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好多地方让教师去扶贫,你怎么看?

那樽老酒

的确,在扶贫攻坚之下,扶贫工作时候搞得红红火火, 各行各业都加入到了扶贫行列。教师扶贫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却有点本末倒置之嫌,让教师和扶贫对象都略感疲惫。

从笔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在扶贫任务下,不少学校会要求老师进行一对一扶贫,有时候甚至会占用教师的上课时间,并且将其纳入到教师的考核、评职称等。而教师在扶贫工作中主要包括以下工作内容:

1.扶贫对象生活上的资助;

2.扶贫对象家里学生的学业成绩的辅导;

3.扶贫对象心理和思想上的开导;

4.农业生产技术的指导;

5.填写各类扶贫表格和撰写扶贫计划;

扶贫的教师多为乡村的中小学教师,本身由于乡村教师资源较为缺乏每个人所承担的课业就比较重,工资也较低,加上上述职责中大部分的内容都并不是教师所擅长的领域,对于让农户脱贫所起的实质性作用有限,很多事务完全可由专职人员比如基层村干部执行,毕竟术业有专攻,教师在于传道受业解惑,弃课扶贫还是有欠妥当的,但是让教师多给扶贫对象子女进行课业指导倒是文化脱贫的一种方式。


土地论坛

笔者所在学校在上级的安排下,扶贫有三大举措。



1、在17年6月3日起,抽出4人专门下村成立扶贫工作队,专职搞扶贫。

2、全体公办老师每人分四户扶贫户,要求每个月要到贫困户家庭走访。

3、每位教师都分有精准扶贫户子女,名为教育扶贫。



精准扶贫是好事,是大政,必须无条件落实。但现实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

1、学校老师人手本来紧张,抽调专人负责,有点釜底抽薪之感,扶贫是大事,但教育教学也不是小事,有点顾此失彼。另外,抽调的人员每天所做的无非是或准备文字资料,或下乡走访,真正帮助农户发展产业也是外行,让人感觉他们只是做表面文章,并没有起到实际帮扶作用。

2、学校老师负担重,很多老师对扶贫认识不高,他们认为在扶贫领域是外行,没有指导作用,所起到的无非是了解家庭情况的作用,用途不大。每个月要下乡交通问题要解决,去多了农户也觉得是浪费自己的时间。

3、教育扶贫这是老师应该可以落实的。老师的强项就是教育,将扶贫户子女分到老师,实行包干,老师要经常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关心他们,给他们以鼓励个帮助,这能切实关爱学生,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基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对于扶贫,老师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发挥强项,做好分工,善于教学的可以多分教育扶贫对象,熟悉农户情况的可以多得走访农户任务。通过实际行动来落实扶贫工作。

你怎么看?

(图片源自网络)


文轩阁

关于教师扶贫利弊分说吧。

一方面国家出台扶贫措施的大方针无容置疑是值得肯定的,地方让财政供养人员结对帮扶的初衷也是对的,目的是让财政供养人员对国家的扶贫政策向对象户宣传讲解,让他们对党和国家们扶贫政策能够知晓,知道自己应该享有哪政策支持,实话讲这一点效果最明显,也促使政策透明化,同时帮扶人员能为对象户切实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和问题。

另一方面对于扶贫中的瑕疵及辛酸我想每位参与者都能体味到。真心讲在我们帮扶的对象中我感觉相当部分日子比我们过得强过得滋润,或许是前期贫困户识别中误评了吧(这是个插曲,基层工作中难免吧)。

我联系的对象户有两户,在同一个村,同志们虽然是同一个村,但我们这儿是山区,我和两户的位置关系呈V形,开口向下至少60°斜放的V,那两家之间没有公路直接相连,我下去一次就得大半天时间。我们下去的次数我就不说了,反正很多我真就是都记不清了,有时自己一个人去,更多的是顺路的大家就组团一块儿去,因为需要人拍照存档啊,每次去基本上都要送点东西米呀、油呀、六个核桃呀(绝无打广告之意)等,后面单位集体买了被子、面盆、米面等为我们减轻了一些负担,冬天最恼火,有次因为上面要突击检查,早上天刚亮就骑摩车往对象户家里跑,冬天那个风割脸啦,手指冻得麻木,眼睫毛、眉毛挂了水珠,我们戴眼镜的就更倒霉了,走不了多远就得停下擦眼镜不然没法走。

我的两个对象户对我也还是很好,每次都说老师你们工作也忙也累,不用老是奔波往来了,但同事也有一些对象户当着面说得很客气很好,一次上面的来检查结果就不据实说了,说他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最后还被谈话、通报,你说那个委屈找谁说去。

我们依然走在扶贫的路上,扶贫路上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共同努力打好扶贫攻坚战。


乡村小稻

问题:现在好多地方让教师去扶贫,你怎么看?

目前,脱贫攻坚战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各个地方都是集中所有人力物力财力向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地区倾斜,帮助这些地区的贫困群众力争用三年的时间也就是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生活的目标。在农村的帮扶干部队伍中,有一支特别的队伍,他们就是我们非常辛勤的园丁,在我们这里的农村,老师们也承担着帮扶贫困学生的工作任务。



老师们的帮扶工作在我们这里农村仅限于贫困家庭的学生,从学业以及心理两方面做好帮扶和疏导工作,同时也要求经常走访贫困学生的家里,了解贫困学生的家庭生活情况,保证贫困学生不会因家庭经济困难问题而出现中途辍学的情况。


教师做精准扶贫工作,我认为可以做,但应发挥本身的特长,仅限于课堂上或者学校内,利用课余时间帮贫困家庭学生补补课、做作心理疏导就是很好的教育扶贫了,至于经常性入户填表这样的工作还是能免则免了,而且有些填表本身就是一种形式主义,不被提倡,更不能因为这些工作耽搁了孩子们的上课,那就对所有上学的孩子都不公平了。


