汉文帝窦皇后的堂侄,汉文帝的时候,他担任了吴国的国相,在汉景帝的时候担任了詹事,官职不太高。

窦皇后这个时候当然是窦太后了,她很喜欢梁王刘武,有一次,刘武跟汉景帝一起宴饮,喝着喝着,汉景帝也不知道怎么的,就随口一说,我死之后,就传位给梁王吧,窦太后听了十分高兴。

这个时候,窦婴就举起酒杯说,大汉是汉高祖打下来的,应该是父子相传,这是大汉的规矩,陛下不能擅自传给梁王。窦太后就恨上了窦婴,窦婴也嫌自己的官小,所以就借病辞职,窦太后也不让他进宫了。

汉景帝三年,发生了七王之乱,汉景帝感觉王室与窦家人没有像窦婴那样有才的,所以就任命窦婴为大将军,七王之乱被平定之后,窦婴就被封为魏其侯,与条侯周亚夫平起平坐。

汉景帝立刘荣为太子,窦婴就担任了太子的太傅,但在汉景帝七年,刘荣被废,窦婴多次劝阴无主,就隐居南山,后来在其他人的劝说下重新回朝。

武安侯田蚡是汉景帝皇后王娡的亲弟弟,也就是汉景帝的小舅子,早期只是个郎官,对窦婴十分谦卑,后来汉武帝让窦婴当任丞相,田蚡当太尉。

公元前139年,御史大夫赵绾跟汉武帝说,政事不需要再向窦太后请示,把窦太后惹火了,就把赵绾驱逐了,顺便还把丞相太尉给免了。但田蚡毕竟是王太后的弟弟,所以汉武帝对他还是十分宠幸的。

公元前135年,窦太后去世,田蚡就被任为丞相。

田蚡与窦婴的矛盾起来越大,田蚡还派人去向窦婴索要田地,窦婴十分生气,坚决不答应。窦婴有个亲信叫灌夫,得罪了田蚡,窦婴为了救灌夫,与田蚡当朝争辩,列举了灌夫的父亲和他的一些功劳。

很多大臣也觉得窦婴说得对,但有一些人怕得罪田蚡,不敢开口,王太后派人去朝廷上了解消息,十分的发火,她对汉武帝说,我现在还活着,而那些人竟然敢这样欺负她的弟弟,如果她死了,还不被人家欺负成啥样呢。

汉武帝就派御史去追查,发现有很多地方与窦婴说得不一样,灌夫就被判了罪要被杀。汉景帝临死前,曾给窦婴一个诏书,告诉他,如果遇到什么危机的时候,可以把想法告诉皇帝。

窦婴就托自己的侄子上书给汉武帝说这个遗诏的事,可是汉武帝一查,却没有看到这份遗诏。这份遗诏是在窦婴家中的,是由窦婴的家臣自己盖的,所以就弹劾窦婴伪造先帝诏书,应该斩首示众。

公元前131年,灌夫被处斩,窦婴听了之后就得了中风病,也不吃饭了,后来又听说汉武武帝没有杀他的意思,他又开始吃饭看病了。但是又有很多诽谤窦婴的话,被汉武帝听到了,所以没多久,窦婴就被斩首示众了。

其实从整个过程,关键人物还是王太后王娡的因素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