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中的梁山好汉,放在三国演义中什么水平?

Cc_Rock柴超_柴伟

挺有意思的一个问题,但是真的很难做比较。梁山的五虎八彪几乎可以代表最强战力了,另外也就是还有卢俊义、鲁智深、武松、石秀和孙立,我根据自己的理解乱谈一番,最后有一个难题留给大家一起讨论研究。



三国演义中提到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八十二斤,水浒中说关王刀八十一斤。说明两部书的作者并没有考虑到不同朝代重量单位的不同,所以他们应该都是按照明朝的标准来描述的。这样看起来,三国演义中人物的力气普遍要大于水浒传。

有的人说强盗和当兵的是两回事,但是请注意,梁山拿的出手的大将,基本都是曾经在朝廷任职过的,所以也都是正统的朝廷官员出身,所以这样的假设不成立。

另外,无论是关胜还是林冲,作者都有意对比关羽和张飞,但是在整体的身高等方面都做出了改动,基本小了一号。另外如果关胜是关羽后人,而学的也是家传武功,那么这么多年过去了,肯定会有缺失,尽管也有可能有创新,但是青出于蓝的几率远远小于祖上更强。

还有一点就是,宋朝的战力相对于其他朝代较弱。而且宣和年间正是大宋最糜烂的时期,整体的武备应该远远比不上战乱的东汉末年。

所以我的结论是三国演义中的武将普遍实力要高于水浒传。那我们再来看看,他们具体可以到达什么档次。



先说卢俊义,因为卢俊义的整体实力略高于其他人,所以大致能达到张辽的水平。属于一流前段(上面还有超一)拼了命和超一也能打一打。

再说五虎将,五虎将具体看也有略微的差距,但是不大。如果关胜和林冲这样稍强的应该可以达到一流中的水平,大致与徐晃持平;而其他三姑虎大致有凌统左右的水平,属于一流末,几乎失去了挑战超一的可能。

然后是八彪、石秀和孙立。这十个人不是一个档次,先拿掉张清这个特例。花荣和杨志属于一档;索超、徐宁、朱仝、史进属于一档;穆弘、石秀和孙立属于一档。花荣和杨志与其他三虎差距极小,应属于一流末二流强之间,相当于李严的水准;索超四个人属于二流强,对比乐进;穆弘三人属于二流中对比丁奉。而张清这个另类的武艺大概和邢道荣之流差不多,但是如果加上飞石,即便是许褚那样的超一流中也有可能打的了,但是个人认为像吕布那样差距太大,以及马超、赵云这样的技术流打中的可能不大。

再有就是鲁智深,鲁智深是马战步战都行,实力也和五虎有一拼,基本也能达到张郃左右的水平。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我漏了一个人,对,打虎武松。武松在水浒里武艺就难以定位,到了几乎没有步战的三国演义,更是不好比较,所以我把这个难题留给大家,看看您们心中的武松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定位。

欢迎大家参与讨论,武松,真的是难倒我了。


烛影斧声

预知水平如何,且看蜀与宋争。且说宋蜀两军对阵,大蜀帝刘备刘玄德,天子冕旒,骑青骢马,背双股剑,旁边逍遥车,上坐一人,头戴九梁冠,鹤氅羽扇,正是诸葛孔明。刘备说,何人于我擒贼?当时只见一员老将,催黄膘马,舞熟铜刀,冲至两军阵前,正是黄忠黄汉升。再看宋营之中,大宋天子及时雨呼保义赛专诸似孟尝孝义黑三郎宋江宋公明,胯下枣红马,腰悬天子剑,左手边青衫短髯吴用吴学究,右手边道服执拂入云龙,背后吕方郭盛孔明孔亮解珍解宝雁字排开,更有孟康擎纛,萧让捧印,乐和架鼓,宋清掌锣。宋公明问道何人迎敌?话音未落,一马飙出,正是性如霹雳,火爆秦明。这斯倒也心黑,欺黄忠年迈,仗着自己器大活好,身强力壮,像打铁似的围着黄忠好一顿乱敲,可怜老黄忠一时徒有招架之力,竟无还手之功,一身刀法三停只去的两停,马超看了不耐,拍马来助黄忠。这边董平见敌将银袍银马银枪银面,怎一个帅字了得,顿起风流心性,舞双枪来斗马超,前刺后捅,双龙急欲入洞,马孟起撩袍奋勇,左挑右拦,银枪竟想深喉,枪来枪往,眉来眼去,恼了赵云,心说竟敢撩我的马子,催马挺枪来斩,确被林冲拦住,林冲最恨这些小白脸子,枪枪夺命,与赵云斗在一处。



