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淳風預知武后代唐王,勸諫太宗順天數

兩《唐書》都記載了李淳風預知武后將稱帝,並勸諫太宗的事。《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九十五.方技》記載:太宗得到一本秘讖,上面說:“唐中弱,有女武代王。”太宗召來李淳風問是怎麼回事。淳風答:“先兆已成,那女子已經進宮了,40年以後稱王,差不多能把唐室子孫夷平殆及。”太宗問:“我先殺了她怎麼樣?”淳風答:“天命難違,既然命定為王就死不了,陛下只能白殺無辜。何況她是陛下所愛,40年後她就老了,老了會變得仁慈些,雖然取代唐朝,但不能殺絕唐室。但是,如果真把她殺了,她轉生回來殺氣更旺,陛下子孫就會被殺盡!”太宗信以為然,當時就作罷了。但從史實上看:唐太宗並沒有完全相信李淳風,於是引出一段——“五娘子”因讖被殺,李淳風預言應驗

《舊唐書.卷六十九.列傳第十九》、《新唐書.卷九十四.列傳第十九》記載:一次宴會上,大家行酒令,說自己的小名字,各言小字,李君羨說自己叫“五娘子”。太宗驚愕了,因大笑曰:“何物女子,如此勇猛!”當時人們並未在意,因為一個男人、一員猛將自幼有個女人的小名,確實好笑。但不能不令太宗震驚的是:君羨是洺州“武安”人,被封為“武連縣公”(公爵),任“左武衛將軍”,守“玄武門”——命中有4個“武”字!使得太宗懷疑古讖中的“有女武代王”就是指他!

李淳風預知武后代唐王,勸諫太宗順天數

後來趕上御史彈劾奏君,說他“與妖人員道信潛相謀結,將為不軌”,於是太宗下詔殺之。武則天稱帝的第二年,君羨的家屬來申冤,君羨被平反。從清代至今,很多人以為《唐書》中“淳風勸太宗”和“太宗殺君羨”自相矛盾,近代個別人理解不了,反而藉此攻擊《推背圖》是假的。筆者以為,說有矛盾的——是不通曉預言謎語之道所致。

謎語、讖言一般是當代人解不開的。就如《推背圖》後面預言太平天國的一象,用了“太平又見血花飛”,後來人看得很明白,而太平天國以前的人,怎知道這句“太平”的真正預意呢?同理,武則天稱帝以後,人們看上述讖言謎語和李淳風的預言很明瞭,但武則天得勢前,人們實際是看不明白讖言謎語的!否則就不是讖語,而是洩漏天機了。

當世人解不開讖言謎語,最明顯的例證就是現在——金批本《推背圖》後18象有多少至今都沒有解開?!而且被近代解讀了幾十年的第1~33象,有多少“誤解”至今還流行著?正因為當世人對讖語預意難以確定,而且讖語一般不能從表面意思解讀,所以才有唐太宗殺“五娘子”的事。我們不難理解:李君羨的小名“五娘子”,命中還有4個“武”字,很容易被當時人“悟到”他可能就是古讖中說的“女、武”。還有一點:把古讖解析為“後宮女子能稱王代唐”,這種解讀沒有先例,也沒有任何跡象;而李君羨要是造反稱王可不稀奇。而且,有人彈劾李君羨跟妖人(術士)往來甚密,“將為不軌”,唐太宗因此殺了李君羨,似乎既有情理可循,又不犯李淳風警告的惡果——惡果的前提是殺某個女子。

但是,這恰恰證明了李淳風說的:“天命難違,既然(女武)命定為王就死不了,陛下只能白殺無辜。”可見《唐書》的記載並不矛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