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如此繁荣,竟然是因为进口了一种东西,改变了王朝命运

我们现在都知道宋代经济十分繁荣,但是,恐怕很多人不会想到,宋代经济繁荣社会发展人口爆炸的背后,最大的功臣竟然是一种进口农作物。

正是这种农作物的推广使得宋朝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了最坚实的根基,这种农作物就是从中南半岛传入中国的“占城稻”。

宋朝如此繁荣,竟然是因为进口了一种东西,改变了王朝命运

不管人类怎么发展,粮食总是第一要务,没有吃的,再强大的军队也要完蛋,再发达的文化科技也将不复存在。

中国历史上历次盛世王朝无一不是粮食产量爆发的时代,从汉初到隋唐,再到宋朝,没有例外。后来明代之所以能养活近两亿人口,玉米、马铃薯、红薯和花生这些农作物的引进功不可没,正是这些适应性强生命力旺盛的农作物使得明朝能够承受三百年起伏,否则以明朝中期的几次危机,早已足够亡国了。

宋代的社会发展十分繁荣,这一点已经成为大家共识,宋朝人口巅峰期过1亿,超过了唐朝全盛时期的总人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人口破亿的大王朝。宋朝DGP占当时全世界的比重很大,富甲天下。北宋首都汴梁和南宋核心地区临安都是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城市,而同时期欧洲核心城市人口有的仅有几万人,天壤之别。

宋朝从宫廷到民间,酒肆茶社遍布,饮食娱乐丰富,社会生活十分精彩,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展示了这一情形。

背后支撑所有这一切都需要粮食。

宋朝如此繁荣,竟然是因为进口了一种东西,改变了王朝命运

宋朝政府引进占城稻,确保了繁荣大宋的发展。

占城稻是原产于中南半岛的一种农作物,当时它是香巴王国的主要粮食来源,被宋人发现并引进。

占城稻适应性强,耐寒,产量高,它不同于之前中国主要农作物一年一熟的小麦,它是一年两熟甚至三熟,比小麦产量高了几倍!

这就等于同样的耕地能够养活比原多几倍的人口,这种瞬间暴涨的农业进步直接诱发了宋代人口猛增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

宋朝如此繁荣,竟然是因为进口了一种东西,改变了王朝命运

水稻的主要种植地点是在南方尤其是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从此以后,这些地区就成了中国的“粮仓”,“苏湖熟,天下足”的称号就是由此而来,中国历史维持了上千年的“北重南轻”的经济格局至此彻底逆转,东南地区的经济开始超越黄河流域。

正是因为占城稻的大面积种植,再加上耕作技术的发展,为宋朝提供了富裕的粮食,有了粮食就有了钱,就能养活更多的人,就能发展出大城市和发达的文化科技。

试想,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支持,南宋是怎么在对抗强大北方敌人的同时,养活一个总人口超过一亿的大王朝呢?又怎么满足这些人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呢?宋朝人又怎么有空闲时间搞发明创造和诗词歌赋呢?

粮食,才是宋朝实现大繁荣的基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