张飞看见了,兀那贼人,竟敢长的和俺老张一样,挥蛇矛便刺,又被关胜挥刀架住,两方捉对厮杀,关羽见一时难胜,拍马舞刀,直取宋江,着玉麒麟和呼延灼双双架住。孔明一看,唤道,魏延何在?魏延出马,也不助关羽,只架住秦明,替了黄忠。黄忠拨马跳出圈外,掣出赤铜弓,三箭其发,欲射卢俊义,恰逢花荣瞧见,画雕弓连射三箭,一一击落。花和尚大叫,老匹夫竟敢暗箭伤人,三两步奔至黄忠马前,挥杖便铲,黄忠左右遮拦,心思头前有个打铁狠,这又来个地上跳,打也不得畅快。刘备心道,不想宋军有步将。左右看看,周仓啊,你于二弟跟前扛刀多年,亦不骑马,可敌得那人?周仓心思我扛八十几斤刀亦比马快,这功夫比不上和尚?说能,刘备甚喜,赐酒一杯,周仓道且寄于主公处,某去去便来。遂操镔铁刀,杀向智深,未及三合,双臂发麻,虎口崩裂,险象环生。黄忠怕折了周仓,于关羽面前不好看,拍马拎了周仓往本阵退走。刘备只好鸣金收兵。关羽回营,面甚不愉,周仓你吃的几碗干饭,竟也学关某上阵杀敌。不然必斩了卢俊义那厮。刘备亦谗然。孔明道,云长休恼,吾观今晚必生大雾。合当你去劫营,不少一大功。且不知宋营亦有高人,公孙胜告诉宋江当夜有雾,防敌来犯。吴用说不如将计就计。公孙胜说白日小胜,不必行险。且待我做法驱之。诸葛亮候至三更不见雾起,知有高人在宋。一拍坐下逍遥车,生出一团黑雾,托起孔明,直奔宋营。入云龙公孙胜知道异人来,掣出背后白龙剑,手掐一诀,化作门扇大小,驭将起来,去迎孔明。二人一见,也不答话,公孙胜将手中拂尘往空中一丢,化作三千怪蛇去咬孔明。

孔明羽扇连挥,化出千只羽鹤,脚踩口啄,一会去了大半。公孙胜气急,附身合了白龙剑,来刺孔明。孔明于袖中掏出一卷八卦阵图,往空中一丟,化为八阵,护住周身,防护妥当,有取出七星灯来,欲泼了灯油污那白龙剑。忽见后营中火起,暗道不好,只冲灯芯一指,白光大放,光灭人已不见。孔明回来营中,但见火起,竟是那吴学究遣了神火将来放火,幸得一团清光护住,竟是老师水镜先生的玄光分水镜,孔明心思若非老师到来,此番倒是轻敌的罪过了。且说宋公明得知蜀营来了高人,心下甚忧。公孙胜道,大哥勿忧,且于营门外搭一芦棚,我请老师前来相助。公明大喜,一切已备,公孙胜沐浴更衣,披发跣足,登芦棚,焚表章,燃信香,颂祈语,不多时但见自东南方一团青气须臾而至,其内有二十四黄金力士抬一玉辇,上坐一白首老仙,正是公孙胜的师父上洞真仙罗公远。老仙下至芦棚,对众人道,事我已知晓。欲破玄水分光镜,需两样宝物。戴宗,时迁,白胜,段景住,陶中旺,你等执我书信往曹操处,借他七星宝刀与铜雀台来。戴宗说若不借当如何。老仙笑看时迁不语。戴宗心内已了然,遂领命而去。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五鼠闹东京。


Adans65

关公战秦琼!怎么比?以关二爷的英勇,秦二爷的仗义,似乎在瑜亮之间。但比关二爷对蜀汉的贡献,和秦二爷为李唐建立的功勋,关二爷似乎逊色很多。这出戏去山西唱,必须关二爷胜,到山东来唱,则须秦二爷赢。侯宝林大师早就设定好标准了。

那就是说怎么比都不公平。

怎么办?有人点戏了,还得唱!

那就用他们在各自主人笔下的能为去比拼一番,似乎聊以分分高低。

三国第一人,关羽、关云长,当然是第一个出场;那么《水浒》呢?关胜,随然什么都和关羽相似,但他比不过他的祖宗。首先名望就不行!都是蒲东巡检了,在江湖上还平平淡淡。

再看关云长,一个枣贩子,虎牢关下温酒斩华雄,一战立威。曹操必欲得之而后快,失之而不乐。并且还为此赋诗一首——《短歌行》。

所以,关二爷出场,《水浒》必须得最有分量的人出来才行。

最有分量的,那就得卢员外了。而且,关卢二人在各自的书中都少有败绩,名望也差不多,可以一比。

关二爷走过麦城,卢员外在战场上似乎没败过。但卢员外在书中一亮相,偌大的家业就人算计光了,老婆给弄没了,比走麦城还有点惨,和关二爷比,应该谁也不输谁。

说到卢员外,就不能不能说说军师吴用。没他,卢员外上不了山。

吴用来和谁比?诸葛亮?但看祸害卢员外那个劲头,诸葛亮还真不行!七擒七纵,还是收姜维、空城计,对吴用来说,到了三国可能也不是什么难事。初上梁山打的那几仗,也很出彩。再说曹操手下的那几谋士,连丞相的爱将关羽都留不住,还能干什么……