洞察三农万象

扶贫每个人都有责任,老师也要义不容辞,扶贫先扶志,教育扶贫是斩断贫困代际传播的重要方式。当然也要考虑教师的实际情况,尽量不要占用授课教师的上课时间。优先考虑教育行政人员参加扶贫。

说说我们这里是如何进行教育扶贫的,虽然是个并不富裕小县城,但是我感觉已经走在教育扶贫的前面。在取消所有贫困学生学杂费、书本费等各种基础上,采取多种方式帮扶


他们。


1.为了不让每个贫困孩子失学,县里每年会组织两次慈善一日捐,号召人们捐出一天的收入来投入到教育扶贫基金中。这些钱全部用于贫困学子救助,并随时公开救助对象和救助方式,做到真正的公开和透明。仅仅去年一年全县共捐助2000多万元。

2.全县所有科级干部,每人帮扶一名贫困学子,负责这个孩子读完义务教育和高中、 大学。为了鼓励孩子读书,村里也有教育扶持资金,比如很多村,只要你考上专科或者以上学校都有相应的奖学金奖励。最厉害的一个小村子出了100多大学生,其中很多人研究生、博士毕业,被评为尊师重教先进村。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让所有孩子能够好的享受教育。


一枝一叶总关情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弊大于利。

我就是基层的,也在做扶贫,帮扶户有十几户,说起来也不算多,但是要求每个月至少去走访5,6次,对我我们来说也没什么,毕竟不像教师天天都有课,走不开,我们可以随时去,不耽误什么事。但是教师就不行了,他们基本天天都有课,要么早上有空,要么下午有空,这上午下午的时间根本不够走访,有的贫困户住的地方车都不通,走路得几个小时,他们工作日去的话可能就来不及上课了,但是,如果工作日不去,那么就只能周末去了,这样的话,哪有时间休息啊?

有时候还要做资料,一户一档资料,各季度台账等,这些都要花很多时间,会影响他们的备课什么,继而就会影响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未来,这些学生的未来又影响着许多的贫困户!

这个全民参与扶贫的政策肯定是非常好的,但是教师这一块更应该做好的是教学,从根本上消灭贫穷就看他们的教学质量!因此,能让教师安心教学,我们愿意多做一些,分担他们的扶贫工作!


敏敏的公考见解

教师扶贫,要看做什,必要的参与也可以。

扶贫攻坚是国家提出,针对贫困、特困地区发展的重大举措,所有行业必须响应参与的大事,教育行业也责无傍待,应积报响应、参与其中,但方式方式上有待商讨,一味的强调参与,不可取。




扶贫有多种方式方法可做,教育行业扶贫,关健在于针对贫团家庭子女,学习、生活方面,所以大学找办有爱心食堂,以解决较远就学,家有实际困难,帮助实有困难的家庭子女学习,国家也解决了生活补贴,这就是最好的扶贫之举。 再说,教书育人,是学校的主要工作,教学是根本,不过,可去参加宣传扶贫,参与扶贫。

扶贫要准,要有法,切不可一味跟风,精确是关健,划分责任,区别去对待,扶贫工作才能做的更好。


自由飞翔1246578

很巧,我自去年五月起有幸到临近一个村去帮扶,一同的正好有十几个校长,听过他们对扶贫的看法后,我觉得教师扶贫:1,耽误本质工作:每个教师都有自己分担的课程,外出扶贫,势必要停课,那岂不是耽误了孩子的学业?2,对于扶贫工作,教师又不熟悉,业务不熟势必耽误扶贫大事。3,教师的人脉有限,没有实际的致富门路,如果有,岂能做个穷教师,自己也早脱贫了。4,即使能帮扶,也只是扶贫材料帮扶,其实从上到下,谁都心知肚明,材料扶贫,纯粹假大空。因此我觉得让教师去扶贫,纯属搞形式主义,不会有真正的帮扶成效的。



我是【耕耘者】,真诚为您解答农村的一些问题,欢迎留言交流,如果喜欢,请关注我。


a耕耘者

现在确实很多地方让老师去扶贫,精准扶贫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活动,大的方面是更加多的人口脱离贫困,从小的讲,扶贫是做良心事,让老有所依,幼有所学。




国家进入小康社会,我们整体才能进入更高更大的生活水平。但在一些地方或多或少有影响,本人也正在扶贫中……

1、教师应该重在教育扶贫,而不是资金、物资上的扶贫,教师整天守三尺讲台,交际相对差、获得信息少,工资低,难以在资金、物质上帮扶作用大。

2、教师入户扶贫、调查数据比一些政府部门的人员更加得人心,贫困户在一定程度上还比较信任老师;教师人数多,扶贫人口相对也多,加上老师工作比较负责、认真,听话,少错误,所以政府部门还是比较乐意动员老师去扶贫。


3、老师去扶贫也给社会上认为我们不业正务,影响教学,扶贫涉及到很多数据的采集、填写,入户,宣传或者帮助贫困户生产等等,确实对教学有影响,但是老师无能为力,涉及到问责,影响个人前途。

4、老师入户调查存在难处理与贫困户的关系,和扶贫路上的安全,特别是女老师,比如有些贫困户有精神病、吸毒、顽固、嚣张等等……

总而言之,扶贫路上辛苦,尽力而为,问心无愧……


鱼等佛

我们这里都是脱岗扶贫,一扶贫就是三年,天天都是吃喝住到上百里外的山村,一月只能回去两三天,上面天天Gps定位打卡查岗,不定时进行检查考核评比,扶贫没有成绩无效果的会被处分记过的。公职行业人员好像都有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