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復與芸娘:最好的愛情或許就是他們的樣子

在兩百年前,卻有一對夫婦,他們在最殘酷的貧賤裡,用最勇敢的真情,演繹了一段中國最完美的婚姻。

1763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有點巧的年份。這一年的大年三十,曹雪芹在完成了紅樓夢第80回後,於悼紅軒內,辭別了這個留給他無盡傷心的世界。他已經寫好了寶黛的前半生,結局無人知曉。同年,沈復與芸娘誕生。他們似寶黛相知相惜,結局悽美如夢。《浮生六記》,這部記載他們悲歡離合的小書,被後人稱作:小紅樓。
沈復與芸娘:最好的愛情或許就是他們的樣子

因債務出走後的二人,寄居在朋友家。雖然生活捉襟見肘,但二人還是過得異趣橫生。房間太暗,二人就用白紙貼牆,利用反光照亮。沒錢可大魚大肉,但單一的食材經芸娘手,也總有新奇的滋味。沈復喜歡時不時小酌一杯,芸娘就用六個碟子,做成一個存儲方便的梅花盒常備著下酒菜。夏荷含苞待放的時候,芸娘就放一撮茶葉在花心,等第二天一早花盛開,再烹一壺雨水,一杯荷花茶,便香韻稱絕。

房子是借來的,但生活不是。一次,沈復聽聞城南有兩處園子,菜花正盛,煞是好看。他和朋友們最愛風月,自然不能錯過。看花要飲酒,且要飲溫酒。但附近沒有酒家,眾人正發愁。芸娘有辦法:“你們明天各自拿出買酒的錢,我自然會擔著爐火來。”第二天中午,芸娘提著做好的菜笑語盈盈地走來,她後面還跟著個賣餛燉的老翁,餛燉擔上爐火俱全,不消一會兒,別說熱酒,連熱茶熱菜都上桌了。老翁亦是性情中人,大家圍坐在柳樹下,飲酒吟詩,烹茶作畫, 在旁人的羨慕中,他們高歌痛飲,吃飽喝足,晚間再來一碗米粥,即皆盡興而歸了。

三流的夫妻,貧賤之時百事哀,大難來時各自飛。二流的夫妻,能風雨同舟,卻難以苦中作樂。真正的神仙眷侶,則無論現實是呵護還是蹂躪,他們的心,都永遠如初見般相依相惜,充滿情趣。

中國人心中最動人的婚姻,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古時候,有一種味道極苦的瓜,叫做巹(讀作錦)。每有新人成婚,人們就會取來這種瓜,一開兩半。把兩半盛滿酒,用紅繩連在一起,行禮時,新人各執一半,把苦酒飲盡。並自此起誓,甘苦與共,永結同心。這個禮,叫合巹禮。

在甜蜜的洞房之夜,同喝這一壺又苦又醇的酒,是古時夫婦步入婚姻的第一課。其中大概包含了中國人對婚姻的一種理解:最動人的婚姻,是除了有矢志不渝的愛情,還要有兩心相知的默契,共同孕育的成長,以及,同甘共苦的恩情。

沈復一生窮困潦倒,寂寂無名,死後唯一本《浮生六記》存世。但他卻說:“天之厚我,可謂至矣。”大概是因為他的婚姻,經風歷雨時依舊至情至性,是大多數人,幾世都修不來的好福氣。
沈復與芸娘:最好的愛情或許就是他們的樣子

生命中,總有一個人,纏繞在心頭,揮之不去;總有一段情,旖旎在眉間,唸了又念。所有的歡喜,都是一個方向;所有的落寞,都是一個位置。為了牽念,可以低到塵埃;為了期盼,可以忘卻自己。渴望著溫馨相伴,等待著真情相擁。 有的人,見與不見,皆在心中;有些情,念與不念,都是溫暖。

情,不在擁有,用心珍惜,才能長久;愛,不在嘴邊,掛念在心,方能相依。緣分,不論早晚,傾心,能相知;牽念,無論遠近,傾情,才能唯一。愛,無聲,只能用心默默聆聽;情,無語,只能用心悄悄牽念。一種愛,是心的默契,一種情,是心的守望。天涯外,是一份遙望;咫尺內,是一份溫暖。 默默的守候,深深的疼惜,一句懂得,勝過千言萬語,一句我在,便是春暖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