其实,本来就不在一个层次里。三国的谋士,谋的是天下,水浒里的军师,算计的是山寨的出路。作者在各自书中的目界就不一样。

据说施耐庵厌恶官场的尔虞我诈,仅做官两年,就辞官回家了。《水浒传》最初的书名叫《江湖豪客传》。写成之后,对什么都满意,就是对书名不满意。还是他的学生罗贯,脑子好使,中建议更名为《水浒》。取《诗经·大雅·緜》中“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典故。施耐庵一听十分高兴,连说:“好,好!这个书名太好了!‘水浒’,即水边的意思,有‘在野’的含义,且合《诗经》‘古公亶父………典故,妙哉!”于是《江湖豪客传》就改名为《水浒》,并流传千古。

可见两部书的作者,虽为师生,但有青出于蓝的意思。一个场面宏大,谋朝谋国谋天下;一个于山于野为草寇。让林冲去三国可能敢比赵云、马超,但在《水浒》中只能比比张飞,还得说是“小张飞”、像张飞。张飞要在《水浒》中,高俅、高衙内的人头早落地了。

有一个入云龙公孙胜,三国的军师全秒杀,小霸王孙策也不会死于术士于吉的诅咒。

所以这样的戏说,就不能一对一,捉对比。诸葛亮能草船借箭,时迁能盗铠甲;老黄忠七十能战关羽,呼延灼八十能战金兀术……

到了三国里,呼延灼可能不输任何一个建功立业的大将,但在《水浒》中,他却难独挡一面。

所以,进什么山唱什么歌,过什么河脱什么鞋;去三国就是三国的能为,来《水浒》就是《水浒》的伎俩。


燕北林丛

梁山中的好汉能力到底如何?智多星吴用对他们的分析可谓是入木三分,都是失意落魄之人。他们充其量就是一帮打家劫舍的草寇。

水浒里面虽然梁山好汉英勇善战。虽有关胜林冲,卢俊义之将才,也有李逵时迁白胜段景柱之无能之辈。征方腊时虽然侥幸取得胜利,但是其付出的代价十分惨烈,将领阵亡十之八九,可谓是惨胜方腊。此战过后,梁山好汉元气大伤,再无反抗之力。


说实话,历史上征剿方腊的是韩世忠,灭方腊之流可谓不费吹灰之力。


可见如果说把梁山好汉放进《三国演义》里,充其量就是周仓裴元绍等打家劫舍之流,乃给关公执马坠蹬之辈。要和曹操,刘备,孙权,周瑜,诸葛亮等齐名,还需以国家为重任的刘光世,宗泽,张俊,韩世忠,岳飞等国之栋梁才行。岂是几个打家劫舍的草寇所能为?


闪电天下

本来不是同一历史时期的人物,所以不好比较,非要比较只能从历史背景和朝代发展来比照一下~

首先,三国时期处战乱时代,这一时期的武将都是能征善战之辈,这是历史背景使然,都想一统中原,都想手掌天下大全,所以武力第一位,而武将又是当时战力体现,所以个人战斗力和军事素质肯定很高。相较而言,宋朝后期官场腐败,卖官鬻爵,军力已是日薄西山,很多武将也是外强中干,所以武将的实力也高不到哪去,而水浒英雄只有那么一部分是被逼迫上梁山的武将,其他更是有所不如。所以,从历史背景看,三国时期的武将整体要强于水浒英雄人物。

其二,三国时期,军阀割据,常年混战,所以军力会变得更强大,武将的经验丰富,战力会变得更高。而水浒英雄,大部分草莽出身,说的难听一点就是一些混混,他们能有多少临战经验,能有多少计谋,大部分凭借的是一股蛮力,所以才会有在攻打一股西南土匪才时一百零八将,死的死伤的伤,不堪大用。这样一比较,还是能看出,三国名将会更厉害一些。

从以上两方面来看,三国时期的武将无论是军事,武力,智谋上都应更高一筹。


大众公说


晓石60374176193

低级武将,水浒里这些人在宋朝里本身也是不入流的,无非就是低级武官衙门都头流浪者几种,大多数也就是有勇无谋的莽夫形象。

而三国,不仅有众多武将,更多的是一大帮谋士,层出不穷的计谋,这是梁山英雄们学不来的。


云淡风轻78474903

其实我觉得很简单,就拿关胜来说吧,关胜是关羽的嫡系子孙,而关胜的武力值在整个水浒中至少也是保五争三,而关羽作为祖先武力值绝对比关胜高了不止一个级别,不然小说里就不会经常说关胜有关羽的风采这种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