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知名醜女婚姻美滿,夫君都是大牛們,是因為愛情?

婚姻是人生旅途中的重要組成部份,對於諸多女性朋友而言,更是關係一生幸福美滿的基礎。長期以來,人們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總會聽到這樣的說法:"女人做得好不如長得好,長得好不如嫁得好"。

  那麼,怎樣才能實現"嫁得好"呢?在現今以貌取人、金錢至上的世俗下,倘若沒有一副好臉蛋、好身段,外加一雙纖細而又逆天的大長腿,似乎用腳後跟想想都是不大可能的。但是,在中國古代卻並不鮮見,有的越是長得醜,甚至越是"嫁得好",她們雖貌醜容陋卻極具才德,頗有輔佐之功,因其夫君皆為史上知名人士,個個堪稱旺夫型的醜女賢妻。接下來,我們不妨深扒相關歷史資料,來一番大盤點。

1、黃帝之妻室——嫫母

古代知名醜女婚姻美滿,夫君都是大牛們,是因為愛情?

根據諸多史料記載,古代最出名的醜女,應當首推嫫母。黃帝授以"方相氏"官位,利用她的相貌來驅邪。早在5000多年前,黃帝為了制止部落"搶婚"事件,專門挑選了品德賢淑、性情溫柔、面貌醜陋的醜女,作為自己第四妻室,不僅賜加"嫫母"封號,還廣而告之天下眾人:"重美貌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輕色者,才是真賢。"而當時嫫母之所以被黃帝選中,可見其醜陋容貌不是百裡挑一,至少也是眾多醜女中的佼佼者。

  至於嫫母到底怎麼個醜法?史傳曾有記載,她"錘額蹙顎,形粗色黑",即腦門突出似錘,下巴短縮不見,身材粗壯怪異,面色發黑如碳。漢王子淵《四子講德論》中雲:"嫫母倭傀,善譽者不能掩其醜。"意思是說她奇醜無比,即使善於諂媚者都不好意思開口誇獎。儘管嫫母的容貌是驚天地、泣鬼神的醜陋,但是,這麼一個絕代醜女,卻是一個非常有才德的賢妻。嫫母不負黃帝的厚愛,對婦女們實施德化教育。當她看到當時人們冬衣獸皮,夏串樹葉時,就發明了養蠶繅絲,把絲織成綢子後,又染上各種顏色,用來做衣服。這樣就解決了人們赤身裸體、有傷風化的難題。後人為了感謝嫫母的這一重大發明,尊稱她為"先蠶姑娘"。相傳,人類使用第一面鏡子,也是嫫母發明和製作的。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始祖,因嫫母內助有功,她的名字也與黃帝一同永載史冊。

2、齊宣王之後——鍾無豔

古代知名醜女婚姻美滿,夫君都是大牛們,是因為愛情?

鍾離春,又名鍾無豔、鍾無鹽。史書記載,"複姓鍾離名無鹽,她之所以叫無鹽是因為她是無鹽邑(今山東東平)人。她和武則天的母親一樣40後才嫁,但不同的是她雖然醜卻立志要當皇后。鍾離春的故事最早見於西漢劉向的《列女傳》中的《辯通傳》。她是齊國無鹽縣人,德才兼備、卻容顏醜陋,年四十未嫁,許多古書裡動不動就說"貌比無鹽",跟"貌如西子"呼應。醜到何種程度?書載她額頭、雙眼均下凹顯得黯淡發乾,上下比例失調,而且骨架很大,非常的壯,像男人一樣,鼻子朝天,脖子很肥粗,有喉結,額頭像臼,就是中間下陷的。又沒有幾根頭髮,皮膚黑得像漆。

