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痛?择日?你以为剖腹产很安全?其实风险比顺产大!

怕痛?择日?你以为剖腹产很安全?其实风险比顺产大!

尴尬的中国式分娩


医生建议是主因

以前,医生会对每个产妇都要进行认真的检查,反复评估产妇和胎儿的情况,详细记录每个时间点的具体操作以保证自然分娩,母子安康。”而现在,用各种仪器设备代替了认真的体检和评估,不少医生看到胎儿心跳稍快,不做更多的考虑和观察直接就剖了。

很多医生为了减少麻烦和责任,本来没有剖腹产医学指证的产妇,也会给你找一两个理由建议你剖腹。你遇到过吗?

怕痛?择日?你以为剖腹产很安全?其实风险比顺产大!

“其实如果能顺产,谁会愿意选择剖腹呢?”

这是孕知妈听到的最多的回答。

是啊,如果能顺,我也不愿意选择剖腹。孕知妈生了二胎,两胎都是男孩。第一胎原因是羊水不足,本来想通过住院打点滴的方式将羊水量补起来,但越补越少,严重低于临界值,没办法就剖了。第二胎是因为与第一胎的间隔时间只有一年,而且因为第一胎留下的产后瘢痕子宫,没办法还是剖。我一直想顺的,但医学指证告诉我,宝宝就要出世了,不要任性。

没有能够自然分娩,心里总有一些缺憾,好像生了孩子过程也是不完整的一样。与我情况相同的妈妈有很多,因为各种临产指证不得不选择剖,特别是那个时候,我们不想也不敢冒任何风险。

如果因为自己任性导致孩子不保,内心会留下多大的悲痛和遗憾?

如果因为难产导致自己不保,不能见到孩子并陪ta一起长大,又是一番心有不甘。

很多时候,我们就在这两种自己无法掌控的风险中不敢决策,最后选择了相对保守的做法,干脆选择剖吧。

怕痛?择日?你以为剖腹产很安全?其实风险比顺产大!


怕痛、迷信剖腹产:糊涂

据孕知妈的了解,除了医学指证符合剖腹产的条件外,还有两类情况也是助推剖腹产率的原因。

1、怕痛,所以选择剖。

虽然生孩子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想起来都可怕,但纯粹因为这个原因而放弃顺产,我还是觉得很可惜。为了孩子痛这一回,又有什么不可以呢?何况,宝宝会更健康,自己也会恢复得更快,而且,我还担心这种怕痛的基因遗传给我的孩子。事实上,顺产过后的妈妈,都会感激当初坚强的自己。

2、迷信,择日择时生孩子,所以选择剖腹。

这种情况孕知妈也在产科经常看到的,有的妈妈想让孩子和自己一天过生,还有的是通过算命给孩子选择了某日谋时的好命时间,或者是生肖和星座等,所以就选择在那个时候剖腹。更有极端的,孩子才7个月就因为择日要求剖腹产,对于这样的父母,我只想送两个字,“糊涂”。生肖和星座能比孩子的生命更重要?宝宝在子宫里发育时间不足,生出来的情况闭着眼睛想都知道,难道早产儿的危害还不够深刻吗?孕知妈一直信奉的是,宝宝自己什么时候出生都是最好的时间最好的命。有一个理性的家庭比过度迷信而不自信的家庭运气要好太多。

根据手头掌握的资料,除了符合医学指证,完全不必要剖腹的比例竟然高达12%。


怕痛?择日?你以为剖腹产很安全?其实风险比顺产大!

剖腹产并不必然降低胎儿死亡率,并发症、后遗症更多更危险

剖腹产比顺产更安全吗?一个看似常识性的结论,其实不然。事实上,剖腹产留下的并发症和后遗症的风险远远比顺产来得大。这是因为剖腹产并不能降低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

剖腹产的危害(不全)

1、产褥感染是顺产的5.5倍。

2、盆腔感染和生殖道感染比顺产高38%。

3、产妇抵抗力降低,被病菌感染率更高。

怕痛?择日?你以为剖腹产很安全?其实风险比顺产大!

麻醉后遗症

4、更多的产后并发症:麻醉后遗症、子宫裂伤、膀胱损伤、瘢痕子宫、输尿管损伤、大血管破裂而致大量出血、术后肠道粘连、使用抗菌素导致新生儿患过敏症、增高哮喘发生率等等。

而据实际的临床数据来看,在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上,剖腹产的表现并不比顺产的效果好。

怕痛?择日?你以为剖腹产很安全?其实风险比顺产大!


那么什么时候应该选择剖腹产?

前段时间安徽省出台的剖腹产14条医学指证给出了比较合理的参考选项,在这些情况下,可以选择剖腹分娩。

这14条医学指征为:胎儿窘迫、头盆不称、产道异常、疤痕子宫、前置胎盘及前置血管、胎盘早剥、胎位异常、巨大儿、双胎或多胎妊娠、孕妇存在严重合并症和并发症、生殖道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妊娠合并肿瘤、脐带脱垂、羊水过少。

另外,即便不符合上述14条指证,如果产妇强烈要求剖腹产的,也可以实行剖腹产手术。

有一些处于临界值附近的指证,比如羊水偏少(羊水指数3-5cm)之间都可以尝试顺产,而小于3cm的,因为不可预知的产程时间,胎儿容易出现宫内缺氧情况,此时可以选择剖腹产。


其实,剖腹产原本是用于解决难产、保全胎儿和产妇安全的一种紧急措施,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方式,并不是正常的、最佳的分娩方式。

顺产是自然的分娩方式,是对母子影响最小的方式。鉴于剖腹产带来的诸多并发症和后遗症,孕知妈建议,如果自身情况允许,还是尽量选择自然分娩吧。此话尤其送给那些怕痛和迷信的妈妈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