要知道古代的后妃那都是"螓首蛾眉",甚至像武則天"方額廣頤,龍睛鳳眼"的。鍾離春雖然長了一副讓人吃驚的模樣,也不會像其他的美女妃子那樣能歌善舞,而是一心只問政治。當時執政的齊宣王,政治腐敗,國事昏暗,而且性情暴躁,喜歡吹捧,鍾離春冒死自請見齊宣王,陳述齊國瀕臨危難的徵兆,並指出如再不懸崖勒馬,將會城破國亡。齊宣王大為感動,把鍾離春看成是自己的一面寶鏡。其諫議為宣王所採納,立為王后,從此國大治。而中國也留下兩句成語"醜勝無豔"和"自薦枕蓆"。元人還將她的事蹟編成雜劇,讚揚她這種以天下為己任、幫助齊宣王重振朝綱的精神。

3、東漢賢士梁鴻之妻——孟光

古代知名醜女婚姻美滿,夫君都是大牛們,是因為愛情?

相傳"舉案齊眉"成語,就是東漢賢士梁鴻的妻子孟光(古代四大丑女之一)的故事。講的是東漢平陵人孟光,長得很肥胖,膚色黝黑,容貌欠佳,但力氣極大,能力舉石臼。有許多人為她作媒,卻屢遭謝絕。年齡已到30了,仍獨居在家。她父母問她不願出嫁的緣故,才知道她已經有了意中人。原來,孟光早就聽說同縣有個叫梁鴻的,家貧而博學,孟光未嫁時,有人給她做媒,她都不肯嫁,說是"必嫁梁鴻"。梁鴻是當時的大名士,是位儒雅倜儻的美男子,當地不少達官貴人、名門望族,都想把女兒嫁給他。所以當人們聽了孟光的話後,都譏笑她是不切實際、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取笑她眼界太高。但梁鴻卻看中了孟光的品行,斷然娶孟光為妻。

這對夫婦婚後第二天,孟光就脫去新娘綺羅之服,換上粗布衣衫,操持家務。梁鴻雖然很有學問,卻不願為官,曾作一首《五噫歌》而被當權者追殺。梁鴻夫婦逃至吳地(今蘇州一帶)後,在富商門下做僱工,白天梁鴻為人舂米,晚上每當他拖著疲倦的身子回家時,孟光已經為他做好了香噴可口的飯菜。她非常敬重丈夫,不敢抬頭直視,就半曲身子將盛著飯菜的托盤舉至眉前端給丈夫吃。有一次給主人看見了,驚歎道:"能使妻子這樣敬重自己的人必非常人!"於是換了間大房子給梁鴻夫婦居住,自此梁鴻方得潛心學問,閉門著書十餘篇,夫妻二人過著清貧而和諧的生活。

4、諸葛亮的著名醜妻——黃月英

古代知名醜女婚姻美滿,夫君都是大牛們,是因為愛情?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祖籍琅琊諸縣(今諸城),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據諸多資料介紹,其妻名為黃月英,三國時荊州沔南白水(今湖北襄陽)人,沔陽名士黃承彥之女,史稱其長相醜陋,黃頭髮,黑皮膚,身形猥瑣,也叫黃阿醜。但她的才華和思想,卻與諸葛亮相當,在羅貫中《三國演義》小說裡,多處都有形象而又詼諧的描述。

譬如,有關黃月英醜貌方面的描寫,在劉備第二次探孔明"茅廬"未果回家之時,正好碰見黃月英的父親黃承顏騎著毛驢迎面趕來。書中是這樣描述的:"玄德滾鞍下馬。"可以想像,能夠把劉備嚇成這個樣子,足見其容貌真的非同一般。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女,黃月英的容貌也就可想而知了。但更多的是描寫和反映黃月黃的才德,說黃月英能詩善文,博學多識,相夫教子,勤勞持家,成就了諸葛亮"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的千秋大業。其中,有大量篇幅記述這對夫婦婚後的生活很幸福。尤其是諸葛亮隨劉備出山後,一直南征北戰,黃月英在家裡辛勤操持家務,撫養孩子成長。在黃月英的家鄉湖北襄陽,當地人不僅為她修建了廟宇,還流傳許多有關她相夫教子的動人故事。

這幾個女人雖貌醜容陋卻極具才德,娶妻當娶賢,就是這個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